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件.ppt
《一轮复习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轮复习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件.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本小节复习知识点】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过程,结论,缺点2.噬菌体侵染实验过程,结论,优点3.DNA是主要遗传物质原因4.各种生物的遗传物质种类,第3章 基因的本质第1讲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证明了生物的性状由 控制。,遗传因子,染色体,摩尔根通过果蝇实验证明了基因位于 上。,科学家发现:染色体主要组成成分_,蛋白质和DNA。,历史的步伐,染色体在遗传上的连续性和稳定性,DNA,?,蛋白质,一、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1间接证据(早期推测),A:蛋白质是遗传物质(20世纪20年代),各种氨基酸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排列,形成不同的 。氨基酸多种多样的排列顺序,可能蕴含着 。
2、,蛋白质,遗传信息,结论: 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一、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1间接证据(早期推测),稳定,DNA,蛋白质,DNA,DNA,连续,B:DNA是遗传物质,作为遗传物质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在细胞的生长和繁殖过程中能够精确的复制自己;,2、能储存巨大的遗传信息(即 );,3、能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新陈代谢和生物的 性状;,4、能在后代之间传递遗传信息;,5、结构稳定,并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大分子化合物,问题:两种不同的推测如何求证呢?,一、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2直接证据 (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格里菲思转化实验(体内转化),两种菌落的比较,无毒,有毒,小鼠死亡,
3、小鼠正常,小鼠正常,小鼠死亡,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过程,1,2,3,4,使小鼠患败血症而死亡.,R型细菌,因为:,为什么第四组实验将R型活细菌和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导致小鼠死亡?,思考,细菌发生转化,性状的转化可以遗传。,S型活菌,S型加热,R型活菌,混合,转化,已经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这一转化的活性物质转化因子,实验结论:,温馨提示:(1) 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能使R型活细菌发生转化的原因:加热到一定温度,蛋白质的分子结构(空间结构)会被破坏而变性,从而丧失生物活性。因此,加热引起蛋白质变性是导致S型细菌死亡的原因。,S型细菌体内的DNA热稳定性较高,
4、把DNA溶液加热至沸点,可使其氢键断裂,双螺旋解体,但若将其缓慢冷却,分离的单链又可部分地得以重聚,恢复其双螺旋结构。因此,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加热不会导致DNA变性。当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时,S型细菌DNA进入R型细菌体内,这叫DNA的转化。,在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哪些物质?,但究竟哪一个才是转化因子呢?,一、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2直接证据 (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艾弗里转化实验(体外转化),S型细菌,分别与R型活细菌培养,?,?,?,分 离,多糖,蛋白质,DNA,DNA酶,?,R型细菌,艾弗里确定转化因子的实验,R型细菌,只长R型菌,只长R型菌,R型细菌,一、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2直
5、接证据 (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艾弗里转化实验(体外转化),实验结果:只有加入DNA才转化; DNA越纯,转化越有效; 用DNA酶处理DNA,不再转化。,DNA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DNA是转化因子。,实验结论:,一、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2直接证据 (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艾弗里转化实验(体外转化),艾弗里的实验设计有什么巧妙之处?,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观察DNA的作用;设计对照实验,用DNA酶处理,观察DNA的作用。,1、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在小鼠体内S型、R型细菌的含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a、从免疫学角度解释:曲线ab
6、段下降的原因是,R型菌被小鼠的免疫系统所消灭,b、曲线bc段上升的原因是,部分R型细菌转化,为有毒S型细菌后在小鼠体内增殖,导致小鼠的免疫力下降,0,含量,时间,a,b,c,R型细菌,S型细菌,练习:,一、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2直接证据 (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艾弗里转化实验(体外转化),艾弗里的实验有什么不足之处?,受技术限制DNA无法100%提纯,总含少量蛋白质。因此,仍有人对实验结论表示怀疑。,一、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2直接证据,(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T2噬菌体模式图,噬菌体:细菌病毒,寄生在细菌体内,侵入细菌后,在自身遗传物质的作用下,以细菌内的物质为原料进行增殖的病毒。
7、,DNA(主要元素是C、H、O、N、P),蛋白质(主要元素是C、H、O、N、S),T2噬菌体中60%是蛋白质,40%是DNA.,(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动态过程:,侵入别的细菌,侵入,合成,吸附,组装,释放,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设计了一个巧妙实验: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和测试。,实验过程:,蛋白质含35S的噬菌体,+细菌(未标记),上清液(含T2噬菌体颗粒),沉淀(被感染的细菌),说明:蛋白质外壳并没有进入到细菌内,1A.用放射性同位素35S标记噬菌体外壳蛋白质,-含放射性物质35S,-未检测到35S,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B.用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内部DNA,DNA含3
8、2P的噬菌体,+细菌(未标记),被感染的细菌,说明:DNA进入到细菌中,-未检测到32P,-检测到32P,蔡斯和赫尔希的实验设计:2、在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前搅拌,使细菌外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3、取上清液和沉淀物分别检测其放射性,结果如下:,在噬菌体中,亲代和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的物质是DNA,也就是说,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的DNA遗传给后代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表明:,DNA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实验步骤,标记细菌,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侵染细菌(短时间保温),搅拌离心,观察放射性的分布,“短时间”:保证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大肠杆菌中正处于合成阶段,子代噬菌体还没有组装
9、好,或虽已经组装但并未使细菌发生裂解,“保温”:为噬菌体培养提供适宜的恒定的温度,以保证酶的活性。,搅拌的目的: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颗粒与细菌分离,离心的目的:让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噬菌体颗粒,而离心管的沉淀物中留下被感染的大肠杆菌。,内部DNA不存在了的噬菌体外壳,温馨提示:(1)用放射性元素无法直接标记无自主代谢能力的噬菌体,只有用相关元素标记其宿主,再让噬菌体侵染宿主,才能使其增殖,子代被标记。(2)噬菌体在宿主细胞中的增殖过程包括:吸附注入合成装配释放。(3)从组成化合物的元素可知,S只存在于某些蛋白质中,P主要分布于DNA(核酸)中,故可用其同位素标记两种成分。,(4)虽然细菌转
10、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方法不同(前者为直接分离培养法,后者为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但思路基本一致且都遵循了对照原则。,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不死亡,死亡,不死亡,死亡,S型活细菌,复习回顾,(2)分析实验现象:根据实验a、b,说明_。根据实验c,说明_。根据实验d,说明_,_,并且这种性状的转化是可以_的。(3)得出实验结论:_。,R型活细菌无毒性,S型活细菌有毒性,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无毒性,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在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转化为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遗传,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有转化因子,2.艾弗里实验:,R型,R型,S型,(2)分析实验过程:只有加入_,R型细菌才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轮 复习 DNA 主要 遗传物质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82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