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常用糖尿病健康教育方法2014课件.pptx
《基层常用糖尿病健康教育方法2014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层常用糖尿病健康教育方法2014课件.pptx(1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基层常用糖尿病健康教育方法,中国健康教育中心程玉兰,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35岁及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二、服务内容(一)筛查 对工作中发现的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建议其每年至少测量1次空腹血糖,并接受医务人员的健康指导。(二)随访评估 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提供4次免费空腹血糖检测,至少进行4次面对面随访。 (1)测量空腹血糖和血压,并评估是否存在危急情况。 (2)若不需紧急转诊,询问上次随访到此次随访期间的症状。 (3)测量体重,计算体质指数(BMI),检查足背动脉搏动。 (4)询问患者疾病情况和生活方式,包括心脑血
2、管疾病、吸烟、饮酒、运动、主食摄入情况等。 (5)了解患者服药情况。,(三)分类干预 (1)对血糖控制满意(空腹血糖值7.0mmol/L),无药物不良反应、无新发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无加重的患者,预约进行下一次随访。 (2)对第一次出现空腹血糖控制不满意(空腹血糖值7.0mmol/L)或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结合其服药依从情况进行指导,必要时增加现有药物剂量、更换或增加不同类的降糖药物,2周内随访。 (3)对连续两次出现空腹血糖控制不满意或药物不良反应难以控制以及出现新的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加重的患者,建议其转诊到上级医院,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4)对所有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与患者一起
3、制定生活方式改进目标并在下一次随访时评估进展。告诉患者出现哪些异常时应立即就诊。(四)健康体检 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进行1次较全面的健康体检,体检可与随访相结合。,糖尿病患者教育目标,糖尿病治疗全面达标:血糖控制达标,血脂、血压正常或接近正常,体重保持在正常范围,精神状态良好。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患者生存率,糖尿病患者健康指导提纲,血糖方面低血糖的识别与处理方法监测血糖与糖基化血红蛋白的意义与方法 自我监测血糖的重要性与方法血糖仪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如何正确记录血糖监测结果并交给医生,饮食方面掌握24小时食谱记录方法(量化)掌握饮食热量和食物交换份的计算方法设定自己每日的食谱营
4、养选择运动运动禁忌与注意事项简单的轻度的运动方式与运动日记的记录方法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与适宜运动量的判断运动消耗能量分值计算如何计算每日热量的出入平衡,药物治疗服用药物的名称及其主要治疗作用服用药物的副作用与应对方法如何按医嘱服药,避免遗忘联合用药原则与方法胰岛素治疗注意事项学会注射胰岛素:剂量,部位,方法,保存,Company Logo,并发症监测与处理学会自我监测血压与记录血压学会自我检查和发现糖尿病足学会尿常规检查的尿液收集方法脑卒中早期症状自我识别与处理心肌梗死与心绞痛早期症状自我识别与处理如何呼叫急救车,生活方式戒烟限制饮酒规律生活饮水管理减少心理压力与应对意外紧张事件良好家庭氛
5、围的营造,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不了解、不熟悉糖尿病预防控制的知识和技能,不能提供科学、规范的信息不了解目标人群的需求和特点,缺乏针对性、适宜性不会运用健康教育的技术和手段,活动形式单一、落后,缺乏吸引力,主要内容,一、需求评估,二、常见糖尿病教育方式及其选择,三、基层开展患者教育的常用形式,五、记录文件管理与效果评价,六、健康教育活动实例,四、健康教育材料的使用,(一)需求评估的目的与意义,目的 针对患者个体特点及差异化需求,与患者一起确定自我管理目标,明确为达到目标需采取的教育指导方案和行动计划。意义 需求评估是患者教育程序的首要步骤。为了提高患者教育的效果,必须在针对患者个体
6、特点及需求的评估基础上制定教育计划。,患者教育的过程,为了提高患者教育的效果,在教育程序中更应强调患者参与的重要性。协同教育模式就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法,它能够调动患者的积极性,教学互动,避免传统的灌输式宣教。,(二)需求评估的内容与方式,1.学习能力、兴趣评估确定适合患者的学习方式2.学习需求评估确定患者必须掌握的与糖尿病相 关的知识、态度和行为、基本技能。3. 心理状态评估了解患者对疾病的态度与信心、 期望,自我管理能力 4.社会支持状态评估了解患者家庭与社会环境支 持状态5.生活方式评估帮助患者确定可行的生活方式干 预计划,1.学习能力、兴趣评估(询问方式),了解患者阅读理解能力-文化程度
7、及简单处方说明测试。了解患者喜爱的学习方式,如阅读、看光碟或听讲座、上网学习、QQ等。患者是否愿意接收有关信息及为什么?-了解主观学习态度和动机。,2.学习需要评估,患者了解那些有关糖尿病知识(关键知识、常见误区)?对自我患病的原因有何认识?愿意在哪方面做出改变?是否掌握改变的技能?,3.心理状态评估(询问问题),患病后患者心理状态如何?是否很焦虑、压抑或感到无所谓?患者对控制好自己的疾病是否有足够的信心?患者对治疗与预后有何期望?,4.社会支持状态评估,患者亲属是否愿意支持患者做出生活方式的改变?是否愿意通过参与社区组织的活动,如患者俱乐部等方式来得到支持与帮助?,5.生活方式评估,(1)饮
8、食状况了解饮食习惯 (每日主食、蔬菜、肉蛋、甜食类摄入种类及次数,平日是否注意饮食清淡,少油低脂,少糖低盐;多吃粗杂粮及豆类、会选择含纤维素多的绿叶菜, 知道哪些水果含糖量较少等),某女士的一日食谱(单位 g),评价点,1、膳食结构(食物种类)2、各类食物摄入总量3、膳食总能量4、三大营养素供能比5、各种营养素摄入量,评价标准,1、中国居民膳食宝塔2、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合理性评价,1、合理?不合理?2、个性化的膳食建议!,LOGO,膳食营养的评价标准,能量,营养素,摄入量,营养素供能比例,摄入量与需要量相差在10以内,CHO:PRO:FAT=60%:15%:25%,摄入
9、量,日摄入量与推荐量相差在10以内;周摄入量5,其它,如对PRO、FAT摄入比例的规定,膳食评价的内容汇总1.食物摄入类别及摄入量评价: 参照膳食指南及膳食宝塔进行;2.膳食能量摄入评价: 与推荐摄入量比较,相差在10以内为正常。,例:某人群热能供给量推荐值为2243 kcal,实际摄入为2050 kcal,热能摄入占供给量标准的%(20502243)100%91.4% 评价:能量供给合理!,3.三大营养素供能比,平均而言,碳水化合物(CHO)供能比为60; 蛋白质(PRO)供能比为15; 脂肪(FAT)供能比为25。,将实际供能比与理论供能比相比较,以评价膳食结构;优质蛋白占总摄入蛋白的1/
10、3以上;脂肪摄入(动物性食品、油脂类)是否平衡。,4.三餐能量分配比 结合制定对象具体情况,按早:中:晚3:4:3或2:4:4的标准评价。三餐是否定时、定量;结合制定对象的工作情况、生活规律进行指导。,5.生活方式评估,(2) 运动习惯 每周运动次数,分钟/次,种类,是否达到要求及困难。(3) 吸烟、饮酒行为日吸烟量(支),是否愿意减少吸烟或戒烟每次饮酒量:每周饮酒不宜超过两次。每次不超过一个“酒精单位”, 是否愿意减少等。(4)行为原因分析-找出沟通与干预重点坚持不健康的行为或采纳新的行为存在哪些障碍与促进因素(包括健康、政策、经济、文化习俗、服务等方面的因素)? 应用健康信念模式、行为改变
11、阶段理论、力场分析等,从3个侧面评估体力活动:强度、持续时间、频率 主要工具/方法:体力活动日记、体力活动回顾 如果是自报数据,有可能高估或低估能量的消耗 可通过软件进行,利用体力活动数据库,体力活动评估,注:体力活动包括休闲活动、体育运动、日常生活活动、职 业活动。 共同点:消耗能量!,可改变的行为危险因素吸烟过量饮酒不合理膳食运动不足精神紧张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年龄性别种族、遗传,中间危险因素(生理指标)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胆固醇,收集健康信息KYN(know your number),1)个人情况:年龄、性别、民族、文化程度、婚姻、职业。2)家庭情况:家庭成员、居住条件、经济条件。3)
12、本人病史、生育史、家族史。4)生活方式:膳食、吸烟、饮酒、体力活动、职业暴露等。5)体检结果:身高、体重、腰围、血压;血、尿常规,血脂、血糖等;超声波、心电图、胸部X光片。6)医疗卫生服务:是否定期体检、就医行为等。7)心理状况:人格、心理特征、精神压力等。,29,社会人口学特点: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收入、社会地位、居住地语言文化特点:民族、语言、风俗习惯信息需求:知识、技能主要信息来源:朋友、同伴、其他人群、媒体等对健康问题的认知:知识、态度等健康状况:是否已存在健康问题媒介、渠道拥有情况:电视、网络、手机,充分了解目标人群个体特征,(二)需求评估资料获取方法,面面交谈与询问查阅病历
13、和健康档案问卷调查与小组访谈根据患者的需求评估资料,在与患者及家属充分讨论后,共同确定需要重点解决的健康和行为问题,以及导致这些问题的影响因素,同患者共同制订出可行的教育目标和执行方案。,身高175cm,体重93kg,体重指数30.4。血压: 140/105 mmHg。心率:66 次/分,心律齐,各昕诊区未闻及杂音。胸透:心肺未见异常。血尿常规:正常。肝肾功能:正常。空腹血糖:11.1mmol/L。总胆固醇:7. 6mmol/L (参考值3.6 - 6.5) 。甘油三脂:3. 7mmollL (参考值0- 1.7 1)。高密度脂蛋白:1. 0mmol/L (参考值1.16 - 1.55)。乙肝
14、表面抗原:阴性。眼底检查:未见异常。心电图:正常。腹部B 超:脂肪肝。心脏超声:心内结构及血流未见异常。,体检资料,界面,干预,健康危险因素评价,问卷,问卷,糖尿病分级管理,(四)制定改进目标举例,某患者目前的主要问题是由于不良饮食习惯导致血糖控制不佳,而患者及其家属都不知道如何制定糖尿病膳食食谱,经与患者沟通:近期目标:帮助患者了解糖尿病一般知识、营养学常识、糖尿病食谱的制定及家庭膳食注意要点等;远期目标: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减轻或避免各种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四)制定改进目标举例,评估患者体重超标情况,以个体化原则推荐适度减重方法,设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减肥目标,如减510kg或减
15、轻体重的10%,配合饮食、体育锻炼有助于强化减重效果。新诊断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应饮食控制、运动治疗2-3个月,血糖控制不满意时再进行药物治疗。,(五)需求评估基本技巧,1. 恰当的称呼患者的姓名,表示尊重和平等。2. 选择患者最关心的话题作开场白。3. 交谈时眼睛注视患者,注意倾听患者的陈述。4. 跟着患者的思路把问题展开或改变话题,而不是机械地按表格内容询问患者。5. 多使用开放性提问的形式,有利于客观的收集信息。注意观察患者的表情、动作等非语言形式所传达的信息。不断用点头等,表示对患者陈述的理解,并鼓励患者继续诉说。6. 抓住特殊问题,如,对患者饮食问题的看法和做法,进行深入了解,
16、详细评估。,主要内容,二、常见糖尿病教育方式及其选择,一、需求评估,三、基层开展患者教育的常用形式,五、记录文件管理与效果评价,六、健康教育活动实例,四、健康教育材料的使用,(一)按学习目标不同选择教育形式,1.认知的教育: 如饮食知识、运动疗法教育可利用讲解、讨论,辅以实物模型、图片、手册和幻灯片等教学工具;对于认知能力很高的患者可以提供自读材料、网络学习方式进行自我学习。2.操作技巧教育:如胰岛素注射技术,血糖、尿糖测定,采取示范、实物模型和图片为主的方法。,(二)因人施教与多种教育形式并举,糖尿病教育可以是大课堂式、小组式或个体化,大课堂式群体教育的影响力较大,同时接受教育的人数较多,而
17、小组式或个体化的针对性更强。根据患者情况和教育目标的差异,因人施教,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与方法。,(三)常见教育方式及优缺点,1.群体教育:如演讲会、沙龙、俱乐部、糖尿病膳 食试餐会等方式,进行咨询、解答。2.小组教育:小组教育是指糖尿病教育者针对多个 患者的共同问题,同时与他们沟通并给予指导,允 许患者互教互学,讨论、提问。3.病友讨论会:完全患者主持与参与,鼓励患者讲 解并分享糖尿病自我管理经验。,(三)常见教育方式及优缺点,4.示教与操作练习:指导患者或家属学习一些操作技巧 。例如:血糖检测、胰岛素注射技术。5.场景模拟与角色扮演:通过模拟现实生活环境的角色,如小品表演形式,使患者运用所学
18、的知识对是与非、对与错做出判断,同时,针对患者困扰的问题,帮助他们分析和讨论出更好的应对办法。6.电话咨询:开通热线电话及设置专题内容,为患者咨询。,(三)常见教育方式及优缺点,7.媒体宣传:电视、广播、报刊、杂志。8.网络及新媒体教育:根据患者认知能力信息接受习惯,可以通过建立专业的糖尿病网站,利用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开展教育,专门接受患者的咨询、解答问题,也可以让为患者通过观看网络专家授课视频、定制手机短信与手机报、参加医患交流QQ群、微信等方式进行患者教育。9.结合随访管理进行教育:随访是医院实施糖尿病患者管理的参与方式,包括门诊随访(包括电话随访)、家庭随访、集体随访三种方式。,主要内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层 常用 糖尿病 健康 教育 方法 2014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87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