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 分类课件.ppt
《心律失常 分类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律失常 分类课件.ppt(10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心 律失常心电图 诊 断,一、激动起源异常 1、窦性心律失常: 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停搏。 2、异位心律失常: 主动性:过早搏动、心动过速、扑动、颤动。 被动性:逸搏、逸搏心律。二、激动传导异常 1、传导阻滞: 窦房传导阻滞、房内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室内传导阻滞。 2、传导途径异常:预激综合征,心律失常分类,心 电 图 诊 断,心律失常 I激动起源异常,窦性心律及窦性心律失常,(一)正常窦性心律 1、符合窦性心律条件: 每个QRS波前都有相关P波 P波在、aVF、V4V6直立,aVR倒置 P-R0.12s 2、同一导联PP间距相差0.12s。 3、心率:6010
2、0次/min。,每个QRS波前都有相关P波P波:I、II、aVF、V2V6直立,aVR倒置;P-R间期:0.14s同一导联P-P间距相差:0.08s;心率:72次/分,正常窦性心电图,(二)窦性心律失常1、窦性心动过速 (1)符合窦性心律条件;(2)心率100次/min,心率104次/分,.,新生儿 110150次/分2岁 80125 次/分4岁 75115 次/分 6岁 65105 次/分6岁以上 60100 次/分成人 60100 次/分,2、窦性心动过缓(1)符合窦性心律条件(2)心率60次/min,II,心率:43次/分,3、窦性心律不齐 (1)符合窦性心律条件 (2)同一导联中最长与
3、最短P-P间期相差0.12s,II,0.68s,1.12s,同一导联P-P间期相差:1.12-0.68 =0.44s,4、窦性停搏(1)符合窦性心律条件(2)在规则的P-P间期中突然出现较长的P-P间期 (1.5s)(3)长P-P间期与基本的窦性P-P间期之间无倍数关系,2.6s,1.1s,期前收缩,概述: 又称过早搏动,简称早搏。是在窦房结尚未发出激动之前,低位起搏点抢先发出激动控制心房及/或心室的活动。根据异位起搏点部位的不同,可分为房性、房室交界性、室性早搏 早搏是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也是最良性的心律失常之一,多数人在一生中有过早搏。绝大多数为功能性,由器质性心脏疾病引起的只占总数的1
4、/10左右,早搏相关的常见概念,偶发早搏: 5次/min或30次/h频发早搏:5次/min或30次/h二联律:1个窦性激动+1个早搏, 连续3次或以上三联律:2个窦性激动+1个早搏, 连续3次或以上,联律间期与代偿间歇,联律间期,代偿间歇,联律间期 :异位搏动与其前窦性搏动之间的时距。,代偿间歇 :由于异位搏动提前出现替代了一个正常的窦性搏动,而在异位位搏动之后出现一个较正常心动周期为长的间歇。,代偿间歇,代偿间歇不完全:联律间期+代偿间歇2个正常心动周期代 偿 间 歇 完全:联律间期+代偿间歇 = 2个正常心动周期,联律间期,代偿间歇,1、房性早搏 (1)提前出现P波,其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
5、 (2)P-R间期 0.12s; (3)P波后QRS波群呈室上性; (4)代偿间歇不完全,P,II,V1,1.68s,1.60s,0.6s,提前出现的P波与窦性P不同P-R间期: 0.16sP波后ORS波呈室上性代偿间歇不完全,房性早搏,房性早搏二联律,房性早搏未下传,房早伴差异性传导,2、房室交界性早搏提前出现的QRS波群呈室上性;逆行P”波(II、III、aVF倒置,aVR直立)可出现在QRS波 之前(P”-R0.12s), 也可出现在QRS波之后 (R-P”0.20s),或埋藏于QRS波之中;代偿间歇多数完全。,P”,0.92s,1.84s,提前出现的QRS波群呈室上型其前可见逆行P”波
6、, P”-R间期:0.10s代偿间歇完全,3、室性早搏心室内异位起搏点提前发出冲动所引起的心室搏动,称室性早搏。(1)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QRS波,其前无相关P波(2)QRS时间 0.12s(3)T波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4)代偿间歇完全,II,III,2.0s,2.0s,提前出现宽大畸形QRS波其前无P波QRS时间: 0.14s T波与QRS主波方向相反代偿间歇完全,室性早搏,单源性室性早搏,多源性室性早搏,成对出现的室性早搏,短阵室性心动过速,(二)阵发性心动过速,在早搏的基础上如果异位起搏点兴奋性进一步 增强,连续出现3次以上的早搏,即称为阵发性心动过速。,根据异位冲动起源部位不同,分
7、为房性、房室交界性和室性心动过速,前两者有时难于区别,故统称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1、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1)连续3个或3个以上的房性或房室交界性早搏;(2)频率160250次/min;(3)心律绝对整齐。,心室率:214次/分,2、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1)连续3个或3个以上的室性早搏; (2)频率140200次/min; (3)心律可略有不齐; (4)房室分离( P波与QRS波群无关,且其频率慢于QRS频率),(三)扑动与颤动 较心动过速更快的一种异位心律失常。多由器质性心脏病所致。 根据发生部位及机制的不同,可分为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心室扑动和心室颤动。,1
8、、心房扑动 是心房内形成环行激动所致。,P波消失,代之大小相等、形态相同、间距一致的锯齿状波(F波)心房率250350次/min QRS波群呈室上性。心室率取决于房室传导比例,节律可整齐或不整齐,心房扑动2:1,II、III、aVF导联F波倒置, V1导联F波呈正向,V6导联呈负向, 心房率300次/分,心房扑动2:15:1,2、心房颤动P波消失,代之为大小不等、形态不同和间距不一致的小颤动波(f 波);心房率为350600次/min;QRS波群多呈室上性,心室律绝对不整齐;,3、心室扑动是心室肌内形成环行激动所致 P-QRS-T波群消失,代之以大小、形态和间距相对一致的 大振幅波;室性频率约
9、为250次/min。,4、心室颤动,是心室肌纤维发生快速而不协调的微弱乱颤P-QRS-T波群消失,代之为大小不等、形态不同、间距均不一致的极不规则的颤动波;频率为200500次/min。,逸搏与逸搏心律,当高位节律点发生病变或受到抑制而出现停搏或节律明显减慢,或者因传导障碍而不能下传时,或其他原因造成长的间歇时,作为一种保护性措施,低位起搏点就会发出一个或一连串的冲动,激动心房或心室。发生12个称为逸搏,连续3个以上称为逸搏心律。,按发生的部位分为房性、房室交界性、室性逸搏。房性逸搏心律:频率5060次/分交界性逸搏心律:最常见,频率4060次/分,慢而规则室性逸搏心律:QRS波宽大畸形,频率
10、2040次/分,慢而规则,也可不规则。,本例心电图第1、第2次心搏为窦性搏动下传,频率为68次/分。第3次心搏的QRS波群提前出现、宽大畸形且前无波,为室性早搏。该QRS波群后有较长间歇,在长间歇后可见一组形态正常、前无P波的QRS波群,因此可确定该次搏动为交界性逸搏。,本例心电图心率缓慢,心室率为57次/分,R-R间期相等,QRS波群正常,在每组QRS波群之前均有恒定逆行P波,P-R间期小于0.12秒。提示:交界性逸搏心律,本例心电图:窦性基本心动周期为1.0秒,第3次心搏为一次室性异位搏动,由于其出现的异位心动周期长度为1.05秒,长于窦性基本心动周期。提示:室性逸搏,本例心电图第1、第2
11、次心搏为窦性搏动下传,频率为68次/分,第3、4、5次心搏节律缓慢,QRS宽大畸形,R-R间期相等,在QRS前后均无明显P波。提示:室性逸搏心律,本例心电图为标肢导联,可见第2、7次心搏提前出现,QRS波群宽大畸形,前无P波,为室性早搏。在这两次早搏之后,均有较长的代偿间歇,长间歇后都有一组宽大畸形的QRS波群,前无P波,其形态与早搏形态一致。提示:室性逸搏(考虑该室性逸搏起源点与早搏为同源) 室性早搏,本例心电图录自于一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心脏骤停后所记录的心电图,显示心率缓慢而规则,心室率为40次/分,QRS波群明显增宽达0.18秒。整条图中无P波,R-R间期绝对相等。提示:室性逸搏心律,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律失常 分类课件 分类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19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