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最美基层民警事迹材料简介.doc
《2022年最美基层民警事迹材料简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最美基层民警事迹材料简介.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2年最美基层民警事迹材料简介 2022年最美基层民警事迹材料简介篇1张连波,男,汉族,山东省新泰市人,1974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泰安市公安局泰山景区分局岱顶派出所所长。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1次,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国优秀旅游警察、全省人民满意政法干警、全省公安机关最美基层民警、全省优秀军转干部。“云端”上的守护泰山是五岳之首。对于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来说,除了登泰山欣赏祖国山河的壮美外,还有一种深沉的寄托和朴素的心愿,那就是中华民族对“国泰民安”的深沉追求。泰山极顶是岱顶,这是八方游客攀登泰山汇聚而来的目的地,也是登高望远、“一览众山小”的经典景点。驻扎
2、在这里的泰安市公安局景区分局岱顶派出所,被人们称之为“云端上的派出所”。现任所长张连波,2004年从部队转业,脱下军装换上警服,从军营来到警营,在岱顶派出所一干就是13年。张连波深深懂得,作为一名坚守在泰山之巅的人民警察、一名共产党员,让游客高高兴兴而来,平平安安归去,意义更加重大。这13年里,他像泰山上的“挑山工”一样,埋头苦干、勇挑重担、永不懈怠、一往无前,带领全所同志忠诚履行“巅峰守护、护佑平安”的职责,守护着中外游客的安全。岱顶派出所先后荣获“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集体”、山东省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等殊荣。张连波本人也多次立功受奖,他用自己的双肩挑起了群众的平安。坚守岱顶13年旅游旺
3、季每天工作18个小时泰山日出,是泰山的四大奇观之一。红日喷薄而出的那一瞬间,其无以伦比的巍峨壮美,让慕名而来的游客为之赞叹倾倒,然后心满意足地踏上归途。张连波就这样目送着天南海北的游客们来了又走、走了又来,而他自己在岱顶13年,却没有看过一次完整的日出。针对岱顶特殊的自然环境和游客登泰山观日出的特点,冬天,他带领民警凌晨4点上岗,夏天则是3点,因为这个时间的游客们开始陆续涌来,急剧增加的人流很容易造成拥挤混乱。为了保证游客安全,他向科技要警力,独创“四色预警”机制,纳入“智慧泰山”综合管理,通过智慧景区热力图、一线执勤信息反馈等增强研判精度,根据游客流量、季节特点、治安状况、节假日和时段划分,
4、将辖区的主要景点、路段、场所分成红、橙、黄、绿四个区,利用硬质隔离、人力疏导、分批放行、路线分流等措施,将瞬间集聚游客及时分流至桃花源索道站等地,防止发生拥挤、踩踏等事故。在岱顶,他穿梭在观日出的游客中间,提醒他们注意脚下、注意安全,提醒席地而卧的游客注意保暖,高音喇叭中不时传出他嘶哑的声音看日出后,游客们会不约而同的唱响我和我的祖国,大家挥动着手中的国旗、大声欢呼,而张连波则站在热情的人群中间,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觉,关注着人群中的异样、游客的物品、人流的方向、路边护栏的状况就这样,一天又一天,从早上日出前人群聚集,到日出后人群散去,他和同事们不断喊话、劝导、疏散、处理警情虽然自己没有看过完整
5、的日出,但是看到大家完成了心愿、平安返程,张连波心里就踏实了。2022年8月4日,张连波又度过了忙碌的一天。凌晨3点,闹钟准时将他叫醒;带好装备走出派出所,穿行在观日出的人流中,不断提醒游客注意安全;5点钟左右观日出人群达到峰值,带领民警维持现场秩序,喇叭不停喊话提醒;6点左右观日出结束,人群向索道站聚集,在沿途路口和南天门索道站全力疏导游客,一直忙到8点;白天登山的游客开始多起来,简单吃点早饭,连续处理丢失物品、小孩走失、游客纠纷等各类警情午饭后开始检查岱顶商铺九小场所,处理一起纠纷警情,安排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夜查,一直忙到深夜11点这就是他的24小时,全天几乎睡不了一个囫囵觉。心
6、里装着游客和商户肩上挑着群众的平安岱顶派出所辖区内有碧霞祠、唐摩崖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是泰山文化景观最精华地带,“泰山日出”“云海玉盘”等胜景都在这个面积只有3.16平方公里狭小地带,由于特殊的地理特点,救助失足跌落游客的警情时有发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张连波带领下,全所民警立足山地救援特点,强体能,增技能,练就了一身徒手攀爬山崖、在台阶上快步如飞的过硬本领。2021年11月2日凌晨3时16分,正在值班备勤的张连波突然接到游客报警,有人在日观峰附近意外坠崖。他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大声向失足游客呼喊,喊到第五声的时候,下面传来了微弱的回应。“活着,人还活着!”张连波焦急又兴奋地对
7、身边的同事说:“快,快,快拿救援绳!”他一边把绳子迅速拴在腰间,一边朝崖下大喊:“坚持住,千万别乱动!”随后像“蜘蛛侠”一样冒着生命危险“飞”下悬崖,艰难地穿过长着刺的灌木丛,下到悬崖底部将失足游客栓牢。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人被安全救了上来,这时张连波才感到身上隐隐作痛,原来他的手臂、后背、腿上多处被石块和灌木划伤,流血不止。这样的救人场景对张连波来说并不陌生,13年来,他每年都要参与山岳救援十几次。与时间赛跑,与危险较量,他总是跑在最前面、出现在最危险地方的那个人。他说,“我守在岱顶,就要把游客的安全放在首位,这是职责所在。”为了能更快更准的找到报警求助又说不清位置的游客,张连波和民警们走遍
8、了山上的角角落落,将辖区每一棵编码古树、文物古建、石碑石刻和比较明显的特殊地标,一处一处手绘到“救助图”上,一点一点记到脑子里。有了这张图,就能根据报警游客的描述,最快时间内形成“坐标”、确定位置,为救助赢得主动,为生命赢得时间。2021年5月21日深夜,泰安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发来紧急指令:一名游客由后石坞步行下山时迷路。张连波立即联系求助人了解情况,35岁的外省游客江某看到桃花源索道站出口旁有条小路便走了进去,不知不觉天色黑了下来,又刮起了大风,迷路的江某感到十分无助和慌恐。此时山顶网络信号不稳定,无法通过微信分享定位,为了缓解游客的紧张情绪,张连波在电话中不停和他对话,同时,让其描述周边的环
9、境,根据其提供的古树名牌,最终在二虎庙附近找到了疲惫不堪的游客。张连波常说:“游客无小事,再小的事我们都得办好。”山上经常有走失的儿童,为了照顾好这些孩子,张连波就有意识地多准备些小零食、火腿肠、方便面等吃的。旅游旺季时,山上一天各类走失警情有100多起。张连波把他们找到后,安置在所里,耐心安抚,送水送饭,让他们感到来到泰山就像到了自己家。岱顶辖区景点多、游客集中,游客之间的纠纷占治安警情的85%以上。张连波在辖区沿途设置“纠纷调解室”,现场快速化解发生在游客间的小纠纷、小摩擦,让民警多跑腿、游客少走路,每年调解矛盾纠纷200余起。他还琢磨出流动“调解式”执法,依托驻山单位、经营业户,建立微信
10、工作群,遇有游客走失,第一时间群发信息,“一呼百应”,每年找到走失游客140多人。岱顶上43个商户和驻山单位的安全也时刻牵动着张连波的心。商户_深有感触地说,“张所心里装着我们,我们店里的情况他比我都清楚,我们的事儿他比我们自己都上心。”2022年6月底,在一次治安检查中,张连波发现_的店里存在用电隐患,提醒他更换用电设备,但_忙起来忘了,张连波就主动联系来岱顶处理其他业务的供电公司电工,当天就把问题解决了,消除了安全隐患。他带领民警每天不间断地检查用电、用气和防火、防盗安全,一丝不苟,认真较真。深化开展“百日行动”拧紧岱顶“安全阀与其他景区不同,泰山24小时对外开放,目前又正值暑期旅游高峰,
11、游客量的增多叠加疫情防控要求,岱顶派出所民警维护旅游安全和游客安全的任务更加繁重。自夏日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开展以来,张连波对辖区治安网络进行排查梳理,针对当前疫情常态化后游客井喷的现状,及时发现消除各类安全隐患。他充分利用良好的群众基础,巧借民力,广泛动员,警保联动,辖区的商铺老板、员工、导游都被他充分调动起来,成为“百日行动”治安积极分子。他还与南天门管区、执法局、市场管理、电力维修、索道等单位共建联动,设立12处联动报警咨询点,参与联动的积极分子多达200余人,这些广布山顶的民力大军,密织成岱顶警保联动的“移动天眼”。8月4日23时03分,岱顶派出所接到指挥中心指令:一男子在岱顶失足
12、滚落悬崖受伤求助。张连波迅速出警,因报警人徐某说不清自己坠崖的位置,为了尽快确定地点,张连波加上徐某的微信,但位置显示与实际方位偏差较大。张连波又联系徐某,其说附近有一座红色建筑物,凭借刻在脑中的“救助图”,张连波判定徐某所在位置应该就在仙人桥至瞻鲁台一带。张连波立即联动“百日行动”治安积极分子,联合管理区值班人员、消防救援人员、红十字救助站医生火速赶到。由于雾太大,又是深夜,能见度极低,民警在附近不停用喇叭呼叫,最终在仙人桥南侧的悬崖深处发现了报警人。在勘察现场、确定安全位置后,张连波索降到10米下的悬崖,经过近2个小时的努力,带领民警和救援人员一起,在山涧乱石、杂草树木中艰难开辟一条通道,
13、接力用担架安全将徐某救上来,并快速送到山下接受进一步治疗。后了解到,徐某独自一人夜晚登山行至瞻鲁台时,由于劳累虚脱,眼睛发花,身体翻过休息护栏,坠落到悬崖下。连夜赶到泰安的家人在医院见到平安脱险的徐某后,对民警的及时救助和悉心照料表示衷心感谢。9月1日晚7点左右,岱顶派出所得到线索,辖区天街宾馆入住了一名外省网上逃犯,张连波带领值班民警立即联系宾馆工作人员了解掌握情况,同时通知附近联防联动人员对天街宾馆进行布控,并带齐装备快速赶往宾馆。进入房间后,民警发现逃犯陈某并不在房间,只有其女友一人,经了解其独自一人外出,民警立即兵分两路展开追捕,一路进门头店家查找,一路在盘道上搜寻,最终在天街牌坊处将
14、其成功抓获。“百日行动”期间,张连波聚焦游客安全,联合多部门执勤力量,采取划区、分工、错时工作机制,加大夜间巡逻力度,为游客提供安全保障。8月23日19时40分许,张连波和民警孔勇在天街上巡查,当巡逻至天街牌坊时,发现一个小男孩独自坐在台阶上哭泣,周围没有同行家人,张连波立即走上前询问情况。经了解,孩子今年11岁,下午跟爸爸从红门步行登山,到达南天门后,孩子去了一趟卫生间,返回后就找不到爸爸了。在民警的耐心引导下,孩子的情绪稳定下来,提供了家人的电话号码,民警多次拨打却无法接通。由于岱顶海拔高,当时气温低,男孩衣着单薄,民警先把孩子领回派出所,给其准备了衣服、食物和热水。然后通过广播播报、调取
15、监控、在派出所联动工作微信群发布寻人启事等方法寻找孩子的爸爸。经过两个小时的努力,终于联系到其父亲。原来,孩子的父亲手机没电了,见孩子去卫生间,便找地方充电,没想到几分钟的时间,孩子就不见了,在天街、南天门、十八盘来回寻找也没找到,听到了广播发布的信息才知道孩子被民警领走了。看到孩子平安无恙,孩子的父亲激动万分,紧紧地握住民警的手,对民警的热心帮助和高度的责任心表示衷心的感谢。吃苦不言苦用执着坚守守护平安岱顶派出所是华东地区海拔最高、气温变化最大、景点和游客最集中的派出所。辖区在泰山极顶,盘道崎岖,无法使用警车等现代交通工具,所有工作现场只能靠双脚才能抵达。一天最多的时候要走3万多个台阶,相当
16、于步行上下泰山2趟,一年光鞋子要磨破4、5双。岱顶冬季严寒滴水成冰、夏季潮湿衣被湿透能攥出水,所里几乎每个人都有关节炎、风湿病、湿疹。在山顶呆久了,再加上工作导致的作息饮食不规律,张连波患上了风湿和胃疼病,有时需要绑上护腰带,一连几天的工作任务,又困又乏,回到家躺在床上腰疼得翻不了身,一睡就是一整天,饭都不想吃。最冷时的泰山,气温低至零下三十度,遇到冰雪封山,在山上坚守十天半月是常事,对家人的照顾和陪伴只是一种奢望。每逢节假日,泰山上游客云集,特别是春节期间,不少游客都选择登山祈福,为保障岱顶安全,对张连波来说,除夕夜在山顶上度过已经成了一种习惯。从来到岱顶派出所的第一个除夕到现在,张连波没有
17、回家与亲人吃过一个团圆饭。除夕夜,山下万家灯火,山上,张连波和家人遥遥相望,以这种特殊的方式迎接新年的到来。入党19年来,无论身着军装还是警服,张连波始终牢记“共产党员”的第一身份,时刻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庄严承诺。作为一名派出所所长,张连波按照“抓党建带队建”的工作思路,结合地域特点,打造泰山“迎客松”型党支部,引导激励民警扎根泰山、坚守奉献。在张连波的带领和感召下,岱顶派出所22岁的新警张秋实通过扎实的学习和实践的磨练迅速成长为所里的生力军。他说:“身处岱顶派出所这个光荣集体中,学习了张连波所长及同事们敬业奉献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18、真正感悟到一名人民警察的责任使命与担当。张连波所长就是我的“主心骨”,手把手的带着我干工作,有什么拿不准的事,我都会第一时间问他,平时有他在,工作起来心里感到踏实,有目标。”在参加一次重要勤务过程中,张秋实冲锋在前、表现优秀,并郑重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张连波用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地感染着身边的民警,在他的带领下,岱顶派出所民警队伍团结奋进、坚强如钢,荣膺全省公安机关党建带队建工作“示范单位”。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从春到夏,从秋到冬,变化的是岁月更迭花开花落,不变的是他执着的坚守。不平凡的高度需要不平凡的坚守,艰苦的环境是张连波初心与毅力的试金石,他像一棵青松日夜守护在游客身边,又像
19、跋涉岱顶的泰山挑山工,日夜维护着泰山极顶的旅游安全。面对群众的褒奖,张连波动情地说,我将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四句话、十六字”总要求,扎根泰山,守护平安,勇做新时代泰山“挑山工”,让五湖四海的游客高兴而来,平安归去。2022年最美基层民警事迹材料简介篇2他是一个用画笔实现了“警察梦”的人。从警17载,他怀着一颗“警营匠心”,执着热爱的公安刑侦事业,通过上万张画像的磨砺,上千件案件的锤炼,实现了从“学院派”到“实战派”、从“画得好”到“画得像”、从“摸拟画像”到“现场重建”的一次次超越,破获刑事案件1000余起,被誉为画影追凶的“神笔警探”,他就是贵阳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技术科民警
20、朱允宏,公安部第六批青年人才库成员、贵州省刑事技术专家。近日,中央宣传部、公安部向全社会宣传发布2022“最美基层民警”先进事迹。现任贵州省贵阳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民警朱允宏光荣入选。一起案件,让我坚定地留在了警队1981年出生在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的朱允宏,其就读的小学就在“黎平会议”会址旁数百米,听着红军故事长大的他从小萌生了当兵或是当警察的梦想。2001年考上了云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虽然学了艺术,但“警察梦”却一直萦绕在他心中,终于在2005年如愿以偿,通过社会招考成为贵阳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一名民警。从警之初,朱允宏被安排从事人像模拟、现场照录像、图像处理等工作,起初朱允宏认为画张脸不就是信手
21、拈来?但由于重视表现技法而忽略了沟通,导致他在工作中画得好,但画不像,对案件侦查没有起到任何作用,深深的挫败感让他对自己的工作能力产生了怀疑,在工作的第四年,他萌发了辞职的想法。在此期间,支队让他参加一起“强奸案”的侦破工作。受害者是一名花季少女,朱允宏听着她的哭诉,气愤填膺,他暗暗发誓,一定要让犯罪嫌疑人绳之以法。在朱允宏的抚慰下,小女孩逐渐稳定了情绪,几次提到嫌疑人长得像“猪”。朱允宏决定打穿、打透这个信息点,对这种拟物长相进行了分析,最终完整地画出了嫌疑人的长相。受害人看到画像时脸上露出了惊恐的表情。专案组用这张画像发布了协查令,很快就有人认出了嫌疑人,当天下午就将其抓获。朱允宏每每讲到
22、这个故事,他都会两眼泛红,“这起案件的侦破对我来说有着特别深刻的意义,它不仅让我找到自己的价值,重塑工作的信心,更让我找到“当警察”的感觉,增加了我的职业荣誉感,坚定我留在警队的决心。”以笔为剑,提取记忆助力案件侦破从此,每一起案件的参与中,热爱点燃了执着,朱允宏潜心其中,从最开始的与受害人、目击者简单的交流驾轻就熟的素描,到与受害人、目击者长时间近距离地沟通,去揣摩他们的言语与记忆能力的关联,进而深度提取记忆,朱允宏已经把简单的模拟画像技术逐步演变为记忆重建技术。“既然选择留下了,那就要干出个名堂来”,朱允宏铆足一股劲,对参加的每一起案件进行复盘,认真进行总结,提炼出了模拟画像2:8占比的战
23、法,即绘画技巧占2成,沟通技巧占8成,神态高于形状、整体大过细节的工作法。并在此后利用这种技法很好地完成了接下来的模拟画像工作,保持在了60%以上的完成相似率。20XX年,贵州某地发生一起重大刑事案件,因为缺乏更多的线索,案件的侦查一直停滞不前,在这一年的十月份,朱允宏接到指派赶赴当地进行人像模拟工作。因为时过1-2年,目击者与受害人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对犯罪嫌疑人的长相产生记忆回避与修改,或者脸谱化的加工,使得这起案件变得难上加难。朱允宏开展了长时间的谈话沟通,站在受害人的角度深入分析,充分运用他创造的“神态画法”完成了画像,侦查民警通过模拟画像成功锁定了罪犯。这起案件的告破,是朱允宏个人技术
24、得以提升的一次飞跃,让他更加坚信自己创作的“技战法”的正确性、科学性,使他在后面的案件侦查中越来越准确地提取“记忆”,越来越“画得像”。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个人效能得到更大发挥10多年的刑侦生涯把朱允宏磨得越来越“锋利”,越来越有斗志。“人像摸拟”技术越来越得心应手后,他在案件现场勘查工作中又认识到,案件现场的还原对于案件的侦破至关重要,对案件后期的审理也至关重要。于是,他充分发挥自身扎实的空间逆向思维能力和绘画特长,和同事们一起探索把人像模拟和现场重建两项技术工作融合,形成新的“杀手锏”,在多起案(事)件的侦破、调查中发挥了关键作用。20XX年,一名在1997年犯下刑事案件的嫌疑人被捕。刑事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最美 基层 民警 事迹材料 简介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04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