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教学的思考与建议(郑桂华)课件.ppt
《古诗文教学的思考与建议(郑桂华)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文教学的思考与建议(郑桂华)课件.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古诗文教学的思考与建议,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郑桂华,认识古诗文的教学价值 古诗文教学问题与改革的趋势 古诗文教学内容的确定 古诗文教学方法的选择,一、认识古诗文的教学价值,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古诗文与现代文的学习意义差异。,1.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朱自清在经典常谈的序言中,特别强调:“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有一位外国教授说过,阅读经典的用处,就在教人见识经典一番。这是很明达的议论。”(蔡富清编选朱自清选集第二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3页),2.古诗文与现代文的学习意义差异,“要让学生明白,学习文
2、言是深入学习汉语的需要,是学习汉语的一部分。古代汉语、近代汉语、现代汉语是一脉相承的,它们之间有很多共同成分。不学文言难以深刻理解现代汉语,有没有文言知识,直接影响到解释现代汉语的准确程度。”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主任王宁教授,3.描述古诗文教学价值的视角,传统语文教学视角课程论的视角,(1) 传统语文教学视角,言与文: 言:字词、句式等文:文章、文学、文化,“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横”由“横向的挡门的门闩”,引申为“横竖”与“横逆”两义,由“横逆”引申为“迂曲”“任意”“不定向”等意思。“江水横流”“才华横溢”等“横”的意思都是“多向的”“不定向的”。“舟自横”的“
3、横”字用的正是这个义项。船在渡口的湾里,自由自在地、方向不定地漂泊,完全是一种动态的景象。“横”的客观词义决定了舟的形象,也落实到诗意上。得到了词义,就得到了风景,有了词义,才有鉴赏,语言和文学才能融为一体。,(2)课程论视角,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材内容,课程内容,施蛰存:语文课程“要有一个基本教材,由教育部组织全国最有权威的学者来编,选的篇目必须是适宜中学生读的、众所公认的名篇,然后固定下来,十年八年不变,这样不管你在什么地方念书,一提起这些文章,大家都读过,使全国的青年有一个比较统一的语文水平”。施蛰存,选自王丽主编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教育科学
4、出版社1998年第88页,海南省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篇目(50篇段),一 孔子语录十则二 鱼我所欲也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四 曹刿论战五 邹忌讽齐王纳谏六 前出师表七 桃花源记八 三 峡九 马说(四)十 陋室铭,十一 小石潭记十二 岳阳楼记十三 醉翁亭记十四 爱莲说十五 记承天寺夜游十六 送东阳马生序十七 关 雎十八 蒹葭 十九 观沧海二十 饮酒结庐在人境,二十一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二十二 次北固山下二十三 使至塞上二十四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 有此寄二十五 行路难二十六 望岳二十七 春望二十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二十九 白雪歌送吴判官归京 三十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三十一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 见
5、赠三十二 观刈麦三十三 钱塘湖春行三十四 雁门太守行三十五 赤 壁,三十六 泊 秦 淮三十七 夜雨寄北三十八 无题三十九 相见欢四十 渔家傲四十一 浣溪沙四十二 登飞来峰四十三 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四十四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四十五 游山西村四十六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四十七 过零丁洋四十八 天净沙秋思四十九 山坡羊潼关怀古五十 已亥杂诗,古德拉德(JIGoodlad,1979)认为有五种不同的课程在不同的层次运作。,理念课程(idea curriculum)正式课程(formal curriculum)知觉课程(perceived curriculum)运作课程(operational curr
6、iculum)体验课程(experienced curriculum),理念课程:诸如政府、基金会或特定的专业团体探讨的课程问题、提出的课程改革方向,都属于“理念课程”。正式课程:指由州政府或地方董事会核准的课程方案,可能是各种理念课程的综合或是修订,也可能包括其他课程政策、标准、科目表、教科书等。知觉课程:指学校教师对正式课程加以解释后认定的课程。运作课程: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际执行的课程。体验课程:指学生实际学习或经验的课程。钟启泉现代课程论(新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229页,二、古诗文教学问题与改革的趋势,(一)问题,1有关古诗文的文章、文学、文化的课程内容不够明确。2设计的教材内
7、容,往往也只出现概念等,没有内涵的阐释、更缺少相应的语言实践活动。 3.教师的教学内容随意性太大。4教学方法比较机械,教学活动比较单一。,(二)原因,1对经典的价值认识偏差2课程内容开发缺乏3教材编写、教学探索还不够理想4文本细读能力不理想,记承天寺夜游,台湾翰林出版社出版的国文2上册(2007年8月,以下简称翰林版)与大陆三套教材编写的“思考与练习”比较倪岗教材更应是学材语文建设200807,学习重点 一、能欣赏言简意深的小品文章。 二、学习借景抒情的表达技巧。 三、培养欣赏自然之美的能力。 课前预习 一、农历十月属哪一个季节?文中赏月的共有几个人? 二、苏轼原本解衣欲睡,为什么又改变心意,
8、到承天寺夜游? 三、文中“水中藻荇”与“庭下竹柏影”有什么关系?,题解 本文选自东坡志林,是一篇记叙文。承天,寺名,在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县)。宋神宗元丰三年(西元1080年),苏轼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本文是苏轼被贬至此地后,与友人张怀民夜游承天寺,有感而发所写的一篇短文。文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庭院中的月色,借着如水月光、竹柏疏影抒发感触,文句简洁,诗意盎然。 作者(略) 课文(略) 注释共有10个(略),课文赏析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贬谪黄州时,在困苦境遇中所写的一篇短文。全篇仅有83字,像一则日记,似乎信手拈来,毫不经意,却通过对月夜美景的描写,流露出作者在贬谪生涯中,随遇而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诗文 教学 思考 建议 郑桂华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85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