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研课题设计与论文写作(简版)课件.ppt
《医学科研课题设计与论文写作(简版)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科研课题设计与论文写作(简版)课件.ppt(7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医学科研设计与论文写作,徐培渝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医学研究的基本程序,科研选题,课题设计,科研实施,结果分析,论文撰写,发表论文,学术报告,医学研究选题的基本原则,重要性:针对重要领域的重要问题创新性:在理论技术方法上有更新科学性:符合现代科学理论和伦理实用性:有理论和应用价值可行性:有可能完成,课题名称是科研设计的总纲或其指导中心,也可以说设计中的全部内容皆由此而发,假说、实验、措施等皆为此而设,因此它必须是整个科研设想与过程的高度浓缩物。一个好的课题名称,能使人对该项研究工作一目了然、不仅可知其目的、内容和主要方法,甚至透过题目还能看出其假说的科学性。欲达此目的,立题必须力争做到鲜
2、明、具体、确切。,立题 (课题名称),有些科研设计的立题尚不够理想,其中最常见的毛病,不是题目过大就是笼统模糊,有的甚至使人观后不解其意或者文题不尽符合。举例 中医疗法对结石病的疗效研究,存在问题,修改:1.金钱草煎剂对肾结石病人排石效果的初步观察2.金钱草浸膏对大鼠尿路结石溶解作用的初步研究,科研三要素,处理因素受试对象预期效应,科研三要素,立题 处理因素(具体而不含糊)受试对象(明确而不省略)预期效应(限定而不笼统)工作定性(适当表达留有余地),处理因素,处理因素 金钱草煎剂或浸膏受试对象 肾结石预期效应 排石效果或溶石作用 (初步观察或初步研究是对该项工作的一种定性),例子:金钱草煎剂对
3、肾结石病人排石效果的初步观察,金属硫蛋白对INH和RFP致小鼠肝脏毒性的保护效应及机制研究,举例,12,三大要素之一-处理因素,定义:指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而施加于受试对象的刺激。处理因素 种类繁多非处理因素(干扰因素)也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数目与水平强度标准化高剂量O-糖基化修饰抑制剂Benzyl-GalNAc诱导体外培养肝细胞脂肪变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血清Kisspeptins水平变化及意义,处理因素 之要素,研究设计时,常根据处理因素的数目分为: 单因素设计 多因素设计,处理因素-数目与水平,三种有机磷农药及复合遗传毒性效应研究,案例,16,方案:随机区组设计(randomized
4、block design)析因设计(factorial design)拉丁方设计(Latin-square design)正交设计(orthogonal design),多因素设计,第一部分,Tab.1 Single and combined cytotoxicity of DDVP、DM and Mal,例,定义: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而确定的研究对象。要素 1. 种类 人 动物 生物材料 2. 同质性 3. 满足的条件 总体条件样本 4. 生理遗传等因素 5. 标准化 6. 均衡性,三大要素之二-受试对象,研究的总体:所有满足条件的对象。研究的样本:接受该实验的对象。只有当样本具有对总体的代表
5、性时,实验研究的结果才具有普通性和推广价值。,三大要素-受试对象,受试对象的标准化对研究结果有着极为关键性的影响。试对象应根据研究目的而定,设计时应提出确定选择标准的依据或理由。,受试对象-标准化,处理因素作用于受试对象产生的结果。 通过适宜的、具体的指标来进行观察、检测。,三大要素之三-试验效应,指标的有效性指标的客观性指标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指标的灵敏性指标的特异性指标的数目指标的标准化,选定实验指标和测定方法是科研设计中至关重要的问题,需要考虑:,指标-有效性,首要条件 指选用的指标与研究目的之间有本质联系,能确切地反映出处理因素的效应。(因果关系),处理因素受试对象预期效应,科研三要素,有
6、关实验设计的几个问题,核心部分 “如何具体地进行研究”实验设计要为验证假说选择一种最佳方案;以较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换取最大的科学研究成果。在正确的实验设计指导下,可使实验误差减少到最低限度,取得更多的数据资料,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实验设计,目的:在实验研究中能有效控制随机误差。避免或减少各种非处理因素的干扰。以较少的实验对象取得较多而且可靠的实验数据。,实验设计- 统计学原则,对照 随机 重复 均衡,统计学原则,由于对照组与实验组除处理因素不同外,其他实验条件均完全相同,即对照组与实验组的非处理因素相同。通过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效应,消除和控制非实验因素的影响,而衬托出实验组处理因素真
7、正的效应大小。通过设立对照组还可消除或减少实验操作的误差。,统计学原则-对照,有比较才能显示出差别,对照是比较的基础。,医学实验等研究中设立的对照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否则不但对照无效,而且反而更易造成假象,导致错误的结论。 对等 同步 专门设置 例数相等,对照条件,空白对照实验对照阳性对照标准对照自身对照相互对照历史对照,对照的类型,抽取样本以前,要使总体中每个单位都有同等的被抽取的机会,进而使样本对总体有较好的代表性,并使其抽样误差的大小可用统计方法加以估计。,统计学原则之二 -随机,目的:提高组间的均衡性,尽量减少偏倚;应用统计方法进行资料分析的基础;实验均衡齐同的手段之一。在实验中广泛应用
8、随机数字表进行随机化 。,统计学原则-随机,举例1 10例病人分为两组(1)给病人编号;(2)从随机数目表第一行第一字开始,用对角线向下顺序数10个数字;(3)单数为甲组,双数为乙组。如下表:,结果病人1、4、6、8、9分为甲组,2、3、5、7、10分为乙组。,举例2 15例病人分成三组(1)给病人编号;(2)从随机数目表中按顺序抄下15个数字;(3)每个病人对应数字除以3,以余数1、2、0代表甲、乙、丙组。,结果:3组人数不等,甲组7人,乙组4人,丙组4人。应从甲组各移1人至乙组与丙组,从表中再抄录下一个数字17,除以7,余数为3把第3个甲调到乙组(1,2,3,4,5,6,0)。剩下6个甲,
9、再取表中下一个数字33,除以6,余数也为3。把第3个甲移到丙组(1,2,3,4,5,0) 。调整之后的分组为:甲组:5、6、11、14、15;乙组:2、3、8、12、13;丙组:1、4、7、9、10。,定义: 指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进行多次研究或多次观察,以提高实验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和科学性。,统计学原则之三-重复,整个实验的重复: 确保实验的重现性,提高可靠性。样本的重复:通过对一定含量的样本进行研究,发现处理因素与试验效应间的普通联系,避免把个别情况或偶然、巧合现象当作必然的规律。同一个体的重复观察:在实验时对受试对象进行重复测量,以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最终观察值,可提高观察结果的精密度。,重复
10、-体现,决定样本大小的因素(1)处理效果:效果越明显,所需的样本(重复数)越小(2)实验误差:误差越小,越易达到统计学显著性,所需样本越小;(3)抽样误差:样本的个体差异越小,反应较一致,所需样本越小;(4)资料性质:一般计数资料样本需要大些,计量资料样本相对需要少些。,样本大小,医学研究中实验动物的基本例数,小动物(大鼠、小鼠、鱼、蛙等): 每组1030只,计量资料每组不少于10只,计数资料每组动物数应适当增加;若按剂量分成35个剂量组时,每组8只也可,但每个处理因素的动物总数不少于30只。,中等动物(兔、豚鼠等):每组820只,计量资料每组不少于6只,计数资料每组不少于30只。大动物(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 科研课题 设计 论文 写作 简版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84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