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第5章课件.pptx
《隧道工程—第5章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工程—第5章课件.pptx(7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南大学隧道与地下工程系,隧 道 工 程,第5章 隧道支护结构计算,本章基本要求: 1.掌握隧道支护结构两种计算模型的原理与特点 2.了解结构力学方法的计算方法 3.了解结构力学方法的a基本思路 4.掌握隧道洞门结构的计算要点和计算方法,第5章 隧道支护结构计算,2,5.1 隧道结构体系的计算模型,5.2 结构力学方法,5.3 岩体力学方法,5.4 隧道洞门计算,第5章 隧道支护结构计算,3,本节主要内容:,隧道结构计算的发展历史隧道工程的力学特点隧道结构体系的计算模型,5.1 隧道结构体系的计算模型,4,1.20世纪以前 最早(19世纪初期)的隧道(洞)多以砖石材料作衬砌,采用木支撑和断面分
2、部开挖的方法施工。可以推断,当时隧道衬砌的设计是仿照拱桥进行的,其特点是只考虑衬砌承受围岩的主动荷载而未考虑围岩对衬砌变形的约束和由此产生的抗力,因此衬砌厚度偏大。,5.1 隧道结构体系的计算模型,5.1.1 隧道结构计算的发展历史,5,温克尔(winker)局部变形理论:采用不同的假定来确定围岩对衬砌变形所产生的抗力。,5.1.1 隧道结构计算的发展历史,2. 19001960年代,6,H.卡斯特勒(1960):将村砌和围岩视作连续介质模型进行分析。,1950年代以来,喷射混凝土和锚杆被广泛用作初期支护。这种支护能在保证围岩稳定的同时允许其有一定程度的变形,使围岩内部应力得到调整从而发挥其自
3、持作用,因此可以将内层衬砌的厚度减小很多。,5.1.1 隧道结构计算的发展历史,1960年代中期,随着数字电子计算机的更新和岩土本构定律研究的进展,隧道工程分析方法进入了以有限元法为代表的数值分析时期。这方面的代表性学者是:0.C.辛克维奇等(1968) 。,3. 20世纪60年代以来,7,近年来数值分析有了新进展,无限单元、边界单元、离散单元、节理单元等在地下结构静力和动力分析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隧道工程反分析法也有了发展,其要旨是根据现场测得的围岩变形数据反演推算围岩的各种物理力学参数和初始地应力等。,1.荷载的模糊性 隧道工程是在自然状态下的岩土地质中开挖的,隧道周边围岩的地质环境对隧道
4、支护结构的计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地面结构的荷载比较明确,而且荷载的量级不大;而隧道结构的荷载取决于当地的地应力,但是地应力难以进行准确测试,这就使得隧道工程的计算精度受到影响。,5.1 隧道结构体系的计算模型,5.1.2 隧道工程的力学特点,8,2.围岩物理力学参数难以准确获得,5.1.2 隧道工程的力学特点,9,地面工程中材料的物理力学参数:可通过试件测试获得;,隧道围岩物理力学参数:通过现场测试,不仅难以进行而且不同地段区别很大,这也使得隧道工程的计算精度受到影响,因此只有正确认识地质环境对支护结构体系的影响,才能正确的进行隧道支护结构的计算。,围岩不仅是荷载,同时又是承载体,5.1.2
5、隧道工程的力学特点,10,3.围岩支护结构承载体系,4.设计参数受施工方法和施作时机的影响很大 隧道工程支护结构安全与否,既要考虑到支护结构能否承载,又要考虑围岩是否失稳。,地层压力由围岩和支护结构共同承受,充分发挥围岩自身承载力的重要性,5.隧道与地面结构受力的不同点 存在围岩抗力的作用,四种类型:,5.1.3 隧道结构体系的计算模型,1.国内外常用的隧道结构计算模型,11,(3)结构力学方法(作用反作用模型,例如弹性地基框架,弹性地基圆环(全部支承或部分支承),矩阵位移法等。这种模型亦可称为荷载结构法。,(1)以工程类比为依据的经验法,(2)以测试为依据的实用法。包括收敛约束法、现场和实验
6、室的岩土力学试验、应力(应变)量测以及实验室模型试验。,分为:解析法和数值法两种主要的方法。解析法又分为封闭解和近似解两种方法,目前它已逐渐被数值法所取代。数值法以有限元法为主,这种模型亦可称之为连续介质力学法。,5.1.3 隧道结构体系的计算模型,(4)岩体力学方法,12,目前我国常用的隧道结构计算是第(3)和第(4)种方法。,特点:,2.结构力学模型,5.1.3 隧道结构体系的计算模型,13,以支护结构作为承载主体;,围岩对支护结构的作用间接地体现为两点: 围岩松动压力; 围岩弹性抗力。,采用结构力学方法计算。 适用于:模筑混凝土衬砌,特点: 支护结构与围岩视为一体,共同承受荷载, 且以围
7、岩作为承载主体;,3.岩体力学模型,5.1.3 隧道结构体系的计算模型,14,支护结构约束围岩的变形;,采用岩体力学方法计算;,围岩体现为形变压力。,适用于:锚喷支护,4.两大计算模型的比较,5.1.3 隧道结构体系的计算模型,15,结构力学模型(松弛荷载理论),视围岩为荷载的来源,岩体力学模型(岩承理论),视围岩为承载的主体,土力学结构力学“荷载结构”力学体系,弹塑性力学岩体力学“围岩支护”力学体系,松动坍塌所产生的松动压力,共同变形所产生的接触形变压力,本节主要内容:,概述隧道衬砌受力特点,5.2 结构力学方法,16,隧道衬砌承受的荷载及分类,隧道衬砌结构计算的矩阵位移法,衬砌截面强度检算
8、,1.基本思路,将支护和围岩分开考虑,支护结构是承载的主体,围岩作为荷载的来源和支护结构的弹性支承,与其对应的计算模型称为荷载结构模型。,5.2 结构力学方法,5.2.1 概述,17,当作用在支护结构上的荷载确定后,可应用普通结构力学的方法求解超静定结构的内力和位移。,根据对荷载的处理不同,它大致有如下三种模式:,(1)主动荷载模式 此模式不考虑围岩与支护结构的相互作用,支护结构在主动荷载作用下可以自由变形。,5.2.1 概述,18,它主要适用于软弱围岩没有能力去约束衬砌变形的情况,如采用明挖法施工的城市地铁工程及明洞工程。,(2)主动荷载加被动荷载模式,5.2.1 概述,19,认为围岩不仅对
9、支护结构施加主动荷载,而且由于围岩与支护结构的相互作用,还对支护结构施加约束反力。为此,支护结构在荷载和反力同时作用下进行工作。,这种模式能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围岩,只是所产生的弹性抗力大小不同而已。应用中,该模式基本能反映出支护结构的实际受力状况。,(3)实际荷载模式,5.2.1 概述,20,采用量测仪器实地量测作用在衬砌上的荷载值,这是围岩与支护结构相互作用的综合反映。,但是,实际量测到的荷载值,除与围岩特性有关外,还取决于支护结构的刚度以及支护结构背后回填的质量。因此,某一种实地量测的荷载,只能适用于与其相类似的情况。,2.隧道衬砌受力变形的特点,5.2.1 概述,设围岩垂直压力大于侧向压力
10、,结构产生的变形用虚线表示。拱顶区域称为“脱离区”。,21,在两侧及底部,区域称为“抗力区”。 这种效应的前提条件是围岩与衬砌必须全面地紧密地接触。,1.主动荷载,5.2 结构力学方法,5.2.2 隧道衬砌承受的荷载及分类,22,(1)主要荷载: 指长期及经常作用的荷载,围岩压力,支护结构自重,回填土荷载,地下静水压力,车辆活载等,(2)附加荷载:指偶然的、非经常作用的荷载,5.2.2 隧道衬砌承受的荷载及分类,23,温差压力、灌浆压力、冻胀压力、混凝土收缩、徐变应力、落石冲击力、地震力按抗震设计规范,(3)荷载组合 一般情况:仅考虑主要荷载 特殊情况:(以上地震区,严寒地区)主+附,2.被动
11、荷载(是指围岩的弹性抗力)局部变形理论 目前隧道弹性抗力的计算主要采用局部变形理论,它是以温克尔(E.Winkler)假定为基础。认为围岩的弹性抗力与围岩在该点的变形成正比:,5.2.2 隧道衬砌承受的荷载及分类,围岩表面上任意一点i 的压缩变形,m;,围岩在同一点上所产生的弹性抗力,MPa; 比例系数,称为围岩的弹性抗力系数,MPa/m。,24,基本原理,矩阵位移法又叫直接刚度法。,5.2.3 隧道衬砌结构计算的矩阵位移法,25,以结构节点位移为基本未知量,变形协调条件:联接在同一节点各单元的节点位移应该相等,并等于该点的结构节点位移;,静力平衡条件:作用于某一结构节点的荷载必须与该节点上作
12、用的各个单元的节点力相平衡。,计算实例,5.2.3 隧道衬砌结构计算的矩阵位移法,(1)计算模型,26,5.2.3 隧道衬砌结构计算的矩阵位移法,(2)计算结果,27,轴力图,弯矩图,采用大型商业软件的计算实例,5.2.3 隧道衬砌结构计算的矩阵位移法,28,为了保证衬砌结构的安全性,在算出隧道结构衬砌的内力后,还要进行强度检算。衬砌的任一截面均应满足安全检算要求,否则必须修改衬砌形状和尺寸,重新计算,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检算方法:破损阶段法 概率极限状态法,5.2 结构力学方法,5.2.4 衬砌截面强度检算,29,(1)当 时,由抗压强度控制其承载能力,因此仅需按抗压强度进行检算。,1.破损
13、阶段法,5.2.4 衬砌截面强度检算,轴向力偏心距,,轴向力偏心影响系数,,30,(2)当 时,由抗拉强度控制承载能力,仅需按抗拉强度进行检算。上面公式可由: 得出,并取 ,再乘以一个放大系数1.75,5.2.4 衬砌截面强度检算,(3)当不满足检算要求时 修改隧道断面形状和尺寸,重新进行计算 进行衬砌配筋,31,5.2.4 衬砌截面强度检算,(4)结构的强度安全系数要求(K规),表52 混凝土和石砌结构的强度安全系数,32,(5)偏心距限制 除检算截面的强度外,为充分发挥混凝土的抗压性能,规范对轴力的偏心距有所限制: 混凝土衬砌的偏心距不宜大于0.45倍截面厚度; 石砌体偏心距不应大于0.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隧道 工程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16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