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生产绿地与防护绿地规划课件.ppt
《第6章生产绿地与防护绿地规划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6章生产绿地与防护绿地规划课件.ppt(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生产绿地是指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种子的苗圃、花圃、草圃等圃地和为城市绿化服务的生产、科研实验绿地。作为城市绿地的五大类型之一,生产绿地为城市的绿化与美化、创建舒适的城市生活环境等方面的需求提供植物材料和其它园林产品,是城市绿地系统组成中的重要部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园林苗木的生产经营也进入了市场化的轨道,尤其是在当前城市建设的浪潮中,出现了不少专业化、产业化的园林苗木生产、研发、销售专业企业,对我国城市的绿化和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第6章 生产绿地与防护绿地规划,第一节 生产绿地规划,2,一、生产绿地的规模和布局,(一)生产绿地的规模,城市生产绿地的规模一般要根据城市的发展规
2、模、绿化目标和地区苗木生产市场情况而确定。根据城市园林苗圃育苗技术规程(CJT 23-1999)中规定:一个城市的园林苗圃面积应占建成区面积的2 % 3%,并根据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及市场需要制订苗木生产规划。按照这一标准,可计算出一个城市的园林苗圃的面积规模。从数量上来说,一般中等城市设置13个苗圃,大型城市设置35个苗圃。,3,园林苗圃的规模按照其用地面积来划分,可分为大型苗圃、中型苗圃、小型苗圃三类。大型苗圃面积在50 hm2以上,其具有功能齐全,产量大,机械化在其间作业效率高等优点,可以作为主导型园林苗圃,但占地大、投资多成为该类型生产绿地发展的主要障碍。中型苗圃面积20 hm2左右,面
3、积相对较小,容易实现集约化经营。小型苗圃面积在35 hm2,占地少、投资少,建设周期短,可重点培育某些苗木。各城市应依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大、中、小苗圃相结合,合理布局,为城市园林绿化提供优质苗木。,4,(二)生产绿地的布局,苗圃、花圃等生产绿地,一般应设置在城市近郊,园林苗圃的设置地点,距城市中心不宜超过20 km。大城市的园林苗圃,应比较均匀地分布在市区周围,以便就近出圃,缩短运输距离,提高苗木成活率。同时,生产绿地的布局应综合考虑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的结合。远期要建立的公园、植物园、动物园等绿地,均可作为近期的生产绿地。这类生产绿地的设置既可以充分利用土地、就地育苗,又可熟
4、化土地、改善环境,为远期的建设创造有利条件。,5,二、 城市生产绿地的用地选择,(一)生产绿地的区域位置,生产绿地的区位一般要求交通方便、道路良好,距市中心一般不宜远于20 km,既能保证电力的正常供应、劳动力和技术管理的投入,又能缩短与城镇运输距离,降低成本,提高绿化苗木成活率,尤其对培育大苗移栽,交通方便与否极为重要。盆栽苗圃最好选在主要公路两侧或苗圃较为集中以及能集中经营的城镇附近。,6,(二)生产绿地的自然条件,(1)地形条件生产绿地宜建在地形平坦、地势较高、便于排灌、坡度适中、坡向适宜的平地,生产区的坡度一般不大于0.2 %。在地形平坦的圃地,影响苗木生长的温度、土壤、湿度等生态因子
5、在较大范围内差异较小,对苗木影响程度相近,有利于调节控制,也便于生产中的机械化作业,节省人力,降低成本。 若在山地建设生产绿地,应选择坡度适中、排涝良好、灌溉方便的山地。,7,(二)生产绿地的自然条件,(2)土壤环境土壤是苗木生长的基础,土壤的质地、结构、肥力和持水力对苗木的生长影响极大。苗圃用地应选择物理、化学性状良好的土壤:通气良好,具有较好保水、保肥能力,土层深度在50 cm以上,pH值宜为6.07.5,含盐量宜低于0.2 %,有机质含量不低于2.5 %,氮、磷、钾的含量与比例应适宜,具有团粒结构的壤土是最理想的土壤。,8,(二)生产绿地的自然条件,(3)水源环境 生产绿地应选择水源充足
6、、水质良好、含盐量低、排灌方便,并无严重大气和水源污染的用地,如:江河湖泊水库等天然水源附近,以利于引水灌溉,若无天然水源或天然水源不足,也可选择地下水源充足,可打井或挖水池蓄水的地方作为生产绿地。同时,生产绿地的地下水位宜在2m左右,沙土11.5 m以下,沙壤土2.5 m以下,碱性土壤4 m以下,地下水位过高,会影响苗木的生长。,9,(二)生产绿地的自然条件,(4)病虫害及杂草育苗工作中常常因病虫危害而造成很大损失,因此生产绿地应选择病源、虫源较少的地方建设,避免建在病虫害多发地区。此外,有恶性杂草和杂草源的地方以及长期种植烟草、棉花、玉米、薯类等的地方,不宜作为生产绿地。,10,三、生产绿
7、地规划设计,(一)前期工作,在进行规划设计之前,应由设计人员、施工人员及经营管理人员共同对生产绿地用地进行调研,收集与基地有关的技术资料和进行实地踏看、测量,了解并掌握场地各种有关的外部条件和客观情况,以及可能影响工程的其他客观因素,并充分了解生产绿地投资方的具体要求:概念意愿、投资额度、时间期限、设计要求等,有的放矢地开展下一阶段规划设计工作。,11,场地调研的主要内容包括: (1)场地概况:包括场地基本情况、用地范围、区位分析、对外交通及周边环境等; (2)自然条件:主要包括地形、水体、土壤、植被等几大要素; (3)气象资料:主要包括常年积累的气象资料和基地范围内的小气候资料两部分; (4
8、)人工设施:建筑和构筑物、道路 、管线。,12,三、生产绿地规划设计,(二) 分区规划设计,生产绿地分为生产用地区和非生产(辅助)用地区两大分区。(1)生产用地分区 生产用地分区一般可划分为播种区、营养繁殖区、移植区、大苗区、母树区、引种驯化区、温室及大棚区等,这些分区可以是一个或多个作业区。,13,(2)辅助用地分区 苗圃的辅助(非生产)用地包括:道路系统、灌溉系统、排水系统、防护林带、服务管理及附属设施区五个组成部分。 道路系统 生产绿地的道路系统分为主干道(一级路)、支道或副道(二级路)、步道(三级路)及环路,要求遍及各个生产区、辅助区和生活区。,表8-1 生产绿地道路系统分级表,14,
9、 灌溉系统 生产绿地灌溉系统包括水源、提水设备和引水设施三部分。水源主要有地面水(河流、湖泊、池塘、水库等)和地下水(泉水、井水)两类,也有采用城市市政供水的情况;提水设备多使用抽水机(水泵),可视育苗蓄水量的情况,选用不同规格的抽水机;引水设施有地面渠道引水和管道引水两种。灌溉目前主要有渠道灌溉、管道灌溉、喷灌和滴灌等四种形式。,15, 排水系统 排水系统是保障苗圃生产安全不可缺少的重要设施,对地势低、地下水位高及降雨量多而集中的地区尤为重要。排水系统由大小不同的排水沟组成,排水沟分明沟和暗沟两种,目前采用明沟排水较多,离城市排水管网较近的苗圃可考虑建设地下管道,进入市政排水系统。排水网络与
10、渠道灌溉网络正好相反,地表径流先经由小的沟渠,再汇入大的排水沟渠,最终排入河、湖等自然水域或市政排水系统。,16, 防护林带 为了降低风速、避免苗木遭受风沙危害,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和苗木水分蒸腾,创造良好的小气候条件和适宜的生态环境,在风害威胁严重的地区,生产绿地中应设置防护林带。防护林带的设计规格,依生产绿地的大小和风害程度而异。一般小型生产绿地与主导风向垂直的一侧设一条林带;中型生产绿地在四周设置林带;大型生产绿地除在周围设置环圃林带外,应在圃内结合道路设置与主导风风方向垂直的若干辅助林带。防护林的规划设计要点详见本章第二部分防护绿地规划的相关内容。,17, 服务管理及附属设施区 专业性育苗
11、应设有服务管理及附属设施区,包括宿舍、食堂、办公室、工具室、水源站、变电站、贮藏室、消毒室、包装场、排灌设施、蓄粪池等建筑和构筑物,以及运动场、晒场、积肥场等配套场地设施。该区域应设在交通方便、地势较高、基础设施较好的区域。大型生产绿地的建筑最好设在苗圃中央,以便于苗圃经营管理;畜舍、猪圈、积肥场等应放在较隐蔽和便于运输的地方。,18,(三)生产绿地的用地平衡,(1)生产用地面积生产用地即直接用来生产苗木的地块,通常包括播种区、营养繁殖区、移植区、大苗区、母树区、引种驯化区以及温室区等。具体计算公式如下:,19,由于可用土地有限,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在我国一般不采用轮作制,而是以换茬栽培为 主,
12、在换茬栽培的情况下,上述公式可变为:,20,依上述两个公式所计算出的结果是某树种的理论育苗所需面积,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在苗木抚育、起苗、贮藏等环节的作业中,苗木都会受到一定损失,因此计划苗木产量应适当增加3 %5 %,苗木育苗面积也应相应增加、留有余地。 某树种在各育苗区所占面积之和,即为该树种所需的用地面积,各树种所需用地面积的总和即为生产绿地育苗总用地面积。育苗总用地面积再加上引种驯化区面积、温室及大棚区面积、母树区面积等其他生产用地面积,就是生产绿地生产用地的总面积。,21,(三)生产绿地的用地平衡,(2)辅助用地面积生产绿地的辅助用地(非生产用地)包括:道路系统、停车场、排灌系统、管理
13、区建筑用地(办公用房、生产用房和生活用房等)、以及蓄粪池、积肥场、晒种场、露天贮种坑、苗木窖、各种防护林带和圃内绿篱、围墙等用地。辅助用地的面积一般不宜超过总用地面积的20 %,其中道路占地面积一般不应超过总面积的710 %,排水系统面积一般占总面积的15 %,建筑用地面积一般为总面积的2 %左右。,22,防护绿地是出于卫生、隔离、安全等要求而建设的,具有一定防护功能的绿地,它是城市绿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防护绿地可以发挥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降低风速,减弱强风及强风所夹带的沙、尘等对城市的侵袭,以及美化城市、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作用。,第二节 防护绿地规划,23,一、防护绿地的类型,防护绿地
14、按不同的划分依据可分为以下不同的类型: 根据防护林的功能或主要防护的危害源种类分为防风林、治沙林、防火林、防噪林、防毒林、卫生隔离林等; 根据主要的保护对象分为道路防护林、农田防护林、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交通防护林(铁路、公路)等; 根据防护林营造的位置分为环城防护林、江(或河、湖)岸防护林、海防林、郊区风景林等。需要说明的是,许多防护绿地的设置与各自发挥的作用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发挥的作用是综合的。,24,二、各类型防护绿地规划设计,(一)城市防风林绿地,城市防风林带除了能起到城市绿地诸如调节温度和湿度、改善小气候条件等一般功能以外,其主要作用是降低风速,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产 绿地 防护 规划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88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