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海底地形及成因(72ppt精选图片、练习)课件.ppt
《鲁教版海底地形及成因(72ppt精选图片、练习)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海底地形及成因(72ppt精选图片、练习)课件.ppt(7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海底的地形及成因,目标:1.认识世界海洋的分布规律2.了解海底的主要地形3.运用海底扩张学说与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海底地形的形成和分布规律,一、广阔的世界大洋,二、复杂的海底地形,三、海底地形的成因,一、广阔的世界大洋,1、地球上海洋总面积约为3.6亿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积的71%,,2、“陆半球”与”水半球“,,无论在哪个半球(东西半球、南北半球),海洋的面积都比陆地面积大,海陆分布是不均匀的。,活动一:读图”1-1-2“,思考:,1、图中曲线代表什么?,2、找出陆地面积最大的纬度和海洋面积最大的纬度,3、找出南北极附近海陆面积之比最悬殊的纬度,地球表面积随纬度的分布,陆:50N附近 海:赤道
2、附近,南极周围全部是陆地,北极周围全部是海洋;此外在65N附近,大陆几乎连成一片,而在60N附过,海洋几乎连成一片。,例题1:读地球表面海陆面积随纬度分布图,完成1-2题,1地球表面海陆面积随纬度的分布规律是 ( ) A纬度越高,海洋面积所占比例越大 B纬度越低,陆地面积所占比例越大 C纬度越低,海洋面积所占比例越大 D纬度越高,海陆比例趋于平衡2由图可知,陆地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草原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亚寒带针叶林气候,C,B,读图”1-1-3“和”1-1-4“ ,思考:,1、找出陆半球和水半球的极点,2、这样划分的原因是什么?,海陆面积的对比达到最大的程
3、度,陆半球是陆地在一个半球内最大的集中。水半球是海洋在一个半球内的最大的集中。但即使在陆半球,海洋面积仍然大于陆地面积。,陆半球:经度00, 380N为极点陆地相对集中的半球(陆地占47%)水半球:经度180度,南纬38度为极点的水半球(陆地占10%),3、海与洋的区别,影响较小,受大陆、河流、气候和季节影响大,不大,比较大,有独立的系统,无独立的系统,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北海,波罗的海,日本海,黑西哥湾,加勒比海,孟加拉湾,几内亚湾,白令海,波斯湾,黑海,里海,渤海,黄海,东海,南 海,日本海,四大洋分界线,4、内陆海、边缘海与陆间海的区别,陆间海、内海和边缘海,特征,分类,千岛群岛 日
4、本群岛 琉球群岛 台湾岛 菲律宾群岛,第一岛弧链,第二岛弧链,小笠原群岛 北马里亚纳群岛,1:下列海中,不属于边缘海的是( )A日本海 B阿拉伯海 C挪威海 D波罗的海,2下列属于内海的是( ) A 日本海、黄海 B 波罗的海、渤海 C 波罗的海、墨西哥湾 D 红海、东海,3.下影响列关于洋和还的叙述正确的是( )A、洋是海洋的主体和潮汐系统而海无洋流现象和潮汐现象B、洋的温度和盐度终年不变,而海域经常变化C、洋和海是相通的,只是海靠近大陆D、洋受大陆影响较大,D,C,B,复杂的海底地形,大陆架大陆坡大陆隆大洋盆地海沟大洋中脊,大陆边缘,二、复杂的海底地形,大陆架:水深在200米以内大陆坡:水
5、深大于200米大陆隆:水深在15005000米大洋盆地:水深在30006000米海沟:水深在6000米以上大洋中脊:顶部水深在20003000米,图中代号相应的海底地形名称是:A ,B ,C ,D , E ,读下图回答并完成下列要求:,大 陆 架,大 陆 坡,洋 盆,海 岭,海 沟,图为“世界某海域等深线示意图”。读图回答,图中字母所指的海底地形判断止确的是A图中A处是大陆架 B图中B处是海岭C图中C处是海沟 D图中D处是大陆坡,B,三、海底地形的成因,1 大陆漂移学说,2 海底扩张学说(),3 板块构造学说( 目前公认学说),海底扩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海底地形的成因,大陆漂移学说,世界最长的
6、海沟:爪哇海沟世界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岛弧与海沟常常相伴而生,大洋中脊贯穿世界四大洋,是彼此互相联结的一个整体,太平洋中脊贯穿不在太平洋中间,而偏于大洋的东侧.印度洋中脊呈“人”字形分布,大西洋中脊呈“S”形。,大洋中脊的轴部都发育有沿其走向延伸的断裂谷,称为中央裂谷,大洋中脊体系是一个全球性地震活动带,但震源浅,强度小。,1、找出图中太平洋洋中脊的位置,洋中脊,2、图中岩石年龄从洋中脊向两侧有什么分布规律?,3、太平洋海底最老的岩石年龄距今有多少年?,4、与地球年龄46亿年对比,为什么海底岩石年龄最老不超过2亿年?,结论:,洋中脊是洋壳的诞生地,海底地壳处在不断生成扩张消亡过程,思考,
7、2 海底扩张学说,(1)产生背景:,全球大洋底部竟连续分布着大洋中脊,大洋地壳与大陆地壳上部结构差异明显,而下部结构差异甚至小。,洋底岩石年龄一般不超过2亿年,1、炽热岩不断从大洋中脊轴部的中央裂谷带涌升2、新洋底把老洋底向两侧挤推,导致洋底不断扩张3、洋底岩石年龄由大洋中脊向两侧递增4、海底岩石年龄最多补超过2亿年,海底扩张学说,(2)理论观点:,炽热的熔岩不断从_涌升,冷却后,形成新洋底,新洋底把先期形成的较老的洋底向两侧推挤,导致洋底不断扩张。其驱动力是_,,海底岩石的年龄,以_最新,离它愈远则_,并在它的两侧呈对称分布,中央裂谷带对于于_,大洋盆地对应于_,海沟对应于对流的_。,地幔对
8、流的涌升区,对流的水平运动区,下降汇聚区,大洋中脊,年龄越老,地幔物质的对流,大洋中脊轴部的中央裂谷带,洋底从裂谷处形成到海沟处消亡周期一般不超过_,2亿年,1、洋壳是如何形成的?,地幔物质从洋中脊顶部裂谷带涌出,冷却凝结形成洋壳,2、洋中脊是如何形成的?,洋壳在地幔物质对流顶托作用下形成的,3、洋壳是如何扩张的?,推动洋壳扩张的驱动力是什么?,4、图中岩石年龄是如何排列的?,5、为什么洋中脊附近多火山喷发?,火山喷发出露海面形成什么地貌?,一.洋壳的形成与海底地形,1.洋壳的诞生地: 洋中脊,2.洋中脊的形成:洋壳在地幔物质对流上升的顶托作用下形成的,3.洋壳的形成与扩张:地幔物质从洋中脊的
9、顶部裂谷带涌出,冷却凝结形成洋壳,早期形成的洋壳随地幔物质对流向两侧推开,4.海底地形: 洋中脊、洋盆,5.海底扩张的驱动力: 地幔物质对流,案例:大西洋的形成过程,距今1。3亿年前,新的地幔物质对流,岩浆上升侵入大陆上部,使大陆向上隆起,并产生无数的裂隙,距今70008000万年,地壳断开处,岩块下陷,形成裂谷带,距今60007000万年,地幔加速对流,裂谷扩张,形成初期的海洋,上升岩浆冷却凝固形成海洋地壳,洋壳不断扩张生长,海底扩张形成宽广的洋盆,3板块构造学说,1、全球岩石圈可以分为六大板块2、板块内部,地壳相对稳定3、板块边界,地壳较活跃4、火山,地震等分布在板块边缘和俯冲带上,3 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鲁教版 海底 地形 成因 72 ppt 精选 图片 练习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78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