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公司安全技术基本知识课件.ppt
《电力公司安全技术基本知识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公司安全技术基本知识课件.ppt(6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安全技术基本知识,内容目录 一.职业病危害因素 二.人身触电防护 三.检修安全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 四.安全工器具的使用与保管 五.触电急救,一.职业病危害因素(一)职业病危害因素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13861-2009),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类:1、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如化学因素(生产性毒物及粉尘)、物理因素(气象、噪声、振动、辐射等)、生物因素(细菌、病毒等)2、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如劳动作息制度、心理性紧张、劳动强度过大、生理性紧张、站位及使用工具不合理等3、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如自然环境、作业场所布局、作业交叉等,4、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
2、性有害因素可能会对人体产生出现职业特征、抗病能力下降、引发职业病等由轻到重的有害影响5、职业接触限值:如浓度、噪声、振动、辐射、温度等消耗人体能量的限值(二)职业危害因素的危害1、粉尘 生产性粉尘是指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颗粒。生产性粉尘根据其性质分为无机性粉尘(如煤尘、金属、水泥等)、有机性粉尘(如棉、麻、毛、纤维等)、混合性粉尘(如上述两种粉尘的混合),2、尘肺 尘肺是由人吸入生产性粉尘引起的,以肺纤维化为主的职业病,从病因上分析,可将尘肺分为6类:矽肺、硅酸盐肺、炭尘肺、金属尘肺、混合性尘肺、有机尘肺。 2013年国家安监总局发布的职业病分类与目录中,规定了13中法定尘肺。(详情请
3、参考教材154页)(三)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的定义 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的首要任务是识别、评价、预测和控制工作场所劳动过程、劳动条件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以防止其对劳动者健康的损害。,职业病防治法第30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含临聘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极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欺骗。”职业病防治法第6条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电力企业职业病危害的主要因素来自于人身触电。,二.人身触电防护1、电流对人体伤害的类型触电是指人体触及带电体后, 电流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它有两种类型,即电击和
4、电伤。 1)电伤非致命的电伤是指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及电流本身作用造成的人体伤害。电伤会在人体皮肤表面留下明显的伤痕,常见的有电灼伤、电烙伤和皮肤金属化等现象。2)电击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内部, 破坏人体内部组织,影响呼吸系统、心脏及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甚至危及生命。在触电事故中,电击和电伤常会同时发生。,*人体触电后为什么会造成伤害?原因:电是一种能量源,人体触电后,电流会从高电压向低电压流动,因为人体有电阻,在电流流动过程中,能量消耗,电能转化为热、化学能等,这些能量释放到人体中,如果超出人体的承受能力,就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人体接触电流而不会造成伤害,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之一:(1
5、)人体不导电。 (2)人体无电阻。,2、影响触电危险程度的因素(1)电流大小 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人体的生理反应就越明显,感应就越强烈,引起心室颤动所需的时间就越短,致命的危害就越大。按照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和人体所呈现的不同状态,工频交流电大致分为下列三种: 感觉电流: 指引起人的感觉的最小电流(1-3mA) 。 摆脱电流: 指人体触电后能自主摆脱电源的最大电(10mA) 。 致命电流: 指在较短的时间内危及生命的最小电流(30mA)。(2)电压高低(3)通电时间长短(4)电流路径 电流通过头部可使人昏迷;通过脊髓可能导致瘫痪;通过心脏会造成心跳停止,血液循环中断;通过呼吸系统会造成窒息。因此
6、,从左手到胸部是最危险的电流路径;从手到手、从手到脚也是很危险的电流路径;从脚到脚是危险性较小的电流路径。(5)人体电阻:人体电阻皮肤电阻体内电阻 (6) 电流频率50-60Hz的电流最危险,大于60或小于50Hz的电流危险性会成倍下降。(7)人体状况,伤害程度与电流大小的关系,按电流大小分为,感知电流,摆脱电流,致命电流,男 女,1.1 0.7,(mA),16 10,50以上,人体电阻的影响,3.人身触电类型,人体触电类型,单相触电、两相触电、跨步电压触电可引起电击触电,1) 单相触电:预防措施:注意接触一般情况下,接地电网里的单相触电比不接地电网里的危险性大。,单相触电:人体直接接触到电气
7、设备或电力线路中的一相带电导体,或者与高压系统中一相带电导体的距离小于该电压的放电距离,造成其对人体放电,这时电流将通过人体流入大地。,单相触电示意图(a)中性点接地系统的触电,L1,L2,L3,单相触电示意图(b)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触电,2)两相触电:人体的两个部位同时触及两相带电体所发生的触电。危险性最大。,3) 跨步电压触电:当带电体接地时有电流向大地流散, 在以接地点为圆心, 半径20 m的圆面积内形成分布电位。人站在接地点周围, 两脚之间(以0.8 m计算)的电位差称为跨步电压。由此引起的触电事故称为跨步电压触电。高压故障接地处,或有大电流流过的接地装置附近都可能出现较高的跨步电压。
8、离接地点越近、两脚距离越大,跨步电压值就越大。预防措施:远离接地点单脚或双脚并拢跳出穿绝缘鞋,4)接触电压触电:带绝缘的设备外壳因绝缘击穿或安装不当发生漏电,人触碰到漏电部位引起的触电。接触电压指人站在带电外壳旁(水平方向0.8m),人手触及带电外壳时,手、脚之间的电位差。预防措施:严谨裸臂赤脚操作电气设备;对每台设备采取单独的保护接地。,4.触电事故分析:为防止触电事故,应当了解触电事故的规律。,(1)触电事故季节性明显,(2)低压设备触电事故多,(3)携带式设备和移动式设备触电事故多,(4)电气连接部位触电事故多,(5)错误操作和违章操作造成的触电事故多,(6)不同行业触电事故不同,(7)
9、不同年龄段的人员触电事故不同,(8)不同地域触电事故不同。(农村多于城市),5.防触电技术,(1)绝缘电气设备的绝缘防护是最基本的安全措施,完善的绝缘是实现人身和设备安全的保证。设备绝缘不良将会发生短路事故,或导致设备漏电引起触电事故。绝缘防护的作用:隔离、保证电流按一定的方向和路径流动、 防潮等绝缘损坏的原因:设备缺陷、机械损伤、热击穿、电击穿等。绝缘电阻:设备的绝缘情况的优劣用其绝缘电阻来衡量。测量一般使用绝缘摇表。,小知识:(一)绝缘摇表测量安全1.测量时,应使用仪表专用测量线。2.摇测使用时,表必须放置平稳。3.测量前,被测物必须切断电源和负载,并进行放电。4.测量电容性设备的绝缘电阻
10、时,应在取得稳定读数后,先取下测试线,再停止摇动摇把,以防被测物向摇把反充电损坏摇表。5.测量前,必须将被测物清扫擦拭干净。6.测量前,应充分了解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湿度过大时,应考虑接用屏蔽线。雷雨天气严禁测量。7.在测量过程中,如果指针指向“0”位,表明被测绝缘已失效,应停止摇动,以免烧坏摇表。8.在测量过程中,禁止人员接近被测设备或接触摇表的接线柱、测试线等,测量后尚未充分放电前,所有人员也不得接近或触及,以防触电。,(二)接地摇表测量安全1.不准带电测量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测量前,必须将被测接地装置与设备断开。2.测量接地电阻最好在3、4月份或冬季,因为这个季节气温低、气候干燥、土壤电阻
11、率大。3.雷雨天气或阴雨天气不得测量避雷装置的接地电阻。4.测量时,将接地摇表平放于接地体附近,并进行接线。,常用电气设备和线路的绝缘电阻要求如下:运行中的低压电气设备和低压线路要求对地绝缘电阻不低于1K /V,即三相四线制线路,相间绝缘不低于0.38M ,对地绝缘不低于0.22M ;新装和大修后的低压线路和设备,要求绝缘电阻不低于0.5M ;高压线路和设备的绝缘电阻一般不低于1000M ;架空线路每个绝缘子的绝缘电阻不小于300M;电力变压器投入运行前,绝缘电阻不应低于出厂时的70%。(2)屏护:即使用遮拦、护罩、护盖、栅栏、保护网、围墙等将带电体与外界隔离开来。作用:防止工作人员意外接触或
12、过分接触带电体;作为检修部位与带电体的距离小于安全距离时的隔离措施;保护电气设备不受机械损伤。,(3)安全距离/安全间距:最小空气间隙,人体与带电设备或导体间的安全距离(m),跨越建筑物:高压配电线路与建筑物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3m,低压配电线路与障碍物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2.5m。(1kv以上为高压,1kv以下为低压)线路边线与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在最大风偏下高压不得小于1.5m,低压不得小于1m。低压线路与树木、竹子等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应保持在1.25m以上。高压接户线档距超过30m时,应设高压接户杆。低压接户线档距不大于25m,超过25m时宜设接户杆,低压接户杆档距不应超过40m。低压接户线不得
13、从高压引下线间穿过,也不得跨越铁路。低压接户线在弱电线路上方交叉距离不小于0.6m,下方不小于0.3m。,最小对地安全距离:接户线对地距离:高压接户线客户端建筑物上接线支点对地应保持4m以上。低压接户线在最大弧垂时的对地距离:跨越街道 6m 跨越通车困难的街道、人行道 3.5m低压接户线在用户墙上或房檐处应用碟式绝缘子固定,对地距离不小于2.5m变压器台距地面2.53m。拉线绝缘子安装距地3m以上,断线后距地2.5m以上。,架空线路导线最小线间距离:(m),导线与弱电线路的最小距离:(m),同杆架设线路各层横担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和架空配电线路档距见集团公司1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典型设计,6.
14、间接接触触电的防护措施,(1)IT系统防护/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保护接地:保护接地系统在各种不接地的配电网中,凡由于绝缘损坏或其他原因,有可能带危险电压,在正常情况不带电金属部分,除另有规定外,均应接地。如设备、装置的金属框架或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遮拦;穿导线的金属管;互感器的二次线圈等。(2)TT系统/中性点接地系统的保护接地:在中性点接地系统中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不能同时使用。利用接地装置的分流作用来减少通过人体的电流。(3)TN系统/中性点接地系统的保护接零:TN-S、TN-C、TN-C-S是由于保护线结构不同,在三相四线制、三相五线制中性点接地的低压供电系统中采用。(4)重复接地:在同一低压
15、供电系统中重复接地不得少于3处。工作接地电阻不超过4 时,每处重复接地的接地电阻不得超过10 .,部分电气装置要求的接地电阻值,7.安全电压和安全电流 人体的安全电流值是交流50-60Hz,10mA;直流50mA。 安全电压是指在任何情况下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伤害的电压。国家标准制定了安全电压系列,称为安全电压等级或额定值,这些额定值指的是交流有效值,分别为:42V、36V、24V、12V、6V等几种 当人体直接接触的电压超过24V时,应考虑采取防范直接接触触电的安全措施。 在安全电压的额定值中,42V和36V可在一般和较干燥环境中使用;而24V以下是在较恶劣环境中允许使用的电压等级。,8.漏电
16、保护器(1)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漏电保护装置)采用自动切断电源的保护原理。 当三相电路中没有发生人身电击事故、设备漏电、接地故障或三相对地泄漏电流平衡时,通过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零序电流互感器电流的矢量和为零,即剩余电流值为零,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正常运行。 当三相电路中发生人身电击事故、设备漏电、接地故障或三相对地泄漏电流不平衡时,通过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漏电保护装置)的电流矢量和不为零,即剩余电流值不为零。检测环节就采集到该剩余电流信号;信号处理环节对检测环节送来的信号进行放大、变换、处理后,与设定的额定剩余电流动作值进行比较,并把比较结果形成通断指令;执行机构根据指令控制被保护线路中
17、开关的脱扣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就动作跳闸,切断被保护线路的电源,达到保护目的。(2)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漏电保护装置)的保护功能1、间接接触电击保护2、接地故障保护3、电气火灾保护,根据漏电保护器的工作原理,可分为电压型、电流型和脉冲型3种。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电流型漏电保护器。漏电保护器安装使用注意事项:1.单相漏电保护器安装接线时火、零线必须接正确,否则不能起到触电保护的作用。2.漏电保护器后不得采用重复接地,否则漏电保护器送不上电。3.漏电保护器后边的线路零线不能借用,否则送不上电。4.设备安装漏电保护器后,原有的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不能撤掉。5.漏电保护器投运后要严格管理,每月至少试
18、验一次,检查保护功能时应使用试验按钮。,(3)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漏电保护装置)的应用:分级保护,漏电总保护安装在电源中性点接地线上、电源进线回路上、各出线回路上漏电二级保护可根据网路分布情况装设在分支配电箱的电源线上漏电末级保护装设在接户或动力配电箱内,也可装载用户进户线上配置时,宜选用具有漏电、短路及过负荷保护性能的漏电断路器。,9.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1)保护接地: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通过接地装置与大地相连接称为保护接地。应用于变压器中性点(或一相)不直接接地的电网。原理:采用保护接地后,人触及带电外壳时,由于人体电阻与接地装置电阻并联,人的电阻有10002000,而保护电阻小于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力 公司 安全技术 基本知识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90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