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具体细则.doc
《员工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具体细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员工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具体细则.doc(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员工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具体细则 员工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具体细则篇1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建立健全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绩效管理体系,规范员工绩效管理,客观、地考核评价员工履行职责情况,促进员工个人发展和公司经营目标的实现,依据集团公司绩效管理办法,结合公司目前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管理办法。第二条 考核目的(一)通过对员工绩效的考核,来实现在工作过程中对员工行为的控制和引导,使其保持在一定的可控范围内,从而公司经济效益。(二)通过绩效管理,对员工的能力、工作态度及工作表现加以评价,帮助员工提升自身工作水平和综合素质,从而有效建立适应公司发展战略的人力资源队伍。(三)通过绩效管理,为员工个人提供了认
2、识自己和评价自己的机会,以便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提高工作绩效,促进员工个人发展。第 考核基本原则(一)目标导向原则考核制度及相关制度修订的审批;对整个考核激励体系的运行进行;对各部门年度绩效考核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员工考核的最终处理。(二)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综合管理部,是具体组织执行考核工作的常设机构。负责公司员工绩效考核管理办法的制定;考核工作的组织实施以及员工绩效考核结果的审核、汇总和等。(三)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的绩效考核工作。负责帮助本部门员工制订工作计划、任务绩效考核指标及权重;具体实施对本部门员工的绩效评价;向本部门员工反馈考核结果,并帮助本部门员工制订绩效改进计划;协
3、调处理本部门员工的考核。第三章 绩效考核体系第六条 绩效考核类别员工绩效考核体系包括两个类别,即:领导班子人员绩效考核、科级及以下员工绩效考核。(一)领导班子人员绩效考核按照集团公司所属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综合考核评价实施办法的相关执行。(二)科级及以下员工绩效考核分为管理序列员工绩效考核、专业技术序列员工绩效考核。第七条 绩效考核权限考核者负责与被考核者共同制定考核指标和考核标准,对被考核者业绩进行评价;被考核者有权参与本岗位业绩考核指标的制定,及时了解考核结果,在对考核结果有疑义时可提出。第八条 绩效考核周期公司领导班子人员及科级及以下员工以一个自然年度为考核周期。根据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
4、任务及月度工作计划,采取每月督查,年度考核的方式进行。员工年度绩效考核工作原则上一般在次年一月底前完成。考核期如果由于特殊原因需要延后的,员工绩效考核领导小组有权将考核时间顺延。第九条 考核内容与考核方式员工绩效考核包括岗位业绩和综合能力两方面内容。岗位业绩是年度、月度督查的主要内容,综合能力只在年底进行评价。(一)岗位业绩考核:考核指标包括量化指标和非量化指标。考核方式以量化指标为主,非量化指标为辅。业绩指标由考核者与被考核者共同签订业绩合同。年度业绩指标可分解到月度。(二)综合能力考核:结合不同岗位特点,综合能力考核侧重点有所不同,公司每年将根据需要采取自评、互评、直接上级评价、考试、现场
5、操作等方式进行。科级及以下员工绩效考核内容:重点考核工作态度、专业能力、沟通协作等。科级领导人员考核内容还应包括但不限于领导能力(指导、沟通、协调、激励、决策)、团队建设(团队整体执行力)等。(三)岗位业绩与综合能力考核在员工年度绩效总结果中所占的比重原则上为8:2。第四章 绩效计划与考核指标第十条 员工绩效计划是对公司、部门绩效计划的细化和分解。各部门要上下贯通、层级管理、全面参与、充分沟通、整体联动的原则,对目标任务逐级分解落实。第十一条 各部门应根据绩效计划,科学设臵绩效考核指标,为绩效实施和绩效考核奠定基础。第十二条 考核指标设立要求(一)关键性:项目不宜过多,选择考核周期内的工作重点
6、或岗位职责中的关键性要素作为考核指标, 一般不超过8项为宜。(二)挑战性:考核目标的制定既要接近实际,又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三)一致性:各层次目标应保持一致,下一级目标要以分解、上一级目标为基础。(四)沟通性:绩效考核指标拟定后,考核者与被考核者应充分沟通,共同商定。第十 业绩考核指标及分数员工业绩考核指标包括量化指标和非量化指标,基础分值为100分,其中量化指标权重不低于60%。单项考核达到期望目标得满分,超过期望目标可加分,单项考核加分不超过单项基础分值的100%。员工业绩达到期望目标为100分,超过期望目标可高于100分;未达到挑战目标的,最高不超过135分;超过挑战目标的,可高于13
7、5分。此外设特殊加分项,加分最多不超过20分。业绩考核最高分数为150分。(一)量化指标(KPI类指标):数字化衡量的指标。每个岗位都可从对应岗位职责和目标任务中提炼出关键业绩考核指标。鼓励员工业绩超出预期,可根据情况设挑战值。(二)非量化指标(工作任务类指标):不能数字化的指标,包括专项、特别工作,但要可以衡量评价。(三)特殊加分项:根据情况对员工获得荣誉或做出特殊贡献等增设的加分项目。(四)业绩考核指标确定后,在考核周期内原则上不予调整,确需调整时,可由员工提出申请,上级审核、批准。第五章 绩效考核实施第十四条 签订员工业绩合同(一)员工业绩合同指员工与上级就应实现的工作目标订立的正式书面
8、协议,包括岗位关键业绩指标、工作目标、考核内容的权重及评价标准等。(二)每年初,考核者与被考核者签订年度员工业绩合同(见附表一)一式两份,公司、员工各执一份。由综合管理部将相关信息录入集团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三)各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可将年度员工业绩合同细化分解到月度。第十五条 绩效指导建立健全员工与直接上级持续、互动式沟通机制。考核者应及时收集、分析和共享信息,指导帮助被考核者查找绩效薄弱环节和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持续改进工作绩效,确保目标和工作任务顺利完成。第十六条 考核评价(一)各部门按期组织完成本周期内员工业绩考核,及时将考核结果提交综合管理部。(二)每年年底,由综合管理部组织进
9、行员工综合能力评价员工综合能力评价表(见附表二)。(三)次年年初,由综合管理部汇总员工年度业绩考核、综合能力评价结果,核算员工年度绩效成绩员工绩效成绩汇总表(见附表三)。第十七条 考核结果评定(一)按照员工绩效考核表现,评定员工绩效考核结果与绩效等级。员工绩效考核结果等级分布表按员工绩效考核表现评定员工绩效等级外,同时性约束分布比例:优秀以上人员不得超过公司在岗员工总数的25%,特别优秀级人员不得超过公司在岗员工总数的2%。第十八条 考核(一)员工如对考核结果有,可逐级向上级提出,若不能达成共识,员工可在得知考核结果10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向公司综合管理部提出员工绩效考核表(见附表四),综合管
10、理部在接到的7个工作日内组织提出处理意见和处理结果,并及时将调查处理结果提交公司员工绩效考核领导小组。(二)公司员工绩效考核领导小组对调查处理结果进行审定,审定结果为最终考核结果。第六章 绩效面谈与绩效改进第十九条 绩效面谈(一)绩效面谈是考核者与被考核者就绩效改进与能力提升所进行的沟通,应做到:1.让被考核者了解自身工作的成绩和存在不足;2.对下一阶段工作的期望达成一见;3.讨论制定双方都能接受的绩效改进计划。(二)绩效面谈每年至少一次。第二十条 绩效改进(一)考核者须指导考核结果待改进和不称职的员工制订改进计划员工绩效改进计划表(见附表五),监督被考核者落实。(二)考核结果称职及以上的员工
11、按照绩效面谈结果落实绩效改进计划。第二十一条 考核资料的保存(一)做好员工绩效考核资料的保存和归档工作,保存期不少于5年。(二)综合管理部在每年一月底前将年度员工绩效考核结果上传到集团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第七章 绩效考核结果应用第二十二条 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员工绩效考核结果应与绩效工资分配挂钩,还可应用于(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一)职位评定。(二)岗位调整。(三)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聘及职业技能鉴定等。(四)评优、评先工作。(五)岗位培训。(六)劳动合同的续订、终止等工作。第八章 附则第二十 本办法由综合管理部报集团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备案。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由公司综合管理部负责解释。第二
12、十五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执行。员工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具体细则篇2第一条为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员工个人才能,不断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第三条公司成立由公司高管人员及各部门负责人组成的考核小组,考核小组负有监督、协调和仲裁职能。人事部门为具体的执行部门。第四条考核采用100分制。考核结果分为五档,分别对应考核得分如下:优秀91-100分;良好81-90分;称职71-80分;基本称职60-70分;不称职59分(含59分)。第五条员工的工作包括日常工作和例外工作。日常工作考核比重占80%,例外工作占20%。直接主管对本部门的工作进行分配,将各岗位的日常工作
13、构成岗位职责,岗位职责是绩效考核的主要参考依据。部门主管根据各岗位职责,对所述工作确定权重分值。根据公司特点,除岗位职责的日常工作外,员工还有例外工作,董事长和总经理安排的工作(包括部门主管对下属员工安排的工作),视为职责人的例外工作,列入绩效考核表,列入例外工作的绩效考核最多不超过四项。第六条对于部门正副经理级别员工在考核时除日常工作外,还包括其计划、协作、督导和培训指导四个方面的潜力进行考核。第七条每周的部门周工作总结计划应细化,各部门需将各项工作落实到具体的执行人,工作完成的结果和及时性作为其考核的主要依据。各部门的周工作总结计划表需在每周一报送行政部,未按时报送的每次扣部门负责人当月绩
14、效考核分2分/次。第八条在月未考核时,未完成的主要工作按该项工作分值的80%扣分,未按要求完成按50%扣分,未及时完成按20%扣分;例外的工作未完成按3分/项扣分,未按要求完成按2分/项扣分,未及时完成按1分/项扣分。第九条根据公司制度的规定,每违反公司制度中的一项,扣0.5分/次。个性地,对于上班时间玩游戏、大声喧哗、随地吐痰、乱扔烟头纸屑或其他杂物者、上班时间看与工作无关的书报、网站者,每违反一次扣1分;迟到、早退每次扣0.5分。第十条考核流程:(1)每月最后一个星期,人事部将各职位的员工月度考核表发放到各部门经理处,部门经理分发给员工。(2)员工对照自己的工作完成状况进行自评,并填写未完
15、成的工作及其原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工作体会及对公司部门的要求与推荐。员工应在每月2前将员工月度考核表报送直接部门主管处。(3)直接主管依据员工岗位职现,并结合员工实际工作状况,根据员工月度考核表进行考核,于5日前交人事部。(4)人事部负责审核、汇总各部门员工的业绩考核状况,将考核状况于每月8日前汇总报总经理核批。(5)人事部将经总经理核批的考核结果于10日前反馈到各部门负责人处,各部门负责人应透过面谈的形式把考核结果反馈给被考核员工,并与员工共同针对不足进行分析,指明今后努力方向,为员工实施绩效改善计划带给帮忙,并跟踪改善效果。(6)每月的考核结果在最近的一次公司例会上予以通报。第
16、十一条员工只有在较好地完成本职工作和临时安排的例外工作的前提下方可评为良好,只有在具有突出表现时方可评为优秀,评为优秀时考评人员应列出具体事例。对绩效考核中被评为不称职的员工,考核人务必进行说明,并经该部门的经理审核同意。第十二条公司绩效工资结合岗位工资发放,计算办法为:岗位绩效工资=(最终绩效评分-80)/80+1+岗位工资第十三条如员工表现个性优秀,为公司作出重大贡献的,除评为“优秀”外,公司还将另行奖励。如员工犯严重错误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除扣除全部工资外,将视损失大小追究其赔偿职责。第十四条员工如对当月考核结果有重大疑义,能够向部门经理或人事部提出申诉。第十五条如考核结果调整,本月仍将按
17、原考核结果发放工资,在下月发放工资时再予以调整。第十六条员工自评和部门经理在对下属员工进行绩效考核时,应对照其工作计划的完成状况,认真客观地评分,不得敷衍应付。如敷衍应付的,扣除其当月绩效考核分3分/人次。第十七条人事部于每年1月份综合全体员工上一年度各月绩效考核结果,协同考核小组对员工上年度之工作绩效进行年终综合考评。第十八条人事部为每位员工建立考核档案,考核结果将作为奖金发放、评选先进、薪资调整、职务调整等的重要依据。第十九条对贴合以下条件者,给予“考核辞退”处理:1、一个考核年度内有三次月度考核被评为不称职的;2、一个考核年度内,连续三次月度考核被评为基本称职和年度绩效考核被评为基本称职
18、的,又无适合的空缺岗位可调配或不服从公司重新安排工作岗位的;3、每个年度绩效考核结束后,对全体员工进行考核成绩排序,除上述2项产生“考核辞退”的条件外,对排序处于尾端的人员实行绩效考核的“尾端辞退”;年度的考核辞退率(包括尾端辞退)的比例由总经理确定。公司同时与被考核辞退的员工解除劳动合同。第二十条本办法解释权归人事部。第二十一条本规定自发文之日起生效。员工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具体细则篇3一、总则为加强和提升员工的工作绩效,提升企业整体素质,增强企业竞争力,规范公司对员工的考察和评价,特制定本方案。二、考核的.目的1、造就一支业务精干、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确保个人、部门和公司绩效目标的实现,并构成以
19、考核为核心导向的人才管理机制。2、及时、全面、公正的对员工过去一段时间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估,肯定成绩,发现问题,促进下一阶段工作的绩效提升。3、为员工薪酬调整、年度评优、晋升或奖励、降职、辞退等带给人事评核的客观依据,以到达公平、公正、公开的目的。三、考核原则1、以公司对员工的经营业绩指标及相关的管理指标,和员工实际工作中的客观事实为基本考核依据的原则;2、客观、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四、考核适用范围凡公司中层以下(包括中层)所有人员的考核适用本方案。但以下人员不适用本方案:1、试用期内,尚未转正的员工;2全年连续出勤不满6个月(包括请假与其它各种原因缺岗)的员工。五、考核组织机构成立绩效管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员工 绩效考核 管理制度 具体 细则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12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