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碳相图热处理课件.ppt
《铁碳相图热处理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碳相图热处理课件.ppt(7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铁碳相图,Fe-Fe3C相图,(1) 奥氏体是碳在-Fe中的固溶体,用“A”表示。,特点: 在1148时有最大溶解度2.11%C,727时可固溶 0.77%C; 其力学性能与含碳量及晶粒大小有关,一般170220HBS、=4050%; 形变能力好,形变抗力小。,(2) 铁素体碳在-Fe中的固溶体,用“F”表示。,特点: 在727有最大溶解度, 为0.0218%C; 强度和硬度低,韧性塑性好。其力学性能大致为;,(3) Fe3C渗碳体,渗碳体是由铁和碳组成的一种具有复杂结构的间隙化合物,含碳量为6.69%,用“Fe3C”或“Cem”(Cementite)表示。,渗碳体的性能特点硬度高,脆性大。
2、硬度 HB=800kgf/mm2; 抗拉强度 b30MN/m2; 塑性、韧性几乎为零。,(4)莱氏体:共晶产物,1148进行,L + Cm (Ld)成分:4.3%C,(5) 珠光体:,共析产物, 727进行, +Cm (P)成分:0.77%C,典型合金结晶过程1. 共析钢的结晶过程(含碳0.77%珠光体),3-7 Fe- Fe3C,P,2.亚共析钢的结晶过程含碳量为0.02%0.77%。铁素体+珠光体组织。,3. 过共析钢的结晶过程含碳在0.77%2.1%之间的铁碳合金。珠光体+渗碳体。,0.02,6.69,500,600,700,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
3、0,1500,1600,T,1227,0.77,2.11,4.3,珠光体,奥+铁,铁 + 珠,渗碳体II+珠光体,奥氏体+ 渗碳体II,液体+奥氏体,液体 +渗碳体,液体,奥氏体+渗碳体II+莱氏体,渗碳体+莱氏体,渗碳体+低温莱氏体,珠光体+渗碳体II+低温莱氏体,莱氏体,低温莱氏体,G(913 ),727,1148,铁素体,A(1538 ),S,P,E,C,K,F,D,奥氏体,A3,A1,Acm,Fe3C,Fe3C,4. 亚共晶(白口)铸铁的结晶过程含碳量为2.1%4.3%之间的铁碳合金。室温组织为P+Fe3C+Ld 。,0.02,6.69,500,600,700,800,900,1000
4、,1100,1200,1300,1400,1500,1600,T,1227,0.77,2.11,4.3,珠光体,奥+铁,铁 + 珠,渗碳体II+珠光体,奥氏体+ 渗碳体II,液体+奥氏体,液体 +渗碳体,液体,奥氏体+渗碳体II+莱氏体,渗碳体+莱氏体,渗碳体+低温莱氏体,珠光体+渗碳体II+低温莱氏体,莱氏体,低温莱氏体,G(913 ),727,1148,铁素体,A(1538 ),S,P,E,C,K,F,D,奥氏体,A3,A1,Acm,1 判断合金的组织根据相图可以判断在温度缓慢变化条件下,任一成分的合金在某个温度时的组织是由哪些相组成的,各相的化学成分以及各相所占的比例。,相图的应用,铁碳
5、合金室温组织比例图,100%,2 根据相图分析机械性能,1) 铸造工艺性共晶或近共晶合金有较好的流动性,产生分散缩孔(缩松)的倾向小。,3 相图与加工工艺之间的关系,(2) 锻压工艺性,锻压要求材料有较好的塑性和较小的变形抗力(强度)。奥氏体,2. 制定工艺参数的重要依据。,淬火,正火,铁碳合金分类,C -曲线,C-曲线是对碳钢加热得到奥氏体后,在冷却过程中组织转变进行分析的工具。,热处理原理,钢的热处理工艺有两种冷却方式:(1)等温冷却转变:就是使加热到奥氏体的钢,先以较快的冷却速度冷到A1线以下一定的温度,然后进行保温,使奥氏体在等温下发生组织转变。(2)连续冷却转变:是指在冷却过程中,随
6、着时间的延长温度连续下降。在实际生产中大多数的冷却过程是连续冷却。,一.钢在热处理时的冷却方式,热加,保温,时间,温度,临界温度,连续冷却,等温冷却,共析钢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高温转变,中温转变,低温转变,a.高温转变,共析钢奥氏体过冷到A1550之间,等温转变的产物属于珠光体型组织。奥氏体转变成珠光体的过程也是一个铁素体与渗碳体交替生核长大的过程。如图3-7所示。,珠光体的形成,首先在奥氏体的晶界上产生渗碳体晶核,渗碳体的含碳量高于奥氏体,所以要将周围奥氏体中的碳原子吸收过来,与此同时,使附近的奥氏体含碳量降低, 为铁素体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使这部分奥氏体转变为铁素体。由于铁素体的溶碳
7、能力很低,在其长大过程中必须将过剩的碳转移到相邻的奥氏体中,从而使相邻奥氏体区域中的含碳量升高,又为产生新的渗碳体创造了条件。如此反复进行,奥氏体最终完全转变为铁素体和渗碳体层片相间的珠光体组织。,珠光体的形成过程中需要碳原子的移动。温度高时碳原子移动距离大,所形成的珠光体片层较宽,温度较低时碳原子移动困难,所形成的珠光体片层较密。在727650之间转变得到的组织为珠光体;,珠光体的形成过程中需要碳原子的移动。温度高时碳原子移动距离大,所形成的珠光体片层较宽,温度较低时碳原子移动困难,所形成的珠光体片层较密。在727650之间转变得到的组织为珠光体;,在650600之间转变而得到的组织为索氏体
8、,又叫细珠光体;在600550之间转变而得到的为屈氏体,又叫极细珠光体。,电镜形貌,这三种珠光体类组织只有层片间距大小之分,并无本质区别。,b.中温转变,共析钢奥氏体过冷到550240之间等温转变的产物属于贝氏体型的组织。在这一温区上部转变形成上贝氏体;在这一温区下部转变得到下贝氏体。下贝氏体有较高的硬度和强度,塑性和韧性也较好,而上贝氏体基本上无实用价值。,c.低温转变,奥氏体在240以下碳原子移动极为困难。奥氏体只发生同素异构转变,由面心立方的-铁,转变为体心立方的铁。原奥氏体中所有的碳原子都保留在体心立方晶格内,形成过饱和的铁。这种碳在铁中的过饱和固溶体叫马氏体。,残余奥氏体,共析钢奥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相图 热处理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17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