无景点旅游综述课件.ppt
《无景点旅游综述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景点旅游综述课件.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无 景 点 旅游,Page 2,当今的传统旅游方式,“上车睡觉,下车看庙,逛街购物,景点拍照”这是组团到知名景点旅游的真实写照。 每到旅游旺季,各个知名景点总是门庭若市,景区内也是人山人海。不仅看不到美丽的景色,眼前总是黑压压一片攒动着的人头。与其说是到景点旅游,还不如说是全国各地游客大联盟。旅游之后,惟一的感觉只能是“我曾到此一游”,至于民风怎么样,没有时间去看;景区怎么样,没有机会看清。,Page 3,Page 4,“晒一晒”时下流行的旅行方式,没有名胜古迹,没有名山大川,没有导游“赶鸭式”的催促。到处乱吃、到处乱看。没有目的性、不拒绝任何美食。懒散地走着,遇见谁就和谁一起同行。抽烟、喝茶
2、、晒太阳、找个老人乱聊天、闯进人家家里混顿饭吃吃“无景点”旅游就是那么随意与自然。,Page 5,“无景点旅游”始发于2007年下半年。 无景点旅游最初只是个人无意识的行为,慢慢兴起后逐渐受到学者们的关注。与自助游、自驾游、农家游一样,无景点旅游也属于休闲游的一种。有所不同的是,无景点旅游不再是“到知名景点一游”,而是“驻扎”到某地,吃吃饭,喝喝茶,随意安排行程,在城市大街小巷或乡郊野外悉心品味民风民俗,不再跟随旅行团人挤人,走马观花地参观门票高涨的景点。与流水线式的跟团旅游相比,无景点旅游能收获更多,它既省钱又尽兴、因而渐成时尚。,Page 6,各学者对无景点旅游概念的看法,无景点旅游是相对
3、于有景点旅游提出来的,指那些不刻意、不专门游览景区景点的旅游活动。-方田红等(2009),无景点旅游是指到非旅游景区景点进行的以轻松愉悦体验目的地的文化、民风与社会生活方式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 -董红梅(2008),无景点旅游是一种注重休闲与体验、在方式上一般不参团、不赶时间赶景点、追求无拘无束的旅游历程、且不十分看重景点的反传统旅游方式。 -伍延基等(2008)、简玉(2010) 等,共同观点:不刻意去景区旅游而注重真实体验。,Page 7,各学者对无景点旅游概念的看法,无景点旅游是指旅游者不再选择跟团旅游,随意安排自己的旅游行程,与家人或朋友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或乡郊野外悉心体验民风民俗
4、,是一种“心之所至,行之所至”的旅游方式。 -盛学峰等(2009),无景点旅游是不被“旅游”本身所累,选一个旅游目的地,在当地悠闲地住上几天,深入地了解异地他乡的风土人情,真正做回“外乡人”的旅游方式。-戚永晔(2008),无景点旅游,即不随旅行团走马观花,不去知名景点,选择一个地方,随意而行、随性而游、随机而停。- 姚磊(2011),共同观点:更向往自由、品味悠闲,Page 8,无景点旅游的定义,所谓无景点旅游为:旅游者以休闲、体验为主要目的,在开展旅游活动时不以旅游景点作为对象,而是选取非旅游景点的空间范围作为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方式。,综合性定义,本质:无景点旅游是对“旅游即生活”这一旅游内
5、核的回归,注重体验目的地居民生活相关的资源,也就是以生活的方式去感受异地的生活。,Page 9,无景点旅游与景区景点旅游的区别,Page 10,无景点旅游的特征(相对于传统的景点旅游),休闲性,1,开放性,4,灵活性,3,体验性,2,Page 11,目前在我国,“无景点旅游”尤其受到白领一族、休闲族和银发一族的追捧,成为新锐人群的时尚体验。究其原因,它的产生有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如与旅游者的消费水平、休闲方式的多元化及理性回归、无景点旅游体验的实际效果及景区超载接客甚至门票的涨价等有很大关系。,Page 12,“无景点旅游”产生的背景,1.旅游者消费渐趋成熟是“无景点旅游”产生的根本原
6、因。,2.旅游者生活渐趋休闲是“无景点旅游”产生的内在条件。,3.游客能收获更多是“无景点旅游”产生的驱动力。,4.景区门票上涨和拥挤是“无景点旅游”产生的催化剂。,5. 旅游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是“无景点旅游”产生的外在条件,Page 13,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旅游者的消费水平逐步提升,旅游成为普通民众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人们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式的观光旅游,更多倾向于“下马赏花”式的深度体验。在这种情况下,旅游者出游意识会越加理性,人们在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方面呈现出了多样化的特点,更有计划性,也逐渐体会到不一定要到固定景点才能享受愉悦,“无景点旅游”同样能带来更加惬意的感受;,Pa
7、ge 14,早在50多年前,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家赫伯特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就曾预言:“自动化预示着空闲时间和工作时间关系的倒转成为可能:这种可能性正在使工作时间变得很有限,而空闲时间则变得十分充裕。”学界普遍认为,目前国内的旅游市场正在从以景点为导向的观光型旅游向以心情为导向的休闲度假型旅游转变,当休闲度假在我国逐渐成为新生事物和新的社会生活方式时,游客更加关注的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去休闲度假的问题,而不是去过多少景点。在此背景下,“无景点旅游”为游客提供了体验休闲的理想模式。,Page 15,“无景点旅游”不受时节限制,游客自己组织策划出游,真正开阔了自己的视野,也让自己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景点 旅游 综述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20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