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的设置与管理ppt课件.ppt
《ICU的设置与管理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CU的设置与管理ppt课件.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工作,东昌府人民医院急诊科马秋平,重症监护病房(ICU)又称加强监护病房,是危重病医学的临床基地,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医护人员应用现代医学理论和先进的医疗设备,对危重患者进行全面的监护和强化治疗。,随着医学的发展,ICU,特别是综合ICU,正在逐渐建立。ICU是一个危重病密集、病情多变、危象丛生的场所,也是急救知识密集、高医疗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的地方。要求既有广泛的基本基础知识,又要有专业知识;既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又要熟练掌握多种操作技能。在ICU监护是手段,治疗才是目的。,第一节 概述,ICU的任务,是利用先进的监护设备和治疗手段,为危及生命的急性重症患者提供系统、及
2、时、动态的生理功能及支持治疗,早期发现病情变化的征象并及时予以治疗,防治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为原发病的治疗赢得时间和机会,最大限度地挽救危重症患者的生命。,ICU的模式,ICU的运转模式主要根据医院的规模及条件决定。大致分为以下几种模式:综合ICU 是一个独立的临床业务科室,受院部直接管辖,收治医院各科的危重患者。专科ICU 专门为收治某个专科的危重患者而设立。一般是临床二级科室所设立的ICU,如CCU、RCU、NICU,多属某个专业科室管理。对抢救本专业的急危重症患者有较丰富的经验。部分综合ICU 介于专科ICU与综合ICU之间,即由医院内较大一级的临床科室组成的ICU。如内科ICU
3、、外科ICU、麻醉科ICU等,主要收治各专科或手术后危重患者。,ICU的收治范围,收治原则 急性、可逆、已经危及生命的器官或者系统功能衰竭,经过严密监护和强化治疗短期内可能得到恢复的患者。存在各种高危因素,有生命危险,经过加强监护和治疗可能减少死亡风险的患者。慢性器官或系统功能不全出现急性加重且危及生命,经过严密监护和治疗可能恢复到原来状态的患者。慢性消耗性疾病及肿瘤终末期患者以及不能从加强检测治疗中获得益处的患者,一般不属于ICU的收治范围。,ICU的收治范围,ICU收治范围,包括临床各科的危重患者。主要包括:创伤、休克、感染等引起的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心肺脑复苏术后需对其功能进行较长时间支持
4、者严重的多发伤、复合伤物理、化学因素导致危及重症有严重并发症的心肌梗死、严重的心律失常、急性心衰、不稳定型心绞痛各种术后重症患者或者年龄较大,术后有可能发生意外的高危患者严重水、电解质、渗透压和酸碱平衡失调严重的代谢障碍疾病,甲亢危象、垂体危象各种原因导致的大出血、昏迷、抽搐、呼吸衰竭等个系统器官功能不全需要支持者脏器移植术后及其他需要加强护理者,ICU的人员组成,人员编制: ICU集中收治各类急危重症患者,工作量大,治疗手段繁多,操作技术复杂,设备更新快,所以医护人员的配备要明显高于其他科室。一般综合性ICU要求医生与床位之比:0.8:1以上,护士与床位数之比(2.53):1以上。,ICU的
5、人员组成,ICU护士的基本要求:ICU护士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过硬的理论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健康的身心状态。高尚的职业道德专业素质 具有多专科疾病医疗、护理的知识、熟悉重要器官、系统功能监测和支持知识,掌握各种监护仪器的使用、管理、监测参数和图像分析及其临床意义,掌握重要脏器和系统疾病的护理理论,熟悉各种重症监护的专业技术,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熟悉危重症患者抢救配合技术等。,第二节 ICU的设置与管理,ICU的设置根据个医院情况的不同可以有多种形式,总的原则:通道宽敞,电梯便利,方便患者转运;靠近相关科室如急诊科、手术室、放射科、检验科、血库等,便于紧急检查、手术等;,区域布
6、置,病室设置 可为开放式、半封闭或全封闭式,至少配置12个单间病室,用于隔离严重感染、传染病或病情危重者。 床单位设置: ICU的床位设置要根据医院规模、总床位数确定。一般综合性医院的综合ICU床位数量应占全院总床位的2%8%, ICU床位使用率以75%为宜。每张床单位使用面积建议1518,床间距大于1。应使用多功能床并配备防压疮床垫。每个床位配备完善的功能设备带或功能架,配置氧气、压缩空气、负压吸引器插口个23个,电源插孔不少于20个,并配有电源自动转换装置。,先进的监护病房,空气净化,儿科的监护病房,病室设置,室温、通风与噪声要求:空气调节系统应独立控制,室温要求保持在(241.5)左右,
7、湿度以55%65%为宜。良好的采光和通风,最好有空气净化系统。采用高吸音的建筑材料,尽可能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减少各种仪器的声音,白天控制在45dB以下,夜晚在20dB以下。,病室设置,监护站设置:中心监护站原则上应设置在所有病床的中央区域,以能直接观察到所有患者为最佳。中心站内放置监护及记录仪,电子计算机及其他设备。也可存放病历夹、医嘱本、治疗本、病情报告及各种记录表格是各种监测记录的场所。,舒适的神经内监护病房,辅助区域的设计,面积:2-3倍的床旁空间,以支持运作。 如以上述12张床icu计算,床旁空间需220m2,支持空间需440-660m2 。总面积应660-880m2。,病区内:医
8、生办公室,治疗室,配药室,小实验室,盥洗室,设备仪器室,处置室等。 ICU内病区外:工作人员更衣室,工作人员休息室,医生值班室,护士值班室,护长及主任办公室,会议室或教室,库房,配餐室,谈话间,病人家属休息室。,辅助间的设计,基本设备 中心供氧,中心负压,中心正压,足够强大的稳压器,多功能病床,足够的多功能插座,微量输液泵,微量注射泵,输液瓶悬吊装置,多参数监护系统,气管插管箱(喉镜、插管钳、硅油、各种型号的气管插管、手套等),手动辅助换气囊,呼吸机(包括转运呼吸机),雾化系统,监护系统,心电图机,电复律器,临时起搏器(血管鞘,临时起搏电极),纤维支气管镜,冰机,CRRT系统。,ICU设备要求
9、,特殊设备 IABP,小C臂,B超,NO吸入装置,血透机,CT机,ICU设备要求,ICU药物储备要求,血管活性药镇静剂、止痛剂、麻醉剂、肌松剂止血药物雾化吸入药物,ICU的管理,实行院长领导下的科主任负责制。独立的医疗团队。建立健全各种制度 制度化的管理是保证工作正常、有序进行的基本保障。除一般病房的护理常规和工作制度外,还应包括ICU的各种制度。,医务人员进入ICU的管理制度,为减少交叉感染及维护ICU的正常工作秩序,所有进入ICU的人员应自觉遵守以下规定: 1医务人员进入ICU须走医务人员专用通道。 2进入ICU前必须换鞋、更衣。将自己鞋整齐摆放于ICU指定的鞋柜,然后赤脚踏扳,更换ICU
10、专用拖鞋(或鞋套),及ICU专用隔离衣。 3工作人员走近病床旁时须戴口罩,接触病人时必须严格洗手或戴手套,听诊时须用各病床之专用听诊器。 4未经ICU同意,谢绝带家属进入ICU探视。 5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医务人员进入ICU时必须戴口罩,其它传染病者谢绝入内。 6服从ICU人员的管理,严格执行ICU的消毒隔离制度。,ICU交接班制度,1周一至周六7:50Am到达科室,8Am准时在医生办公室交接班。 2站立交班。医生、护士分别站于办公台两侧,主任、护士长分别站于办公台两端。 3护士可按照特护记录,详细、准确交待清楚各病人24小时内生命体征情况;出入量;中心静脉压;末梢血糖;各管道引流量、颜色、性质
11、;痰量、颜色、性质;病情变化、处理、效果等。 4医生重点交接各病人24小时内病情变化、处理及效果;病人或家属思想动态及相关情况等。护士已交内容医生不再重复。 5中午班医生于11:55Am(餐后)与在班医生共同巡视一遍病人,床头交接。 65:25Pm中午班医生与夜班医生床头交接并写交班记录。 7护士每班进行床头交接。 8周日床头交接。,ICU工作常规,1病人到达ICU后,认真及时了解病情,医护密切配合,立即给予生命体征监测并采取救治措施。病人意识状态情况,瞳孔是否改变,肢体活动是否正常,若病人有外伤史,特别注意脏器的损伤,如肝、脾、肾、心、肺等。生命体征测定:Bp P R SPO2 T。立即急诊
12、生化(Na K Cl BUN Cr Clu)及必要时动脉血气检查。持续心电监测,尽快床旁EKG,据病情定期测Bp。保持气道通畅、吸氧,心要时开放气道。保持良好的静脉通道,必要时立即深静脉置管。根据病情留置尿管,记单位时间尿量。检查各引流管是否通畅在位,了解并记录引流量及性质。尽快向家属交待病情及ICU管理制度。 2ICU医生每天至少一次向病人家属通报病情,病情变化特别是恶化时随时通报。涉及具体的专科情时应由专科医生给予解释。 3内科系统病人原则上由ICU医生负责管理,外科系统病人由ICU及专科医生共同管理,ICU负责生命体征、内环境稳定及各脏器的支持与维护,液体入量及抗生素的使用,应与专科医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ICU 设置 管理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80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