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动力学基础课件.ppt
《反应动力学基础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反应动力学基础课件.ppt(10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 反应动力学基础 Elements of Chemical Reaction Kinetics,本章内容, 化学反应速率 反应速率方程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复合反应 反应速率方程的变换与积分 多相催化与吸附 多相催化反应动力学 建立速率方程的步骤,定义: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反应物系中某一反应组分的反应量。,反应速率恒为正值 按不同组分计算的反应速率数值上不等,因此一定要注明反应速率是按哪一个组分计算的规定A和B为负, R为正。,2.1 化学反应速率,不同反应组分反应速率之间关系及反应速率普遍定义式,2.1 化学反应速率,反应速率普遍定义式,不受反应组分的影响,方便求解复杂的反应体系,恒容
2、过程,一般釜式反应器反应器主要用于液相反应,体积变化可忽略,视为恒容。,流动体系,反应速率的几种表示形式,2.1 化学反应速率,多相反应系统反应速率表示形式,2.1 化学反应速率,以相界面积定义反应速率,以催化剂重量定义反应速率,对于采用固体催化剂的反应,【例2.1】,在350等温恒容下纯丁二烯进行二聚反应,测得反应系统总压 p 与反应时间 t 的关系如下: t/min 0 6 12 26 38 60 p/kPa 66.7 62.3 58.9 53.5 50.4 46.7 试求时间为26min时的反应速率。,2.1 化学反应速率,解:,2AR,理想气体,2.1 化学反应速率,由理想气体方程可得
3、:,总压和时间的关系,绘制p-t图形,拟合方程,2.1 化学反应速率,二聚物的生成速率:,影响因素,温度,浓度,压力,溶剂,催化剂,固定,速率方程或动力学方程,定量描述反应速率和温度及浓度的关系式,2.2 反应速率方程,反应速率方程的确定方法,1 基元反应,质量作用定律,2.2 反应速率方程,反应速率方程的确定方法,2.2 反应速率方程,速率控制步骤:反应步骤中最慢的一步,等于总反应速率。非速率控制步骤:达到平衡。,即非基元反应不能简单地由质量作用定律决定!,机理1:,机理2:,机理,速率方程,速率方程,机理,?,2.2 反应速率方程,目前,绝大多数化学反应的机理还不清楚,因此主要是根据实验结
4、果来确定速率方程。方程的一种形式是幂函数型。,对于可逆反应,2.2 反应速率方程,2.2 反应速率方程,实验测得不同时刻醋酸转化量如下表,2.2 反应速率方程,解: 因为丁醇大大过量,因此在此反应条件下可不考虑 丁醇浓度的影响,同时不考虑逆反应,则可假设:,图解法,参数拟合法,图解法,参数拟合法,2.2 反应速率方程,假设a=2, ,满足要求。,2.3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Vant Hoff (范特霍夫,1884)提出温度系数: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提高2-4倍=r(T+10)/r(T)生命在夏天比冬天生长更快,高温下食品更容易熟。,k为反应速率常数,其意义是所有反应组分的浓度均为1时的反
5、应速率。,Where: E = activation energy (J/mol)(活化能)R = gas constant (J/mol*K)(气体常数)T = temperature (K)A = frequency factor (指前因子)(units ofA, and k, depend on overall reaction order) A和E由实验确定,活化能E反映了 r对T的敏感性,2.3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阿伦尼乌斯(瑞典)方程:,2.3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2.3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反应达平衡时,r0,有:,引申关系1反应级数与化学平衡常数间的关系,2.3 温度
6、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正逆反应级数之差与化学计量系数之比为定值,可以检验速率方程推导的正确性。,的意义: 化学计量数,为速率控制步骤出现的次数。 举例:设 2AB R 的反应机理为: (1) A A* (每生成1mol R,此步需出现两次) (2) A* + B X (3) A* + X R,若第一步为速率控制步骤,则2。,引申关系1反应级数与化学平衡常数间的关系,2.3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引申关系2正、逆反应活化能间的关系,2.3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正、逆反应活化能间的关系,问题?根据阿伦尼乌斯方程( k=Ae-E/RT ),温度升高,正反应速率常数增大,那么逆反应速率常数是否增大?
7、反应速率增大否?,引申关系3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变化规律,2.3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吸热反应,引申关系3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可逆吸热反应),2.3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放热反应,引申关系3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可逆放热反应),2.3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引申关系3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变化规律,2.3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问题?温度升高,不可逆吸热反应的速率变化?不可逆放热反应速率变化?,当温度较低时,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当温度超过某一值后,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引申关系3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可逆放热反应),2.3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逆放热反应速率随温度的
8、图,因此,反应速率存在一极大值,此极大值对应的反应温度为最佳反应温度Top(最适宜反应温度)。,反应达平衡,则r0:,引申关系4最佳反应温度(可逆放热反应),2.3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引申关系4最佳反应温度(可逆放热反应),2.3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Te为反应体系中实际组成对应的平衡温度,为转化率XA的函数,因此, Top是XA的函数。,因此,存在一个最佳反应温度,此温度下的反应速率最大。,可逆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与温度及转化率的关系图,每一条等速率线上都有极值点,此点转化率最高,其温度为Top 。连接所有等速率线上的极值点所构成的曲线,叫最佳温度曲线。,2.3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r
9、4,r3,r2,r1,r0=0,2.3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例2.3:已知可逆放热反应N2+3H2=2NH3,求在不同反应条件下的最佳反应温度。,已知:(1)25.33MPa,3:1(mol)的氢氮比混合气,氨含量为17%;(2)其他条件同(1),氨含量12%。(3)压力改为32.42MPa,其他条件同(1)。正反应活化能为58.618x103J/mol,逆反应活化能167.48x103J/mol,平衡常数Kp (Mpa-1)与温度T(K)总压力p(Mpa)的关系如下:,2.3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解:首先求出氨含量为17%时混合气体组成,再利用平衡关系式算出KP值,求得平衡温度Te,最后
10、代入(2.37)式,即为所求。(1)合成氨反应时氢氮的化学计量比为3:1,而原料气中氢氮比也为3:1,故当氨含量为17%时混合气体组成为:,2.3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2)由于氨含量的改变,气体组成也改变,KP值亦变化,故引起Te和Top的变化,计算过程同(1)最后计算结果为: Te=872.5K Top=815.4K (3)虽然气体组成没有变化,但总压增加, KP值减小,得到:Te=849.8K Top=795.6K,2.3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图2.4,小结:,反应速率随x升高而降低(包括可逆及不可逆反应,吸热和放热反应);, k随T升高而升高(包括正反应和逆反应);, 对于不可逆反
11、应和可逆吸热反应,T升高,r升高;, 对于可逆放热反应,存在最佳温度Top,温度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一个敏感因素,尤其对放热反应,要及时调节和控制反应温度。,2.3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复合反应:当同一个反应物系中同时进行若干个化学反应时,称为复合反应。某一组分的反应量是所参与的各个化学反应共同作用的结果。,Ri: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反应混合物中某一组分i 的反应量叫做该组分的转化速率(对反应物)或生成速率(对生成物)。,定义,对反应物,ij取负值;对产物,ij取正值。,Ri值可正可负为正,代表生成速率;为负,代表消耗速率。,2.4 复合反应,对于单个反应:,r定义: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反应物
12、系中某一反应组分的反应量。,2.4 复合反应,独立反应:反应中任何一个反应都不可能由其他反应经过线性组合而得到。在测定反应动力学的时候需要去掉非独立反应,否则就是不定方程。,2.4 复合反应,例如:,(1)(3)(2),独立反应数为2,2.4 复合反应,复合反应体系独立方程数的确定方法,方法一:由反应方程式确定,方法二:由反应物种式确定,并列反应:反应系统中各个反应的 反应组分不同。,特点:各反应独立进行,任一反应的反应速率不受其它反应的反应组分浓度的影响。各反应都可按单一反应来处理。,注意两种特殊情况:(1)某些多相催化反应(2)变容反应,2. 复合反应类型(并列反应),例:,2.4 复合反
13、应,1,平行反应:反应物相同但产物不同 或不全相同,又称为竞争反应。,可用瞬时选择性来评价主副反应速率的相对大小,例:,2.4 复合反应,2. 复合反应类型(平行反应),2,因:,所以:,PA表示生成1mol P消耗的A的mol数,=|vA/ vp|,浓度的影响:, ,与浓度无关,浓度增高,瞬时选择性增加,浓度增高,瞬时选择性降低,2.4 复合反应,2. 复合反应类型(平行反应),温度的影响:,E主E副 ,与温度无关E主E副,温度增高,瞬时选择性增加E主 E副,温度增高,瞬时选择性降低,2.4 复合反应,将上述基本原理推至任一反应系统:,2.4 复合反应,2.4 复合反应,2. 复合反应类型(
14、连串反应),连串反应:一个反应的产物同时 又是其它 反应的反应物。,3,特点: 中间产物P存在最大浓度;不论目的产物是P还是Q,提高A的转化率总有利;若Q为目的产物,加速两个反应都有利,若P为目的产物,则要抑制第二个反应。,2.4 复合反应,例【2.4】高温下将乙烷进行热裂解以生产乙烯,其反应及速率方程如下:,下标A、R、E、P、M和H分别代表C2H6、C2H2、C2H4、C3H6、CH4和H2。试导出生成乙烯的瞬时选择性表达式。,E,R,A,P,M,H,解:由于乙烯为目的产物,乙烷为关键反应物,由 知乙烷的转化率为:,乙烯的生成速率为:,根据化学计量关系可知生成1mol乙烯需要消耗1mol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反应 动力学 基础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85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