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管理体系标准培训课程课件.ppt
《能源管理体系标准培训课程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能源管理体系标准培训课程课件.ppt(1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能源管理体系标准(GB/T23331-2009)培训课程标准理解,能源管理体系标准产生的背景,三、管理和行为节能,提高节能意识的作用:开源节流,节约放在首位。开发和应用节能技术和装备仅仅是节能工作的一个方面, 应用系统的管理方法,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的方法,来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管理节能和行为节能,成为能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行能源管理体系的意义,对社会的作用 有利于提高民众的节能意识,树立科学的自然观,建立和谐社会 有利于发挥企业节能的积极性 有利于促进国家有关能源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和其他要求的落实;_ 推广先进有效的节能技术和方法,挖掘和利用最佳的节能实践与经验
2、, 有利于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统一,促进可持续发展对企业的现实意义 建立和完善能源管理组织架构,规定职责; 节约能源,降低成本 提高市场竞争力 保持良好的公共、社会关系,增进相互了解 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能源管理体系理论基础,采用与其他管理体系相同的系统理论:发挥能源管理体系的整体优势,达到系统节能的目的。采用PDCA(策划实施检查处置)运行模式:持续改进的循环模式有助于改进组织的管理业绩。应用过程方法:使所有过程有机地结合,促进PDCA循环发挥更显著的管理效率。注重融合与协调:与其他管理体系标准要求相融合,以达到管理体系的相互兼容、相互协调。,体系的模式,在管理承诺的基础上采用“P-D-C
3、-A”过程方法和管理的系统方法,为实现管理承诺、能源方针和目标而进行策划、实施、检查与纠正、管理评审等过程,对能源管理的全过程进行控制。,GB/T23331的运行模式,GB/T23331的特点,特点:自愿性未提出绝对的绩效要求,但要求建立基准与标杆,在组织内/外进行能源绩效的比较(对标)与其他体系的兼容性将能源统计、能源审计、能源计量、能源绩效与管理体系过程相结合,促进持续改进运行模式:PDCA,GB/T23331标准适用范围,标准规定了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并未对其所提供产品的能源消耗、能源利用效率提出要求。实施本标准能够改进能源管理绩效,但还需要相关技术和方法的支持。在适宜且经济条件许可时,考
4、虑采用最佳可行的节能技术和方法,同时充分考虑采用这些节能技术和方法的成本效益。适用于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组织;建立系统规范的能源管理体系,规范内部管理;开展第一方、第二方和第三方评价或认证等,术语与定义,能源 Energy 可以直接或通过转换提供人类所需的有用能的资源。理解:是提供人类所需的有用能的一种资源;一次能源:有些可从自然界直接取得,如煤炭、原油、天然气、煤层气、风能、太阳能等,这种能源通常被称为一次能源;二次能源:通过加工、转换取得的,如电力、热力、成品油等,这种能源也被称为二次能源;直接能源和间接能源的概念;耗能工质的概念:,能源因素 energy aspect,在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
5、务中,影响能源消耗和能源利用效率的因素。理解:识别能源因素,制定能源管理方案和/或运行控制措施,实施能源绩效的改进;来源: “活动、产品和服务”;识别范围:影响能源消耗、能源利用效率;确定优先次序:影响大小;识别方法:能源诊断、能耗分析、头脑风暴、专家识别等。,能源方针 energy policy,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能源管理的宗旨和方向。最高管理者是指管理组织的一个人或一组人;能源方针必须以文件的形式由最高管理者正式签署批准发布;能源方针通常应体现一系列的能源管理法律、法规、政策、标准,能源目标是对能源方针的细化;能源方针是组织经营管理总宗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国际能源日益紧
6、张的情况下,能源利用效率(如煤对于合成氨厂占成本的55%)对于组织的生存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能源目标 energy objective,组织所要实现的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总体要求。能源目标是一个组织在能源管理方面要实现的总要求,主要依据基准、标杆、法律法规、财务、运营、标准及相关技术要求而制定的;能源目标可以是定性的,针对某一具体的能源因素提出总体要求;一个组织除了制定总的能源目标以外,还可以把总能源目标分解到各部门和层次,形成有总目标和分目标构成的目标体系。中长期目标和年度目标。,能源指标 energy target,由能源目标产生的,为实现能源目标所需规定的具体要求,可适用
7、于整个组织或其局部。根据能源目标制定的,是为实现能源目标而规定的具体要求;能源指标通常是定量的,并且是可测量的,如综合能耗指标、节能量指标等;能源指标可以对整个组织制定,也可以对于组织的局部制定,总的指标也可分解为若干个分指标。,能源管理体系 management system for energy(EnMS ),在能源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理解:组织应依据能源方针和能源目标建立能源管理体系;能源管理体系组成部分可称为“要素”;其管理对象是“能源”,其核心是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能源管理体系应形成文件;组织应进行内审和管理评审;组织应不断改进其绩效。,能源管理绩效,组织对其能源
8、因素进行管理所取得的可测量的结果。理解:能源管理体系运行的效果;对能源因素实施全过程控制的而取得的结果,即能源管理绩效;能源管理绩效可通过能源管理目标指标方案的实现程度来具体体现;可通过节能量评价、能源审计、能源统计分析等具体评价能源管理绩效。,能源管理绩效energy management performance,能源管理基准 energy management baseline,组织针对自身能源管理情况,确定作为比较基础的能源消耗、能源利用效率的水平。理解:基准主要用于进行纵向比较;通过初始能源评审建立基准;在初始能源评审的基础上,组织应选择一个基准年的能源消耗、能源利用效率的水平,作为比
9、较基准,来确定、评价和比较能源目标和指标,评估能源管理体系实施的有效性和能源管理绩效。,能源管理标杆 energy management benchmark,组织参照同类可比活动所确定的能源消耗、能源利用效率的先进水平。标杆主要用于进行横向比较;为了进行横向比较,组织参照同类可比活动选定的先进水平作为比较标杆(对标);选定的能源消耗、能源利用效率的先进水平可以是: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国际同行业先进水平自己的最好历史水平,4.1 总要求,组织应确定能源管理体系覆盖的范围,并按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能源管理体系,形成文件,以确保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范围主要是指生产运营过
10、程、管理运营过程和生活运营过程。,4.1总要求,理解要点:文件化的体系;建立、实施、保持、改进体系;覆盖与能源有关的全部过程;确保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确定范围。,4.2 管理职责,4.2.1 管理承诺4.2.2 能源方针4.2.3 作用、职责与权限,4.2.1 管理承诺,最高管理者应对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能源管理体系作出承诺,并通过以下活动提供证据:1)执行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并在组织内贯彻实施;2)制定和实施能源方针和目标,并作为组织的发展方向和战略目标的组成部分;3)传达节约能源的重要性,增强全员节能意识;4)确保配备能源管理体系所需的适宜资源;5)进行管理评审。,
11、4.2.1 管理承诺,理解要点:守法制定并实施方针、目标配备资源管理评审,4.2.2 能源方针,最高管理者应制定组织的能源方针,并确保其:a) 适用于本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特点,与已有的其他管理体系方针相协调;b) 包含对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及持续改进的承诺;c)包含对遵守与能源管理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承诺;d)为制定和评价能源目标、指标提供框架;e)形成文件,使全体员工能充分理解并实施;f)可为相关方所获取。,能源方针,理解要点:三个承诺:守法、持续改进、采用最佳可行技术和实践;一个依据:评价目标指标;两个适用:特点、能源性质,4.2.3 作用、职责和权限,最高管理者
12、应确保对组织内的职责和权限做出规定,形成文件,并进行沟通。最高管理者应指定管理者代表,管理者代表应具有以下方面的职责和权限:a) 确保按照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并持续改进能源管理体系;b) 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能源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c) 提出改进建议;d)负责与能源管理体系有关的外部联系。,4.2.3 作用、职责和权限,理解要点:最高管理者的职责:制定方针;任命管理者代表;提供资源;主持管理评审。管理者代表职责:建立、实施、保持体系;报告体系运行情况;提出改进建议;外部联系,4.3 策划,4.3.1 能源因素4.3.2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4.3.3 基准与标杆4.3.4 能源目标和指标4
13、.3.5 能源管理方案,4.3.1 能源因素,4.3.1 能源因素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来:a) 识别能源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内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够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的能源因素,包括应考虑已纳入计划的或新开发的、变更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等因素;b)根据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以及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的特点等,对能源因素进行评价,确定优先控制的能源因素;c) 将上述信息形成文件并及时更新。组织在建立、实施、保持并持续改进能源管理体系时,应对优先控制的能源因素加以考虑。,4.3.1 能源因素,理解要点:识别能源因素;确定能源因素的优先次序,即评价重要能源因素;能源因素的更新,能
14、源因素的来源,过程:生产过程、试验过程、包装过程、动力提供过程、生活、设备维护产品:煤的热值服务:运输、设备维修,影响能耗和能源利用效率的因素,影响能耗和能源利用效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通常可以将其分为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两大类。常见的因素包括:原材料、生产工艺、设备型号与规格、使用能源品种、环境、设备的维护状态、生产计划与调度、设备及工序的操作流程与条件、管理水平与操作人员的素质等。以上各种因素中,生产产品的工艺是决定产品能耗的主要因素,一旦工艺确定,产品的基本能耗随之确定。,影响能耗和能源利用效率的因素,在生产过程中,生产能耗在某一数值一定范围内波动。这种变化主要是影响产品能耗的其它因素的变
15、化所致。生产产品的工艺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从以下方面识别能源因素,能源和原材料工艺技术设备控制过程管理,员工废弃物产品建筑物气候,从以下方面识别能源因素,燃料燃烧合理性(可燃性气体排放、空气系数、渣中含碳量、燃烧设备的热效率)传热的合理性(管道、装置保温和保冷)燃料和热载体的泄漏余热的回收利用(余热、余能、余压、可燃性废物利用)热的综合利用和用能设备合理配置(高品位热能的梯级利用、热电冷联产、热源和用热设备的合理匹配)供电的合理性(供电方式合理性、功率因素、线损率)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合理性(节能型电机的使用、电动机功率在经济运行范围内、变频器的采用)电能转化为热能的合理性(电加热设备效率)电
16、能转化为化学能的合理性(电解电镀设备的选型合理性、电力整流设备转换效率)易燃易爆燃料的应急,能源因素识别,热量/冷量的辐射和传导散失燃料、热载体和耗能工质的跑、冒、滴、漏加热反应釜中物料时蒸汽的消耗载热性余能未完全利用可燃性余能未利用余压未利用输变电线损夏天气候热导致空调耗电增加,能源因素举例,供热管网热散失;蒸汽的泄漏;锅炉的煤消耗;高温烟气的排放;炼油厂的炼油气(含烃气体)的排放炼钢高炉余压气体放散余热的利用程度输电线路电损变压器损耗,能源因素的识别需要 详细到工序和设备,以铸件制造为例:熔化工序的电力消耗;退火工序的煤油消耗;干燥工序的液化气的消耗;铸件处理工序的重油消耗;铸造工序的重油
17、消耗,确定控制能源因素的优先次序,方法:专家判定,即专家诊断法数据标杆和技术标杆对比,即对标法;采用各工序能耗费用的比率分析方法、能源费用在成本中所占比率的分析方法,即二八原则识别法。巴列特图(可以确定节能的主要对象工序和设备)平衡测试法;,4.3.2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来:a) 识别适用于能源管理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 b) 建立及时获取这些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的渠道。组织在建立、实施、保持并持续改进能源管理体系时,应确保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4.3.2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和其他要求,理解要点:识别获取遵守,4.3.2法律法
18、规标准和其他要求,其他要求包括:能效标识制度;能源审计制度;高耗能产品淘汰制度;优惠和激励政策包括:财税补贴、低息贷款政策,主要的能源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征求意见稿)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公共机构节能条例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可再生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节约用电管理办法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中国节能产品认证管理办法.,主要标准(强制性),2006年以来,我国制修订22项高能耗产品能耗限额标准,批准发布了30项耗能产品能效标准,批准发布了15项交通领域的节能国家标准,批准发布了68项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相关国家标准。2009,工业信息化部出台淘汰耗能高、落后
19、的机电设备名录政策:节能奖励能效评估及审查,能效标准,GB 19153-2003 容积式空气压缩机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 GB 12021.2-2003 家用电冰箱耗电量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 GB 19415-2003 单端荧光灯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 GB 19573-2004 高压钠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 19574-2004 高压钠灯用镇流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 GB 12021.3-2004 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 GB 19576-2004 单元式空气调节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 GB 19577-2004 冷水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 GB 19578
20、-2004 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 GB 12021.4-2004 电动洗衣机能耗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 GB 19761-2005 通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 GB 19762-2005 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 GB 12021.7-2005 彩色电视广播接收机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 GB 20052-2006 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 GB 20053-2006 金属卤化物灯用镇流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 20054-2006 金属卤化物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21454-2008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 21455-2008转速可控型
21、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 21456-2008家用电磁灶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 21518-2008交流接触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21519-2008储水式电热水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21520-2008计算机显示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21521-2008复印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能耗限额标准,GB 21248-2007 铜冶炼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GB 21249-2007锌冶炼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GB 21250-2007 铅冶炼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GB 21251-2007镍冶炼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GB 21252-2007
22、 建筑卫生陶瓷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GB 21256-2007粗钢生产主要工序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 21257-2007 烧碱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 21258-2007 常规燃煤发电机组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 19762-2007 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 GB 16780-2007 水泥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GB 21340-2008 平板玻璃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GB 21341-2008 铁合金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GB 21342-2008 焦炭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GB 21343-2008 电石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GB 21344-2008 合成氨单位产品能源消
23、耗限额 GB 21345-2008 黄磷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GB 21346-2008 电解铝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GB 21347-2008 镁冶炼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GB 21348-2008 锡冶炼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GB 21349-2008 锑冶炼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GB 21350-2008 铜及铜合金管材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GB 21351-2008 铝合金建筑型材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能评”与审查,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中要求,“要建立健全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要加快建立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
24、组织编制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指南,加强对地方开展“能评”工作的指导和监督。”,项目可研报告节能篇,应包括的内容: 项目应遵循的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 建设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 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分析; 能耗指标; 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等。,4.3.3 基准与标杆,组织应制定、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形成文件的程序,用来建立能源管理的基准。可行时,建立能源管理标杆,作为制定能源目标和指标、评价能源管理绩效的主要依据。组织应对基准和标杆进行评审,必要时进行更新。 组织所建立的能源管理基准和标杆应形成文件。,4.3.3 基准与标杆,理解要点:建立基准,组织确定能源管理基准的
25、目的是建立改进能源管理绩效的基础。可行时建立标杆,作为努力的方向。基准和标杆要评审并定期修订。,4.3.3 基准与标杆,能源管理标杆包括技术标杆和数据标杆.技术标杆反应所使用技术的状况;数据标杆以数据指标来表示,反映了能源使用或能源管理的水平。技术性标杆的来源: 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 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国家能耗限额强化性标准行业推广节能技术,基准和标杆,标杆侧重于数据性标杆,但有时数据性标杆是比较难以收集的,这时应该考虑将整体分解成模块进行数据对比,或者使用技术性标杆进行对比。,4.3.4 能源目标和指标,在制定能源目标和指标时,组织应:a)在其内部和有关职能层次上,建立和保持形成文件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能源 管理体系 标准 培训 课程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79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