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原理与应用课件.ppt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原理与应用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原理与应用课件.ppt(1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原理与应用,主要内容,简介研究概状制备方法表征手段设计策略发展历程应用展望,传统的多孔材料,分子筛,碳基材料,微孔:孔径小于 2 nm 超微孔:孔径小于0.7 nm 亚微孔:孔径介于0.72.0 nm介孔(中孔):孔径在250 nm大孔:孔径大于50 nm,多孔材料分类,吸附:当气体或液体与某些固体接触时,气体或液体分子会积聚在固体表面上,这种现象称为吸附。吸附剂:实施吸附的物质。吸附质:被吸附的物质。物理吸附:被吸附分子与固体表面分子间的作用力为分子间吸引力,即范德华力。化学吸附:基于固体吸附剂表面发生化学反应,使吸附质和吸附剂之间以化学键结合的吸附过程。,基本概念,物理吸附
2、与化学吸附的比较,吸附等温线:当温度一定时,压力(平衡浓度)和吸附量的关系曲线。吸附等压线:在等压情况下,表示吸附量和温度的关系曲线。吸附等容线:在等吸附容量情况下,表示温度和压力的关系曲线。,三类吸附曲线,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六类吸附等温线,型吸附等温线:也称Langmuir吸附等温线。限于单层或准单层,大多数化学吸附等温线和完全的微孔物质(如活性碳)和分子筛的吸附等温线属于此类。型吸附等温线:常称S型等温线。在无孔固体或在大孔材料中的吸附常常是这类等温线。吸附等温线的拐点通常发生在单层附近。型吸附等温线:其特征是吸附热小于吸附质液化热。因此随着吸附的
3、进行,吸附反而得以促进。,H1:圆筒形细长孔道且孔径大小均一分布较窄,大小均一的球形粒子堆积而成的孔穴。H2:口小腔大的“墨水瓶形”孔道。H3和H4:狭缝状孔道,形状和尺寸均匀的孔呈现H4迟滞环,非均匀的孔呈现H3迟滞环。,四类迟滞环,迟滞现象:吸附-脱附不完全可逆,吸附-脱附等温线不重合的现象。,吸附材料:用于工业与环境上的分离与净化、干燥等领域。催化材料:用于石油加工、石油化工、煤化工与精细化工等领域中大量的工业催化过程的需要。离子交换材料:大量用于洗涤剂工业,矿厂与放射性废料及废液的处理。,传统三大应用领域,自A.Werner在1893年创立配位化学以来,对配合物的研究成了无机化学中最为
4、活跃的领域之一。1951年Wilkinsen和Fisher合成了二茂铁以及夹心型化合物而获得了1973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到目前为止,已经有20多位科学家从事与配位化学有关的科学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奖。可以说,配位化合物已经深入到了各个研究领域。,1. 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的简介,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通常是指有机配体与金属离子通过自组装过程形成的具有周期性网络结构的金属有机骨架晶体材料,它结合了高分子和配位化合物两者的特点,既不同于一般的有机聚合物,也不同于Si-O类的无机聚合物。,常用术语,节点(node): 网络结构中的交点。链接(linker):链接网络结构中节点间的化学键或包括多个化学键的有
5、机官能团。拓展(expansion):在构筑网络结构时,用长的链接代替单个化学键,以增加网络结构中节点的距离的过程。装饰(decoration):在构筑网络结构时,用一组节点(簇)代替网络中的一个节点(原子)的过程。,增长(augmentation):是装饰过程的一种特例,是以N个节点为一组节点代替网络中的一个N连接节点的过程。贯穿(interpenetration):在网络结构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网络通过物理作用而不是化学键的方式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一个分子整体的现象。次级结构单元(SBU, secondary building units):在用一组节点(簇)来代替一个节点的装饰过程中,这组节
6、点被认为是一个次级结构单元。,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特点,从金属中心的角度 从过渡金属、碱金属、碱土金属到稀土金属等 从低价到高价从有机配体的角度 可借助强大的有机合成手段对有机配体进行设计从合成的角度: 合成条件更加温和从结构的角度 孔径大小可调,孔道表面可修饰等,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命名,一些研究人员尝试把他们实验室制备的材料使用一个描述性的名字,大部分情况是一个取首字母的简称加上一个数字,数字代表制备的序号。,材料的成分MOF-n: Metal-Organic Framework; RPF-n: Rare-Earth Polymeric Framework; MPF-n: Metal Pept
7、ide Framework;结构ZMOF-n: Zeolite-like Metal-Organic Framework; ZIF-n: Zeolitic Imidazolate Framework; PCN-n: Porous Coordination Network;实验室的名字MIL-n: Materials of Institut Lavoisier; CPO-n: Coordination Polymer of Oslo; ITQMOF-n: Instituto de Technologa Qumica MOF;NU-n; NOTT-n; HKUST-n; ZJU-n; FJI-n;
8、 etc.,2.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研究概况,美国:Yaghi、Long、Hupp、Hong-cai Zhou(周宏才) Wenbin Lin(林文斌)、Jing Li、Xianhui Bu Banglin Chen、Shengqian Ma法国:Grard Frey日本:Kitagawa、 Qiang Xu英国:Martin Schrder德国:Stefan Kaskel加拿大:George K. H. Shimizu韩国:Kimoon Kim、Myunghyun Paik Suh印度:Rahul Banerjee中国:陈小明、洪茂椿、裘式纶、高松、左景林等,知名的研究小组,Omar M.
9、YaghiThe James and Neeltje Tretter Professor of ChemistryDepartment of chemistryUC Berkeley,Omar M. Yaghi received his Ph.D. from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Urbana (1990) with Professor Walter G. Klemperer. He was an NSF Postdoctoral Fellow at Harvard University (1990-92) with Professor Richard H. H
10、olm. He has been on the faculties of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1992-98) and University of Michigan (1999-2006). His current position is the Jean Stone Professor of Chemistry at UCLA.,2月10日,世界一流的企业及专业情报信息提供商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发布了2000-2010年全球顶尖一百化学家榜单(TOP 100 CHEMISTS, 2000-2010),这份依据过去十年中所发表研究论文的影响
11、因子而确定的榜单中,共有12位华人科学家入选:1.戴宏杰(Hongjie DAI),排名第7,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 2.彭笑刚(Xiaogang PENG),排名第8,美国阿肯色大学教授,浙江大学教授;3.杨培东(Peidong YANG),排名第10,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4.陈邦林(Banglin CHEN),排名15,美国德州大学圣安东尼奥分校教授;5.孙守衡(Shouheng SUN),排名31,美国布朗大学教授;,6.夏幼南(Younan XIA),排名35,美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教授;7.段镶锋(Xiangfeng DUAN),排名41,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助理教授;
12、 8.Gregory C. Fu,排名43,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9.曾华淳(HuaChun ZENG),排名49,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10.林文斌(Wenbin LIN),排名54,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教授;11.殷亚东(Yadong YIN),排名55,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助理教授;12.孙玉刚(Yugang SUN),排名61,美国阿尔贡国家实验室科学家。,过去十年,有大约100万化学家在汤森路透认可并收录的学术期刊发表过论文成果,能入选“顶尖一百”表明他们是百万化学家中最优秀的万分之一。据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宣布2011年是国际化学年。全球顶尖一百
13、化学家榜单是配合国际化学年的庆祝活动之一,并庆贺这些化学家自2000年1月以来所取得的杰出学术成就。,Joseph T. HuppMorrison Professor of ChemistryDepartment of ChemistryNorthwestern University,Jeffrey R. LongProfessor of Chemistry, Department of ChemistryUC Berkeley,Hong-Cai JOE ZhouProfessorDepartment of ChemistryTexas A&M University,Susumu Kitaga
14、wa ProfessorDepartment of Synthetic Chemistry and Biological ChemistryGraduate School of EngineeringKyoto University,Grard FreyProfessor Institut Lavoisier Universit de Versailles,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发展虽然只有短短的二十年,然而它的发展速度惊人。通过SciFinder检索,近年来金属有机骨架材料领域的研究论文数量,可以发现其呈明显的增长趋势,这不仅说明了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体现了该材料极具吸
15、引力的应用前景。,论文发表,剑桥结构数据库(CSD)报道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数量,3.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制备方法,溶剂挥发法扩散法水热法溶热法微波合成法超声合成法电化学合成法机械力合成法,合成方法,这些培养方法有各自的适用条件与优点,可以根据不同的反应物采用不同的培养方法。,溶剂挥发法:选择合适的金属盐与有机配体,按一定的比例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静置挥发使其缓慢发生化学反应,从而生成聚合物单晶的方法。,扩散法:一般分为气相扩散、液相扩散和凝胶扩散。气相扩散法是指选择两种对目标化合物溶解度不同的溶剂,而且两种溶剂有一定的互溶性,当溶解度小的溶剂扩散到溶剂度大的溶剂中,就会降低化合物的溶解度,迫
16、使其不断地结晶出来。,液相扩散法是把配体和金属盐溶解到两种不同的溶剂中。把其中一种溶液放在另一种溶液上方,也可以在溶液的相交处加入另一种溶剂作为缓冲液,而化学反应就在这两种溶液的界面附近开始,晶体就可能在溶液界面附近产生。,凝胶扩散法是指将其中一种配体配制在凝胶、琼脂或明胶中,而将金属盐的溶液放在凝胶的上方,这两种组分慢慢扩散在相交的界面上从而析出配合物的单晶。,水热或溶剂热法:在高温高压的反应条件下,将在常温常压下难溶甚至不溶的反应物与溶剂一起放在密封的内衬有聚四氟乙烯的不锈钢反应釜中,通过溶解或反应生成产物,在降低温度达到一定的饱和度之后进而结晶析出产物。反应温度一般可以控制在60-300
17、 C之间,反应溶剂除了用水之外还可以根据反应物自身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有机溶剂。在反应过程中有机溶剂不仅充当了反应介质,而且还起到模板剂的作用。,影响因素,金属中心有机配体反应溶剂合成温度反应溶液的pH值反应物配比抗衡离子,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包括两个重要的组分:节点和联接桥。在多孔配位聚合物中,人们通常把金属离子看着节点,配体看着联接桥。由于配位聚合物的网络结构可以看作是各自具有不同连接数的配体联接桥和金属离子节点的组合,因此金属离子的配位构型和配体的几何构型对所形成的多孔配位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构筑配位聚合物时首先要考虑配体的几何构型和金属离子的配位构型。,金属中心的配位构型
18、和有机配体的化学结构和反应位点对最终的框架结构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反应溶剂为晶体生长提供环境,不同的极性、粘性和溶解性等等通常对晶体的合成也有很大影响。适宜的反应温度不仅能为合成反应提供足够的能源,而且能避免温度过高而产生副反应。合适的pH值既能有效地对有机配体去质子化,同时又能避免过快的反应而生成沉淀。其它因素如反应物配比、抗衡离子的性质等等也会影响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自组装过程。,4.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表征手段,单晶X-射线衍射: 表征晶体结构;粉末X-射线衍射:表征结晶度和相纯;吸附测试:检测孔容、孔径分布;电子显微技术:了解晶体的表面形貌、尺寸分布;中子衍射:研究吸附位点;其它表征手段:
19、UV-vis, FTIR, Raman, XPS, NMR,5. 金属有机骨架的设计合成,通过对一些合成因素如有机配体的配位模式、金属离子的配位构型、经典结构基元的合成条件以及结晶动力学规律等等的了解,人们在合成过程中也积累了很多合成规律和调控结构的经验,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半定向的去设计合成目标材料。,设计策略:结构设计功能化设计,策略之一:结构设计,有机配体的选择。 有机配体根据配位基团可以分为羧基配体、磷酸配体、磺酸配体、含氮杂环类配体、氰基配体等等。因为羧酸有很强的配位和螯合能力,而且配位方式灵活多样,有助于获得新颖结构,所以至今芳香类羧酸配体仍是使用最为广泛的有机配体。,常见的羧基配
20、位方式:,常用的羧酸配体:,随着ZIFs系列材料的报道,咪唑类有机配体也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羧酸相比较,咪唑的配位模式比较单一,进而对目标结构的设计可控性更高。,常用的咪唑配体:,采用混合配体也是构筑新颖结构的常用策略,备受关注的“柱撑”(Pillared-layer)策略就是利用了混合配体的设计思路。,对骨架节点的设计 当以单一金属作为骨架节点时,则可以根据不同金属自身典型的配位构型,有目的地去选择节点金属。 当以多金属作为骨架节点时,这需要通过对此结构基元的设计来完成。对于金属簇而言,比单一金属作为节点时,设计难度要大很多,金属原子个数越多,可控性越低,设计难度越大。,常见的SBUs,尽管人
21、们采用了各种不同类型的骨架节点(金属)和联结桥(有机配体)以期得到设计的结构,但最终的结构往往还是难以控制的。这是由于在反应体系中,除了设计的配位键之外,还存在着氢键、金属-金属键、堆积、CH作用、范德华力等分子间的较为复杂的弱相互作用,这些弱相互作用在多孔配位聚合物的形成、结构乃至性能等方面都会产生很重要的影响。,策略之二: 功能化设计,在已知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结构的前提下,希望对材料的性能进行改变或优化,比如孔道表面的性质、孔体积、孔道形状等等,从而满足功能化的需求。功能化设计可以分为“前功能化”和“后功能化”两种方式。,“前功能化”“前功能化”是先根据需要对有机配体进行官能团修饰,然后选择
22、合适的合成条件,构筑所需要的目标结构框架,从而把所需的功能基团引入到材料结构中。这种方法对合成条件的控制要求比较高,因为修饰上的有机官能团有可能会在合成过程中影响目标结构。,“后功能化”“后功能化”的方法是1990年Hoskins和Robson最先提出的设想。这种方法直接把目标结构作为载体,进行原位有机反应,从而在材料中引入所需的功能团。根据反应位置的不同可以分为金属中心的修饰和有机配体的修饰。这种方法对金属有机骨架材料本身性质的要求很高,如化学稳定性好,孔道尺寸足够进行有机反应等等。,6.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发展历程,金属有机骨架材料是以配位化学为基础发展而来的,从早期经典的配位化学逐渐发展
23、到与有机化学、物理化学、材料化学、超分子化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生命科学等诸多学科有机结合,领域交叉并伴随着晶体工程学的引入共同推动了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蓬勃发展。,1977年,Ludi等人首次确定了普鲁士蓝(Prussian blue, Fe4Fe(CN)63 )的结构,这是一个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配位聚合物。,Buser, H. J. et. al.; Inorg. Chem. 1977, 16, 2704.,3K4Fe(CN)6+4FeCl3Fe4Fe(CN)63+12KCl,1989年,澳大利亚化学家Robson R.首次将Wells A. F.的拓扑学理论应用到配位化合物中,并提出设想:用一
24、些简单的矿物结构作为网络原型,以几何上匹配的分子模块来代替网络结构中的节点,采用分子链接代替原型网络中的单个化学键,以此来构筑具有各种矿物拓扑结构的配位聚合物,从而实现该配位聚合物在离子交换、分离和催化等方面的应用。,Hoskins, B. F. et. al.; J. Am. Chem. Soc. 1989, 111, 5962.,在这一设想指导下,Robson成功地利用四氰基苯甲烷(TCPM)与一价铜离子合成了具有金刚石拓扑结构(dia)的三维配位化合物。Robson的设想和开创性工作为配位聚合物的研究指明了发展方向。,Hoskins, B. F. et. al.; J. Am. Chem
25、. Soc. 1990, 112, 1546.,20世纪90年代:Fujita M.、Moore J. S.、Yaghi O. M.等一批科学家陆续报道了金属有机配位化合物的合成以及在催化、生物活性及气体吸附等方面的应用。其中以Yaghi研究小组的工作最具有开创性和代表性,可以说在今后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发展中,Yaghi研究小组的工作起到了风向标式的指导作用。,1994年,Fujita等人用4,4-bpy与Cd2+组装获得了一个2D的方格状配位聚合物,其结构并未发生相互贯穿的现象,该材料可用于异构体分离(o,m,p-isomers)和加速醛的氰硅基化反应(shape specificity)。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金属 有机 骨架 材料 原理 应用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16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