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藏工程设计及油藏工程方法课件.ppt
《油藏工程设计及油藏工程方法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藏工程设计及油藏工程方法课件.ppt(20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油藏工程设计及油藏工程方法,第一节、油藏工程设计,第二节、油藏工程方法,内容纲要,前言,一、油藏工程,综合应用地球物理、油藏地质、油层物理、渗流力学理论和采油工程等方面的成果和信息资料,对油藏进行开发方案设计和评价,应用有效的开采机理、驱替理论和工程方法来预测和分析油藏未来的开发动态,并根据预测结果提出相应的技术措施,以便获得最大采收率的一门综合技术性学科。,前言,概念:,前言,地位:,内涵:,开发地质,开发部署,油藏工程,油藏工程设计,油藏工程方法,前言,物质平衡法,水驱特征曲线法,产量递减法,试井分析法,驱动能量,开发方式,开发调整,开发指标,容积法,矿场
2、经验法,对于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油田,依据详探成果和必要的生产性开发试验,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按照国民经济发展对原油生产的要求,从油田的实际情况和生产规律出发,制订出合理的开发方案并对油田进行建设和投产,使油田按预定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果长期生产,直至开发结束的全过程。,前言,二、油田开发,概念:,前言,程序:,1、开发阶段的划分1.1 油田开发的概念1.2 油田开发阶段的划分2、油田开发前的准备工作2.1详探2.2试采2.3开辟生产试验区2.4开发实验,3、开发设计和实施3.1油田开发模式3.2油藏工程设计3.3油田开发设计4、油田开发调整4.1意义4.2定义4.3目的4.4油田调整分类,油田开
3、发步骤:,前言,油田开发设计内容:,地质研究测试分析等,油藏工程设计,钻井工程设计,采油工程设计,地面工程设计,见前,钻井完井方法,采油工艺技术增产措施,集输网络净化装置供水供电通讯,经 济分析,推 荐 方 案,前言,根据油田地质、地理等客观条件以及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技术及经济可行性而编制的一整套开发油田的原则、办法和要求。它是对一个要进行开发的油田制订出使油田投入长期和正式生产的一个总体部署和设计,是决定原油从油层流到生产井井底并采出地面的各种条件的综合。,三、油田开发方案,前言,概念:,(1)研究采油速度和稳产期限(2)确定开采方式和注水方式(3)确定开发层系(4)确定开发步骤(5)确定
4、合理布井原则(6)确定合理的采油工艺技术和储量集中、丰度较 高的增产增注措施,开发方案遵循的原则:,前言,主要内容:,油田概况,位置、交通、水文、经济,油藏描述,构造、地层、流体、储量,开发层系、方式、井网、速度、指标预测、方案优选,钻井、采油、地面设计,实施要求,油藏工程设计,前言,1)分层系开采的油藏要合理划分与组合开发层系;2)不同开发层系经济合理的井网密度;3)油藏的驱动方式及油井的采油方式;4)生产井的合理工作制度;5)需注水开发的油藏,还要确定不同层系的合理注 水方式,注水井的合理工作制度及最佳注水时机;6)保持压力水平;7)合理采油速度,预测稳产年限及最终采收率;,开发方案的油藏
5、工程内容:,前言,8)对断块油田,分开发单元研究其静、动态特征及 各单元油藏工程技术对策;9)对低渗透油田,要研究裂缝方位与井网优化配置和采用水平井整体注水开发裂缝性低渗透油藏;10)对于稠油油田需研究热采问题;11)开发区经济技术指标,预测油田开发趋势;12)各种开发方案的分析对比,提出最优方案。,前言,开发方案的油藏工程内容:,前言,四、油田开发程序,油田开发程序是指把油田从勘探到投入开发的过程划分成几个阶段,合理地安排钻井、开发次序和对油藏的研究工作,尽可能用较少的井,较快的速度,取得对油田的基本认识,编制油田开发方案,指导油田逐步地投入开发。,概念:,前言,实例以大庆油田为例介绍整装储
6、量油田的合理开发程序。,研究不同类型油层对开发部署的要求,可为编制开发方案提供本油田的实际数据。,一、开辟生产试验区,1.开辟生产试验区的目的,深刻认识油田的地质特点。,落实油田储量计算。,研究油层对比方法和各种油层参数的解释图版。,(2)试验区应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把试验区对全油田合理开发的影响减小到最小程度。,(3)试验项目要抓住油田开发的关键问题,针对性要强,问题要揭露清楚,开采速度要高,使试验区的开发过程始终走在其它开发区的前面,为油田开发不断提供实践依据。,(4)生产试验区要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要使所取得的各种资料具有一定的代表性。,(5)生产试验区的开辟应尽可能考虑地面建设、运输条件
7、等方面的要求,以保证试验区开辟的速度快、效果好。,前言,二、分区钻开发资料井,1.钻开发资料井的目的,研究解释单油层物性参数的方法,全面核实油层参数,为充分运用生产试验区的解剖成果,掌握新区地质特征打好基础,以逐步探明扩大开发的地区;,了解不同部位、不同油层的生产能力和开采特点。在钻完开发资料井以后,要进行单层和各种多层组合下的试油试采、测压力恢复曲线等,并了解新区的生产能力和开采特点。,前言,开发资料井的部署应考虑到油田构造的不同部位,使其所取得的资料能反映出不同部位的变化趋势;,开发资料井应首先在生产试验区邻近地区集中钻探,然后再根据逐步开发的需要,向外扩大钻探。,前言,三、部署基础井网,
8、1.基础井网的部署对象,对于油层较多,各类油层差异大,分布相对比较稳定,油层物性好,储量比较丰富,上、下有良好的隔层,生产能力比较高,具备独立开采条件的区块可以作为基础井网布置的对象。,前言,掌握井网在实施上要分步进行,基础井网钻完后,暂不射孔,及时进行油层对比,搞清地质情况,掌握其它油层特点,核实基础井网部署,落实开发区的全面设想,编制开发区的正式开发方案,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前言,四、编制正式开发方案,1.编制正式开发方案遵循的原则,(1)研究采油速度和稳产期限,(2)确定开采方式和注水方式,(3)确定开发层系,(4)确定开发步骤,(5)确定合理布井原则,(6)确定合理的采油工艺技术和储量
9、集中、丰度较高的增产增注措施,前言,一个合理的开发程序,只是指导了油田上各开发层系初期的合理开发部署,指导了油田合理的投入开发,为开发油田打下了基础。但在油田投入开发以后,地下油水就处于不断的运动状态之中,地下油水分布时刻发生变化,各种不同类型油层地质特征对开发过程的影响将更加充分地表现出来。因此,在开采过程中,还需要分阶段有计划地进行调整工作,以不断提高油田的开发效果。,前言,五、油田开发调整方案的编制,1 油田的概况:位置,地下,地面位置。油藏的概况,层系,储量,油水性质孔隙度、渗透率分布。,2 开发简历 开发阶段描述,分天然能量,低、中、高、特高含水阶段。每个阶段的生产指标,以及采取的相
10、应的主要对策。,3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平面、层间、层内的矛盾、井网适用、水淹状况、剩余油分布特征。,4 主要采取的措施 根据问题提出措施,具体的实施内容。,5 支持基础 实施前的准备,过程的检测,实施安排。,6 效果预测 开发效果的改善状况,增油情况,水驱效果的改善,经济效益等。,前言,第一节、油藏工程设计,第二节、油藏工程方法,内容纲要,前言,第一节、油藏工程设计,油藏工程设计是将油藏前期准备好的储层、构造、层系、流体、压力系统等静态资料与试井、水驱、产量等动态资料相结合,对油田区域实施系列开发指标确定的一种方式。,概念:,地质研究,开发部署,假想方案,开发指标概算,经济分析,推荐方案,见
11、第五章,开发层系划分,注水开发,井 网部署,单 井 产 能,废 弃 压 力,开发部署,构 造,地 层,油 层 物 性,P、T参 数,油气水分布,驱动类型,动态储量,地质研究,油藏工程设计主要由以下六大步骤组成,内容及步骤:,第一节、油藏工程设计,油田开发方案报告编写,油田勘探开发程序,油藏评价,开发层系划分与组合,井网与注水方式,油田开发调整,思路:,第一节、油藏工程设计,1、油田勘探开发程序,第一节、油藏工程设计,勘探开发 = 找油采油,对于有开采价值的油田进行油藏工程设计。油田勘探开发是个连续的过程。将整个油气田勘探开发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区域勘探(预探)阶段、工业勘探(详探)阶段和全面
12、开采阶段。,油田勘探开发程序,区域勘探,普查,详查,工业勘探,构造预探,油田详探,全面开采,区域勘探(预探),区域勘探是在一个地区(指盆地、坳陷或凹陷)开展的油气田勘探工作。,第一节、油藏工程设计,区域勘探阶段分为普查和详查。普查是区域勘探的主体,具有战略性;详查是在普查评价所指出的有利地区内进一步开展的调查工作。,主要任务:从区域出发,进行盆地(或坳陷)的整体调查,了解地质概况,查明生、储油条件,指出油气聚集的有利地带,并进行油气地质储量的估算,为进一步开展油气田工业勘探指出有利的含油构造。,工业勘探(详探),第一节、油藏工程设计,工业勘探过程可以分为构造预探和油田详探两个阶段。构造预探简称
13、预探,是在详查所指出的有利含油构造上进行地震详查和钻探井。主要任务是发现油气田及其工业价值,初步圈定出含油边界,为油田详探提供含油气面积。,工业勘探是在区域勘探所选择的有利含油构造上进行的钻探工作。主要任务:寻找油气田和查明油气田,计算探明储量,为油气田开发做好准备。,油田详探简称详探,是在预探提供的有利区域上,加密钻探,并加密地震测网密度。任务是查明油气藏的特征及含油气边界,圈定含油气面积,提高探明储量,并为油藏工程设计提供全部地质基础资料;包括油气田构造的圈闭类型、大小和形态,含油层的有效厚度,流体物性参数及油层压力系统、油井生产能力等油藏参数资料。,工业勘探(详探),第一节、油藏工程设计
14、,内容,(1)地震细测工作:在预探成果的基础上,配合钻探,加密地震测网密度,(测线密度在2km/平方公里)落实构造和含油分布。,(2)打详探资料井(取心资料井):通过详探资料井的录井、取心、钻杆测试、测井等,直接认识油藏。取心井要求严格,收获率达到90%以上,保存20年。,(4)开辟生产实验区:对于开发的大油田,在详探程度较高和地面建设比较有利的区域,划出一块面积,用正规井网开发,开展各种生产试验,掌握油藏的变化规律和开采特点。,(3)油井的试油和试采:判断油气田有没有工业价值,生产能力如何。,油田正式投入开发部署基础井网,第一节、油藏工程设计,基础井网是以主要的含油层系为目标的设计的第一批生
15、产井和注水井,是开发区的第一套正式的井网。任务是:(1)合理开发主力油层,建成一定的生产规模;(2)兼探开发区的其他油层,解决探井、资料井所没有完成的任务,搞清这些油层的分布状况、物理性质和非均质特点,为下一步开发这些油层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部署要求: 基础井网在实施上要分步进行,基础井网钻完后,暂不射孔,及时进行油层对比,搞清地质情况,掌握其他油层特点。必要时,修改和调整原定方案。然后再对基础井网射孔投产。,普查,打探井,打资料井(详探井),开辟试验区,基础井网,全面开发,预探,地震细测,试油,试采,初步方案,正式方案,详探,全面开发,认识油田,开发油田,第一节、油藏工程设计,勘探开发步骤
16、,2、油藏评价,第一节、油藏工程设计,2.1油气藏类型及其模型2.2 储量计算方法2.3 油藏的驱动方式及其开采特征,第一节、油藏工程设计,2.1油气藏类型及其模型,油(气)藏类型,油藏是指油在单一圈闭中具有同一压力系统的基本聚集。如果在一个圈闭中只聚集了石油,称为油藏;只聚集了天然气,称为气藏。一个油藏中可以有几个含油砂层时,称为多层油藏。,油气藏分类:分类=F(成因、边界、饱和程度、)油藏成因分:构造油气藏,地层油气藏,岩性油气藏,背斜油气藏,断层油气藏,裂缝油气藏,构造油气藏由于地壳运动而形成的油气藏, 油气聚集在由于构造运动而使地层变形(褶曲)或变位(断层)所形成的圈闭中。常见的有背斜
17、油藏、断块油藏和裂缝油藏。,第一节、油藏工程设计,地层油气藏由于地层被侵蚀以后,在其上面又沉积了新的地层,其接触面称不整合面,如果上面的地层具有渗透性和储集特征以及盖层,形成地层油气藏。常见的古潜山油藏。,第一节、油藏工程设计,岩性油气藏油气聚集在由于沉积条件的改变导致储集层岩性发生横向变化而形成的岩性尖灭和砂岩透镜体圈闭中。常见的岩性尖灭和砂岩透镜体和生物礁块油藏。,第一节、油藏工程设计,油田开发模型,第一节、油藏工程设计,地质模型:建立在储层介质特征和油藏流体三维空间的变化和分布规律的非均质性定量描述,包括油藏的各个方面,例如构造、岩性、沉积环境、流体特征等等。是油藏经营管理的基础。油藏流
18、体渗流模型:根据油藏开采过程分气藏模型,黑油模型,组分模型,凝析气藏模型,双重介质模型,热采模型,化学驱模型等。动态分析模型:甲乙丙丁水驱模型,逻辑斯蒂旋回模型,西帕科夫模型,HCZ模型等。另外还有一种经验统计型油田开发模型,它是建立在对生产数据和实验资料进行整理的基础上的。经验统计模型可用来估算油田稳产年限、产量递减规律、含水变化规律、采收率等。这是一种实用而又简便的分析油田动态的方法。经济评价模型:化最小的钱,得最多的效益。(1)敏感性分析;(2)预期值分析(风险调节的);(3)蒙特卡洛模拟。经济分析能够选出使油气藏管理目标达到最佳的开采模式。,2、油藏评价,第一节、油藏工程设计,2.1油
19、气藏类型及其模型2.2 储量计算方法2.3 油藏的驱动方式及其开采特征,地质储量的分级,三级储量:概算产量。一个含油气构造在有3口以上的探井发现工业油流后,在基本掌握油藏类型、含油范围以后,利用钻井、地震、区域地质研究的基础上计算三级地质储量。与远景储量相比概算储量具有工业储量的性质,与二级和一级相比具有推测的性质。该储量是进一步详探的依据,不能作为开发使用,与一级储量相比具有50%的精确度。,二级储量:探明储量,在探井和资料井达到一定的密度以后,取得相当的试油试采资料以后,计算的储量,与一级储量相比具有80%的精度。,一级地质储量:开发储量。开发井网钻完以后,依据岩心资料、测井资料和开采资料
20、确定的储量,它要求油藏类型清楚、含油面积准确、有效厚度可靠,各项参数落实,是制定生产计划和编制开发调整方案的依据。,2.2 储量计算方法,第一节、油藏工程设计,储量计算方法,1.容积法,原始地质储量计算公式:,2.动态法,(1)物质平衡法,利用物质平衡法的直线式:,第一节、油藏工程设计,(2)矿场试井分析法,利用有界地层处于拟稳定阶段的压力资料:,(3)压力-产量递减法,油藏关系式:,储量计算方法,第一节、油藏工程设计,气藏关系式:,(4)水驱特征曲线法,水驱可采储量:,水驱地质储量:,3.概率法,概率法也称为蒙特卡洛法(Monte-Carlo)或统计模拟法,以随机变量为对象,以概率论为理论。
21、其基本公式仍是容积法公式,由于参与储量计算的各参数看成是服从某种分布的随机变量,其计算过程如下:,(1)公式中个参数不再是一确定值,而是随机函数;(2)储量也不是一确定值,是随机分布的。,储量计算方法,第一节、油藏工程设计,储量估算方法比较: 类比法;容积法;动态法,各种计算方法的优缺点:类比法:经验确定容积法:比较准确,但是参数难取动态方法:比较准确,方法多,需要资料多。物质平衡、产量递减、数值模拟、水驱曲线、试井。,远景储量:推测,潜在,探明储量:详探阶段,资料比较清晰,开发储量:地质、生产资料都比较齐全,第一节、油藏工程设计,探明储量,开发储量,类比法,容积法,动态方法,详探阶段,资料比
22、较清晰,地质、生产资料都比较齐全,第一节、油藏工程设计,储量估算方法比较:,按规模分类,特大油田 10亿吨 特大气田 1000亿方 大油田 1-10亿吨 大气田 300-1000亿方 中油田 0.11亿吨 中气田 50-300亿方 小油田 0.01-0.1亿吨 小气田 5-50亿方,按储量丰度:,特高丰度 500 万吨/km2 30 亿方/km2 高丰度 300-500万吨/km2 10-30 亿方/km2 中丰度 100-300万吨/km2 4-10 亿方/km2 低丰度 50-100万吨/km2 2-4 亿方/km2特低丰度 50万吨/km2 2 亿方/km2,储量综合评价,第一节、油藏工
23、程设计,2、油藏评价,第一节、油藏工程设计,2.1油气藏类型及其模型2.2 储量计算方法2.3 油藏的驱动方式及其开采特征,1、天然能量:边底水头压能和弹性能:决定原始压力(埋深、露头),影响因素为Pi、K、水域大小、距离,PR、可恢复;液体和岩石弹性能:液体和岩石弹性大小,PR不能自然恢复。气顶气膨胀能:原生气顶和后生气顶,PRPb,K 较好;溶解气膨胀能:气泡连续气相,作用不大;原油重力能:倾角大、厚度大以及K好;作用小于边底水压头;水湿油藏毛管力:水湿条件下有助于水向小孔道中流动。,驱动方式:油藏中驱动流体运移的动力能量的种类及其性质,是油藏中排油的主要动力。,第一节、油藏工程设计,2.
24、2油藏的驱动方式及其开采特征,2、人工能量:注水、氮气、蒸汽、二氧化碳等。驱油阻力:粘滞阻力、两相条件下的毛管力(气和油)、孔喉贾敏效应等,驱油动力:,弹性驱动:无边水、底水又无气顶, P Pb ,平均采收率6%10% 。溶解气驱:古老的驱动方式:世界1/3的油藏发生溶解气驱,溶解气驱又称消耗驱、内部气驱、定容驱。2/3的溶解气驱油藏伴有底水。溶解气驱油藏的原始压力或高或低于泡点压力;溶解气驱油藏的平均采收率15%17%(变化范围5%30%),裂缝性碳酸岩油藏低于15%。用统计方法或数值模拟方法可以预测采收率。水压驱动:(刚性水压驱动、弹性水压驱动) 约2/3的油藏有油水界面,约1/2能够发展
25、为水驱,E=3540%气压驱动:(刚性气压驱动、弹性气压驱动),E=3040%重力驱动:(倾角很大或油层很厚)重力分离(kv)+重力排泄(倾角)才起主要作用,E=2040%压实驱动:(大的压缩系数、异常高压,venezuela某例E50%)多种驱动机理构成。,第一节、油藏工程设计,驱动方式:,形成条件:没有边底水,无气顶,无注水,地层压力大于饱和压力。,弹性驱动,能量释放:地层压力降低,油藏岩石和流体释放能量。,适用油藏:封闭油藏、断块油藏,一般油藏地饱压差比较大的开发前期(应该注意油藏岩石物性的改变)。在海上油田和复杂地貌及注水条件差的地方采用。,油藏压力不断降低,日产油量不断降低,瞬时生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油藏 工程设计 工程 方法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20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