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最美基层民警先进事迹10篇.doc
《2022最美基层民警先进事迹10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最美基层民警先进事迹10篇.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2最美基层民警先进事迹10篇 2022最美基层民警先进事迹篇1用忠诚的誓言守护一份承诺,用奋斗的青春践行无悔初心。中宣部、公安部近日向全社会宣传发布2022“最美基层民警”先进事迹。我省公安民警朱明名列其中。朱明,1979年出生,现任芜湖市公安局经侦支队一大队副大队长。脱下军装,换上警服的十余年来,他把忠诚铸入灵魂,把责任扛在肩上,把人民记在心中,始终奋战在打防经济犯罪的最前线,逐步成长为打击经济犯罪的尖兵和经济犯罪侦查数据建模专家。他用勤恳的奉献践行入警誓言,在平凡的经侦工作中实现人生价值,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个人二等功2次、个人三等功3次,被评为“全省打击银行卡先进个人”、安徽省
2、公安机关“忠诚卫士”。2022最美基层民警先进事迹篇2为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激励广大公安民警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中央宣传部、公安部近日向全社会宣传发布2022“最美基层民警”名单和先进事迹。经过逐级推荐和层层遴选,全国共有38名获奖民警,其中,四川省达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综保大队大队长黄晨光荣当选。他丧失听力,依然可以打破技术壁垒,自主研发“5G智能移动靶机器人”,成为引领科技进步的警界“创客”;他笔耕不辍,在国家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3篇,在四川公安文秘实战大比武等工作中三获“全省第一”;他是群众的“贴心人”,从警16年不忘初心、执着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被光荣地授予“全国优秀人民警察
3、”“全省优秀共产党员”他,就是达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综合保障大队大队长黄晨。突破专利壁垒在四川省达州市公安局训练基地,有一台让神枪手都屡屡脱靶的移动靶机器人“威龙”。研发“威龙”的人名叫黄晨,现任达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综保大队大队长。“20XX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研发出一套无线视频图像侦察系统,帮同事解决了一个技术难题,感觉挺有成就感的,逐渐发现自己骨子里有点儿工匠情怀。”黄晨告诉笔者,他微信名就叫“警营创客”。所谓“创客”就是指出于兴趣与爱好,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当年,随着反恐防暴工作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警用机器人被运用到作战一线,极大降低了工作风险。可因为外部专利技术垄断严重,一
4、台警用机器人的造价高达数十万,基层民警别说用,很多干了一辈子的老警察连见都没有见过,于是他决定利用在大学里学到的计算机知识,用业余时间研发一台便宜实用的警用机器人。“研发警用机器人技术难度大,在达州没有先例,也找不到人教,起步的时候很是艰难。”为了解决一些技术难题,黄晨只好自己钻进书堆找办法,国内的、国外的各种专业书籍他都看,有时候为了读懂一段英文,需要借助翻译工具花几个小时。特别是在研发初期,为了尽快论证技术方案的可行性,甚至用自己的立功奖金购买零部件,为的就是让基层能尽快用上便宜的警用机器人产品。以敢吃“螃蟹”的创新精神,黄晨成为全省公安机关唯一获得警用机器人领域专利的民警,5项国家专利率
5、先撬开了省内公安自主研发警用机器人的大门。成功研制的警用反恐排爆机器人“铁甲”、反恐侦查机器人、5G智能移动靶机器人“威龙”3个系列产品,降低了70%产品成本,并率先在达州公安的教育训练基地、特巡警支队、治安支队、检查站参与实战应用。2022年8月,第二代“5G智能移动靶机器人”被四川省公安厅纳入全省公安基层技术革新技能比武决赛,并被省公安厅推荐参加全国总决赛,黄晨信心满满:“这项技术跟前沿技术接轨,打破技术壁垒,有望获一个部级大奖。”文秘比武三获第一“我的本质工作其实是写材料。”大学里学计算机的黄晨,其实是达州市公安系统有名的“笔杆子”。从“理工男”转行为“思考者”的难度着实不小。有人问黄晨
6、,这13年,你是怎么坚持下来的?他却平静地说道,没有惊天动地的坚持,自然而然就做到了。4700多个日日夜夜,黄晨不但思考和总结出了公文运转规律,还最终形成了一套科学有效的工作流程和规范,在工作上做到了“事不过夜、案无积卷”。他还给自己定下了每年发表1篇学术论文的目标,如今已在国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3篇,发文数竟位居全市公安系统第一。“不联系实际,不懂业务知识,就算写得花团锦簇也是假大空。”带着责任和情怀,黄晨在单位内部积极倡导优良文风,通过持之以恒地努力,实现三获“全省第一”:20XX年,他负责的公安信息调研工作,排名全省第一;20XX年,他代表达州公安,参加全省公安机关文秘写作大比武,再
7、夺全省团体第一;20XX年,他因信息调研成绩突出,又一次被省公安厅表彰为“全省信息调研个人一等奖”。20XX年初,常年加班熬夜的黄晨,身体一度虚弱,耳鸣频发,被确诊为感音神经性耳聋,组织上提出要调整他的岗位,但他却向组织立下铮铮誓言:只有不想建功立业的个体,没有不能建功立业的岗位。请给我任务吧,我以一个共产党员的名义保证,一定能完成!听力残疾给黄晨工作与生活都带来极大障碍,领受任务时,因为听不仔细,他就随身携带纸和笔,恳请领导和同事写明要求;开会时,他总是“霸占”最前排,尽最大努力以微弱的听力仔细辨听每一句话,生怕漏掉一个字。不治之症所带来的绝望是常人无法体会无法承受的,夜深人静之时,黄晨总是
8、一遍又一遍翻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柯察金的那一句“要坚持战斗到最后一刻”正是他的精神上的支柱和工作上的动力。“但一个聋人警察能干什么?也许过几年话都不会说了!又怎样才能服务群众,保一方平安呢?”身残志坚赤诚为民2022年5月,为依法严惩养老诈骗违法犯罪,达州市启动了为期半年的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举报地点就设在在达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倾听高龄老人语义含糊的诉求,整理错字连篇需要连蒙带猜的举报信,安抚激动的受骗者家属在同事心目中,只有黄晨才能做好这些纷繁复杂,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毅力的群众服务工作。他也不负众望,经过耐心甄别群众的来信、来访,达州市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如今取得初步成效。“他
9、是一个群众有求必应的人。”达州市宣汉县普光派出所黄晨曾经的同事陈军说,20XX年普光气田开采涌入了6万建设者,黄晨当时就住在所里,群众来照相换发二代身份证,他不论早晚、人来就办。谁知道派出所晚上可以照相办身份证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工地上的农民工纷纷在下工后组团来办身份证。“他干服务群众的工作特别贴心。”和黄晨一起承担过调解任务的普光镇政府工作人员张成军说。黄晨一边帮大家办证照相、一边闲言絮语拉家常,成了有名的和事佬。大家在调解重大矛盾纠纷时,总爱给派出所打电话:“让黄晨来开个调解会,村里和工地闹矛盾,他人都熟。”“整理证据、卷宗报送、案情通报”作为刑侦支队综保大队大队长,黄晨虽然不直接侦办各
10、类案件,但却会接触社会的方方面面,直接与老百姓接触,与人民群众面对面。看他因为听不见声音拿着手机来充当语音转文字的“翻译机”,同事纷纷劝他早日服从组织安排,调离一线修养身体。但是黄晨却说:只要我还能看、还能说、还能思考,就仍可以为公安事业作出贡献,把服务群众和支援保障同事的工作做到最好。2022最美基层民警先进事迹篇39月25日,中央宣传部、公安部向全社会集中发布全国38位“最美基层民警”当选者的先进事迹。盐城市公安局盐都分局郭猛派出所一级警长孙益海当选全国“最美基层民警”。这也是全省公安系统唯一当选民警。孙益海,中共党员,独腿行走乡间26载。1995年11月30日,26岁的孙益海在收缴非法枪
11、支时不幸被火药枪炸伤,左腿高位截肢才保住性命。历经5次大手术,体内至今还留有36颗钢弹,每隔20天就要做一次尿道扩张手术,每次手术都像针扎一般疼痛。但他以惊人的毅力,克服身体重创,毅然决然重返工作岗位,扎根基层一线,这一干就是20多年。孙益海常说,服务群众、忘却伤痛,就是他疗伤的最佳良药。怀着这份情感,26年来,他克服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坚持用一条腿,跑遍田间地头,走访千家万户,行走2万余公里,为群众办理户籍、调处纠纷、宣讲政策、排忧解难。他打造了365天永不打烊的“益海户籍室”,总结“听找用宣”四字工作法,推行户政服务承诺“五项制度”,单腿拄拐行走乡村小道,前前后后用坏8根拐杖,累计为群众办
12、理各类户籍业务4万余次,调解矛盾纠纷1500余起,赢得辖区群众广泛好评。他积极组建了集户政、调解、服务、宣传于一体的“益海志愿联盟”,一批贫困家庭得到帮扶、一批失学孩子重返校园、一批受害群众正义得到伸张。他的“乡村流动服务车”穿梭大街小巷,走进百姓心里。“有困难,找孙警官”成了群众的口头禅。孙益海先后荣获“最美基层民警”“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中国好人”“全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全省李树干式派出所民警”“江苏最美警察”“盐城市优秀共产党员”“盐城市十佳政法干警”“盐城最美警察”等多项荣誉,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三等功3次,其家庭被评为“全国五好家庭”“江苏省文明家庭
13、”。2022最美基层民警先进事迹篇4近日,中央宣传部、公安部发布2022“最美基层民警”先进事迹,全国公安机关共有38名民警光荣入选。其中,我省派出所民警石林荣获2022“最美基层民警”称号。石林,1982年参加工作,中国共产党党员,现任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城区派出所民警,先后在镇康县、耿马县公安局禁毒大队工作。从警40年来,石林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受到嘉奖7次,2022年被表彰为全国公安机关成绩突出个人。在27年的禁毒生涯中,他参与侦办毒品案件670余件、抓获毒贩800余人,缴获各类毒品近4吨、各类易制毒化学药品700多吨。20XX年,石林调离禁毒岗位后,坚持在基层一线工作,始终把维
14、护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作为己任。2019年,54岁的石林主动申请退出基层领导岗位,到派出所担任社区民警。3年多的社区警务工作中,他参与各类专项排查整治50余次、走访群众6000余人次、化解矛盾纠纷200余起,责任区命案零发生、人员零上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石林主动申请到耿马县大花桥疫情防控执勤点工作。卡点值守和巡逻执勤民警的防控任务艰巨、职业暴露风险高,但是石林从不惧怕和退缩,累计值守560天,用无悔无畏的坚守,践行着一名人民警察的初心与忠诚。初秋的中缅边境,依然酷暑难耐。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大花桥疫情防控执勤卡点,
15、过往车辆川流不息,在发动机的轰鸣、汽车尾气包围中,大家忙得口干舌燥、饥肠辘辘,仍然从早坚持到晚。57岁的执勤小组组长石林精神抖擞,不停地指挥着过往车辆,一遍遍叮嘱队员:“拉开间隔距离,提高核查效率,不要造成交通拥堵!”“如愿以偿来到抗击疫情第一线,就得用心筑牢疫情防控铜墙铁壁。”石林一脸自得之色。然而谁曾想到,这样一位年近花甲的老同志,曾经是让毒贩闻风丧胆的缉毒英雄。转岗社区民警后,他又扑下身子,十年如一日,甘当默默为民服务的“孺子牛”。27载舍生忘死在“刀锋”上跳舞的缉毒尖兵时光倒回18年前。2004年初,同样是在边境一线的树林里,石林带队蹲守,这场蹲守,持续了3个多月。亚热带气候地区,蚊蝇
16、横行,让这个土生土长的汉子都难以忍受,两个脚踝处被毒蚊咬得几乎和小腿一样粗。收网那天,双眼布满血丝的队员们异常兴奋,侦查历时近半年的案子,终于要有个结果了。一场激烈的抓捕后,那垒得像座小山一样高的毒品一过秤,竟然有463.92公斤。案件震惊国内外,他们成功打掉了一个长期盘踞境内外的特大贩毒团伙。回来时,石林瘦了10多斤。常年风餐露宿,他的皮肤晒得黝黑,田间地头、繁华都市,常常是磨平了鞋底,汗水浸湿了衣衫,一壶水、一个馒头、一包咸菜就是一顿饭。临沧边境线长290多公里,毗邻世界毒源地“金三角”,是全国禁毒斗争的主战场。石林从小目睹无数群众因毒品而家破人亡,立志要与毒品违法犯罪作斗争。1982年,
17、全国上下组建第一批缉毒专业队伍,饱受境外毒品渗透侵害的临沧地区,迅速组建专业的公安缉毒大队。当时正在念高三的石林得知招录缉毒民警的消息后,义无反顾地报了名,并顺利通过招录和集训,成为新中国第一批缉毒民警。刚进缉毒队,石林积极主动地向老民警请教学习,刻苦钻研缉毒本领,每一起案件办理、每一次任务执行,他都抢着参与。很快,他就成长为业务骨干能手。每一次行动,都是刀尖跳舞;每一次抓捕,都是以命相搏。1994年8月31日,石林作为专案组成员,与战友配合伏击境外毒贩,在战友张从顺、王世洲遇险的危急关头,他不顾危险,冲锋在前,连夜追击,成功将毒贩抓获。当听到战友牺牲的噩耗时,他失声痛哭。那一刻,也更加坚定了
18、他“毒品一日不绝、禁毒一刻不止”的决心和意志。石林长期充当卧底深入前线办案。第一次化装侦查,他假扮成“瘾君子”式的“马仔”,单枪匹马与多名持刀毒贩当面交易,狡猾的毒贩面目狰狞,数双眼睛死死盯住石林。为了打消毒贩的怀疑,石林镇定自若,各种精神萎靡不振的表演惟妙惟肖。当毒贩拿出毒品的一刹那,石林和前期埋伏的战友果断出击,当场抓获毒贩6名,缴获海洛因10公斤。27年的禁毒生涯,石林共参与侦办各类毒品案件670余件、抓获毒贩800余人,参与缴获各类毒品近4吨、各类易制毒化学药品700多吨。40年坚守边关默默奉献当好群众贴心人20XX年起,因工作需要,石林调离禁毒岗位,转岗城区派出所。为更好接近群众、了
19、解群众、服务群众,他走村串寨了解社情民意,掌握辖区情况,苦学民族语言、调解矛盾纠纷、帮助吸毒人员重返正轨,一腔热血、满怀温情,始终把维护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团结稳定作为己任,为民服务的脚步一刻也没停下。2019年,54岁的石林主动申请退出基层领导岗位,到派出所担任社区民警,致力于破小案、办小事、解民忧、助小康。得知张某某因吸食毒品导致妻离子散的情况,石林积极帮助他到社区戒毒,戒毒成功后继续鼓励他参加职业技术培训并开办养殖场和坚果种植产业,帮助他走上了脱贫致富路。辖区两个村民小组因土地纠纷引发矛盾,石林赶赴村民家中走访了解,来回奔波在两个村组之间,夜里加班梳理问题,白天向村民讲解法律政策,两天两夜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基层 民警 先进事迹 10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04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