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油机机内净化技术课件.pptx
《汽油机机内净化技术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油机机内净化技术课件.pptx(7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课程内容,4.1 概述,汽油机机内净化技术用汽,第4章 汽油机机内净化技术,4.2 汽油喷射电控系统,4.3 低排放燃烧系统,4.5 增压技术,4.4 废气再循环,第4章 汽油机机内净化技术,4.6 汽油机均质压燃技术,4.7 可变气门正时技术,4.8 多气门技术,概述:主要内容,第4章 汽油机机内净化技术,4.1概 述,机内净化,第4章 汽油机机内净化技术,机内净化:从有害排放物的生成机理及影响因素出发,以改进发动机燃烧过程为核心,达到减少和抑制污染物生成的各种技术。,机内净化被公认为是治理车用汽油机排放污染的治本措施。,按燃烧过程的物理化学状态,分为三个阶段:着火延迟期、明显燃烧期、补燃期
2、,汽油机的燃烧过程,第4章 汽油机机内净化技术,汽油车主要排放污染物,第4章 汽油机机内净化技术,汽油机机内净化的主要措施,大力推广汽油喷射电控系统。,改善点火系统。,开发分层充气及均质稀燃的新型燃烧系统。,改进进气机构和燃烧室结构。,采用废气再循环控制。,第4章 汽油机机内净化技术,4.2汽油喷射电控系统,汽油喷射电控系统概述,利用各种传感器检测发动机各种状态,经微机的判断、计算,使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均能获得合适空燃比的混合气。,第4章 汽油机机内净化技术,汽油喷射电控系统概述,第4章 汽油机机内净化技术,与化油器式发动机相比:(1)采用ECU来控制每循环的喷油量和喷油时刻。(2)每缸采用单
3、独喷油器供油,这样,可以提高各缸空燃比的均匀性和喷油量的精确性。(3)燃油雾化特性是由喷油器的特性决定的,与汽油机的转速无关。(4)进气系统中没有化油器喉管的节流作用,减少了进气系统的阻力损失,充气效率高。,汽油喷射电控系统分类,第4章 汽油机机内净化技术,1-电动燃油泵 2-燃油滤清器 3-压力调节器 4-喷油器5-空气流量计 6-水温传感器 7-怠速旁通空气阀 8-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9-氧传感器 10-电子控制单元,1) LJetronic系统,典型汽油喷射电控系统,第4章 汽油机机内净化技术,1-电动燃油泵 2-燃油滤清器 3a-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3b-压力调节器 3c-喷油器 3d-进
4、气温度传感器连 接柱塞 3e-节气门怠速控制器 4-发动机温度传感器 5-氧传感器 6-电子控制单元,2) Motronic系统,典型汽油喷射电控系统,第4章 汽油机机内净化技术,喷油控制,喷油控制是发动机ECU的主要控制功能,它包括 喷油时刻控制和喷油量控制。,1. 喷油时刻的控制,ECU以曲轴转角传感器的信号为依据进行喷油时刻的控制。 喷油时刻控制方式:同时喷射、分组喷射和顺序喷射。,喷油的控制,2. 喷油量的控制,使发动机燃烧混合气的空燃比符合各工况的需要。,第4章 汽油机机内净化技术,起动喷油控制,起动时,空气流量计不能精确检测,ECU按预先设定的起动程序来进行喷油控制。,运转喷油控制
5、,发动机运转时,ECU根据进气量和发动机转速计算喷油量。,喷油控制,第4章 汽油机机内净化技术,喷油控制,超速断油控制发动机转速超过允许最高转速时,ECU自动中断喷油,减少有害物排放。减速断油控制控制急减速时有害物的排放,减少燃油消耗量,促使发动机转速尽快下降,有利于汽车减速。,断油控制,第4章 汽油机机内净化技术,喷油控制,反馈控制,第4章 汽油机机内净化技术,排气管上氧传感器,氧含量,空燃比,ECU,与设定空燃比值比较,修正喷油量,喷油量保持设定值附近,喷油控制对排放的影响,1)氧传感器及三效催化转化器闭环控制,汽油机的空燃比接近理论空燃比时,三效催化器的转化率最高,这需要通过氧传感器闭环
6、控制来实现的,第4章 汽油机机内净化技术,喷油控制对排放的影响,2) 冷起动及暖机阶段排放控制,暖机阶段:不要提供太浓的混合气。,冷起动阶段:对开环控制的空燃比进行精确标定,保障不过量供油。混合气浓度一般要低于化油器式发动机。,第4章 汽油机机内净化技术,点火系统的控制,目的:使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都能调整至最佳点火时刻,令发动机在动力性、经济性、加速性和排放均达到最优。,第4章 汽油机机内净化技术,点火系统的控制,第4章 汽油机机内净化技术,点火系统的控制,火花质量和点火正时对排放产生影响:1)火花质量决定点燃混合气的能力。火花越弱,出现失火的机会就越多,而失火将会生成大量的未燃HC。,第4章
7、 汽油机机内净化技术,点火提前角对燃油消耗率和有害排放物的影响,第4章 汽油机机内净化技术,点火系统的控制,2)点火提前角对燃油消耗率和有害排放物的影响。,怠速控制,1. 怠速自动控制系统怠速转速控制的实质是对怠速时充气量的控制。,第4章 汽油机机内净化技术,发动机怠速运转时,节气门全闭,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内的怠速开关触点闭合,ECU根据这一信号,开始进行怠速自动控制。,怠速排放控制,第4章 汽油机机内净化技术,2怠速排放控制,怠速工况是汽油机HC、CO排放浓度很高的工况。不过,由于燃烧温度很低,怠速时NOx的排放很少。主要原因:燃烧组织不良,燃烧完全程度是影响HC和CO生成的最直接因素。根本措
8、施:在于改善其燃烧过程。,怠速转速控制,汽油机在怠速工况下降低HC和CO排放的方法:,提高怠速转速 提高怠速转速可使混合气形成和燃烧均获得改善,可燃混合气在进气管中的移动速度增加、充气效率提高、残余废气的稀释度减少。,第4章 汽油机机内净化技术,高能点火对HC排放的作用,高能点火和普通点火对HC排放的影响, 降低了混合气较稀时的失火概率,使发动机可燃用稍稀的混合气,从而减小了HC的排放。,第4章 汽油机机内净化技术, 提高了燃烧速率、减小了循环变动;,气门重叠角对HC排放的作用,增大气门间隙,减小气门重叠角,HC下降。 气门重叠角越大,进入气缸的废气量就越多,HC排放就越多。 气门间隙越大,H
9、C、CO排放浓度越低。,气门间隙对HC和CO排放的影响,第4章 汽油机机内净化技术,缸内直接喷射,与一般汽油发动机的主要区别:,第4章 汽油机机内净化技术,汽油喷射的位置不同,喷油嘴安装在燃烧室内,将汽油直接喷射在燃烧室内。,直喷式发动机,缸内空气流动纵向涡流即滚流。弯曲顶面活塞利用活塞顶凸起形状,增强了滚流强度。,第4章 汽油机机内净化技术,虽然混合比达到40:1,但聚集在火花塞周围的混合气却很浓,很容易点火燃烧。,缸内直接喷射汽油机存在的问题,第4章 汽油机机内净化技术,缸内直接喷射式汽油机的排放对策,二阶段混合进气冲程开始时第一次喷油,在缸内生成很稀的均质混合气,第二次喷射在压缩上止点前
10、,在气缸滚流和活塞顶形状的帮助下产生分层混合气,然后点火燃烧。,第4章 汽油机机内净化技术,缸内直接喷射式汽油机的排放对策,二阶段燃烧,目的:改善冷起动和小负荷运行时的HC和CO的排放。,第4章 汽油机机内净化技术,辅助喷射燃烧首先使催化剂加热,然后使CO燃烧产生较高温度,再使HC燃烧。,二冲程缸内直喷稀燃发动机,概念:喷油器用压缩空气辅助喷射的缸内直喷式二冲程发动机。,第4章 汽油机机内净化技术,特点:经曲轴箱扫气进入气缸的是空气,汽油在喷油器中与少量空气混合后,以0.62MPa的压力喷入气缸,喷雾粒度平均达到5m。,4.3低排放系统,稀薄燃烧系统,混合气较稀时,绝热指数K反而增大。从理论上
11、讲,混合气越稀,K值越大,热效率也越大。在发动机不使其失火的前提下,应尽可能进行稀薄燃烧。,第4章 汽油机机内净化技术,稀薄燃烧就是使过量空气系数从1左右提高到远远超过1.1的水平。,稀薄燃烧系统,第4章 汽油机机内净化技术,1 稀薄燃烧对排放的影响,CO:在过量空气系数1的某一范围内,CO的含量可以得到有效控制。HC:在实际空燃比稍大于理论空燃比的情况下,尾气中未燃HC的含量较少,但是当空燃比小于或大大超过理论空燃比的时候,未燃HC的排放量就会提高。,稀薄燃烧系统,1 稀薄燃烧对排放的影响,NOX:理论空燃比某处右侧,排放量最多,燃料浓,氧含量少;燃料稀,最高燃烧温度下降,实现稀燃的具体措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汽油机 净化 技术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89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