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解读(2014版)(疾病控制部分)课件.ppt
《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解读(2014版)(疾病控制部分)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解读(2014版)(疾病控制部分)课件.ppt(9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国家卫生城市标准(2014版) 疾病控制部分,国家卫生城市标准(2014),2014年5月15日发布,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一、爱国卫生组织管理; 二、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三、市容环境卫生; 四、环境保护;五、重点场所卫生; 六、食品和生活饮用水安全;七、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 八、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五)以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为主要内容,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卫生事业发展规划要求。市,区,乡镇、办事处,社区居委会、村委会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传播材料发放原始记录、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图片、音像、文字等资料。依据全民
2、健康素养促进行动规划(2014-2020年)开展相关工作,达到规划目标。,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规划(2014-2020年),规划目标:2015年 1.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高到10%。 2.东、中、西部地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分别提高到12%、10%和8%。3.全国具备科学健康观的人口比例达到40%,居民基本医疗素养、慢性病防治素养、传染病防素养水平分别提高到11%、15%和20%。4.在全国建设健康促进县(区)180个,健康促进医院、健康促进学校、健康促进机关、健康促进企业、健康社区各400个,健康家庭18000个。,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规划(2014-2020年),规划目标:2020年 1.全
3、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高到20%。 2.东、中、西部地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分别提高到24%、20%和16%。3.全国具备科学健康观的人口比例达到50%,居民基本医疗素养、慢性病防治素养、传染病防素养水平分别提高到15%、20%和25%。4.在全国建设健康促进县(区)600个,健康促进医院、健康促进学校、健康促进机关、健康促进企业、健康社区各1400个,健康家庭60000个。,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规划(2014-2020年),主要活动大力开展健康素养宣传推广启动健康促进县(区)、健康促进场所和健康家庭建设活动全面推进控烟履约工作健全健康素养监测系统,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规划(2014-2020年),
4、保障措施加强组织领导加大经费保障注重资源整合强化能力建设开展督导评估,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六)健康教育网络健全,各主要媒体设有健康教育栏目。车站、机场、港口、广场和公园等公共场所设立的电子屏幕和公益广告等应当具有健康教育内容。社区、医院、学校等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健康教育网络健全,各主要媒体设有健康教育栏目。,市、区有健康教育业务机构,有满足工作需要的办公条件、工作人员,有开展健康教育技术指导的原始材料市、区、乡镇(办事处)、社区居委会(村委会)四级有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及健全的网络,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情况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纸有符合要求的固定栏目,各媒体年度健康教育栏目播报计划、刊登记录、总
5、结,车站、机场、港口、广场和公园等公共场所设立的电子屏幕和公益广告等应当具有健康教育内容。,电子屏幕、公益广告、宣传栏等设施及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宣传底稿、工作总结等资料,社区、医院、学校等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社区: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总结,根据社区布局特点,积极组织群众广泛参与的健康社区健康教育活动。设置健康教育专栏,内容及时更新、底稿留存完整,开展健康教育讲座、照片或签到表、讲稿或健教音像留存完整医院:根据医院各科室诊疗范围,积极开展病人及家属专项健康教育工作,提倡开设健康教育免费课堂学校:按照教育部中小学健康教育工作指导纲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教学活动。学校健康教育教材、教案、课时安排,
6、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七)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机关、企事业单位落实工作场所工间操制度。80%以上的社区建有体育健身设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率达到30%以上。每千人口至少有2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深入开展禁烟、控烟宣传活动,禁止烟草广告。开展无烟学校、无烟机关、无烟医疗卫生机构等无烟场所建设。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设置禁止吸烟警语和标识,控 烟,政府有控烟政策性文件或有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地方性法规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和卫生、工商、烟草专卖、教育、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交通、旅游、体育、公安、城市管理等重点部门开展有关吸烟有害健康、控制吸烟的社会
7、宣传城区无烟草广告无烟学校、无烟机关、无烟医疗卫生机构命名文件车站(机场)候车(机)厅、售票厅,网吧,医疗机构,机关,学校,公交车,出租车等重点部位有禁烟标识,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三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近3年未发生重大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和因防控措施不力导致的甲、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按期完成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等重点疾病预防控制规划要求。传染病防控(三十一)以街道(乡、镇)为单位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到90%以上。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接种单位条件符合国家规定要求。制订流动人口免疫规划管理办法,居住满3个月以上的适龄儿童建卡、建证率达到95%以上
8、。免疫规划(三十二)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实施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建设健康步道、健康食堂(餐厅)、健康主题公园,推广减盐、控油等慢性病防控措施。慢性病防控(三十三)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健全工作机构,完善严重精神障碍救治管理工作网络,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率达到75%以上。精神病救治,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三十四)辖区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设置合理,人员、经费能够满足工作需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础设施建设达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标准要求,实验室检验设备装备达标率达到90%以上。疾控机构建设(三十五)无偿献血能够满足临床用血需要,临床用血100%来自自愿无偿献血。建成区无非法行医
9、、非法采供血和非法医疗广告。无偿献血(三十六)每个街道办事处范围或3-10万服务人口设置一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个乡镇设置一所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达标率达到95%以上。基层医疗机构建设(三十七)辖区婴儿死亡率12,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4,孕产妇死亡率22/10万。妇幼保健,传染病防治,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制定传染病防治规划并组织实施,建立健全传染病防治的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和监督管理体系支撑材料:以政府名义下发的传染病防治规划、防控文件、召开会议、督导检查记录等;卫生行政部门下发的传染病工作计划、方案、文件及会议、培训、督导记录等;经
10、费保障情况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承担传染病监测、预测、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以及其他预防、控制工作。支撑材料:开展以上工作的所有相关业务材料,传染病防治,近3年未发生重大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GB 19489-2008 实验室安全通用要求支撑材料:制度、文件、人员资质、培训资料、日常工作记录现场查看: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传染病防治,近3年未发生因防控措施不力导致的甲、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省卫计委证明,传染病防治,按期完成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等重点疾病预防控制规划要求。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到2015年底,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艾滋病疫情快速上升的势头得到基本遏制,艾滋病
11、新发感染数比2010年减少25%,艾滋病病死率下降30%,存活的感染者和病人数控制在120万左右。,艾滋病防治,建立市防治领导组织并开展活动资料;有中长期防治规划和近三年年度防治计划和总结;干预工作队、人员培训、自愿免费咨询监测、经费情况资料;开展高危人群干预、业主培训、安全推广、美沙酮替代等资料;实施四免一关怀政策实施资料;平时宣传和防治日宣传资料;医务人员、重点及高危人群培训资料;HIV感染者管理、抗病毒治疗资料;全市初筛实验室质量控制、重点人群、高危人群筛查、监测资料,传染病防治,按期完成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等重点疾病预防控制规划要求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2015年)全国肺结核
12、患者发现并治疗管理人数达到400万;全国新涂阳肺结核患者的治愈率保持在85%以上;涂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筛查率达到95%以上;报告肺结核患者和疑似肺结核患者的总体到位率达到90%以上;全国以县(市)为单位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制剂使用覆盖率达到100%,传染病防治,按期完成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等重点疾病预防控制规划要求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2015年)80%以上的县级结核病实验室开展痰培养,100%的地市级结核病实验室开展药敏试验,100%的省级结核病实验室开展快速菌种鉴定;跨区域流动的肺结核患者信息反馈率达到90%,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的成功治疗率达到80%;以市(地)为单位开展耐多药
13、肺结核诊治工作覆盖率达到50%,耐多药肺结核可疑者筛查率达到60%;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结核病的筛查率达到90,卫生部确定的艾滋病流行重点县(市)结核病患者艾滋病病毒的筛查率达到70;全民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达到85%。,结核病防治,有防治中长期规划和近三年年度工作计划和总结;年度工作会议、业务培训、任务下达资料;对县级每季度督导、痰检质量检查,县对乡镇每月督导和定点诊治单位痰检质控资料,防痨人员培训资料;结核病免费查治和经费使用情况资料;督导率、发现率、治愈率、查痰率、转诊率、转诊到位率、病人追踪率等资料;“3、24”宣传、日常宣传资料,传染病防治,医院工作开展情况预检分诊肠道门诊发热门诊疫
14、情报告污水处理医疗废弃物管理医院感染控制,标识明确相对独立通风良好流程合理消毒隔离防护用品严格消毒处理医疗废弃物,传染病预检分诊点,肠道门诊设置意见,标识要清楚:门口有醒目的肠道门诊标志。肠道门诊应配备专职医、护、检验等人员。房间配备:应设肠道门诊的挂号收费室、诊室、观察室、治疗室、隔离室、药房及检验室、卫生间,配有纱门、纱窗。制度:1、肠道门诊管理制度 2、肠道门诊工作制度 3、消毒隔离制度 4、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 5、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 消毒:肠道门诊门口放消毒液浸湿脚垫,诊室内备有消毒浸泡液和洗手设施,地面用配制的消毒液随时消毒。,肠道门诊设置意见,登记:肠道门诊应建立门诊
15、日志,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详细地址,联系方式(固定电话或手机号码),就诊日期,发病日期,主要症状、体征,大便性状、实验室检验结果,初步印象(诊断)、接触史、备注等栏目。肠道门诊物资储备:配备专用医疗设备、治疗药品、消毒器械;肠道门诊日志、传染病疫情登记簿、传染病报告卡;碱性胨水、培养皿、霍乱快速诊断试剂、显微镜等。消毒物资主要有漂白粉、含氯消毒剂、消毒精片、杀虫剂等。以上消毒物资设立肠道门诊的各家医疗单位在肠道门诊运行前,需进行清理补充。不限于以上要求,发热门诊设置意见,标识要清楚:门口有醒目的发热门诊标志。发热门诊应配备专职医、护、检验、检查等人员。房间配备:应设发热
16、门诊挂号收费室、诊室、观察室、隔离室、治疗室、药房、检验室、X光检查室及卫生间等,布局要合理,空气流通。制度:1、发热门诊管理制度 2、发热门诊工作制度 3、消毒隔离制度 4、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 5、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消毒:发热门诊各室内有紫外线消毒灯以及84液、过氧乙酸等空气消毒药品。,发热门诊设置意见,登记:发热门诊应建立门诊日志,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详细地址,联系方式(固定电话或手机号码),就诊日期,发病日期,体温、主要症状、体征、流行病学接触史、X光检查结果、实验室检验结果、初步诊断(印象)、备注等栏目。发热门诊物资储备:X光机(可床旁机)、治疗药品
17、、消毒器械、防护口罩(N95和16层纱布口罩)、传染病报告卡、传染病疫情登记簿、采样器材等,消毒物资主要有84液、过氧乙酸等空气消毒药品。不限于以上要求,医院疫情报告管理,有专人负责有相关的管理制度:传染病和死亡病例报告管理科工作职责;传染病疫情和死亡病例诊断、登记、报告制度;网络直报制度;自查与奖惩制度; 门诊日志、检验科和放射科登记管理制度;培训制度;传染病报告卡和死亡医学证明书的使用和保存制度;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会诊、报告、管理制度;周末及节假日传染病疫情和死亡病例报告和加班管理制度等相关登记完整:门诊日志、住院登记、实验室检测结果记录、肺结核影像检测结果、传染病登记薄及时网络报告疫情定期
18、开展本院传染病漏报调查适时开展培训,污水处理,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应建污水处理站,小型医院建污水消毒池。有医源性污水管理人员任命资料、操作人员名单。医院污水处理站操作人员的个人防护措施齐全,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制定污水处理管理制度及发生意外事故的应急预案(上墙)。污水处理站应具有机器日常运行记录、原料投放记录。医源性污水处理设施能正常运行,有工艺流程图(上墙)有备用污水消毒设施或措施。,污水处理,医院定期开展余氯、PH值、大肠菌群、致病菌监测;接触池出口总余氯、PH值每日监测不得少于2次(采用间歇式消毒处理的,每次排放前监测),有登记记录。粪大肠菌群数每月监测不得少于1次,致病菌主要监测沙门氏菌、志
19、贺氏菌,沙门氏菌的监测,每季度不少于1次;志贺氏菌的监测,每年不少于2次。结核病医疗机构根据需要监测结核杆菌。要有监测结果记录。有疾控部门或环保部门对医院污水抽检监测资料,每年不得少于4次。检测结果不合格的,要有调查处理和整改记录,要求整改后达标排放。,四个环节:收集、运送、贮存、处置六有一不得:有专人管理有职业培训和防护措施有收集分类有警示标识和专用包装物、容器,有登记台账有防鼠、防蝇、防虫、防盗措施有清洗消毒医疗废弃物暂时贮存时间不得超过48小时。,医疗废弃物处理,注意问题:管理人的职业培训和防护措施;警示标识和专用包装物、容器;登记台账如实完整;定时清洗消毒。,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医疗废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家 卫生 城市 标准 解读 2014 疾病 控制 部分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86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