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地球物理学概论第八章微重力课件.ppt
《采矿地球物理学概论第八章微重力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矿地球物理学概论第八章微重力课件.ppt(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采矿地球物理学概论八、开采引起的重力场,8 开采引起的重力场,重力法是一种地球物理方法。它是根据地层中岩石介质质量分布的不均匀性来测量重力的异常变化。重力的变化取决于地层的尺寸、形式、埋藏深度以及该地层与周围岩层之间的密度差异。 测量仪器的高精密度(210-9ms-2)可使其广泛用于小结构,岩相变化的测量以及由于采矿引起的密度分布变化。 目前,采矿重力法主要应用于开采引起的岩体体积变化;地层震动的预测;小范围内煤层构造的变化;局部空洞的定位。,根据球体公式V=4r3/3和密度公式=M/V,通过简单的数学变换,可以将由牛顿定律所求出的地心处重力表示为: 对均匀球体而言,地表的理论重力值应该只与地
2、理纬度有关。但实际上,不仅地球的地面起伏甚大,内部的物质密度分布也极不均匀,在结构上还存在着显著差异。这些都使得实测的重力值与理论值之间有明显的偏离,在地学上称之为重力异常。,对某地的实测重力值,通过高程及地形校正后,再减去理论重力值,差值称作重力异常值。如为正值,称正异常;如为负值,则称为负异常。前者反映该区地下的物质密度偏大,后者则说明该区地下物质密度偏小。地球物理勘探中的重力勘探方法,就是利用这一原理,通过发现各地的局部重力异常来进行找矿和勘查地下地质构造的。,重力正异常,重力负异常,重力异常在找矿中的应用,8.1 物理基础 根据牛顿定律,物体之间的引力是密度、大小、形状及距离的函数:,
3、(8-1),式中 dF单元的引力G 引力常数G=6.6710-11 Nm2kg2dm单元质量r 单元距测量点的距离,由于岩石介质密度分布的不均匀性,可以测量重力的变化。重力(法向)与地理宽度的变化可用下式表示a(1+Sin2Sin2) (8-2)式中法向重力值a 考虑相对平面的法向重力值、系数地理宽度,8.2 井下测量重力的递减法 为了同一平面观测到的重力进行相互比较,采用Bouger递减法,如图8-1所示。假设巷道的观测点处于所取平面的最低高度。,图8-1 测量重力变化示意图,gBB= (hd+hs)Ghd+Ghg+gt+gg=0.3086(hd+hs)+0.04187(ghg-dhd)+g
4、t+gg,(8-3),式中:g0地球表面的平均重力值R地球的平均半径(6370m)引力常数hd测量点距约定水平的高度hs测量仪器的高度,精确到0.01mhg从地表平均高度起距测量点的深度g,d岩层hg 和hd的平均密度gt地表重力修正值gg井下井巷中观测点的重力修正值,在重力差法的测量中,地表的重力修正值gt是个常数,而实际岩石的平均密度值为2.6103kg/m2,因此,所测点的Bouger递减的微重力异常为:gg0gBB0 (8-4) 重力微异常为差的异常,计算第i次测量与第一次测量之差(gig1)或相邻二次之差(gigi-1)或第i次与所选的某次之差(gigk),式中ki。,8.3 测量方
5、法与观测仪器 重力法进行测量时,重力仪布置在危险区域附近,测量巷道的倾角不大于10,测量巷道最好在观测区域的上部或下部,最好是石门穿过2个以上的煤层。测量点的间距一般为1050m,测点的高度精确到0.01m。,测量仪器有美国公司Worden,LaCwta-Romberg和加拿大公司Scintex生产的重力仪。重力仪主要测量重力值的变化,其灵敏度很高(10-7到10-8重力值)。其原理如图8-2所示,这种情况下,重力的微小变化,将使产生较大的倾斜度。,系统臂长,2回转轴,质量,弹簧,弹性作用臂,平衡状态时与平面的夹角,mg重力图8-2 重力仪原理示意图,8.4 多水平重力剖面 对于地层中的上下两
6、层岩层,由于其密度不同,而且在各分层边界面不平的情况下,则在该边界的上下形成重力异常,如图8-3所示。,1复合层上部的重力异常曲线;2复合层下部的重力异常曲线图8-3 密度分布不均边界21的重力异常g,实际中,对于两水平来说,可用重力异常来: 1)揭露测量水平之间的地质情况; 2)研究开采引起的岩层密度的变化; 3)揭露岩体引力升高的影响下,膨胀过程的发展。,8.5 冲击地压的预测预报 重力法广泛用于矿山震动与冲击矿压的预测预报之中。其主要是确定在有冲击地压危险的区域,微重力异常曲线RBGA趋向性的变化特征。 一般情况下,在发生震动与冲击矿压前,岩体的体积将会增加,从而使岩体的密度降低,微重力
7、异常值RBGA将发生变化。其变化趋势为T,该趋势的斜率估计量为A,见图8-4所示。,AMPi1定义为i1的振幅度。它是RBGA曲线的梯度值,其变化对应着岩石密度梯度的变化,与岩层开采引起的应力变化具有简单的关系。AMPi1增加时对应着压力的集中,可以提前预计观测区域内岩层释放的能量。AMPi1减小时,对应岩层应力释放,卸压。,图8-4 微重力异常的趋势及变化幅度,(8-5),波兰与德国的研究结果表明,AMP(t)和(t)存在着如下关系: AMPs(E)D(E)Rez(E) (8-6) 式中 AMPs(E)研究期间内能量总和对应的AMPi1增加总和。 D(E)经验趋势,实际中D()按最小二乘法确
8、定 D=AE+B Rez(E)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采用观测站的形式,可以用以前的AMP为基础,根据当前最大的AMPs(t)来预测将来岩体内释放的能量值E。 根据测量重力变化,可以确定应力集中区域,对冲击地压及震动危险区域进行定位。图8-5为STASZIC矿观测的重力异常RBGAi-1与趋势Ti-1的分布图。,图8-5 STASZIC矿观测的重力异常RBGAi-1与趋势i-1的分布图,由图可见,在3337之间存在AMPi-1的异常变化。说明该部分是卸压区。在第8系列,AMP出现了较大的增长,说明压力迅速增长。发生能量为E8107J的震动。而AMP9-1和AMP10-1表明,震动发生后产生的压力
9、降。而后在AMP11-1表明,压力又回到原来的水平。而AMP14-1和AMP16-1的压力跳动是两次破坏顶板和放卸压振动炮的结果。其后高应力保持3周到第17循环的AMP17-1。,8.6 揭露老巷及其充填程度 地下的老巷和采空区对地表建筑物及工业区有很大的威胁。根据老巷与采空区上方重力场中的密度与周围岩体的密度之差,可以采用重力垂直梯度的分布确定其位置。 重力垂直梯度的分布定义为:,(8-7),式中: z 垂直方向h重力测量水平之高zzw重力垂直梯度的导数,单位为etwesz(),图8-6为两条巷道上方重力垂直梯度的分布,根据曲线zzw的极小值,可以很好的确定巷道的位置。 图8-7表示了在地表
10、测量的巷道上方重力垂直梯度zzw的分布。这些巷道距地表13.5m。从图上可以清楚的看到,巷道上方的zzw出现最小值。 图8-8表示了保护煤柱上方重力垂直梯度的变化情况。zzw出现的最大值的情况与压力分布以及煤柱的破裂区域联系在一起。,图8-6 巷道上方12.0m处的重力垂直梯度分布,图8-7 地下巷道的定位(其中1为重力异常曲线,2为测点),图8-8 煤柱与巷道上方zzw分布,根据Fajlclewicz的研究,zzw的负振幅与巷道中非充填部分的体积成比例关系,这样就可以计算开采后充填的程度。,8.7 揭露井筒周围岩层条件及变形 确定井筒周围岩层密度的方法称之为重力垂直剖面法PPGR(某个岩层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采矿 地球物理学 概论 第八 重力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90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