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心肺复苏解读课件.ppt
《2010年心肺复苏解读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心肺复苏解读课件.ppt(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2/11/30,1,2010年心肺复苏指南解读,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 李雅兰,2022/11/30,2,2010年新的心肺复苏指南,2010年1月31日2月6日国际复苏联合会(ILCOR)和AHA共同在美国达拉斯洲际酒店举行的2010心肺复苏指南(CPR)暨心血管急救(ECC)国际科学共识推荐会2010年10月新的心肺复苏指南发表,2022/11/30,3,二、2010与2005主要变化,1、生存链:2几个数字的变化:3整合修改了基本生命支持(BLS)和高级生命支持 (ACLS)程序图4、指南整合修改程序图推荐变化的理由5、强调实施高质量心肺复苏,2022/11/30,4,1生存链
2、:由2005年的四早生存链改为五个链环:,早期识别与呼叫,早期CPR,早期除颤,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完整的心脏骤停后处理,4R序列,2022/11/30,5,2几个数字的变化:,(1)胸外按压频率由2005年的100次/min改为“至少100次/min” (2)按压深度由2005年的4-5cm改为“至少5cm” (3)人工呼吸频率不变、按压与呼吸比不变,2022/11/30,6,(4)强烈建议普通施救者仅做胸外按压的CPR,弱化人工呼吸的作用,对普通目击者要求对ABC改变为“CAB”即胸外按压、气道和呼吸(5)除颤能量不变,但更强调CPR,2022/11/30,7,(6)肾上腺素用法用量不变,
3、不推荐对心脏停搏或无脉电活动(PEA)者常规使用阿托品(7)维持自主循环恢复 (ROSC)的血氧饱和度在94%-98%(8)血糖超过10mmol/L即应控制,但强调应避免低血糖(9)强化按压的重要性,按压间断时间不超过5s,2022/11/30,8,3整合修改了基本生命支持(BLS)和高级生命支持 (ACLS)程序图,将成人和儿童患者(不包括新生儿)BLS中“ABC”(气道,呼吸,胸外按压)的步骤更改为“CAB”(胸外按压,气道,呼吸)。其重要性是减少开始首次胸外按压的时间,这一步骤顺序变化需要所有人重新学习心肺复苏术。,2022/11/30,9,几种情况的紧急处理,心率快、血压低:去氧肾上腺
4、素心率慢、血压低:肾上腺素无脉搏:心脏按压+肾上腺素无心音:心脏按压+肾上腺素,2022/11/30,10,无意识:摸搏、数脉搏呼吸困难、无意识:人工呼吸(呼吸囊)呼吸困难、无意识:摸搏、数脉搏哮喘:摸搏、数脉搏、爱喘乐、喘乐宁哮喘、紫绀、无脉搏:心脏按压+肾上腺素下颌式呼吸、无意识、摸不到脉搏:心脏按压+肾上腺素,,2022/11/30,11,必备急救物品,氧气:虚弱患者、异常患者常规尽快吸氧。减少局麻药的毒性反应的阈值。呼吸囊:可以进行人工通气,2022/11/30,12,必备的急救药物,肾上腺素:过敏、心跳停的急救药物 用法:1支肾上腺素(1mg)+生理盐水100ml =10g/ml,
5、5-10g iv(0.5-1.0ml)每次静脉注射去氧肾上腺素(新福林、苯肾上腺素):收缩外周血管,不引起冠脉痉挛,可用于冠心病病人的升压,升高血压的同时可以减慢心率,减少心肌耗氧,提高心肌灌注。 用法: 1支苯肾上腺素(10mg)+生理盐水100ml =100g/ml, 50-100g iv(0.5-1.0ml)每次静脉注射,,2022/11/30,13,必备的急救药物,多巴胺:20mg/支+生理盐水20ml =1mg/ml,1-3mgiv/次甲基强的松龙:40mg/支 80-120mg静脉注射抗过敏 比地塞米松发挥作用快,比地塞米松效果确切。,2022/11/30,14,没有开通经脉的患者
6、,对抗过敏反应 1/3-1支肾上腺素皮下注射不要心内注射三联针:已经废弃,慢、不确切。不要用呼吸兴奋药:快心脏按压、呼吸囊给氧,2022/11/30,15,三、指南整合修改程序图推荐变化的理由,绝大多数心跳骤停发生在成人,所有年龄心脏骤停者CPR存活率最高均属被目击的室颤或无脉搏性室性心动过速(VT)患者。这些患者CPR早期最关键要素是胸外按压和电除颤。,2022/11/30,16,按ABC顺序,现场急救者开放气道、嘴对嘴呼吸、放置防护隔膜或其他通气设备会导致胸外按压延误。通过改变顺序,使胸外按压开始的更快,至胸外按压第一组完成(30次按压约18秒即完成),因通气延迟时间最少。,2022/11
7、/30,17,不足50的心脏骤停者能得到在场目击者所施CPR。其原因很多,但其中之一是ABC的顺序,开放气道和人工呼吸对救援者开始做最为困难。开始就胸外按压可使更多心脏骤停者得到CPR,特别对不能或不愿予人工通气者至少会实施胸外按压。,2022/11/30,18,如果单独的急救者看到有人突然倒地,他意识到此人因突发室颤致心脏骤停,一经证实,该人无反应,无呼吸或喘息,急救者应立即求救EMS(救援医疗服务)系统,获取和使用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并予CPR。但对一个溺水或其他窒息者在EMS到达前优先予施5组(约2分钟)常规心肺复苏(包括人工呼吸)。此外,新生儿心脏骤停更可能是呼吸道病因,通常复苏
8、按ABC顺序,除非已知心脏病的病因。,2022/11/30,19,改善血液循环:多按压、少通气,多数院前心脏骤停患者无法在早期开始4分钟内接受治疗。在早期需要立即作胸外心脏按压来产生血流,为细胞膜提供生成有效节律所需的部分能量。若呼叫救助45分钟后急救医务人员才能到达,电击前先做CPR可改善患者生存率。若5分钟内开始除颤,则患者生存率无显著差异。若呼叫救助5分钟后救护车才能到达,先接受CPR患者的生存率和出院率能提高5倍(22%对4%)。,2022/11/30,20,四、实施高质量心肺复苏,2022/11/30,21,关键问题是CPR质量!,2022/11/30,22,新的指南强调实施高质量心
9、肺复苏,按压速率至少为每分钟 100 次(而不再是每分钟“大约” 100 次)成人按压幅度至少为 5 厘米;保证每次按压后胸部回弹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避免过度通气,2022/11/30,23,改善血液循环:多按压、少通气,在进一步生命支持(ALS)阶段,建议不间断胸部按压频率至少为100次/分钟。负责通气的援救者应提供的通气率为810次/分钟,但不应过度通气,且需经常轮换(每23分钟),以免过度疲劳使CPR质量降低。胸外按压:用力快速、持续勿中断。,2022/11/30,24,改善血液循环:多按压、少通气,当胸外按压时,由于胸内压升高(胸泵理论),在胸骨与脊柱间挤压心脏的机械效应(心泵理论
10、)和心脏的瓣膜系统(使血液向一个方向流动)形成血流。在CPR中胸外按压是使患者生存的基本步骤,胸外按压时应该“用力快速”按压。足够的按压深度至少为5cm。,2022/11/30,25,改善血液循环:多按压、少通气,胸外按压率应为100次/分钟,因为按压率较低会减少向前流动的血流量。由于每次按压中断后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重新建立足够的主动脉和冠脉灌注压,应尽量避免按压过程中断。例如,检查脉搏不应多于10秒。动物实验和人类研究均已证明,在CPR的最初数分钟,不间断的单纯胸部按压是常规CPR的替代方法,其优势在于促使不愿做口对口通气的非医务人员参与其中。,2022/11/30,26,改善血液循环:多按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0 年心肺 复苏 解读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80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