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农药的基本概念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农药的基本概念课件.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农药的基本概念,第一节 农药的概念及分类第二节 农药的毒力、药效和毒性第三节 农药对农作物的影响,第一节 农药的概念及分类,一、农药的概念二、农药分类,第一节 农药的概念及分类,一、农药的概念:“农药”是“农用药剂”的简称,是指用于预防和消灭或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的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合物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农药的含义和范围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有所不同:古代主要指天然的植物性、动物性、矿物性物质;近代主要指人工合成的化工产品。美国称这些物质为“经济毒剂”,与化学肥料一起称“农用化学品”。大多欧洲国家称“农业化学
2、品”,德国又称“植物保护剂,法国称植物药剂。日本称农药,包括天敌。所以,目前农药词意不但包括生物天敌,也包括生物体中有效成分的提取物及人工模拟合成物(昆虫的保幼激素、性诱激素等),甚至把某些转基因植物(抗虫棉)称为”农药植物“,第一节 农药的概念及分类,一、农药的概念二、农药分类,二、农药分类,(一)按原料来源及成分分类(二)按防治对象分类(三)按作用方式分类,二、农药分类,(一)按原料来源及成分分类1.矿物源农药:由矿物原料加工而成的农药。石灰、硫磺、磷化铝、硫酸铜、石硫合剂、波尔多液、王铜(碱式氯化铜)、等机油乳剂。注:使用浓度高,常使植物产生药害,2.生物源农药:利用天然生物资源(植物、
3、动物、微生物)开发的农药。(1)生物体农药:指用来防除病、虫、草等有害生物的商品活体生物。包括:动物体农药:赤眼蜂、蚜茧蜂、丽蚜小蜂。植物体农药:抗虫棉。微生物体农药:主要指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微孢子虫等,微生物个体本身具有杀虫等能力;白僵菌、绿僵菌、苏云金杆菌等。(2)生物化学农药:指从生物体中分离出来的、具有一定化学结构的、对有害生物有控制作用的的生物活性物质。包括植物源生物化学农药:印楝素、烟碱。动物源生物化学农药:昆虫性信息素、毒蛋白、毒素。微生物源生物化学农药:抗生素、毒素。,二、农药分类,3.化学合成农药:由人工研制合成的农药。特点:化学合成农药化学结构非常复杂,品种多,生产量
4、大应用范围广,为当今使用最多的 一类农药,辛硫磷、百菌清、草甘膦等。今后的发展方向是高效、低毒、低残留、无污染的生态农药。,二、农药分类,(二)按防治对象分:1.杀虫剂:用于防治害虫的药剂;吡虫啉。2.杀螨剂:用于防治害螨的药剂;阿维菌素3.杀菌剂:用于防治植物病原微生物的药剂;波尔多液4.除草剂:用于防除杂草的药剂;克无踪5.杀线虫剂:用于防治植物病原线虫的药剂;线虫磷6.杀鼠剂:用于防治害鼠的药剂;C-型肉度梭菌素7.杀软体动物剂:用于防治蜗牛、蛞蝓等软体动物的药剂;四聚乙醛8.植物生长调节剂:用于促进或抑制植物生长发育的药剂;赤霉素,二、农药分类,(三)按作用方式分类1.杀虫剂胃毒剂:取
5、食后经消化系统进入昆虫体内使害虫中毒死亡的药剂;对咀嚼式口器或舔吸式口器昆虫最有效。触杀剂:与虫体接触经体壁进入使害虫中毒死亡的药剂,但对体被蜡质分泌物的昆虫(同翅目昆虫)效果差。熏蒸剂:以气体状态通过气门进入呼吸系统使害虫中毒死亡的药剂,内吸剂:被植物体吸收并能在植物体内传导运输或代谢为更毒的物质,昆虫取食后中毒死亡的药剂。拒食剂:害虫取食含毒食物后,食欲减退,厌食、拒食最后因及饥饿死亡。拒食胺驱避剂:药剂的物理、化学作用使害虫忌避而发生转移、潜逃,雷公藤根皮粉、香茅油引诱剂:依靠药剂的物理、化学作用将害虫诱聚而利于歼灭的药剂。不育剂:产生雄性不育、雌性不育或雌雄两不育。昆虫生长调节剂:又称
6、特异性杀虫剂,如灭幼脲,2.杀菌剂保护性杀菌剂:在病原微生物尚未接触寄主前,喷洒药剂在植物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阻碍病原微生物的侵染,以保护植物不受危害的药剂。波尔多液治疗性杀菌剂:病原微生物已经侵入植物体内,喷洒药剂抑制病原菌在植物体内继续扩展或直接杀死以消灭其危害的药剂,三唑酮、硫磺铲除性杀菌剂:对病原菌有直接强烈杀伤作用的药剂。但对植物药害严重,一般用于播前土壤处理、植物休眠期或种苗处理,石硫合剂,3.除草剂选择性除草剂:在一定浓度和剂量范围内杀死或抑制部分植物,而对另外一些植物较安全的药剂;灭生性除草剂:在常用剂量下对所有的植物缺乏选择性,或选择性非常小,草甘膦、百草枯。输导型除草剂:施
7、用后能被植物吸收并传导至其他敏感部位或整个植株,使植物死亡的药剂,如草甘膦可用于防治多年生宿根杂草。触杀型除草剂:不能在植物体内传导,只能杀死药剂所接触的植物组织的药剂,克无踪,第一章 农药的基本概念,第一节 农药的概念及分类第二节 农药的毒力、药效和毒性第三节 农药对农作物的影响,第二节 农药的毒力、药效和毒性,一、农药的毒力与药效二、农药的毒性三、农药毒性、药效和毒力的区别四、农药的安全间隔期,一、农药的毒力与药效,农药的毒性通常以毒力和药效作为评价指标。1.毒力:是指药剂本身对不同生物发生直接作用的性质和程度。毒力的评价或比较指标:在相对严格的控制条件下,用精密的测试方法,采用标准的试虫
8、、菌种或杂草而给予的各种药剂的一个度量。试验要求的环境条件:多在实验室进行,一般不能直接应用于田间,只能提供防治参考。,剂量效应,剂量效应:任何药剂的作用都与剂量有关,一般来说,剂量越高,生物效应越强。在一般毒力测定中不易得到准确的剂量,尤其以生物群体为施药对象时。剂量:生物测定中所用药剂的浓度和处理时间可笼统称为剂量,当处理时间固定时,浓度即具有剂量意义,,农药毒力测定,农药的毒力的大小,通常是用农药对目标生物的农药毒力单位表示。(1)致死中量(LD50):在一定条件下使实验生物群体中的50%发生死亡的剂量,单位是毫克/千克体重,即每千克体重的生物需要多少毫克的农药有效剂量才能有半数致死。致
9、死中量越小,农药的毒性越高;反之,致死中量越大,农药的毒性越低 (2)致死中浓度(LC50):在一定条件下使用一组实验生物群体中的50%发生死亡的药液浓度,通常用PPM来表示,即百万分之一的浓度单位(3)抑制中量(ED50):对病原菌(4)抑制中浓度(EC50):(5)无作用剂量(NOEL):,2.药效,2.药效:药剂本身和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影响药效的因素:在一般正常情况下药效与毒力是一致的,毒力大、药效高。不同的剂型、寄主、防治对象、使用方法及各种田间环境,都与药剂防治效果密不可分。试验的环境条件:多是在田间条件下或接近田间条件下紧密结合生产实际进行测试的。对防治工作具有实用价值,第二
10、节 农药的毒力、药效和毒性,一、农药的毒力与药效二、农药的毒性三、农药毒性、药效和毒力的区别四、农药的安全间隔期,二、农药的毒性,农药的毒性:指农药对人、畜等产生毒害的性能。农药毒性的表现形式:以农药中毒后引起人体所受损害程度不同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中毒。以中毒快慢分为急性中毒、亚急性中毒、慢性中毒。,农药毒性的表现形式:急性毒性:一些毒性较大的农药如经误食或皮肤接触及呼吸道进入体内,在短期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如头昏、恶心、呕吐、抽搐痉挛、呼吸困难、大小便失禁等。若不及时抢救,即:有生命危险。亚急性毒性:亚急性中毒者多有长期连续接触一定剂量农药的过程。中毒症状的表现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
11、但最后表现往往与急性中毒类似,有时也可引起局部病理变化。慢性毒性:有的农药虽然急性毒性不高,但性质较稳定,使用后不易分解消失,污染了环境及食物。少量长期被人、畜摄食后,在体内积累,引起内脏机能受损,阻碍正常生理代谢过程,又称残留毒性。4.“三致”作用:指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农药的毒性大小常用农药对试验动物的致死中量LD50、致死中浓度LC50、无作用剂量(NOEL)表示。是评价农药对人、畜安全性的重要指标。,测试农药的毒性主要用大白鼠来进行。农药中毒的途径:1)经皮:农药通过皮肤吸收引起的中毒。2)吸入:农药从呼吸道吸入引起的中毒。3)经口:通过嘴和消化道吸收引起中毒。,急性毒性的分级标准
12、,表 1-1 我国农药急性毒性暂行分级标准(卫生部)给药途径 (高毒) (中毒) (低毒)大鼠口服 (mg/kg) 500大鼠经皮 (mg/kg24h)1000大鼠吸入 (g/m3h) 10,第二节 农药的毒力、药效和毒性,一、农药的毒力与药效二、农药的毒性三、农药毒性、药效和毒力的区别四、农药的安全间隔期,农药毒性、药效和毒力的区别1.农药的毒性指农药对人、畜等高等动物产生毒害的性能;农药的药效指药剂施用后对控制目标(有害生物)的作用效果,是衡量效力大小的指标之一;农药的毒力指农药对有害生物毒杀作用的大小,是衡量药剂对有害生物作用大小的指标之一。2.农药的毒性与毒力有时是一致的,即毒性大的农
13、药品种对有害生物的毒杀作用强,但也有不一致的,比如高效低毒农药。这类农药对有害生物毒性大,而对人和畜禽毒性低,这是因为农药在温血动物和在昆虫体中代谢降解机制不同。因此农药的发展方向也曾提出“高效低毒”,“高效”指药效高,“低毒”即指毒性低,特别是对人的毒性低。,农药毒性、药效和毒力的区别3.农药的毒力是药剂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农药的药效除农药本身性质外,还取决于农药制剂加工的质量、施药技术的高低、环境条件是否有利于药剂毒力的发挥。毒力强的药剂,药效一般也高。4.毒性是利用试验动物(鼠、狗、兔等)进行室内试验确定的;药效是在接近实际应用的条件下,通过田间试验确定的;毒力则是在室内控制条件下通过精确
14、实验测定出来的。,第二节 农药的毒力、药效和毒性,一、农药的毒力与药效二、农药的毒性三、农药毒性、药效和毒力的区别四、农药的安全间隔期,农药的安全间隔期:施用任何一种药剂后,在一段时间内都有一部分物质残存在作物的表面或内部,随着时间的延长,其残存量逐渐降低。残存量多,残留相应高。通常把残存量多的农药称为高残留农药。把残存量少的称为低残留农药。农药的安全间隔期:指最后一次施药后距离收获时的天数(即自喷药到残留量降至允许残留量所需的时间)。 安全间隔期因农药、作物种类等不同而不同。最后一次喷药与收获之间的时间必须大于安全间隔期,不允许在安全间隔期内收获作物,以防人畜中毒。国家对每种农药都指定了安全
15、间隔期,生产中必须严格掌握和执行农药的安全间隔期。,第一章 农药的基本概念,第一节 农药的概念及分类第二节 农药的毒力、药效和毒性第三节 农药对农作物的影响,第三节 农药对农作物的影响,一、抑制或破坏植物生长二、刺激植物生长三、无明显影响,一、农药对作物的药害,农药对作物是否产生药害,由许多因素决定 农药的性质:农药的化学组成不同,对植物的安全程度有时差别很大。一般来说无机药剂较容易产生药害,有机合成药剂要安全得多。 植物的种类和生育阶段、 生理状态:不同种类植物对药剂的敏感性不同,主要是由于其组织形态和生理的差别所致。例如叶面蜡层厚薄、茸毛多少以及气孔多少、开闭程度等等,都与是否容易产生药害
16、有关。 环境条件:药害也与施药时的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主要是施药当时和以后一段时间的温度、湿度等因素。一般情况下高温较易产生药害,高湿有时(如喷粉法施药时)也易引致作物产生药害。,4.植物药害的症状,A.急性药害急性药害在喷药后短期内即可产生,甚至在喷药数小时后即可显现。症状一般是叶面产生各种斑点、穿孔,甚至灼焦枯萎、黄化、落叶等。果实上的药害主要是产生种种斑点或锈斑,影响果品的品质。甲胺磷在果树上多次使用会造成落叶。乐果在杏树上使用会造成落果。B.慢性药害慢性药害出现较慢,常要经过较长时间或多次施药后才能出现。症状一般为叶片增厚、硬化发脆,容易穿孔破裂;叶片、果实畸形;植株矮化;根部肥大粗短
17、等等。药害有时还会表现为使产品有不良气味,品质降低。如甲基异硫磷施用后会改变作物风味。,第三节 农药对农作物的影响,一、抑制或破坏植物生长二、刺激植物生长三、无明显影响,二、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刺激作用,烟草制剂对水稻有促进生长的作用;鱼藤制剂可促进菜苗发根;波尔多液可使多种作物叶色浓绿、生长旺盛;菊酯类施用得当,有增产作用。似乎药剂在低剂量使用时,一般都对植物有一定的刺激生长作用。不过这种刺激生长的良好作用,需要经过严密的比较研究才能确认。,思考题,1.杀虫棉(转Bt基因)是不是农药?2.用30 mg/L浓度的氰戊菊酯和同样浓度的鱼藤酮药液处理小菜蛾3龄幼虫试虫,结果死亡率分别是100%和80%,这是否表明氰戊菊酯的毒力比鱼藤酮的高? 3.按照防治对象及应用范围,农药分为几类,其中用量最大的是哪几类?4.农药的毒力、毒性大小怎样表示?5.试总结在大田情况下,如何从植物症状特点和规律来判断是否是药害。6.名词,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89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