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解剖及生物力学课件.pptx
《髋关节解剖及生物力学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髋关节解剖及生物力学课件.pptx(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髋关节解剖和生物力学,髋关节结构,骨软骨韧带肌肉,髋关节是多轴的球窝状关节,由股骨的股骨头和髋骨的髋臼两部分组成,髋关节结构骨,髋关节特点: 1. 头大、窝深 2. 关节囊厚而坚实 3. 关节囊有许多韧带增强 4. 关节囊内有股骨头韧带运动:球窝关节,又称杵臼关节 能产生屈、伸, 展、收, 旋内、 旋外, 环转运动。,股骨头和髋臼的精确对合结合比较紧密一系列结构使其难于脱位。 股骨头 股骨头是髋关节球臼结构中的凸出部分,相当于圆球的三分之二,方向朝上、内、前。有一凹陷,称股骨头凹,有圆韧带附着。股骨头的关节软骨,厚薄不一,中内侧面最厚,周边部最薄。与髋臼相比,股骨头的关节面较大,以便增加髋关节
2、的活动范围。, 髋臼:由髂骨、坐骨和耻骨三部分组成。中央为髋臼窝,内衬半月形软骨,其下缘由髋臼横韧带连接,使它与股骨头紧密贴合。周围有关节唇,使髋臼变深,以防脱位。髋臼朝前下外方,内下方软骨缺如,形成髋臼切迹,这种解剖结构与股骨头脱位后所处位置有一定关系。,为髋骨外侧面中部的倒杯形深窝,面向前外、下方为一不完全的半球形窝。关节面为马蹄形或者半月形也称为月状面。上部较宽厚,前后部略窄薄,髋臼,髋臼上1/3是髋关节主要负重区,厚而坚强;后1/3能维持关节稳定,较厚。此两部分均须相当暴力才能引起骨折。髋关节后面与坐骨神经贴近,此部骨折移位或在手术时神经易遭受损伤。下1/3(或内壁)与上、后部比较,显
3、得较薄,造成骨折需要的暴力也较小,此部如发生断裂,对以后髋关节功能影响也较小。,坐骨神经走形于髋关节后侧, 内部负压增加:以上结构可使髋关节内部负压增加。有实验表明即使去掉髋周肌、关节囊,将股骨头拔开还需22kg的力。因此在大气压下髋关节在功能位时结构相当紧密。,尽管如此,髋关节脱位仍很常见,有两个位置容易引起术后髋关节脱位:过度的屈曲、内收和内旋可引起关节后脱位,通常见于病人坐在低凳,试图站立时;伸直位过度内收和外旋引起前脱位,多见于前方入路,或假体位置过于前倾者。,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颈干角和前倾角颈干角和前倾角最能体现髋关节的结构功能特征。,颈干角:股骨颈与股骨干纵轴所形成的倾斜角为颈干
4、角或内倾角。正常范围为110140成年时平均为127。 超过此角度的变形成为髋外翻(caxa valga),小于此角度者称之为髋内翻(coxa vara)。,前倾角:股骨颈的轴线与股骨内外髁的髁间连线间有一向前扭转的角度,称为前倾角,成人一般不超过1012,正常值在正常值在1215 。,股骨上端的骨小梁系统,股骨头上端主要形成四组骨小梁,其排列方向沿股骨的主应变方向(有三组抗压骨小梁群基本上平行于股骨长轴方向,交织着由下方向上方走行,以保证股骨的强度和韧性,对抗体重的的重力;而主抗张骨小梁群的骨小梁则起到对抗横向张力的作用),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剪力:,主抗压骨小梁群:由股骨体内侧向股骨头上部走
5、行。主抗张骨小梁群:由股骨体外侧向股骨头内侧走行。次抗压骨小梁群:由股骨体内侧向股骨大转子走行。大转子骨小梁群:由股骨大转子下方向上方走行。,控制骨骼重塑过程的原则称为沃尔夫定律(wolffs law) : 机械应力与骨组织间存在一种生理平衡。在平衡状态,骨组织的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活性是相同的。当应力增大时,成骨细胞活跃,引起骨质增生,承载面增大,使应力下降,达到新的平衡;当应力下降时,破骨细胞再吸收加强,骨组织量下降,使应力增加。因此骨能通过改变它的大小、形状和结构以适应力学的需要进行功能重建。,股骨头、颈处骨小梁的排列方向明显遵循沃尔夫定律:当压应力或张应力施加在骨骼上时,骨骼的骨小梁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髋关节 解剖 生物力学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78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