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ppt课件.ppt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ppt课件.ppt(1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蒋 乐 蓉,绪 言,医德如何,十日之间分生死;官德如何,十年之间见治乱;师德如何,百年之间判盛衰。有一句话叫做“素质决定命运”,这是指人的个体生命而言。就社会发展的全局来看,教师的素质将直接决定教育事业的未来,决定一个民族的前途。,高校教师作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来具有将追求学术成就、传授专业知识与国家、民族的振兴联系在一起的优良传统。而今天,面临如何传递人类文明的火炬、开发人类文明的智慧的历史任务,社会如何持续提高教师待遇、教师如何进一步加强师德修养就成为最紧迫的课题。 古人云:“师者,人之示范也”。是把师德放在全人类的立场上来考虑的。无论
2、哪个社会,师德都应该是全社会道德水准的最高点。,第一章 高等教育发展与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第一节 师 德 一个亘古常新的话题,1、职业与职业道德(1)职业: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对社会所承担的一定的职责和所从事的专门的业务或特定劳动,并以此获得社会生活来源的主要社会活动。职业是一个历史范畴:与社会分工和生产内部的劳动分工相联系,伴随着劳动分工的出现,深化而产生。职业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最基本的社会组织形式。职业是个体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个人价值的实现基本形式。 目前有20000多种职业,与职业相对有:无业,失业,再就业。三要素:职业职责、职业权利、职业利益,我为什么要工作?为了谋生 ;为了得
3、到别人的认可 ;为了事业,自我实现;为了快乐和幸福,作为职业应该满足三个条件1.谋生手段提供合理的报酬2.社会角色发展个性和才能3.自我实现之路体现个人价值的机会和舞台,我在工作中希望得到什么: 报酬、发展、培训学习(间接满足) 尊重、快乐、成就感(直接满足,从工作本身得到)工作动力的来源:努力做到成就感快乐感动力感,理念:工作是必须的为了自己的生存,我要工作!为了自己的快乐,我要工作!,结论:,既然人活着就必须工作 与其在痛苦中工作 不如开心、快乐的工作!思考:作为一名员工, 你在工作中得到了 什么?,什么是道德: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向人们提出的处理人和人之间、个人和社会、个人和自然之
4、间各种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简单地说,道德就是讲人的行为“应该”怎样和“不应该”怎样的问题。,道德”的含义 在我国古代,“道”与“德”首先是分开使用的两个概念。“道”的最初含义是道路,后来引申为原则、规范、规律、道理或学说。 “德”字在甲骨文中即已出现,其义同于“得”,是有所得的意思 。(分析当前道德危机),思考:为什么要讲道德? 这是由人性的弱点决定的!人性是人的属性的简称,它包括两个方面: A、自然属性 (动物性)人的本性 B、社会属性 (社会性)人的本质人性的弱点就在于人性中天然地包含了“兽性”,-禽兽 -小人 -俗夫 -君子 -圣人,兽性,兽性,兽性,兽性,兽性,思考:人的行为发
5、生的真正本质是什么?,需要,刺激,引发,引发,动机,行为,价值过滤区,在价值过滤区进行着“人性的斗争” 具体表现为: I want to do sth 我想做什么 与 I ought to do sth我应该做什么(道德的力量),做事先做人,如何做人?,(1)不做“违心之事”; “做人”是做自己的人,不是去做别人,所以,“做人”不能“违心”。违心之事会让你丧失自我,既然你说的不是你自己的话,做的也不是你自己的事,那么“做人”还有什么意思呢?,(2)不做“亏心之事”; 不做亏心事就是做事不整人、不损人、不害人,不做坏事当坏人。“不亏心”是“不亏吾心”,所以,做事要对得起自己,只有不做亏心事,“做
6、人”才坦然。,(3)做好“相宜之事”。 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角色,并具有相应的社会身份,做“相宜之事”就是要做与你自身的角色和身份相“吻合”之事。对于我们每一个有着特殊角色和身份的社会个体而言,“相宜之事”就是我们的义务和责任,不可推卸,不可逃避,无法选择。,(4)力做“应当之事”。 如果说“相宜之事”是份内之事,那么,“应当之事”就不完全是份内的事情了,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应当之事”是份外之责。比如:应当助人为乐,应当拾金不昧,应当见义勇为,应当舍己利他等等。这些事情你可做,也可不做,它仅仅是在如何“做人”这个问题上所进行的方向性的倡导,“应当”归“应当”,“做”与“不做”完
7、全取决于个人的自觉自愿。但是,一个人若真正地想要“学会做人”,他自然就应该知道“应当之事”值不值得去做。,结论:不做“违心之事”是要将人“做”得真实;不做“亏心之事”是要将人“做”得清白;应做“相宜之事”是要将人“做”得称职;力做“应当之事”是要将人“做”得高尚。,世人皆言“做人”难, 难在何处? 首先是要不做违心的事难 人在社会,身不由己,事事都不违心,可能吗?总结一下我们自己,违心的话说了多少?违心的事做了多少?,其次是要不做亏心的事难。 人就是人,内有七情六欲的冲动,外有名利权色的诱惑,加之社会资源的有限性,生存竞争的残酷性,要保证一生都不做亏心事,能不难吗?,再次是要做好相宜的事难。
8、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多重的角色与身份,多重的角色和身份又赋予了我们多重的责任和义务,对此我们无法推卸、更无法逃避,我们的生命因此而承载得如此厚重,你说“做人”容易吗?在多重的角色和身份中要想都做得“称职”,那么,就需要凡事都尽心、尽力、尽职、尽责,这就意味着你得有成倍的付出与辛劳,并且还要能够很好地协调和处理好角色冲突,你说“做人”容易吗?做人难,做样样都称职的人更难!,最后是做应当之事难。 做应当之事难就难在它不是我们的“绝对义务”;难就难在它不仅不利己,还要靠自愿;难就难在它有可能好心无好报;难就难在它有可能意味着巨大的付出与牺牲。对高尚的追求是“做人”的最高境界,能不难吗?,结
9、论:不过,话说回来,除非你自己放弃“做人”的资格,否则,不管“做人”再难,我们既然要“做人”,那就得知难而上!,(2)职业道德:就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生活中所应遵守的道德规范以及与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也可以说是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准则,规范的总和。人们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能主动的表现自己与社会形成各种各样的道德关系,就形成了一定的职业道德:不同的职业 对应 不同的利益义务不同的活动 对应 不同的社会责任环境、内容、方式 对应 不同的情绪爱好与作风职业道德的特性:相对社会道德和阶级道德来说存在着范围上的有限性;内容上的稳定性与继承性;形式上的多样性; 强烈的
10、纪律性。,2、教师职业与师德的含义 (P6 案例:教师尊称的由来)(1)教师职业是一种古老、高尚而神圣的职业。古老:教师职业的形成与人类早期教育活动密切相关。萌芽于远古时代:老一代为维持和延续人们的社会生活,把社会生产及生活经验传授给下一代,由部落首领、长者、能者担任。 文字的出现给教育者传授知识提供了有利条件。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使教师形成职业远程教育是教育史上的又一次大飞跃。我国:最早的学校称“成均” ,公元前2700年尧舜时学校称“庠”:把有经验的老人供养在那里。商朝称学:西周私学: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后来,官学,书院神圣:其一:尊师重教的传统。荀子:“天地君亲师”并列。其二
11、:教师职业的社会意义“科教兴国,教育是基础”,教师职业的特性:教育劳动的目的性:教育劳动的对象:教育手段:教育劳动的时间:教育劳动的成果:附:教师角色理论:其一:“八角色说” 1、言传身教教书育人的教育者;2、文化知识的传递者;3、智力资源的开发者;4、未来生活的设计者;5、心理健康的指挥者;6、学生集体的组织者;7、学校与社会的沟通者;8、教育现代化的开拓者。其二:德雷教育心理卫生:1、社会代表;2、知识源泉;3、法官与裁判;4、辅导者;5、认同对象;6、父母的替身 7、团体的领导者;8、朋友;9、侦探;10、感情发泄的对象,(2)师德的含义p2师德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教师从事职业
12、活动中逐步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的总和,是教师应遵守的道德原则规范和应具有的道德品质,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是教师在处理和调整教育教学活动中人与人这间关系的基本道德要求。(1)师德超越了一般的职业道德-要求高 涵盖广 渗透性强、示范性强p2为人师表不仅在课堂,不仅在循规蹈矩。师德的特性是由教育的本质所决定的。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作为教育者的教师不仅是作为“劳动者而存在,而且作为劳动手段而存在”“劳动的执行者和工具是融合在一起的”教师作为劳动者和劳动手段,他本身面对的是人,从事的是塑造人的灵魂与精神的工作,所以劳动对象是人。为人师表不仅要以言立教,更要以身立教,(2)师德是一种
13、特殊的角色道德p4从历史到现实,从个人到社会,自身要求严,社会期望高,历练时间长。必须经历一个准备期-规范期-磨合期-自由期、中国传统师德思想概述:p8历史悠久 神圣化 程式化 独成一体其特点:p8-9服从、引领甚至代表整体道德要求:儒教为国教、孔子为“大成至圣先师”综合全面的道德要求:师言、师行、师德、师功积极入世的道德要求:修、齐、治、平内心自觉的道德要求:谨言慎行、内省、慎独,其内容:p9-15深厚的爱生敬业情感:何谓爱生“仁者爱人”“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强烈的育人至上的意识:“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 “欲栽大木举长天”严谨的为人师表作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师者,
14、人之模范也”不倦的好学进取精神:“博学而笃志”、“温故而知新”精湛的教育教学理念: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启发诱导、寓教于乐鲜明的教育开明作风:“有教无类”、“教学相长”扬弃p15:封闭性: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功利性: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师道尊严:,、西方师德的历史考察:p16古希腊罗马时期:崇尚自然、发展个性文艺复兴时期:教育人道主义萌芽:重视人的尊严、价值与个性近现代时期:热爱学生、师生民主、尊重个性中西方教育与师德的区别p21-22: 内得于己与外束于法 师道尊严与教育人道,第二节 师德-高等教育发展的应有之义p22,、新时期高校教师职业特点
15、p23()大学的本质和责任:培养人才、创新知识、服务社会()大学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大学的核心、教学的主导、研究的主体改革的主力、大学之大,不在大楼,而在大师()大学教师与一般教师的工作特殊性:工作目的: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工作对象:具有多层次性工作手段:通过自己的真才实学和高尚道德情操育人工作任务:知识的传递与创新、应用的双重责任,、新时期高校教师师德的特点p24:与社会公德、家庭道德的联系和区别:与其他职业道德的联系与区别:与中小学师德的联系与区别:、新时期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p26-27)实现“以德治校”的重要保证;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需要;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何谓素质教育(p
16、26)转变社会风气的需要;提高教师素质的需要;,第三节 师德-高校教师的立身之本p27,师德决定了高校教师在教育劳动过程中的思想、情感、态度、行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特征p27()全面性和高层次的统一p27-28:全面性由高等教育的目的、高校教师职业劳动的需要决定高层次性是与其他职业、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相比较而表现出来的特征()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28-29与高等教育事业的总体目标与强烈的事业心与责任感结合引导、记忆、情感、意志现实性决定了师德的具体性、实践性、可操作性()社会性与个体性发展的统一29-30社会性是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社会发展的需求、人民群众的期望个体性是各自的个人倾向性特征
17、、个人心理性特征、个人社会人格特征()典范性与深远性的统一p30-31高校教师人格魅力产生的示范性效果,对学生激励或矫正效果通过作用于学生心灵产生的广泛延续与扩展,、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p33-40)由职业理想、职业责任、职业态度、职业纪律、职业技能、职业良心、职业公正、职业荣誉等八个要素构成()教师职业理想(p33)职业理想:高校教师职业理想-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高校教师职业情感-热爱人民的教育事业高校教师职业信念-献身人民教育事业()教师职业责任责任:是个人对他人或社会做自己应当做的事情,即做与自己的职责、使命、任务相宜的事情()教师职业态度,()教师职业纪律人们常说:国有国法,家有
18、家规,厂有厂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是在特定的职业范围内从事某种职业的人们要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职业纪律的特点:一致性:劳动纪律迟到、早退、旷工等,倒班制要及时按要求交接班等;财产纪律、群众纪律等特殊性强制性:遵守职业纪律的要求: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教师职业技能对教师职业技能的要求:高校教师提高职业技能应该做到:()教师职业良心良心: 职业良心:职业良心的作用: 行为前 行为中 行为后培养职业良心的作用:事前“扪心自问”指挥官事中“良心发现”检察官事后“问心无愧”审判官()教师职业公正公正: 职业公正: 教师职业公正-公平合
19、理地评价和对待每一个学生其作用有三:()教师职业荣誉荣誉: 职业荣誉: 教师职业荣誉:,第二章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与作用,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是了解教师职业道德的前提。从本质上说,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是调节教师与他人、教师与集体及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一)教师职业道德形成的物质基础(P42)1、社会分工是教师职业道德产生的物质前提。2、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教师职业道德产生的根源。3、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教师道德的性质。4、社会物质利益关系直接决定着教师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
20、要规范的内容5、教师道德内容随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我国教师职业道德的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职业道德的主流p44:重视个人的物质利益。增强了集体主义道德精神。强调了个人的独立人格。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一、 教师职业道德的形成,(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形成的文化前提(P46)1、文化是教师道德形成的动力p46-47大的文化背景、儒家思想的熏陶2、文化的优秀特质是教师道德形成的基础p47-491)提倡身体力行,强调教书与育人的结合2)注重教师形象塑造,强调完美品质。A、B、C3、文化的传承决定了教师对传统师德的发扬p49-521)以身作则;2)热爱教育;3
21、)教书育人;4)热爱学生;4、文化规范教师道德的社会意义p52-531)尊师重教的文化氛围2)德教为先和知行合一的道德原则训化,二 、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教育是有由教育管理者、教育者、教育对象构成的动态系统。(一)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一般本质(P53)一般本质: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它既源于社会经济关系,又受制于教育劳动的本质和职能,还决定于活动教育中的特殊利益关系,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品质。1、教师道德根植于社会经济关系p53,社会经济关系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为:社会经济关系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客观物质基础;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必然引起教师职业道德
22、的相应变化;社会经济条件对教育目的和人才模式的影响必然要求教师具备相应道德品质。2、教师道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继承性p55-58从又红又专到教育法.教师法从教育的共性个性到教师道德的共性个性3、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由教育活动的本质和目的所决定教育活动(p58-59),(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特殊本质(P59),1、教育活动的特殊性教师教育劳动的不断消耗,形成学生能力的不断增长和知识的不断积累。劳动者的知识和能力反映着劳动者的质量。开发人的智慧,生产人的劳动能力,提高劳动者的质量,发展知识形态上的生产力,这就是教育劳动的本质。教育劳动和其他劳动不同的显著特点是:劳动的目的:培养人劳动的对象:人
23、劳动的工具主要是:人劳动产品也是:人存在:教育活动的目的性;教育活动环境的群体性;教育活动对象的反馈性;,2、教学利益是教师道德的基础(P60-61)教学利益:包括:教师个人利益、学生个人利益、教师群体利益、社会的教育利益3、教育事实是教育道德存在的前提p61-63学生是教师存在的前提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自主选择自己的行为,教师对自己的选择负责,教师的不同行为反映不同的利益,产生不同的社会后果,得到不同的道德评价,三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作用(P63-70),1、对改良社会道德风气的辐射作用p63通过所培养的学生通过教师参加的社会活动通过教师个人品质影响周围的人2、对提高学生道德素质的示范作用p65
24、-68学生思想道德的启蒙者和设计者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引导者学生道德素质陶冶的诱导者3、对完善自身道德人格的提升作用p68-70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产生正确的道德情感,调整各种利益,处理各种关系,选择正确道德行为,履行道德责任,完善道德人格.,第三章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原则与规范,包含三个方面:1、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居主导地位 2、教师职业道德规范3、教师职业道德范畴,第一节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P73),一、热爱教育原则这是社会主义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是 所有教育工作者必须遵守的 道德 准则。热爱教育事业,安心教育工作,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自豪感,要尽职尽责,要 创造性做好本职工作
25、,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 毕生精力。,第二节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探讨,主要内容,一、高校教学工作的道德规范二、高校科学研究的道德规范,现状,查阅网上资料, 以“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核心词搜索,只找到7篇:北京、福建、广东、云南、山东、江苏和广西等省市材料。 我国在1993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从1994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 1998年颁布、1999年1月1日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3,第八条规定教师要:“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第14条规定:“受到剥夺政治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校 教师职业 道德修养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17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