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图的识别及应用与涉密地图的保密管理课件.ppt
《地形图的识别及应用与涉密地图的保密管理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形图的识别及应用与涉密地图的保密管理课件.ppt(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地形图的识别及应用与涉密地图的保密管理,2018年4月,主要内容,一、地形图的基本知识二、地形图的识读三、地形图的应用四、使用地形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五、涉密地图的保密管理,一、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地形图:将地面上的地物和地貌沿铅垂线方向投影到水平面上,并按一定的比例尺缩绘到图纸上,形成与地面相似的平面图形,这种图称为地形图。地物:是指地面天然或人工形成的各种固定物体,如河流、森林、房屋、道路、农田等;地貌:是指地表面的高低起伏形态,如高山、丘陵、平原、洼地等。,高程:是指某一地点高出平均海平面的高度,又称海拔、绝对高度、绝对高程。,我国于1956年以黄海平均海水面作为全国统一的高程起算面,由该起
2、算面推算的全国所有高程,称为“1956黄海高程系”;但由于计算这个基面所依据的青岛验潮站的资料系列(1950年1956年)较短等原因,中国测绘主管部门决定重新计算黄海平均海面,以青岛验潮站1952年1979年的潮汐观测资料为计算依据,叫“1985国家高程基准”。 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高程和1956年黄海高程的关系为: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高程=1956年黄海高程-0.029m。习惯说法是新的比旧的低0.029m。,等高线:地面上各个相同高度点所连成的曲线,投影在平面上所形成的曲线称为等高线。等高线是地形图最主要的构成部分。,1)等高线的特征:,统一等高线上的高程处处相等。为封闭曲线,除陡壁以
3、外,不能中断,如在一幅图中不能闭合在另一幅图中闭合。等高线平距与坡度成反比。高距即相邻等高线的高差,平距即相邻两等高线的水平距离。等高线不能直穿河流,应折向上游正交。等高线密集表示地势陡峻,等高线稀疏表示地势平缓,等高线均匀表示地面倾斜一致。,2)等高线的分类 首曲线:按基本等高距测绘的等高线。用细实线绘制(0.15mm)。 计曲线:从起点起,每隔四条首曲线加粗一根等高线,便于计算高程。用粗实线绘制(0.30mm)。 间曲线:对于坡度很小的局部区域,当基本等高距不足以反映地貌特征时,可按1/2基本等高距加绘一条等高线。用细虚线绘制(0.15mm)。,二、地形图的识读,地形图的识读:判断和识别地
4、形图上所有划线、符号和注记的含义。 地形图的基本要素: 数学要素坐标系、投影方式、比例尺等; 自然地理要素地貌、水系、植被、土壤等; 社会经济要素居民、道路、经济文化、行政标志等; 注记和整饰要素图名、图号、测图日期、测图单位、采用的坐标系、高程系等。,1.地形图的图外注记 (1)图号、图名和接图表 图号:图的编号。 图名:图的名称。 接图表:该图幅与四邻图幅的相互关系。 (2)比例尺 有数字比例尺或直线比例尺。 (3)图廓、分度带和坐标格网 图廓:图幅四周的范围线。有内图廓和外图廓之分。 内图廓是地形图分幅时的坐标格网或经纬线。内图廓四个角标注的数字是它的直角坐标值。图内的十字交叉线是坐标格
5、网的交点。内图廓以内的内容是地形图的主体信息,包括坐标格网和经纬线、地貌符号、地物符号和注记。,(4)三北方向线及坡度尺 三北方向:真子午线、磁子午线、坐标纵轴。 坡度尺:地形图上量测坡度的图解。坡度尺用来量图上两点的地面坡度,用两脚规在坡度尺图上可量二条、三条、四条、五条及六条等高线线之间的坡度。,(5)测图时间、测图方法、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图式版本 测图时间:测图的年月日 测图方法:经纬仪测图、平板仪测图、航测、数字测图 坐标系统:1980国家大地坐标系、城市坐标系、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1954北京坐标系) 高程系统:1985国家高程基准、独立测区假定高程。(1956黄海高程系) 图式
6、版本:每隔几年会修订一次,注意区分。 (6)测绘单位、测量员、绘图员、检查(校核)员签名,2.地物识读,地物识读的目的是了解地物的大小种类、位置和分布情况。,地面上的地物,按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统一制定,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颁布发行的地形图图式中规定的符号描绘于图上。其中地物符号有下列几种: (1)依比例尺符号 是将实物按照图的比例尺直接缩绘在图上的相似图形,所以也称为轮廓符号。 (2)非比例符号 当地物实际面积非常小,以致不能用测图比例尺把它缩绘在图纸上,常用一些特定符号标注出来它的位置。 (3)地物注记和说明符号 注记常和符号相配合,说明地图上所表示的地物的名称、位
7、置、范围、高低、等级、主次等等。,3.地貌识读,(1)等高线表示地貌的原理 假设把一座山,从底到顶,按相等的高度,一层一层地水平面横截,则山的表面便会留下一条一条的弯曲截口痕迹线,再将这些截口痕迹线垂直投影到一个平面上,便呈现出一圈套一圈的曲线图形。地形图就是根据这个道理来表示地貌的。,地貌识读的目的是了解各种地貌的分布和地面的高低起伏状况。,(2)典型地貌的等高线山头、洼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悬崖,1)山头和洼地 都是一组闭合曲线; 用示坡线(-)指示斜坡向下的走向,有助于地貌的辨别。,2)山脊和山谷 山脊线是山体延伸的最高棱线,也称为分水线。 山谷线是谷底点的连线,也称为集水线。,3
8、)鞍部 相邻两个山头之间呈马鞍型的低凹部分。 鞍部是山区道路选线的重要位置。,(4)陡崖和悬崖 坡度在70以上的陡峭崖壁,有石质和土质两类。此处等高线非常密集或者重合为一条线,因此用陡崖符号表示。 悬崖是上部突出、下部凹进的陡崖。此处的等高线相交,下部凹进部分的等高线用虚线表示。,三、地形图的应用,地形图应用又分为室内应用和野外应用:,1.室内应用,(1)求点的坐标 如右图,求P点的坐标。 1)确定P点所在方格abcd; 2)过P点作格网平行线交方格于m、n点和f、g点; 3)量da、dm、dc、dg。,则P点坐标为:,2.求点的高程,1)点位在等高线上:高点的高程就是所在等高线的高程。 2)
9、点位不在等高线上:如右图中P点,可通过P作一条大致垂直于两相邻等高线的线段mn,在图上量出mn和mp的长度,则P点的高程为:,式中,hmn = 1m,为本图幅的等高距。设 dmp = 3.5mm,dmn = 7.0mm,则 hmp = (3.5/7.0)1 0.5m HP = 65+0.5 = 65.5m 实际工作中,常用目估法确定高程。,3.求图上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实地),(2)图解法: 1)量取图上两点间的长度,乘以比例尺分母。 2)用三棱尺量取图上两点间的实地水平距离。 3)用分规量取两点间的长度,在直线比例尺上读取实地距离。,(1)解析法:已知A、B两点的坐标如图所示,欲求A、B两点间
10、的水平距离,则A、B两点水平距离为:,4、利用地形图求算面积,主要指不规则图形面积的量算,常用方法包括透明方格纸法和平行线法。 (1)透明方格纸法 将方格透明纸(有mm格和cm格)覆盖在待测图形上,然后计数待测图形边界内满格个数N和不满格个数n。地形图上图形的面积 P=(N+n/2)G 实地的面积 S=PM2 式中 M-比例尺分母,2个大格、420个小格S=215+4200.15=93亩,(2)平行线法 将绘有等距平行线的透明纸覆盖在图形上,使上下边界处于平行线相切,逐个量出与图形相交的平行线在图形内那部分线段的长度l1、l2、l3ln,相邻两条平行线间截割的图形面积可近似为梯形。各梯形的面积
11、S等于1/2平行线间距(梯形的高)与相邻平行线长之和的积,所有梯形面积的总和等于待测图形的面积P,即P=SH。,2.地形图的野外应用,(1)判定方位(2)确定站立点(3)地形图与实地对照(4)按地图行进,要领:,地形图的野外定向就是使图上表示的地形与实地地形一致。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二种:罗盘定向:根据地形图上的三北关系图,将罗盘刻度盘的北字指向北图廓,并使刻度盘上的南北线与地形图上的真子午线(或坐标纵线)方向重合,然后转动地形图,使磁针北端指到磁偏角(或磁坐偏角)值,完成地形图的定向。地物定向:首先,在地形图上和实地分别找出相对应的两个位置点,例如,本人站立点、房角点、道路或河流转弯点、山顶、独
12、立树等,然后转动地形图,使图上位置与实地位置一致。,(1)判定方位,(2)确定站立点,1)根据景物判定法 如图所示,用现地对照的方法,比较站点四周明显地形特征点在图上的位置,再依它们与站立点的关系来确定站点在图上的位置。,2)侧方交会法 若站点位于线状地物(如道路、堤坝、渠道、陡坎等)上或在过两明显特征点的直线上,这时先按线状地物标定地形图方向。然后,在该线状地物侧翼找一个图上和实地都能辨认的明显地物,如图所示,在图上该地物点中心插一大头针,将直尺紧靠大头针并瞄准该地物点,沿直尺边缘用铅笔画直线,它与线状符号的交点即为站点在图上的位置。,3)后方交会法 用罗盘仪标定地形图方向,选择图上和实地都
13、有的2个或3个同名目标,在图上目标定位点上竖插一根大头针,使直尺紧靠大头针转动,照准实地同名目标,向后绘方向线,用同样方法照准其他目标,画方向线,其交点就是站点的图上位置,如右图:,在无法精确的标定地图时,还可以采用透明纸交会法确定。其具体做法:是选定图上和现地都有的三个明显地形点,再将透明纸固定在图板上,并在适当位置插一细针,以直尺紧靠细针,不动图板,依次向现地各地形点瞄画方向线,并在方向线的末端注上地形点的名称,然后取下透明纸,蒙在地图上,移动透明纸,使每条方向线准确的通过相应地形符号的定位点上,此时,透明纸上针眼位置就是站立点在图上的位置。,(3)地形图与实地对照,当进行了地形图定向和确
14、定了站立点的位置后,就可以根据图上站立点周围的地物和地貌的符号,找出与实地相对应的地物和地貌,或者观察了实地地物和地貌来识别其在地图上所表示的位置。地图和实地通常是先识别主要和明显的地物,地貌,再按关系位置识别其他地物,地貌。通过地形图和实地对照,了解和熟悉周围地形情况,比较出地形图上内容与实地相应地形是否发生了变化。,(4)按地图行进,按地图行进是识图用图最重要、应用最广泛的课题,也是用图最过硬的本领。 这里简要的介绍三条用图经验:第一条,行进前要认真做好图上准备。图上准备包括:一标、二量、三熟记。一标:就是根据工作在图上研究选定行进路线,并将沿途方位物,如岔路口、转弯点、居民地进口或出口的
15、方位物都在图上标绘出来,以便行进中现地对照。,二量:就是量测行进路线上各段里程,计算行进时间,并注记在图上。三熟记:就是熟记行进线路。熟记时一般按行进顺序,把各段的里程、两侧的方位物、地形特征和经过的村庄都熟记在脑子里。这样,走起路来,心中就有数了。,第二条,行进中要做到三明。即方向明、路线明,位置明。方向明:就是再出发点上,必须标定地图,对照地形,明确前进的道路和方向,防止开脚一步走错,造成以后的全程大错。路线明:就是在行进中,根据记忆,边走、边回忆、边对照地形,对行进的路线、里程心中始终明确。位置明:就是行进中,特别是经过每个岔路口、转弯点等,随时明了自己在图上的位置。,第三条,遇到有变化
16、的地形时,能根据变化规律,进行正确的分析判断。由于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突飞猛进,引起地形变化较快,而地图的测制和更新,需要一定的周期,地图总是落后于实地地形的变化。所以,实地用图时,经常会碰到地图与实地有不一致的地方,致使判定立点困难。这时要根据地形变化的规律,经过仔细对照,认真分析,然后判定站立点。,3、地形图在自然保护工作中的应用,小班勾绘是造林设计、检查验收、森林资源外业调查的重要内容,将小班准确的(界限准确、面积准确)勾绘在地形图上是林业技术人员的一项基本功。勾绘汇水面积界线,汇水面积的边界是指某地能汇集雨水的实际边界。通过一系列山脊线以及各山头、鞍部的曲线,并与河道指定断面形成的闭合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形图 识别 应用 地图 保密 管理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86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