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肥料学单元三土壤的基本性质课件.ppt
《土壤肥料学单元三土壤的基本性质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壤肥料学单元三土壤的基本性质课件.ppt(1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单元三 土壤的基本性质,第一节 土壤孔隙性与结构性,土壤孔性,土壤孔性是指能够反映土壤孔隙总容积的大小,孔隙的搭配及孔隙在各土层中的分布状况等的综合特性。,土壤孔性的好坏,决定于土壤的质地、松紧度、有机质含量和结构等。可以说,土壤孔性是土壤结构性的反映,结构好则孔性好,反之亦然。,一、土壤孔隙性,土壤孔性包括土壤孔隙度和孔隙类型,决定土壤气、液两相的总量,决定气、液两项的比例,土壤孔隙度:自然状态下单位容积土壤中孔隙容积占整个土体容积的百分数,即土壤大小孔隙的数量。,土壤孔隙度 (1土壤容重/土壤密度)100,公式的推导?,土壤孔隙度 孔隙容积/土壤容积100,怎么测?,1、土壤孔隙容积的数量
2、表示,2、土壤密度和土壤容重,1)土壤密度 概念:单位容积固体土粒(不包括粒间孔隙)的质量,叫做土壤密度,单位用g/cm3或t/m3表示。土粒密度与水的密度之比,叫做土粒相对密度(比重)。A、土壤密度大小取决于土壤矿物质颗粒组成和土壤有机质含量。B、通常情况下,土粒相对密度取多数土壤的平均值2.65,土壤孔性,土壤中常见组分的密度,土壤孔性,2)土壤容重 概念:自然状态下(包括土粒之间的孔隙),单位容积土壤的烘干质量,单位以g/cm3或t/m3表示 影响因素: A、质地 砂质土壤密度多在1.4-1.7g/cm3之间; 粘质土壤密度在1.1-1.6g/cm3之间; 壤质土壤则介于上二者之间 B、
3、结构 团粒结构多的土壤密度相应降低 C、有机质 富含腐殖质的土层一般结构良好,比较疏松,密度较小,约为0.8-1.2g/cm3 D、土粒排列方式,土壤孔性,最疏松的排列方式为正方体型,其孔隙度为47.64% ; 最紧密的排列方式为三斜方体型,其孔隙度为25.95%,反映土壤紧密度 计算土壤重量 Ms= S h d MS: 土壤重量 S:面积 h:土层高度 d:容重 计算土壤重各种组分的数量,3、土壤容重的应用,土壤容重的用途,土壤孔性,某土壤耕层容重为1.3 g/cm3,土壤相对密度为2.65,求该土壤的孔隙度?,计算土壤孔隙度:根据实测土壤的容重与密度,按下式计算:孔隙度=1-容重/比重,土
4、壤孔隙度=1-1.3/2.65=51%,计算工程土方量: 如在土工建设或土地整理工程中,有2000m2面积应挖去0.2m厚的表土,其容重为1.3t/m3,则应挖去的土方及土壤质量?,挖去的土方:2000m20.2m=400m3,土壤质量:400m31.3t/ m3=520t,土壤容重的用途,估算各种土壤成分储量:根据容重和土壤成分含量,来计算该成分在一定土体中的储量。例如,1hm2农地的耕层(厚0.2m)容重为1.3 g/cm3,有机质含量为15g/kg,全氮含量为0.75g/kg(按土壤质量计),则该农地耕层土壤中的全氮和有机质储量为多少?,全氮储量为:10000m20.2ml.3t/m30
5、.75g/kg 1000=1.95t。有机质储量为:10000m20.2ml.3t/m315 0.75g/kg 1000=39.0t。,土壤容重的用途,计算土壤储水量及灌水(或排水)定额:用容重值可计算某一土体容积中保存的水量,进而计算需要的灌水(或排水)定额。,土壤容重的用途,土壤孔性,3、土壤孔隙的类型,土壤孔隙度和土壤孔隙比只说明土壤孔隙的数量,并不能说明土壤透水、保水、通气等的性质如何。因此必需进一步了解土壤孔隙的大小及其分配状况。土壤孔隙的大小、形状均不规则,无法按其真实孔径来研究。土壤学中所说的孔隙直径是指与一定的土壤水吸力相当的孔径,叫做当量孔径。当量孔径与土壤水吸力的关系为:,
6、d=3/T,式中 d孔隙的当量孔径,mm; T土壤水吸力,100 Pa;,孔隙类型,非活性孔隙毛管孔隙空气孔隙,1)非活性孔隙(或称无效孔隙、微孔隙) 非活性孔隙指土壤中最细小的孔隙,其直径1.5105Pa)。 由于孔隙过小,土粒表面所吸附的水膜已将其充满,其中水分的保存依靠极强的分子引力,不能移动,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成为无效水,因此,也称无效孔隙。 无效孔隙度%=(无效孔隙容积/土壤容积)100,土壤孔性,2)毛管孔隙 毛管孔隙较无效孔隙粗,直径范围为0.002 mm-0.02 mm(土壤水吸力1.5105Pa-1.5104Pa)之间,这种孔隙具有明显的毛管作用,所以水分能借助毛管引力保存
7、在孔隙中,并靠毛管引力向各个方向移动,且移动速度快,易于被植物吸收利用。毛管孔隙度%=(毛管孔隙容积/土壤容积)100,土壤孔性,3)空气孔隙(通气孔隙) 空气孔隙是指孔径大于毛管孔隙的孔隙,即孔径0.02 mm(土壤水吸力1.5104Pa)。 这类孔隙中的水分主要受重力支配而排出,因而使这部分孔隙成为空气的通道,故称之为空气孔隙或通气孔隙。空气孔隙度%=(空气孔隙容积/土壤容积)100,土壤孔性,4、土壤孔隙的影响因素,质地 粘土孔隙小,以无效孔隙和毛管孔隙占优势,但孔隙数量多,土壤总孔隙度高;砂土以通气孔隙为主,但数量少,土壤总孔隙度低;壤土的孔隙度居中。 结构 团粒结构多土壤疏松,孔隙状
8、况好 土壤有机质含量 含量多的土壤总孔隙度高 土粒排列自然因素和土壤管理,土壤孔性,47.46%,25.95%,五、土壤孔性的调节,1、改良不良的土壤质地,2、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3、合理灌水和耕作,土壤结构,土壤中的固体颗粒很少以单粒存在,多是单个土粒在各种因素综合作用下相互粘合团聚,形成大小、形状和性质不同的团聚体,称为土壤结构体。,土壤结构包含着两重含义,即土壤结构体和土壤结构性。,土壤结构性指土壤中结构体的大小、形状、及相互排列组合形式等性质。,二、土壤结构性,土壤结构,一)土壤结构体的类型,块状结构体:其长、宽、高三轴大体近似,边面棱不甚明显,在土壤质地比较粘重、缺乏有机质的土壤中容
9、易形成,特别是土壤过湿或过干耕作时最易形成。,“坷垃”,土壤结构,核状结构体:长、宽、高三轴大体近似,边面棱角明显,比块状结构体小,一般多为石灰或铁质作为胶结剂,在结构面上有胶膜出现,故常具水稳性,这类结构体在粘重而缺乏有机质的表下层土壤中较多。,蒜瓣土,土壤结构,柱状结构体:呈立柱状,棱角明显有定形者称为棱柱状结构体,棱角不明显无定形者称为拟柱状结构体,常出现于半干旱地带的表下层,以碱土、碱化土表下层或粘重土壤心土层中最为典型。,“立土”,土壤结构,片状结构体:呈扁平状,往往由于流水沉积作用或某些机械压力所造成,常出现于森林土壤的灰化层、碱化土壤的表层和耕地土壤的犁底层。在雨后或土壤灌溉后所
10、形成的地表结壳或板结层,也属于片状结构体。,“卧土、平搓土”,土壤结构,团粒结构体,“蚂蚁蛋、米糁子”,团粒结构是指近似球形的较疏松的多孔的小团聚体, 直径约为0.2510 mm,具有水稳性。 微团聚结构指0.25 mm以下的团聚体。 团粒结构一般多在有机质含量高、肥沃的 耕层土壤中出现。,土壤结构,二)土壤结构体的形成,土壤结构体的形成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由原生土粒凝聚胶结,形成初级复粒或致密土团;第二阶段则由初级复粒或小土团进一步粘结,或聚合成大土块,或由土体在机械力作用下破裂成型,形成各种大小和形状不同的结构体。,块状、核状、柱状和片状结构体通常是由单粒直接粘结而成,而团粒结构则
11、是经过多次复合和团聚而成。团粒结构形成的条件包括两方面,即胶结物质和成型动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单粒 微凝聚体 微团聚体团粒 总体分两个阶段: 粘聚+成型动力作用 团聚体,土壤结构,1. 胶结物质,有机胶体:主要包括腐殖质、多糖类和微生物的菌丝体及其分泌物等,其中腐殖质最为重要。,无机胶体:包括铝硅酸盐粘粒、铁铝氢氧化物(Fe2O3xH2O、AI2O3yH2O)、硅酸胶体(SiO22H2O)和二氧化锰的水合物(MnO2nH2O)等简单的无机胶体。,粘粒表面的胶膜,钙及其他阳离子:阳离子与土壤中带负电荷的胶体(腐殖质和粘粒等)相互吸引,产生凝聚作用,胶结土粒。,土壤结构,2. 成型动力,干湿
12、交替,冻融交替,生物作用,土壤耕作,土壤结构,三)土壤结构性的评价,块状、柱状、片状、核状等结构体通常是由单粒直接粘结而成,没有多级孔隙,不能协调水气。 而团粒结构体是经过多次复合和团聚而成,称为良好的结构体。,土壤结构,1. 空气方面:不同大小的孔隙共存且搭配得当,使水气协调。2. 养分方面:是很好的养分保存和供应场所,并且能较好地协调快速而持久地供应。3. 水分方面:既能较好地接受降水,蓄积水分、减少土壤冲刷,又能使土壤水分蒸发减慢,从而使水分得到充分利用4. 热量方面:水气协调的土壤土温也比较稳定。,为什么说团粒结构是良好的结构体?或者说,团粒结构与土壤肥力的关系,土壤结构,四)土壤结构
13、体的改善,增施有机肥料,种植绿肥和牧草,合理轮作,改良土壤酸碱性,应用土壤结构改良剂,合理灌溉,合理耕作,腐殖酸、纤维素、木质素、多糖、羰酸等人工合成高分子聚合物制剂:水解聚丙烯睛、聚乙烯醇无机制剂:硅酸钠,膨润土,沸石,氧化钛,土壤改良剂的应用,由于土壤结构在协调土壤肥力方面的作用很大,近几年来一些国家曾研究用人工制成的胶结物质,改良土壤结构,这种物质叫土壤结构改良剂或叫土壤团粒促进剂。,第二节 土壤物理机械性与耕性,力学性质与耕性,一、土壤的物理机械性,当土壤受到外力作用(如耕作)时发生形变,显示出的一系列动力学特性,称为土壤的物理机械性。它是多项土壤动力学性质的统称,包括粘结性、粘着性、
14、可塑性等。,力学性质与耕性,土壤粘结性和粘着性,土壤粘结性是土粒间通过各种引力而粘结在一起的性质。这种性质使土壤具有抵抗外力破碎的能力,也是耕作时产生阻力的主要原因之一。,土壤粘着性是土壤在一定含水量条件下,土粒粘附在外物(如农具)上的性质。土壤过湿耕作,土粒粘着农具,增加土粒与金属间的摩擦阻力,使耕作困难。,力学性质与耕性,土壤可塑性,土壤可塑性是指土壤在一定含水量范围内,可被外力造形,当外力消失或土壤干燥后,仍能保持其塑形不变的性能。,土壤表现可塑性的最低含水量,即土壤刚刚开始表现出可塑性的含水量称为可塑下限(或下塑限)。土壤表现可塑性的最大含水量称为可塑上限(或上塑限)。上下塑限之间的含
15、水量称为塑性范围。其含水量差值称为塑性值(或塑性指数)。塑性值大的土壤,可塑性强,塑性值小的土壤,可塑性弱。,各种质地土壤的塑性值(含水量),力学性质与耕性,力学性质与耕性,二、土壤耕性及其改良,土壤耕性是指土壤在耕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性,它是土壤物理机械性能的综合表现。土壤耕性的好劣,一般从三个方面加以判断:,第一,耕作难易:指土壤在耕作时产生的阻力大小。不同土壤的耕作阻力大小不同,如砂质土、有机质多或结构良好的土壤,耕作阻力小;相反,质地粘重、有机质少及结构不良的土壤,耕作阻力大。,第二、耕作质量好劣:指土壤在耕作后所表现的状况。凡是耕后土壤疏松、细碎、平整,孔隙状况适中,有利于种子发芽出
16、土及幼苗生长者为耕作质量好,反之,为耕作质量差。,第三、宜耕期长短:指土壤适于耕作的时间长短,也可以说是耕作对土壤水分状况要求的严格程度。,力学性质与耕性,土壤耕性与土壤的物理机械性能、土壤质地、结构、有机质和水分含量等因素有关,土壤的结持状态与耕性、水分状况的关系,力学性质与耕性,土壤耕性的改良措施,创造良好的土壤结构性;,客土法,改良土壤质地;,合理灌排,适时耕作;,土壤少耕法、免耕法,增施有机肥料;,第三节 土壤保肥性与供肥性,一)土壤胶体的概念,是指颗粒直径(非球形颗粒则指其长、宽、高三向中一个方向的长度)在1100nm范围内的带电的土壤颗粒与土壤水组成的分散系。,注:通常情况下,直径
17、小于2m(或1m)的土粒便具有胶体的性质,因而被视为土壤胶体颗粒。,土壤胶体的结构和性质,一、土壤胶体的构造和性质,二)土壤胶体的构造,胶核,双电层,决定电位离子层,补偿离子层,非活性补偿离子层,扩散层,胶粒,胶团,_,+,_,_,_,+,+,+,+,+,+,+,土壤胶体的结构和性质,土壤胶体构造示意图,土壤胶体的结构和性质,这是胶体的固体部分, 土壤中胶核一般由含水SiO2 ,Fe2 O3,Al2 O3 、次生铝硅酸盐、腐殖质或蛋白质等分子团分子组成 。,1、胶核,土壤胶体的结构和性质,由于内层电荷的静电引力的作用, 吸附土壤溶液中相反的离子而形成的:非活性离子层和扩散层(发生离子交换)。,
18、2、双电层,1)决定电位离子层(内层),是固定在胶核表面, 并决定其电荷和电位的一层离子。,2)补偿离子层(外层),土壤胶体的结构和性质,注意:把土壤胶粒完全理解为球形构造,显然是错误的。现代土壤学的研究说明,只有土壤有机胶粒,或无定形的氢氧化铁、氢氧化铝、含水氧化硅和水铝英石等矿质胶粒可以认为近似圆球形构造。而土壤中大多数矿质胶粒,例如层状硅酸盐类粘土矿物通过X-射线和电子显微镜的研究,已经明确是层状构造.,土壤胶体的结构和性质,三)土壤胶体的性质,1. 巨大的比表面积和表面能,单位质量或体积物体的总表面积称为比表面积或比面,单位为cm2g-1或cm2cm-3。,物体分割得愈细小,单体数愈多
19、,总面积愈大,比面也愈大。,土壤胶体的结构和性质,1 cm3物质表面积随分散度变化的情况,土壤胶体的结构和性质,各粒径土粒的比面,很显然,土粒越细比表面越大,土壤中颗粒的形状多种多样. 只有砂粒近似球形,但其表面大多不平,大部分粘粒多为片状,棒状,针状, 实际上胶体的表面积比光滑的球体大得多。,由于土壤胶体具有巨大表面积,从而具有巨大的表面能。,土壤胶体的结构和性质,2. 土壤胶体的带电性,由于胶体表面的分子解离或吸附溶液中的离子,使胶粒带电.,土壤中所有胶粒都是带电的(胶体的基本条件),这是土壤产生离子吸附和交换、离子扩散、酸碱平衡、氧化还原反应以及胶体的分散与絮凝等现象的根本原因,而这些反
20、应都直接或间接关系到土壤的水、肥、气、热性质。,因此,土壤胶体的带电性对土壤肥力性质有重要影响。,土壤胶体的结构和性质,(1)同晶异质代换作用 层状铝硅酸盐粘土矿物在形成时,中心离子可以被其它相近或稍大的同性离子代换而产生电荷,但矿物的结晶构造型式不变。如Al3+代Si4+或Fe2+代Al3+等,这样晶体中就产生了剩余负电荷,这种电荷一旦产生,就不能改变,故称永久电荷。,土壤胶体电荷的来源,指组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电性相同、大小相近的离子替代而晶格构造保持不变的现象。,土壤胶体的结构和性质,(2)晶格破碎边缘的断键 在矿物风化破碎的过程中,晶体晶格边缘的离子有一部分电荷未得到中和,而产生剩余价键
21、,使晶层带电。例如晶格在硅层或铝层截面上断裂,SiOSi,AlOAl在断裂后,断面上留下SiO-、AlO-,从而带负电。,土壤胶体的结构和性质,(3)胶体表面分子的解离 胶核表面的分子或原子团的解离,这种电荷的数量和性质随介质的pH而改变,故称可变电荷。,黏土矿物晶面上-OH的解离含水铁、铝氧化物的解离(Al2O33H2O)腐殖质上某些官能团的解离(如-COOH)含水氧化硅的解离,来源,土壤胶体的结构和性质,当土壤胶体解离阳离子和阴离子数量相等,即胶体的 正负电荷相等时,此时胶体悬液的pH值称为等电点 (isoelectric point)。,在土壤pH5-8的条件下,大多数土壤胶体的等电点低
22、于这个范围,因此,对于土壤胶体来讲,pH5-8相当于在碱性环境下,此时,腐殖质和铝硅酸盐等胶体都带负电,表现为对阳离子的吸附,只有Fe(OH)3和Al(OH)3带正电,吸附阴离子。故 土壤胶粒在通常情况下以带负电为主。,土壤胶体为什么一般带负电?,土壤胶体的结构和性质,3. 土壤胶体的分散性和凝聚性,胶体的两种状态,溶胶,凝胶,胶体微粒均匀分散在水中,呈高度分散状态,胶体微粒彼此联结凝聚在一起而呈絮状,凝聚作用,分散作用,土壤胶体的结构和性质,由于胶体的巨大表面能,使其对周围分子或离子有很强的吸附力,同样胶体的电性使其扩散层的离子与土壤溶液中的离子有交换能力。,4. 土壤胶体的吸附性和交换能力
23、,土壤胶体的结构和性质,一)无机胶体,土壤胶体的类型,含水氧化铁,含水氧化铝,含水氧化硅,次生铝硅酸盐类(即粘土矿物),主要包括:,水铝英石,二、土壤胶体的类型,二)有机胶体,特点: 高分子有机化合物,高度亲水性。带负电,并且电荷数量多于黏土矿物,因此阳离子交换量大。保肥性强,但不稳定(因受微生物作用而分解),主要是腐殖质。少量的木素、蛋白质、纤维素等。,腐殖质的电荷是由腐殖质含的羧基(-COOH)、羟基(-OH)、酚羟基解离出H+、-COO-、-O-等离子留在胶粒上而使胶粒带负电。,一般每千克腐殖质的代换量在200 cmol(+)kg-1左右,高者可达5001000 cmol(+)kg-1,
24、土壤胶体的类型,三)有机无机复合胶体,通过Ca2+而结合。有机胶体与铁铝胶体的结合。有机胶体与无机胶体的直接结合。,有机胶体以薄膜状紧密盖覆于粘土矿物表面通过阳离子与-COOH、-OH等官能团形成复合体。,结合方式,土壤胶体的类型,在生产上的意义,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充分体会到有机无机复合体的重要,创造了施用有机肥加速土壤有机无机复合体形成的措施,群众称之为土肥相融。土壤有机无机复合胶体的形成,有利于土壤结构的形成,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如复合体中的胡敏酸,比单独存在时分解显著减慢,并可使土壤中有效磷增加,增强土壤的缓冲性能等。,土壤胶体的类型,一)土壤阳离子交换吸附作用的概念,土壤胶体
25、表面所吸附的阳离子,与土壤溶液中的阳离子或不同胶粒上的阳离子相互交换的作用,称为阳离子交换吸附作用。,土壤胶粒,Ca2+ +2KCl =,土壤胶粒,K+,K+,+ CaCl2,阳离子交换,三、土壤阳离子交换作用,阳离子交换作用对土壤中养分的保持和供应起着重要作用。当土壤溶液中阳离子吸附在胶体上时,表示阳离子养分的暂时保蓄,即保肥过程;当胶体上的阳离子解离至土壤溶液中时,表示养分的释放,即供肥过程。土壤保肥性:指土壤吸持各种离子分子、气体和粗悬浮物质的能力土壤供肥性:指土壤供应作物所必须的各种速效养分的能力,二)土壤阳离子交换吸附作用的特点,1. 可逆反应,在湿润地区的一般酸性土壤中,吸附的阳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土壤 肥料 单元 基本 性质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86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