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学概论 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品学概论 课件.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商品学概论,参 考 书 目,教材 万融. 商品学概论(第六版) 2016.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曹汝英. 2003.商品学基础 高等教育出版社窦志铭. 2005.商品学基础 高等教育出版社谈留芳. 2004.商品学 科学出版社 汪永太. 2002. 商品学概论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一、课程介绍,商品理论与实务课程是市场开发与营销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也是一门基础课程。此课程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内容的综合性应用课程,是以研究商品质量为中心的学科。需要掌握各类商品的基本属性,理解影响商品质量的各种因素,认知商品质量变化的规律,从而使商品在生产领域、流通领域以及消费领域的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二
2、、本课程的考核,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70%,三、课程职能,商品学,市场营销学,商务谈判,电子商务,会展营销,消费者心理学,指导 提供基础,四、课程内容体系,商品与商品学,商品质量和质量管理、商品标准和标准化、几大类商品的特征、商品的绿色革命,商品质量认证和质量监督商品检验,商品包装和装潢,商品储运和养护,能够了解顾客的购物需求,能够合理摆放商品,能够准确无误地介绍商品,能够鉴别商品质量等级,商品分类,能够快捷、牢固地包装食品,能够合理选择商品的运输方式能进行商品库存期间的基本养护,市场营销岗位国家职业标准,商品理论与实务课程内容体系,第一章:商品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与任务,本章学习目标:理
3、解商品的概念了解商品学的研究任务明确商品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运用商品的使用价值理论指导以后的学习和商务活动,第一章:商品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与任务,1.1 商品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什么1.2 商品学的任务与研究方法怎么研究1.3 商品学的发展概况(历程、学派) 发展历史,引导案例 去和尚庙推销梳子,厉以宁教授对于商品的开发与销售有一段精彩演讲:“有一个梳厂,派出4个营销员到和尚庙去推销梳子。第一个营销员空手而回,说到了庙里,和尚说没头发不需要梳子,所以一把都没销掉。第二个营销员向和尚们宣传梳子梳头的活血健身功能,销出10多把梳子。第三个营销员向老和尚强调,梳子可以方便香客美容,有助于寺庙香火旺盛,推出
4、了百十把梳子。第四个营销员找到老和尚,给他出主意,说在梳子上写上庙的名字和积善梳三个字,说可以保佑对方,这样就可以作为礼品储备在那里,谁来了就送,保证庙里香火更旺。老和尚当时就订购了好几千把,后来又陆续不断地向梳厂订货,成为梳厂的一大客户。这一事例中的第四个营销员抓住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把梳子、佛教文化和人们的情感有效地结合起来,创造了新的商机,并且不知不觉中已把梳子作为一件情感商品来推销了。” 这一案例表明,人们对商品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推销商品要抓住商品的使用价值做文章。,1、商品的定义什么是商品?狭义概念:即传统的商品,通过市场交换,能够满足人类社会的需要(物质/精神需要)的物质形态的劳动
5、产品。广义概念:商品通过市场交换,能够满足人们某种社会消费需要的所有形态(知识、劳务、资金、物质等形态)的劳动产品。 判断是否是商品的标准-是否经过交换,1.1商品的基本概念,商品、产品与物品三者之间的关系: 图1.1 三者之间的关系 注:1代表商品;2代表产品;3代表物品,3 3,22,11,2、 商品的基本属性(两个)使用价值: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有用性)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3、商品的基本特征(三个)商品是必须通过交换方式实现的劳动产品。 空气、河水、废品、掺假产品商品是能够满足人们某种或某些需要的产品。自产自用的农副产品商品不是供生产者消费,而是通过交换,
6、供他人消费的劳动产品。,4、 商品的种类,5、商品的构成商品体:商品的核心层次从商品体角度看,是商品体系统中所具有的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功能的概念层次;从消费者角度看,是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所追求的利益的概念层次。商品的有形附加物:商品的有形层次即商品体实物本身。包括商品的成分、结构、包装、品牌、商标、造型、色彩、 款式、规格、型号、质量等级等。商品的无形附加物:商品的延伸层次主要指人们购买商品时所获得的各种服务和附加利益,如送货上门、免费维修、用户培训、抽奖等,33 3,22,1 1,图1.2 三者之间的关系 注:1-商品的核心层次;2-商品的有形层次; 3-商品的延伸层次,概念:研究商品使用价值
7、及使用价值实现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 使用价值、使用价值的实现规律注意:商品知识研究的使用价值的三点划界商品使用价值:是指商品对人的有用性;或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1.2 商品知识的研究对象与任务1.2.1商品知识的研究对象,有使用价值,但不经过人类劳动创造出来的物品,没有价值,不是商品。 如:金矿、矿山。有价值,是劳动产品,但没有使用价值,也不是商品。如废品。有使用价值,也是劳动产品,有价值,但不用于交换也不是商品。如:库存产品。,商品知识如何研究商品的使用价值切入点:商品使用价值的两重属性:自然属性即商品对人有用的客观的物质基础性。 如外形、构成成分、结构、包装、性质、功能等
8、社会属性即商品对人有用的主观的社会性。 如时代性、流行性、地域性、民族性等,【案例11】 猪肉是人们经常食用的一类食物,而对有些人来说,却无食用价值;中山服原来为我国的国服,而现在流行的是休服、西服等;灯具已大大突破了照明这一效用,成为美化生活的一部分。 问题: 以上事例,使你对商品使用价值的理解有哪些新的思考?,商品学研究的中心内容:商品质量商品学研究的具体内容:商品质量及其密切相关的问题商品学研究的整体内容:商品与人、与时代、与环境、商品与商品等 理论:大系统小系统例:茶叶 茶好、水好、茶具好 .茶艺 红楼梦:茶 商品情感商品 产品商品情感商品(文化) (飞跃) (升华) 出售商品 出售一
9、种生活方式,1.2.2 商品知识的研究内容,1.2.3商品学研究的任务,商品学研究的五大任务1.指导商品使用价值的形成2.评价商品使用价值的高底3.防止商品使用价值降低4.促进商品使用价值实现5.研究商品使用价值再生=形成、评价、维护、实现、再生,商品知识常见的六种的研究方法:1.科学实验法 2.现场研究法 3.技术指标法 4.社会调查法 5.对比分析法 6.系统分析法,1.2.3商品知识研究的方法,1.商品学18世纪末产生于德国 商品学这个词就来自德文“Warenkunde”,译成英文为“Commod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约翰贝克曼教授为商品学的创始人 贝
10、克曼教授在其教学和科研的基础上,于17931800年出版了商品学导论。他所创立的商品学体系被称为“贝克曼商品学”或“叙述论的商品学”。目前,人们认为商品学产生于18世纪末,即是以该书的出版时间为依据的。,1.2 商品知识体系的产生和发展1.2.1商品知识体系的产生,1. 18世纪以来商品学相继传入意大利、俄国、日本、中国以及西欧和东欧的一些国家,1902年我国商业教育中开始把商品学作为一门必修课。 2. 商品学由德国传入各国后,在其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两个研究方向:一个是从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角度研究商品使用价值,研究的中心内容是商品质量,称为技术论商品学;另一个是从社会科学、经济学角度,特别是从市
11、场营销和消费需求方面研究与商品适销品种和经营质量相关的问题,称为经济论商品学。随着现代科技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商品的“商”和“品”两重性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感到,真正的商品学应该由以研究“商”为主的经济型商品学与以研究“品”为主的技术型商品学融合而成。 3. 现代商品学围绕商品人环境系统,从技术、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综合研究商品学。于是从20世纪80年代起,世界商品学开始步入技术型与经济型相互交融的现代商品学时代。,1.3.2 商品知识体系的发展,1商品学研究对象方面的发展2商品学研究内容方面的发展3商品学研究在其他方面的发展案例分析1-2第一届至第十五届国际商品学学术研讨会的会议主题分
12、别是:各国和国际商品学的发展现状与目标;商品包装与现代商品学;商品学与消费需求研究的合作领域;未来的商品开发与商品学的发展;商品质量保证与现代商品学;商品研究与商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21世纪的商品;变化中的欧洲商品与技术;无环境污染的商品和技术;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商品学的发展;商品与可持续发展;21世纪的质量;全球未来产品的商品学技术、质量和环境;聚焦新世纪商品、贸易、环境;全球商品安全、环境、生活品质。问题:从历届国际商品学会议主题来看,商品学的发展贯穿了一条什么样的主线?,1.3.2 商品知识体系的发展,案例分析,课桌椅遭“高度”投诉 一位学生家长日前来到本报记者站反映,她读初三的儿子身
13、高已有173厘米,可其使用的课桌椅高度与小学时使用的相差无几,这极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发育,学校应对此进行改进。 记者调查了解到,这一问题在各个学校都有反映,看来,中小学课桌椅的高度问题还真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资料来源:余知都,课桌椅遭“高度”诉,载中国消费者报,2001519(2) 问题:课桌椅 “高度”为什么会遭投诉,你可提出哪些可行性改进方案?,商品学的分析框架,商品使用价值,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商品的成分、结构、性质,商品信息与商品预测,消费者需求规律,新产品开发,商品检验、包装、贮藏,商品美学、商品文化,商品质量管理与质量监督,商品质量标准,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商品、资源与环境,会卖,会买,会治,1.4 学习商品知识的意义,小结,含义,基本属性,商品的内涵,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任务,商品知识概述,商品知识体系的演进历程,知识体系的发展,我国的发展,商品知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86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