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金融学专题课件.ppt
《行为金融学专题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为金融学专题课件.ppt(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行为金融学理论及其在投资决策中的运用,.,2,一、行为金融学的起源与作用二、人的认知偏差和心理偏差三、金融市场中的个体心理与行为偏差四、基于行为金融学理论的投资策略五、案例讨论,案例:股票价格与价值的偏离,按照标准的金融理论,股票价格的波动是建立在股票内在价值基础上的。然而,令人吃惊的是股票价格长期偏离基础价值,并且呈现剧烈波动的态势。图1-1描述了美国证券市场指数从1925年开始的时间线,表明了股票价格的长期历史增长率,虚线代表基础价值,实线代表股票的实际价格。,图1-1 1925-1999年间美国股票市场基础价值与真实价格的比较,.,4,这些数据表明,在1929和1973年之前,股
2、票价格线是高离基础价值线。那些年过后,股票价格又掉到基础价值之下。特别是1994年之后,股票价格更是直线上升,远高于基础价值。由此我们可知,股票价格确实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偏离了其基础价值。,案例思考:在股票市场里,股票价格对其基础价值确实存在着长期偏离的态势,这用标准金融理论无法解释。那么,是什么因素最终决定了股票价格的走势?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除了公司的基本面之外,还有哪些?投资者在投资行为中表现出哪些非理性因素?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因素会对股市波动和资产定价产生什么样的影响?通过对行为金融学的学习,我们可以得到满意的答案。,一、行为金融学的起源与作用(一)行为金融学的起源 19世纪Gustave
3、 Lebon的群体和Mackey的非凡的公众错觉和群体疯狂是两本最早研究投资市场群体行为的经典之作。 1936年,凯恩斯基于心理预期最早提出股市的“选美竞赛”理论和“空中楼阁”理论,强调心理预期在人们投资决策中的重要性,认为证券价格决定于投资者心理预期所形成的合力。 选美竞赛理论:投资与选美竞赛一样,参加者要从100张照片中选出最漂亮的6张,选出的6张照片和最终结果最接近的人获奖。参加者并不是依照自己的审美标准去选,而是要用智慧推测其他参加者的选择标准,这需要合理的心理预期。 空中楼阁理论:股市投资就像空中楼阁一样是虚幻的,只有准确预测股票价格走势并选择恰当时机成功操作,才能获利,总有一些人在
4、这场游戏中失利,就像击鼓传花游戏中总有不能把花传出去的人一样。,1951年,布鲁尔(O.K.Burell)的实验,以及随后巴曼(Bauman)和斯诺维奇(paul slovic)著作的出现,都呼吁关注投资者非理性的心理,更加明确地批评了金融学科片面依靠模型的治学态度,指出金融学与行为学的结合应是今后金融学发展的方向。 1979年,Kahneman和Tversky发表文章前景理论:风险状态下的决策分析,为行为金融学的兴起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成为重要的里程碑。随后,Kahneman、Slovic和Tversky又出版了著作不确定性下的判断:启发式与偏差,研究了人类行为与投资决策经典经济模型中基本
5、假设相冲突的三个方面:风险态度、心理账户和过度自信,并将观察到的现象称为“认知偏差”,至此行为金融的理论框架基本形成。,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芝加哥大学的泰勒(Thaler)、耶鲁大学的希勒(Shiller)将行为金融学的理论与金融市场的实践相结合进行研究,获得丰硕的成果,成为该领域的杰出代表。泰勒从人类心理的角度研究了投资者心理账户之间的关系,希勒研究了股票价格的异常波动、股票市场的羊群行为等。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Shefrin和Statman(1994)提出了行为资本资产定价理论,2000年二人又提出了行为组合理论,使行为金融学有了进一步发展。进入21世纪,行为公司金融作为行为金
6、融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日益受到学者的重视。尤其是2007年金融危机以来,学者们又开始了对宏观行为金融的研究,提出了“心理导向的金融监管理论”等。 我国对于行为金融学的研究始于90年代末,目前只是刚刚起步,主要是进行传统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的比较研究、行为金融学的实证研究等,有待进一步发展。,(二)行为金融学的内涵 行为金融学是金融学、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等学科相交叉的边缘学科。行为金融学是通过分析投资者各种心理特征,研究投资者的决策行为及其对资产定价的影响,力图揭示金融市场的非理性行为和决策规律的一门学科。 标准金融学在投资者心理与证券市场效率上所持的观点是投资者是理性人,投资者的理性会保证市场的
7、有效、价格的理性。然而行为金融学则认为,证券的市场价格并不只由证券的内在价值决定,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到投资者主体行为的影响,即投资者心理与行为对证券市场的价格决定及其变动具有重大影响,投资者是非理性人,情绪与认知偏差的存在使投资者无法做到理性预期和效用最大化,并且其非理性行为将导致市场的非有效性,资产价格偏离其基本价值。,(三)行为金融学的作用 1、行为金融学对有效市场假说进行修正 有效市场假说认为:资本市场上所有的投资者都是理性的人,他们能够对证券进行理性评价,投资者的理性预期与理性决策保证了资本市场的有效性。但是实际上,投资者并非都是理性的。 行为金融理论认为:金融市场的经济行为是社会人在相
8、互作用过程中以客观形式外在表现出来的对经济刺激的主观反映。经济刺激是经济行为产生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经济行为不仅是经济刺激的直接映射,其间还包括一系列的中介变量,如个人目标、价值观念、期望、认知方式、收集及整合信息的能力、对经济政治问题的兴趣等。因此,行为金融不但需要讨论人们应该如何进行最优决策,而且需要讨论投资者实际上是如何决策的,金融市场价格实际上是如何确定的,这就是行为金融要解决的问题。,2、行为金融学对理性人假设进行修正 经济学理论一般认为:人是“经济人”。其含义是:(1)人是有理性的;(2)利己是人的本性;(3)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只有在与他人利益的协调中才能实现。从根本动机与各
9、种逻辑上讲,可以把经济人分为两种表现类型:利他主导型和利己主导型,但在分析具体经济问题时则往往假设经济主体的目标或效用函数的主要内容是自私自利。所以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实际上有两层含义,更基本的含义是理性人,更常用的含义是自利人。 标准金融学理论认为:人是“理性人”。其含义是:(1)投资者在决策时都以效用最大化为目标;(2)投资者能够对已知信息做出正确的加工处理,从而对市场做出无偏估计。,.,12,行为金融学理论认为:人是“有限理性人”。 行为金融学家认为:(1)投资者是有限理性的,投资者会犯错误。因为决策的环境具有绝对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决策主体要受到个性心理、认知能力等的影响,所以人的经济行
10、为要做到完全理性是很难的,只可能是有限理性的(2)在绝大多数时候,市场中理性和有限理性的投资者都是起作用的,而并非传统金融理论所认为的那样,非理性投资者最终将被赶出市场,理性投资者最终决定价格。行为金融学恰好修正了理性人假说的论点,指出由于认知过程的偏差和情绪、情感、偏好等心理方面的原因,使投资者无法以理性人方式对市场做出无偏估计。,.,13,3、行为金融学对金融市场的异象进行合理解释 格雷厄姆和多德在1934年证券分析一书中,对1929年美国股票市场价格暴跌做出了深刻反思,认为股票价格的波动是建立在股票内在价值基础上的,股票价格会由于各种非理性原因偏离内在价值,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偏离会得到
11、纠正而回到内在价值。然而,令人吃惊的是股票市场价格长期偏离基础价值,这使得股票价格只随基础价值变化而变化的观点受到挑战。大量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股票市场并不是有效的,存在收益异常的现象,这些现象无法用有效市场理论和现有的定价模型来解释,因此被称为“异象”。譬如:股票溢价之谜、封闭式基金之谜、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过度反应和反应不足、规模效应等等。,.,14,二、人的认知偏差和心理偏差,案例:天气与股票收益 气候能够对农业或者其它依靠阳光的产业产生影响,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气候变化对金融市场股票指数的影响却是令人称奇的。然而,Saunders(1993)研究了1927 年至1989 年的道琼斯工业
12、指数和1962 -1989 的纽约证券交易所指数与美国证券交易所指数,发现纽约的云量与纽约的股价的波动相关:当云量为100%(此时85%是雨天)时股指收益显著低于平均水平;当云量为0-20%时(晴天),收益显著高于平均水平;云量为30%-90%时股指收益没有显著差异。Hirshleifer and Shumway(2003)对欧洲、美洲、亚洲的26个国家的城市1982-1997年间的证券市场的主要指数收益进行研究,发现代表气候变化的重要指标云量对股票指数产生影响,在26个城市中有18个城市的云量和股指收益呈现负相关的趋势,其中米兰、布鲁塞尔、悉尼和维也纳4个城市的云量与股指收益呈显著的负相关水
13、平。,.,15,(一)认知偏差,1、人类的认知本能 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基本观点:把人看成信息传递器和信息加工系统,它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主要是认知过程,如注意、感觉、知觉、表象、记忆、思维和语言等。它认为:人类是“认知吝啬鬼”,即人们总是在竭力节省认知能量,这是人类的认知本能。考虑到我们有限的信息加工能力,我们总是试图采用把复杂问题简化的战略。我们常用以下几种方式实现这个目标: (1)通过忽略一部分信息以减少我们的认知负担; (2)过度使用某些信息以避免寻找更多的信息; (3)接受一个不尽完美的选择,并认为这已经足够好。 认知吝啬鬼战略有时可能是有效的,因为这样做可以很好地利用有限的认知资源来
14、加工几乎无穷无尽的信息。但在我们匆忙中忽略了重要信息、或选择时出现错误的情况下,这种战略也会产生错误和偏差。,.,16,2、启发式偏差,人们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般可分为:算式法和启发法。 算式法是解决问题的一套规则,它精确地指明解题的步骤。如果一个问题有算式法,那么只要按照其规则进行操作,就能获得问题的解。 启发法是凭借经验的解题方法,是一种思考上的捷径,是解决问题的简单、通常是笼统的规律或策略,也称之为经验法则。人们一般在如下四种情况下,倾向应用启发法解决问题:(1)当我们没有时间认真思考某个问题时;(2)当我们负载的信息过多,以至于无法充分地对其加工时;(3)当手中的问题不十分重要,以至于我们
15、不必太过思虑时;(4)当我们缺乏做出决策所需的可靠的知识或信息时,我们更 容易使用启发法判断。,.,17,启发法主要有四种:代表性启发法、可得性启发法、锚定与调整启发法和情感式启发法。 第一,代表性启发法 人们在不确定的情况下,会关注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的相似性,以推断第一个事物与第二个事物类似之处,人们假定将来的模式会与过去相似并寻求熟悉的模式来做判断,并且不考虑这种模式产生的原因或重复的概率,即人们倾向于根据样本是否代表(或类似)总体来判断其出现的概率,认知心理学将这种推理过程称之为代表性启发法。 人们运用代表性启发法判断问题时存在这样的认知倾向:喜欢把事物分为典型的几个类别,然后在对事件
16、进行概率估计时,过分强调这种典型类别的重要性,而不顾有关其他潜在可能性的证据。这种认知倾向容易造成对样本规模的不敏感、对偶然性的误解等偏差。,.,18,案例1:某女,31岁,单身,坦诚、非常聪明。专业哲学,在学生时代积极关心歧视问题和社会公平问题,同时参加了反核示威。请快速回答,哪一个可能性更大:(1)该女是银行出纳员”;(2)该女是银行出纳员和女权运动者,解释:结果肯定是选(2)的多,因为他们认为联合事件更典型、发生的概率更大。实际上从概率论上讲,某个事件属于A和B的概率要小于或等于只属于两者之一的概率。因此(1)的概率大于(2)。这就是表性启发法引起的偏差。,.,19,第二,可得性启发法,
17、可得性启发法是指,人们倾向于根据一个客体或事件在知觉或记忆中的可得性程度来评估其相对频率,容易知觉到的或回想起的被判定为更常出现。这种启发法易于产生如下偏差: (1)由于例子的可获取性而导致的偏差 当某一集合的规模由他的例子来判断时,容易得到的例子的集合比拥有同一频率但例子不容易得到的集合更多。如看到一辆汽车玻璃碎了,人们很容易想到是发生车祸了,不愿意再深入考虑是不是人为破坏,以至发生偏差。,.,20,(2)由于搜索效率而导致的偏差 当人们用可得性启发法对某一问题进行判断,在搜索与问题性质相近的事件时,有的事件搜索到的效率要高于其他类似事件,而人们就依照高效率搜索事件对此进行推断,而忽视了时间
18、本身的客观性,最终导致偏差。如判断以R开头的单词和R处于第三字母的单词那个多时,很多人会回答R开头的单词多,其实答案未必是正确的。 (3)意象偏差 人类对某事物心有所感,便将之寄托给一个所选定的具象,使之融入自己的某种感情色彩,并制造出一个特定想象的情景。当人们根据经验对某一现象进行情景推断时,实际情况可能与之有误,意象偏差就产生了。,.,21,第三,锚定与调整启发法,在判断过程中,人们最初得到的信息会产生锚定效应,从而制约对事件的估计。所谓锚定效应,就是指当人们需要对某个事件做定量估测时,会将某些特定数值作为起始值,起始值像锚一样制约着估测值。调整策略是指以最初的信息为参照来调整对事件的估计
19、,很容易偏离其初始值。 第四,情感启发法 情感启发法:指依赖于直觉和本能对不确定性事件进行判断与决策的倾向。 情感的意义在于运用经验、直觉和本能节省决策的信息费用,当用严格推理来处理信息的费用极其高昂的时候,根据情感作出反应就是一种经济的决策方式。对刺激物的情绪反应常常比认知评估来得既快又及时,这种即时的情绪反应为决策者的行为选择提供了线索和依据,使决策者的快速行动成为可能。但是,情感启发法由于固有的心理缺陷会导致决策者产生偏差。,第一节,.,22,3、框定偏差,由于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和判断存在对背景的依赖,那么,事物的表面形式会影响人们对事物本质的看法。事物的形式当被用来描述决策问题时常称之为
20、“框定”。当一个人通过不是透明的框定来看问题时,他的判断与决定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问题所表现出来的特殊框定,这就是所谓的“框定依赖”。由框定依赖导致的认知与判断的偏差即为“框定偏差”,它是指人们的判断与决策依赖于所面临的决策问题的形式,即尽管问题的本质相同但因形式的不同也会导致人们做出不同的决策。,.,23,案例:士兵突围,一位将军在敌人优势兵力威胁下,出于进退两难的境地。他的情报员说:除非他带领士兵们沿两条可行的路线之一撤退,否则,他们会遭到伏击,使600名士兵全部被歼灭。如果走第一条路线,200名士兵可以获救;如果走第二条路线,1/3的可能全部获救,但有2/3的可能全部遇难。假设你是这位将军
21、,你应该选哪条路线呢?假设情况改变一下,他的情报员告诉他,他还得在两条撤退路线中进行选择。如果选择第一条路线,将有400名士兵遇难;如果选择第二条路线,1/3的可能无一遇难,有2/3的可能全部遇难。假设你是这位将军,你应该选哪条路线呢?,.,24,解释:第一问中绝大多数会选择第一条路线,因为保全能保全的生命要比冒更大损失的风险更合适。第二问中绝大多数会选择第二条路线,因为选第一条路线终归要有400人死亡,选第二条路线还有1/3的可能全部保全。实际上,这两个问题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改变了一下背景说法,但对人们的心理影响截然不同,选择的结果也截然不同,可见框定的作用。(有时我们购买股票时也会出现同
22、样的偏差),.,25,(二)心理偏差,心理偏差:指市场中的有限理性投资者对外部信息进行识别、编辑、评价等认知活动中系统产生的、有偏于标准金融理论的心理现象。1、过度自信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观察和实证研究发现,人们往往过于相信自己的判断能力,高估自己成功的概率,把成功归功于自己的能力,而低估运气、机遇和外部力量在其中的作用,这种认知偏差称为“过度自信”。 过度自信是典型而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偏差,并在投资决策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投资者由于过度自信,坚信他们掌握了有必要进行投机性交易的信息,并过分相信自己能获得高于平均水平的投资回报率,因此可能导致大量盲目性交易的产生。,.,26,2、心理帐户,案例:
23、看电影你已经决定去看一场电影了,每张票的价格是30 元。当你进入电影院验票时,你发现你的票丢了。现在你还愿意花30元钱重买一张票吗?再想象一下,你已经决定去看一场电影了,每张票的价格是30 元。当你进入电影院买票时,你发现不知什么时候你丢了30 元。现在你还愿意花30元钱去买票吗?,人们根据资金的来源、资金的所在、和资金的用途等因素对资金在心理上进行归类,形成“心理账户”。心理账户影响人的决策行为,不同的心理账户,人们的重视程度有所不同,从而在决策时会产生不同的结果。,.,27,解释:第一问中,我们很容易感到是花了60元看一场电影,会觉得太贵不去看了。而第二问中,丢掉的30元我们常常不会看成是
24、电影花的,会另外心理单独做账,只会感觉到是倒霉罢了,它不会增加看电影的成本,因此我们会继续选择去看。这就是心理账户的作用。,.,28,3、证实偏差一旦形成一个信念较强的假设或设想,人们有时会把一些附加证据错误地解释为对他们有利,不再关注那些否定该设想的新信息。人们有一种寻找支持某个假设证据的倾向,这种证实而不是证伪的倾向叫“证实偏差”。证实偏差在投资决策上常常表现为过度交易或盲目坚持,造成投资失败。4、损失厌恶人们在面对收益和损失的决策时表现出不对称性。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损失会使他们产生更大的情绪波动,这就是损失厌恶。损失厌恶易于导致禀赋效应和短视行为。,.,29,5、后悔厌恶“
25、后悔”是没有做出正确决策时的情绪体验,是认识到一个人本该做得更好而感到痛苦。后悔比受到损失更加痛苦,因为这种痛苦让人觉得要为损失承担责任。“后悔厌恶”是指当人们做出错误的决策时,对自己的行为感到痛苦。为了避免后悔,人们常常做出一些非理性行为。如投资者趋向于获得一定的信息后,才能做出决策,即便是这些信息对决策来讲并不重要,这主要是减少后悔对自身的精神损失。6、模糊厌恶“模糊”指信息能得知却不被得知的状态。模糊厌恶是指人们在熟悉的事情和不熟悉的事情之间更喜欢选择熟悉的那个,而回避选择不熟悉的事情去做。模糊厌恶易于造成本土效应。,.,30,三、金融市场中的个体心理与行为偏差,(一)处置效应处置效应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行为 金融学 专题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84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