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重振大国地位的俄罗斯课件.ppt
《第三章重振大国地位的俄罗斯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重振大国地位的俄罗斯课件.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本章重点,勃列日涅夫主义赫鲁晓夫的“三和路线”戈尔巴乔夫的“外交新思维”,俄罗斯外交政策的调整与演变当前俄罗斯的外交政策,概念,重点问题,第三章 重振大国地位的俄罗斯,第一节 苏联及其战略遗产第二节 调整中的俄罗斯外 交战略,第一节 苏联及其战略遗产,一、战后苏联对外政策调整和对外关系的演变二、苏联遗产下的俄罗斯,(一)斯大林时期的“和平外交战略” (“积极防御战略”)(二)赫鲁晓夫“苏美合作主宰世界” (三)勃涅日列夫时期“美苏争霸” (四)戈尔巴乔夫的“外交新思维”,一、战后苏联对外政策调整和对外关系的演变,斯大林与小罗斯福的谈话,美国与苏联虽然社会制度不同,但和平共处是可能的,不仅是可能
2、的,而且是合理的,完全可以实现的.在战时最紧张的时候,国体的不同并没有妨碍我们两国联合起来并战胜我们的敌人.在和平时期,维持这种关系就更可能了. 1946年12月,斯大林的讲话,“德国人侵入苏联是经过芬兰、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匈牙利的。德国人之所以能够通过这些国家侵入苏联,是因为在这些国家当时存在着敌视态度的政府-,苏联为了保证自己将来的安全,力求在这些国家内有对于苏联抱善意态度的政府”1946年3月13日,评价 斯大林的和平对外战略在当时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紧迫任务的前提下基本上是必要的,正确的,有利于巩固成果,恢复国民经济,也有利于维护战后世界的和平和社会主义事业。但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
3、中,由于斯大林为首的苏联领导人存在着严重的大国主义、大党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从而给以后社会主义国家间的关系带来严重后果。,“三和路线”,50年代中期,赫鲁晓夫上台后提出的“和平共处、和平过渡、和平竞赛”为主要内容的外交路线,目标是谋求实现苏美合作主宰世界。在对外关系中强调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和平共处,在和中竞赛中超过美国;强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阶级可以通过议会道路和平地取得政权;强调社会主义国家的一致性,视其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对亚非拉地区加紧渗透,鼓吹通过“和平过渡”走“非资本主义道路”。,“三和路线”,50年代中期,赫鲁晓夫上台后提出的“和平共处、和平过渡、和平竞赛”为主要内容的外交路
4、线,目标是谋求实现苏美合作主宰世界。在对外关系中强调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和平共处,在和中竞赛中超过美国;强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阶级可以通过议会道路和平地取得政权;强调社会主义国家的一致性,视其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对亚非拉地区加紧渗透,鼓吹通过“和平过渡”走“非资本主义道路”。,小结,赫鲁晓夫时期,在“三和”路线指导下,苏联改变了对西方僵持的态度,避免了在实力悬殊的情况下与对手迎头相撞,冲破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的长期战略包围,赢得了和平的国际条件,有利于苏联经济发展。也就是在此期间,苏联争取了较快的发展速度,实力地位大大提高,为以后同美国争夺世界霸权奠定了基础。,(19641982年),主
5、要内容:以缓和为手段,以军事实力为支柱,以欧洲为战略重点,以美国为主要对手,加紧控制东欧,在第三世界抢占战略要地,大肆扩展势力范围,进而在各方面取得对美国的优势,实现称霸世界的目的。,(三)勃列日涅夫时期苏美争霸的对外战略,勃列日涅夫言论,“缓和的目的是使苏联赢得时间,加强我们的军事和经济实力,以便在1985年以前使力量对比发生决定性变化,从而使我们在任何时候,在需要实现我们意愿的地方实现我们的意愿”。 1973年在社会主义国家首脑会议上的讲话,“勃列日涅夫主义”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大家庭论”,社会主义各国是一个大家庭,其主权是最高主权“有限主权论”,即“社会主义国家的共同利益,高于各国的个
6、别利益”,保卫社会主义共同利益是“最高主权”“国际专政论”,不惜使用武力来要求东欧各国不折不扣地接受苏联的指挥,苏联实行霸权主义的结果:,苏联在一定时期内取得了对美国战略的主动地位,使双方斗争态势出现了苏攻美守的局面,但从长远来看,这不仅使苏联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反对,而且加速使苏联经济走向军事化,加重了自身负担,加剧了经济困难,为以后苏联的演变和解体埋下了伏笔。,从斯大林到勃列日涅夫苏联外交战略的特点,苏联对外战略的两面性,社会主义性质大国沙文主义,打着“世界革命”、“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旗号,要求各国无条件服从苏联的安排,无视别国的主权与利益,带有非常明显的大国主义和霸权主义倾向。,苏联国家利益
7、第一,支持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支持民族独立国家的斗争,反对帝国主义与殖民主义。,2,(四)戈尔巴乔夫的“外交新思维” (19851991年),“新思维的核心是承认全人类的价值高于一切,更确切地说,是承认人类的生存高于一切”,“需要把全人类的利益置于时代的至高不上的地位”。,全人类利益高于一切,二、苏联遗产下的俄罗斯,经济上:继承了原苏联7223的国土,52%的人口,一半以上的资源,60%以上的综合国力。 军事上:获得了原苏联75%的部队,50%的武器装备,70%的军工生产企业,排他性地继承了原苏联的核大国地位。 政治上:接替了原苏联中央所有机关,接替了原苏联的所有外交关系,继承了原苏联在联合国
8、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继承了原苏联签订的所有国际和双边条约。,丰富的自然资源、强大的经济潜力,可同美国抗衡的军事实力,以及昔日苏联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为俄罗斯重振雄风、谋求强国地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叶利钦时期的对外政策 二、普京时期的对外政策 三、当前俄罗斯的外交战略,第二节 调整中的俄罗斯外交战略,亲西方“一边倒”外交阶段(独立之初至1992年中) 从“双头鹰”到全方位外交政策的谨慎过渡( 1992年秋至1996年1月) 全方位外交政策形成时期(1996年以后),(一)叶利钦时期的对外政策,追求目标:“融入西方”,以谋求西方的经济援助和政治支持为目标以西方价值观为取向确定对外关系的亲
9、疏重点开展西方外交,力求同西方国家结成盟友关系实行世界范围内的收缩政策减少或撤消对原来朋友和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援,“一边倒”,俄罗斯疏远传统盟友和独联体国家,西方势力趁机向俄罗斯传统势力范围推进,俄罗斯国际地位被严重削弱,围绕西方发达国家这个中心展开 在国际事务中迁就和追随西方大国,2,实行“双头鹰”外交的原因:,从“双头鹰”到全方位外交政策的谨慎过渡,俄罗斯融入西方困难重重希望获得西方援助实现经济转型的目标落空北约东扩激起了俄罗斯国内激烈的反西方情绪外交政策不断受到国内的各种种批评,叶利钦(1994年2月24日): “应结束有缺陷的单方面让步”,“要让外交思维永远符合俄罗斯大国地位应有的最高标
10、准,要不断实现俄罗斯民族利益的战略方针”。,由于“双头鹰”外交仍然坚持融入西方文明社会和成为其中一员的对外政策目标,“一边倒”政策的实质和灵魂没有改变,外交政策从总体上说还是保留了“亲西方”的方针。因此这一调整是有限度的。,1,外交立足点的变化:从依靠和追随西方,变为独立自主,与世界各类国家建立各种类型的伙伴关系;外交目标的变化:从幻想融入西方,成为西方一员,变为反对美国支配地位的一极世界,促进多极化发展,争当多极世界独立的一极;处理国家关系的标准发生变化:从重意识形态变为从维护俄罗斯大国地位和俄罗斯国家利益这一角度处理国家关系问题;对前苏联势力范围和影响地区的态度发生变化:从全面收缩变为有条
11、件地维护和恢复前苏联昔日的“领地”,开始同美国等西方国家在这些地区展开展开竞争。,全方位外交政策的特点,“全方位外交”,追求目标:维护国家利益、捍卫大国地位与民族尊严,推进多极化进程,争当多极世界独立的一极。实现目标的手段:全方位外交,邻国:前苏联地区各国(独联体)和原东欧国家西方大国,尤其是美国:俄罗斯需要富裕的西方国家的帮助和合作亚太地区:保证俄东部边界的稳定和安全,为俄进行市场改革建立有利的外部条件,“全方位外交”的重点,有着过高的对外战略目标:“独立一极”不务实,不能正视现实国际战略力量对比,试图在国际社会中联系一些国家制衡惟一超级大国美国带有反美主义和以美国划线的色彩,“全方位”外交
12、存在的问题,(二)普京时期的外交政策: 务实、灵活、全方位外交,普京:俄罗斯惟一的选择就是做一个强国,一个强大而自信的国家,一个不反对国际社会、不反对别的强国并与它们共存的强国,争取在20年内以一个同美国平起平坐的大国姿态在世界舞台上扮演主要角色。 2000年7月8日的国情咨文,普京外交务实性的表现,对俄罗斯的实力和在国际社会中的定位保持清醒的认识;明确俄罗斯当前的国家利益和外交战略;根据国家实力“有选择地参与国际事务”。,普京认为:俄罗斯不属于“当代最高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国家”,“正处于其数百年来最困难的一个历史时期”,“首次真正面临沦为二流,抑或三流国家的危险”。,普京认为:俄罗斯最核心
13、的国家利益是确保主权和领土完整,为国内经济发展创造最佳外部环境;俄罗斯外交政策的首要任务是为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服务,国内目标高于国外目标。,普京强调,俄罗斯外交在国际社会中获得与俄罗斯实力相称的独立的地位和利益,量力而行,集中精力搞好自己的事,解决众多的国内问题。,3,普京外交灵活性的体现,在国际热点问题上能够抓住抓住时机,把握主动,获取利益在发展同西方国家的关系时,遵从“自我克制”理念,有进有退,且进退有度;策略呈现灵活而不失原则。,普京外交全方位的特点,普京全方位外交指的是: 一切从俄罗斯国家利益出发,同所有愿与俄罗斯开展建设性合作的国家发展关系,不与任何国家为敌、对抗。普京明确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 重振 大国 地位 俄罗斯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18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