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学位班专业课程——法学方法论课件.ppt
《研究生学位班专业课程——法学方法论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究生学位班专业课程——法学方法论课件.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法学方法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冯玉军,研究生学位班专业课程,第一讲 法的精神、法律文化与现代社会,一、法律的存在和法律的意义 二、法律是什么三、法律的自我同化和异化四、法律与现代社会五、法律在实然和应然中找寻和谐与平衡 六、当前法学理论研究的若干前沿问题,1、法律在现代社会中无处不在 2、法律因人类而存在和人类因法律而存在3、法律广泛借鉴和吸收其他社会调整手段的积极因素,逐步渗透到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进而形成“法律的帝国” 4、法律用权利、义务、权力、责任、惩罚、激励的丝线编制社会之网5、法律超越习俗、道德、宗教而成为现代社会最基本的调整手段,一、法律的存在及其意义,法律是经验事实,是得之于
2、日常生活的知识,在法律人的工作与实践中不断发生作用和变迁 法律是理性原则,是指导人们行为的普遍原则,体现价值共识,承载文明智慧 法律是逻辑规范,通过缜密的逻辑建构,将法律原则、法律规范、法律概念以及技术性规则有机连接在一起,共同形成建立在合法性和有效性为基础的规则体系。进而维护社会秩序,配置权利义务资源。,二、法律是什么?,法存在的几对范畴1、实在之法与理念之法 2、主观之法与客观之法 3、静态之法与动态之法 4、时间之法与空间之法 5、实体法与程序法 6、成文法与习惯法 7、公法、私法、社会法,1、公法私法化与私法公法化 2、法律全球化与法律本土化 3、书面上的法与运行中的法 4、法律与权力
3、的纠缠 5、法律与时间和空间的悖离6、法律的扩张与法律的死亡,三、法律的自我同化和异化,(一)现代法律的社会基础 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理性精神 (二)现代法律社会基础在中国的缺失 两大思想传统接轨抑或冲突, “视域融合” 现代化与本土资源的几个例子:调解、秋菊打官司、法律意识调查、权利本位 1、陌生人社会与熟人社会;现代社会/后现代社会 2、 成熟的市场经济社会与“准”市场经济 3、 权利本位与权力本位 4、 民主政治与“准”民主政治 5、理性精神(程序)与东方文化精神(实质),四、法律与现代社会,(三)当前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点 1、重塑宪法,厉行宪政(宪法司法化、脱意识形态等 )2、制定
4、民法典,推进私法自治、市民社会自治3、完善经济法,完善环境资源法、劳动法、婚姻法等,建立良好的法制环境4、强化程序立法,实现程序正义5、积极吸纳、整合本土资源,实现中华法制创新,1、法律有所为,有所不为 2、近代以来人类法律价值追求的演进历程 3、每个人的法:认真对待法律、认真对待权利 4、法律为人类的未来生活划定禁区,五、法律在实然和应然中找寻和谐与平衡,1、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研究 2、法的权利本位学说 3、法经济学或法的经济分析 4、法社会学或实证法研究 5、后现代法学、法律与文学、诠释法学等 6、法律全球化、法律现代化未来的法是开放的、民主参与(商谈)的、试错的法,是多元统一的、均衡的法
5、。,六、当前法理学研究的前沿问题,第二讲 法学方法论概说,形而上者谓之道 形而下者谓之器 易经,(一)方法、方法论、法学方法论 方法就是主体为接近和认识客体的概念性工具和手段。 方法论是指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方法论”一词是指对给定领域中进行探索的一般途径的研究。一般来说,它要涉及到研究主体思考问题的角度选择,研究对象范围的确定,研究途径的比较选择,研究手段的筛选和运用,研究目的的限定等。“方法”一词则指用于完成一个既定目标的具体技术、工具。 “方法论”对研究者带有约束性甚至强制性的规定,它要明确地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怎样才能事半功倍,取得最大的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研究生 学位 专业课程 法学 方法论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83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