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巨细胞病毒感染诊治课件.ppt
《小儿巨细胞病毒感染诊治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儿巨细胞病毒感染诊治课件.ppt(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儿巨细胞病毒感染,湖南省儿童医院感染科 李 双 杰,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 CMV)为双链DNA病毒,属于疱疹病毒b亚科,急性感染恢复后,病毒可长期潜伏在体内,一旦机体免疫功能减损,病毒即可激活致病,故为“机会”致病微生物。具有严格的种属特异性,可通过多种途径侵入人体。原发感染:初次感染外源性病毒。再发感染:在免疫功能低下时潜伏病毒活化繁殖、或再次感染外源性不同病毒株或更大剂量的同株病毒。,HCMV的组织嗜性与宿主年龄和免疫状况有关在胎儿和新生儿,神经细胞、唾液腺和肾上皮细胞对HCMV最为敏感,网状内皮系统也常受累。在年长儿和成人,免疫正常时病毒多限于唾液腺和肾脏,显性
2、原发感染者易累及淋巴细胞;免疫抑制个体最常侵及肺部,并易发生播散性感染。,HCMV是一个弱致病因子,对免疫正常的健康个体病毒不具备明显毒力,故绝大多数感染为无症状或亚临床型病毒能产生逃逸宿主免疫攻击和免疫监视的机制,使其侵入机体后得以长期存在,故有HCMV复制并不总是代表疾病过程,只有在免疫抑制(生理性或病理性)个体才易引起HCMV所致疾病。,人群感染率:,孕妇CMV-IgG :欧美40%85%;日本95%;国内(武汉、广西、北京、石家庄)94.7%96.3%。活产婴儿受累率:美国0.5%2.4%;我国0.6%8.5%,大多在5%以下。儿童人群感染率:13岁儿童感染率为83.2%,学龄前儿童8
3、3.7%,学龄儿童87.3%。,感染途径:,宫内传播:孕期原发或再发感染均可引起HCMV宫内传播,孕妇原发感染(CMV-IgM阳性)率3.1%13.4%。经产道传播:宫颈排毒率5.9%17.6%,有异常妊娠史者高达20.7%36.9%,尿排毒率为11.1%26.2% 。母乳喂养:CMV抗体阳性哺乳母亲产后12个月内的乳汁中CMV分离阳性率达25.9%。直接接触有传染性的分泌物,如唾液、尿液。接受输血或血制品。器官移植。,CM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先天性CMV感染约占新生儿的1%2%。 绝大多数(约90%)先天性感染的胎儿出生时无症状隐性感染. 约有10%在出生时或生后不久即表现出严重的甚或危及
4、生命的临床症状。部分患儿可有器官畸形、神经系统后遗症等,对优生优育威胁极大。,CM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续),胎儿及新生儿主要通过胎盘血行感染、经产道上行感染、分娩时接触宫颈分泌物、尿、唾液、产后母乳喂养等途径感染。血清抗CMV-IgM阳性母亲所生婴儿中发生先天性感染者占27%,围产期感染者占21%。 母乳CMV阳性婴儿CMV感染率为78.9%,而母乳CMV阴性婴儿CMV感染率为12.9%。学龄前特别是日托儿主要通过唾液污染的玩具传播,活动性CMV感染可达22%78%。,70年代后,我国儿科界将具有婴儿期起病、黄疸、肝大和肝功能异常等四大特征的肝疾病称为婴儿肝炎综合征。CMV是此综合征的主要感
5、染原(48.1%78.3%)。北京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院报道, 三年收治黄疸原因待查婴儿328例,其中为CMV感染所致的185名,占56.4%。,婴儿CMV感染分为先天性、围生期及生后获得性感染,其中以先天性感染对患儿危害最大。母婴传播是婴儿CMV感染的主要方式,其传播途径有三:宫内经胎盘感染、经产道感染和经母乳传播。生后获得性感染的感染途径还有在托幼机构通过尿液、唾液等体液的传播。,0%,20%,40%,60%,80%,孕妇处于CMV原发或激活感染对胎儿的影响,5/33例新生儿出现肝脾大、黄疸或神经系统并发症。有症状的新生儿死亡率达20%30%。,27例新生儿均无症状,*p=0.035,我国孕
6、妇CMV感染率98.48%,IgM阳性率仅为2.71%,提示我国CMV的宫内感染,多为激活感染引起。,不同孕期CMV感染对新生儿的影响,器官发育期遭受感染孕20周IgM阳性,足月新生儿为低体重可有脑部等畸形,胚胎早期遭受感染孕8周IgM阳性,孕早期(12周)就可发生难免流产,孕晚期遭受感染,器官发育基本完成,感染对胎儿影响不大,0%,2%,4%,6%,新生儿CMV-IgM阳性率,孕妇年龄对新生儿CMV感染的影响,0,5,10,结婚久暂对新生儿CMV感染的影响,新生儿CMV宫内感染的相对危险率,1,4.5,8.55,0,2,4,6,8,孕妇病理生产史对新生儿CMV感染的影响,正常分娩者,有人工流
7、产史,有病理生产史,孕母怀孕次数对新生儿CMV感染的影响,CMV感染发病机制的特点,母体患原发CMV感染时,此病毒广泛存在于母体的各种器官中,可随血流通过胎盘而感染胎儿,尤其在妊娠4个月内,更易造成胎儿损害。严重者可引起流产、死产。轻则造成出生体重偏低或畸形。婴儿先天性感染可有遗留损害的危险,特别是对中枢神经系统影响较多。,CMV宫内感染对新生儿体重的影响,2000,2500,3000,3500,4000(g),母亲妊娠期复发感染不一定导致胎儿先天性感染,此时母体病毒量较原发者少。我国育龄妇女血抗CMV-IgG阳性率高达96%,故其婴儿CMV感染大多来自再发感染的母亲。,有作者注意到:CMV感
8、染所致肝炎中92%为先天性和围生期感染,先天感染畸形率、后遗症率和病死率也明显高于围生期及生后感染儿。,婴儿经宫颈感染时,在出生后几个月有被感染的高度危险。后天获得性感染大都无症状,但可持续性或间歇性排出病毒,发病时症状亦较轻。,无症状感染: 绝大多数HCMV感染呈无症状或亚临床感染。但在无症状先天感染患儿,约10%15%可发生后遗症,大多表现为晚发性感觉神经性耳聋,可呈进行性加重。还可见脑功能障碍,表现为智力障碍和行为异常。症状性先天感染:先天感染约5%10%有临床症状。严重感染时常有多系统、多器官受损。,临床表现的特点,临床表现的特点,全身性巨细胞病毒感染主要发生于新生儿和婴幼儿期,典型表
9、现为轻重不等的黄疸(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脉络视网膜炎、小头畸形、颅内钙化、早产、低体重、脑脊液蛋白增高等。,临床表现的特点,小头畸形,脉络视网膜炎,部分患儿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表现为感觉神经性耳聋和神经肌肉功能障碍,如抽搐、肌肉瘫痪、肌张力异常、斜视、视神经萎缩等,远期影响包括视、听力受损,儿童期可出现智力落后、学习困难和行为异常等损害。有报道20%先天性CMV感染出现间质性肺炎。其它症状还有溶血性贫血、异常淋巴细胞增多、心肌炎、脑膜脑炎等。,临床表现的特点,临床表现的特点,先天性CMV感染还可导致各种先天畸形,如脐疝、腹股沟斜疝、鞘膜积液、胆道闭
10、锁、胆总管囊肿、巨结肠、多囊肾、肾积水、尿道下裂、先天性心脏病、腭裂、小颌畸形及四肢畸形等。,临床表现的特点,严重感染者病死率达30%,主要死因为肝功能衰竭、DIC和继发严重感染。幸存者非神经损害多可恢复,但神经性损伤常不可逆。约90%有后遗症。 包括智力低下、耳聋、神经缺陷和眼部异常等。部分听力和智力正常儿童可有语言表达障碍和学习困难。听力损害可呈晚发性或进行性加重。,临床表现的特点,症状性围生期及生后感染:HCMV肝炎 最常见,可呈黄疸型或无黄疸型,轻中度肝大,常伴脾大。黄疸型常有不同程度胆汁淤积,血清肝酶轻中度升高。HCMV肺炎 多无发热,可有咳嗽、气促、肋间凹陷,偶闻肺部罗音。X线检查
11、可见弥漫性肺间质改变,可有支气管周围浸润、肺气肿和结节性浸润。后遗症 围生期感染患儿很少有后遗症,但在早产儿和高危足月儿,特别是生后2个月内开始排毒的早产儿发生后遗症的危险性增加。生后感染不发生后遗缺陷。,生后获得性CMV感染,可以表现为嗜异凝集试验阴性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可出现高热、衰弱、肌肉及关节痛、皮肤出现红色斑疹、全身淋巴结及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白细胞总数增加,淋巴细胞50%,异常淋巴细胞达10%55%。,临床表现的特点,实验室检查,血象:可有贫血和血小板减少,末梢血表现为单个核细胞增多,涂片可见较多的异常淋巴细胞。 肝功能:黄疸患儿血清胆红素增高,并可伴有血清转氨酶上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儿 巨细 病毒感染 诊治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85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