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章课件.ppt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章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章课件.ppt(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城市用地及其规划布局,2,Principles of Urban Planning 4,第一节 城市用地一、城市用地,(一)概念城市规划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 确定城市用地的规模和范围 进行用地的功能组合和划分 合理利用并节约土地定义:是指用于城市建设和满足城市机能运转所需要的土地,它们既是指已经建设利用的土地,也包括已列入城市建设规划区范围而尚待开发使用的土地,3,Principles of Urban Planning 4,(二)城市用地的特征1、自然特征:不可移动性、空间定向性、耐久性2、归属特征:社会隶属关系(如使用权、产权)3、经济特征: 区位经济价值(地价差异) 开发价值(生地
2、与熟地) 所有权价值(所有权的出让和转让)4、法律属性: 土地不动产的资产类别 通过法律而具备法律属性(三)城市用地的价值:使用价值、经济价值(四)城市用地的区划:行政区划、用途区划、房地产权属区划、地价区划、环境区划、农业区划等(五)城市用地的归属与管理,4,Principles of Urban Planning 4,二、城市用地的适用性评价,(一)用地的自然(环境)条件评价1、地质条件(1)地基承载力(地耐力):影响建设造价一般地耐力要求:最好150Mpa(1T/M2=10Mpa) 最低100Mpa(2)地震 依据地震基本烈度,进行设防标准的确定 基本烈度百年内该区可能出现的最大烈度,是
3、设 防的依据 设计烈度切实而经济的烈度 考虑地震时,土地改变情况。如:土质的液化等,5,Principles of Urban Planning 4,(3)滑坡与崩塌 常发生在丘陵或山区、河道、路堤等 用地选择应避免使用不稳定的坡面或采取工程措施(4)冲沟 水土流失、切割土地增、增加建设工程投入 对地表水导流、绿化、修建护坡工程等(5)矿藏 资源之一,其分布与开采影响到城市用地的选择和城市布局的形态 如:淮南市,6,Principles of Urban Planning 4,7,Principles of Urban Planning 4,2、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1)水文条件: 江河湖海(泊
4、)等地表水的状况 使用价值:城市水源地、水运交通等 环境价值:改善气候、稀释污水、排除雨水、美化环境 地表水的防洪问题(灾年的水位、设防标准、重现期) 重要的城镇、工业重心、大城市按100年一遇,200年一遇较核验证;一般城镇按2050年一遇(2)水文地质条件: 地下水状况(存在形式、含水层厚度、矿化度、硬度、水温、流动态势等),作为城市水源,地下水的合理开采利用 水位下降所引发的地面沉降 地下水的水质污染 地下水的补给措施 统一管理,合理开采 加强植被,减少径流 开挖蓄水池,保留水面,以加强渗透,8,Principles of Urban Planning 4,3、气候条件(1)太阳辐射住宅
5、和建筑物的最佳朝向 日照间距(Insolation Standard)(2)风象 1)风向玫瑰图、风速图 2)污染风向玫瑰图 fp=f 或依据污染系数作图 污染系数=风向频率/风速 2)静风和微风盆地和峡谷地区 静风:V0.1m/s 空气滞留,不利污染扩散 城市布局、道路走向、绿地分布等方面,应考虑有利于城市的自然通风,如楔形绿地、风道等开敞空间,9,Principles of Urban Planning 4,10,Principles of Urban Planning 4,(3)温度: 城市“热岛效应” :在大中城市,由于建筑密集,绿地、水面偏少,生产与生活过程散发大量热量,出现市区气温
6、比较外要高的现象。(4)降水与湿度 雨量的多少及降水强度对城市排水设施有较突出的影响 滨水城市的防洪排涝问题,山区城市的山洪问题 城市相对湿度比郊区低,对城市居住环境有较大影响,11,Principles of Urban Planning 4,4、地形条件1)地形条件对规划和建设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城市规划布局、平面结构与空间布局特色的创造、城市轮廓线的形成。 如河谷、低山区、山区、平原、水网地区等 地面的高程与高差对制高点的利用、竖向规划、供排水等 地面的坡度供排水、建设土方量、道路走向 地形与小气候的形成向阳坡的利用 地形对其它方面的影响通讯广播的影响2)城市各项建设的适宜坡度(P.78
7、,表4-2-5),12,Principles of Urban Planning 4,(二)城市用地适用性评定 进行土地使用的功能与工程适宜程度 城市建设的经济性与可行性的评估 作用:为城市用地选择和用地布局提供科学依据1、用地评定的要求(P.78),13,Principles of Urban Planning 4,2、用地评定的分类对城市用地作出适宜性区划。一般分为三类: 一类用地:一般不需要或只需要稍加工程措施即可用于建 设的用地 二类用地:需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改善条件后才能进行 建设的用地。对设施或项目有一定的限制 三类用地:不适宜于建设的用地不同地区不能做用地质量类比3、用地评定的
8、成果包括图纸和文字说明城市规划文件之一城市用地工程地质评价图:进行城市土地质量的综合评价,确定用地适宜性区划,提出土地的工程控制要求可根据用地的具体情况分别标出各项分析与评定的内容,如地下水深线、洪水淹没线、地形坡度、地基承载力、地下矿藏分布范围等,14,Principles of Urban Planning 4,(三)用地的建设条件评价1、土地的产权属性,规划用地的性质(合理型、存在问题)2、地面建筑物、构筑物的保留与撤迁分析3、地块的交通条件4、地区的设施水平(水、电等)5、地块与城市中心区联系的方便程度,15,Principles of Urban Planning 4,三、城市用地选
9、择,(一)用地选择的影响因素城市用地选择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城市用地选择须由用地适用性评价的成果为依据,同时根据规划和建设的需求,综合考虑,对用地的适用性评价作出综合考虑。1、建设现状2、基础设施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4、生态环境5、文化遗存6、社会问题(二)用地选择的原则(P.81),16,Principles of Urban Planning 4,四、城市用地的分类,(一)城市用地的性质分类依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1、按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进行划分和归类。主要原则:(1)土地使用性质单一、分类明确的用地,按性质归类。 如:公园公共绿地,道路道路用地(2)独
10、立地段的单位用地,按单位主要性质归类 如:大学校园内的仓库、实习工厂、宿舍等均应归于高等院校用地(C61) 注:单位内的职工生活区(含住、公、道、绿等用地),应划归(R),17,Principles of Urban Planning 4,(3)具有双重使用性质的用地,应按实际使用的主要性质归类 如:颐和园应为公共绿地(G1),而不是文物古迹用地(C7) 故宫博物院文化娱乐用地(C3),而不是文物古迹用地(C7)(4)多功能的用地应按使用的主要性质归类;难以确定时,应按底层使用的主要性质归类 如:商住楼、多功能综合楼(5)利用上空和地下作多种用途的用地,应按地面使用的主要性质归类 2、城市用地
11、分类(P.84,表4-3-1,需要熟记)采用大类、中类、小类三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共分10大类,46中类,73小类,18,Principles of Urban Planning 4,19,Principles of Urban Planning 4,(二)城市用地的用途分类1、中、小城市(P.85 图4-3-1) 市区(中心城区) 市区 小城市 郊区 中等城市 近郊区 远郊区2、大城市(P.85 图4-3-1) 市区(中心城区) 近郊区(Suburb, Suburbia) 大城市 近郊工业区 远郊区(Exurb, Exurbia)、城镇 卫星城(镇)等,20,Principles of Urb
12、an Planning 4,21,Principles of Urban Planning 4,第二节 城市主要组成要素的规划布局一、工业用地城市中的布局,(一)总论1、定义 工业用地工矿企业的生产车间、库房及其附属设施等的用地,包括专用的铁路、码头和道路等用地(不包括露天矿用地,该类用地归入E)。,22,Principles of Urban Planning 4,2、城市中工业用地的比例关系 1525%,1025m2/人 其中: 城市规模越大,工业用地所占比例一般越低 没有大中型工业项目的中小工矿城市 工业用地的比重最大不宜超过30%。3、工业用地在城市布局中的作用:工业用地的布局会影响和
13、制约其它用地的布局。 如:工业用地 仓储用地 居住用地 绿地系统 公共服务设施 城市或区中心位置,23,Principles of Urban Planning 4,(二)工业用地的选择1、工业用地的一般要求(1)形状和大小 一般应较为规整,不宜过于狭长或形状奇特 应有足够的面积,满足扩建的可能性(2)地形和地势 1)地形:最大纵坡:i=2%,(0.5i2) 最小纵坡:i=0.5% (大于排水沟纵坡i=0.3%) 利用重力运输的工厂,最好布置在大斜坡上 2)地势:结合工厂的规模、特点和要求进行选择,24,Principles of Urban Planning 4,(3)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 1
14、)工程地质 不宜选在7级及7级以上地震区 要满足工业厂房、设备、产品等对土地耐压强度的要求,地耐力一般不宜小于150Mpa(有锻压车间的情况除外) 2)水文地质 地下水位最好低于厂房建筑的基础,并能满足地下工程的要求 地下水质要求不能对混凝土产生腐蚀作用,化工厂的地下水水质不能对管道造成腐蚀,以免造成有害、有毒物质的渗漏,且最好是干燥不渗水的地质情况,25,Principles of Urban Planning 4,(4)交通运输良好的交通区位 1)工业用地应有利于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考虑接轨(专用线)的要求 工业用地应在国家干线、接轨站、编组站的同侧 专用线应尽量不穿越河流、深谷、起伏较大
15、的地区 2)沿江、沿海的工业用地,应考虑建港的要求 港址应选择在岸线稳定、冲刷变化不大、水域较宽、水深可供船舶安全离靠、地质地形良好的河段、海岸,并有足够的陆域布置生产及辅助设施使用 3)工业用地应尽量靠近公路干线或靠近适于修建进厂公路支线的地方,26,Principles of Urban Planning 4,(5)防洪: 1)工业用地应避开洪水淹没区,并应高出最高洪水位0.5米以上 设防标准:大、中型企业百年一遇 小型企业五十年一遇 2)厂区不应位于大型水库坝址下游地带(6)其它要求 1)大运输量的要求 冶金、煤炭、电力等企业 用地应尽可能地靠近原料产地,并争取设置铁路专用线 应尽可能利
16、用航运,争取能从船上直接经厂区装卸货物,27,Principles of Urban Planning 4,2)大量用水的企业 火力发电厂、造纸厂、炼油厂、石油化工、氮肥厂等 用地应尽可能靠近丰富的水源地,并尽可能地缩小与水源的标高差 选择用地时应注意工业生产对水质的要求,如造纸、食品等均对水质有特殊的要求3)大量用电的要求 铝厂、铁合金厂、电炉炼钢厂、水泥厂等 用地应尽可能靠近电源 如采用高压输电(架空线路),必须有一定的开阔地带 发电机电压直接输电的允许距离:10Kv,45Km 6Kv,34Km 3Kv,1.52Km,28,Principles of Urban Planning 4,4)
17、大量用汽(热)的要求 炼油厂、染料厂、胶合板厂等 厂址应尽可能靠近热电厂(站)(送汽过程中,每公里约损失1.5个大气压),一般约在1.50.5KM为宜,不得了超过4KM。输送热水时,一般可至45KM,有时可达1012KM,29,Principles of Urban Planning 4,2、工业用地选择的原则(1)可达性条件(Accessibility)1)产品和原材料的可达性 产品或原材料的体积较大、重量重等工业,如纺织、冶炼、食品等 产品或原材料均由外埠销售或提供,如深圳的加工工业 对外交通运输设施的依赖性比较大,尤其是大运量、快速的运输方式2)市场可达性 产品的标准化程度决定了其对市中
18、心的依赖程度。产品非标准化程度高的企业主要有:服装、食品、印刷等 此类企业布局的要求是: 在城市中心地区或附近(如曼哈顿的服装产业) 与市中心有方便的联系(与道路系统的组合),30,Principles of Urban Planning 4,3)劳动力的可达性 女性劳动力就业比例比较高的企业,应靠近城市居住区选址或与城市居住区同区; 高质量的劳动力需求量大的企业(如高新技术产业)应靠近城市中心地带选址。 劳动力可达性的好坏主要影响上、下班的通勤问题:时间、精力、费用等 资料表明,劳动力的可达性越差,其劳动报酬就越高,31,Principles of Urban Planning 4,(2)邻
19、里性质(Neighborhood)1)邻里相容的产业M1、M2 相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较小,可以与其他工业门类或城市中的其它用地相邻而居,甚至可布置在城市的居住区内 如:服装业、电子业、组装业等等2)邻里不相容的产业M3 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较大,一般不适宜与其它用地相邻 可将相同污染性质的工业集中布置在一起 有大气和粉尘污染的工业,可布置在城市的下风向 有废水污染的工业应布置在城市的下游 有废渣排放的工厂要有足够的堆场(堆放期15年以上) ( 污染工业的集中布置,会导致该地区的地价和吸引力下降,形成城市中的衰亡之地。),32,Principles of Urban Planning 4,(3)地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规划 原理 第四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87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