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体化学课件.ppt
《胶体化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胶体化学课件.ppt(1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2/11/30,物理化学电子教案第十二章,胶体化学,2022/11/30,12.1 溶胶的制备,第十二章 胶体化学,12.3 溶胶的动力学性质,12.2 溶胶的光学性质,12.4 溶胶的电学性质,12.5 溶胶的稳定和聚沉,12.0 概述,2022/11/30,第十二章 胶体化学,12.7 泡沫,12.8 悬浮液,12.9 气溶胶,12.6 乳状液,12.10 高分子化合物的渗透压和粘度,2022/11/30,胶体化学是物理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所研究的领域是化学、物理学、材料科学、生物化学等诸多学科的交叉与重叠,它已成为这些学科的重要基础理论。 胶体化学的理论和技术现在已广泛应用于化工
2、、石油开采、催化、涂料、造纸、农药、纺织、食品、化妆品、染料、医药和环境保护等工业部门和技术领域。,12.0 概述,2022/11/30,12.0 概述,分散系统: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之中所构成的系统;,分 散 相(dispersed phase) :被分散的物质;,分散介质(dispersing medium):另一种连续分布的物质,例如:云,牛奶,珍珠,2022/11/30,12.0 概述,2022/11/30,12.0 概述,2022/11/30,12.0 概述,胶体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粒子直径至少在某个方向上在 1 1000 nm 之间的分散系统。,胶体系统通常还可分为三类:1)
3、溶胶 分散相不溶于分散介质,有很大的相界面,很高的界面能,因此是热力学不稳定系统;2)高分子溶液 以分子形式溶于介质,没有相界面,为均相热力学稳定系统;3)缔合胶体 分散相为表面活性剂缔合形成的胶束,分散相与分散介质间有很好的亲和性,也是均相热力学稳定系统。,胶体系统中的分散相可以是一种物质,也可以是多种物质,可以是由许多原子或分子组成的粒子,也可以是一个大分子。,2022/11/30,1.液溶胶,液体为分散介质所形成的溶胶。当分散相为不同状态时,则形成不同的液溶胶:,.液-固溶胶 如油漆,AgI溶胶,.液-液溶胶 如牛奶,石油原油等乳状液,.液-气溶胶 如泡沫,12.0 概述,分散相与分散介
4、质之间有相界面,均相,无相界面 高分子溶液,2022/11/30,2.固溶胶,固体为分散介质所形成的溶胶。当分散相为不同状态时,则形成不同的固溶胶:,.固-固溶胶 如有色玻璃,不完全互溶的合金,.固-液溶胶 如珍珠,某些宝石,.固-气溶胶 如泡沫塑料,沸石分子筛,12.0 概述,2022/11/30,3.气溶胶,气体为分散介质所形成的溶胶。当分散相为固体或液体时,形成气-固或气-液溶胶,但没有气-气溶胶。,.气-固溶胶 如烟,含尘的空气,.气-液溶胶 如雾,云,12.0 概述,2022/11/30,12.1 溶胶的制备,溶胶的制备,(1)分散法 1.研磨法 2.胶溶法 3.电弧法,(2)凝聚法
5、 1.化学凝聚法 2.物理凝聚法,溶胶的净化,(1)渗析法(2)超过滤法,2022/11/30,12.1 溶胶的制备,制备溶胶必须使分散相粒子的大小落在胶体分散体系的范围之内,并加入适当的稳定剂。制备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类:,(1)分散法 用机械、化学等方法使固体的粒子变小。,(2)凝聚法 使分子或离子聚结成胶粒。,2022/11/30,溶胶的制备-研磨法,1.研磨法 用机械粉碎的方法将固体磨细。,这种方法适用于脆而易碎的物质,对于柔韧性的物质必须先硬化后再粉碎。例如,将废轮胎粉碎,先用液氮处理,硬化后再研磨。,胶体磨的形式很多,其分散能力因构造和转速的不同而不同。,2022/11/30,溶胶的制
6、备-研磨法,盘式胶体磨,2022/11/30,溶胶的制备-研磨法,转速约每分钟1万2万转。,A为空心转轴,与C盘相连,向一个方向旋转,B盘向另一方向旋转。,分散相、分散介质和稳定剂从空心轴A处加入,从C盘与B盘的狭缝中飞出,用两盘之间的应切力将固体粉碎,可得1000 nm左右的粒子。,2022/11/30,溶胶的制备-胶溶法,2.胶溶法:又称解胶法,是将新鲜的凝聚胶粒重新分散在介质中形成溶胶,并加入适当的稳定剂。,这种稳定剂又称胶溶剂。根据胶核所吸附的离子而选用合适的电解质作胶溶剂。,这种方法一般用在化学凝聚法制溶胶时,首先将胶粒过滤、洗涤,去掉多余的电解质,然后尽快分散在含有胶溶剂的介质中,
7、形成溶胶。,2022/11/30,例如:,溶胶的制备-胶溶法,2022/11/30,溶胶的制备-电弧法,电弧法主要用于制备金、银、铂等金属溶胶。制备过程包括先分散后凝聚两个过程。,3.电弧法,将金属做成两个电极,浸在水中,并加入少量NaOH 作为稳定剂。盛水的盘子放在冷浴中。,制备时在两电极上施加 100V 左右的直流电,调节电极之间的距离,使之发生电火花,这时表面金属蒸发,是分散过程,接着金属蒸气立即被水冷却而凝聚为胶粒。,2022/11/30,3.电弧法,溶胶的制备-电弧法,2022/11/30,溶胶的制备-凝聚法,1.化学凝聚法,通过各种化学反应使生成物呈过饱和状态,初生成的难溶物微粒结
8、合成胶粒,在少量稳定剂存在下形成溶胶,稳定剂一般是某一过量的反应物。例:,A.复分解反应制硫化砷溶胶 2H3AsO3(稀)+ 3H2S As2S3(溶胶)+6H2O,B.水解反应制氢氧化铁溶胶 FeCl3 (稀)+3H2O (热) Fe(OH)3 (溶胶)+3HCl,2022/11/30,C.氧化还原反应制备硫溶胶 2H2S(稀)+ SO2(g) 2H2O +3S (溶胶) Na2S2O3 +2HCl 2NaCl +H2O +SO2 +S (溶胶),E.离子反应制氯化银溶胶 AgNO3(稀)+ KCl(稀) AgCl (溶胶) +KNO3,D.还原反应制金溶胶 2HAuCl4(稀)+ 3HCH
9、O +11KOH 2Au(溶胶)+3HCOOK + 8KCl + 8H2O,溶胶的制备-凝聚法,2022/11/30,2.物理凝聚法,A. 更换溶剂法 利用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的显著差别来制备溶胶,而且两种溶剂要能完全互溶。,例1.松香易溶于乙醇而难溶于水,将松香的乙醇溶液滴入水中可制备松香的水溶胶 。,例2.将硫的丙酮溶液滴入90左右的热水中,丙酮蒸发后,可得硫的水溶胶。,溶胶的制备-凝聚法,2022/11/30,例图:,溶胶的制备-凝聚法,2022/11/30,将汞蒸气通入冷水中,可以得到汞的水溶胶。,4金属钠,2苯,5液氮。,B.蒸气骤冷法,溶胶的制备-凝聚法,罗金斯基等人利用下列装置
10、,制备碱金属的苯溶胶。,先将体系抽真空,然后适当加热管2和管4,使钠和苯的蒸气同时在管5 外壁凝聚。除去管5中的液氮,凝聚在外壁的混合蒸气融化,在管3中获得钠的苯溶胶。,2022/11/30,蒸气骤冷法,溶胶的制备-凝聚法,2022/11/30,溶胶的净化,在制备溶胶的过程中,常生成一些多余的电解质,如制备 Fe(OH)3溶胶时生成的HCl。,少量电解质可以作为溶胶的稳定剂,但是过多的电解质存在会使溶胶不稳定,容易聚沉,所以必须除去。,净化的方法主要有渗析法和超过滤法。,2022/11/30,(1)渗析法,简单渗析 将需要净化的溶胶放在羊皮纸或动物膀胱等半透膜制成的容器内,膜外放纯溶剂。,溶胶
11、的净化,利用浓差因素,多余的电解质离子不断向膜外渗透,经常更换溶剂,就可净化半透膜内的溶胶。,如将装有溶胶的半透膜容器不断旋转,可以加快渗析速度。,2022/11/30,简单渗析,溶胶的净化,2022/11/30,电渗析 为了加快渗析速度,在装有溶胶的半透膜两侧外加一个电场,使多余的电解质离子向相应的电极定向移动。溶剂水不断自动更换,以提高净化速度。,电渗析法,溶胶的净化,2022/11/30,电渗析,溶胶的净化,2022/11/30,用半透膜做滤膜,利用吸滤或加压的方法使胶粒与含有杂质的介质在压差作用下迅速分离。,(2)超过滤法,溶胶的净化,将半透膜上的胶粒迅速用含有稳定剂的介质再次分散。,
12、2022/11/30,超滤装置:,溶胶的净化,2022/11/30,12.2 溶胶的光学性质,丁铎尔(Tyndall)效应 瑞利(Rayleigh)公式 超显微镜与粒子大小的近似测定,2022/11/30,Tyndall效应,Tyndall效应实际上已成为判别溶胶与小分子真溶液的最简便的方法。,1869年Tyndall发现,若令一束聚集的光通过溶胶,从侧面(即与光束垂直的方向)可以看到一个发光的圆锥体,这就是Tyndall效应。,2022/11/30,Tyndall效应,2022/11/30,Tyndall效应,丁达尔效应是由于胶体粒子发生光散射而引起的,系统完全均匀:所有散射光相互抵消,看不
13、到散射光;,系统不均匀:散射光不会被相互抵消,可看到散射光。,胶体系统的丁达尔效应是其高度的分散性和多相不均匀性的反应。,光是一种电磁波,照射溶胶时,分子中的电子分布发生位移而产生偶极子,这种偶极子像小天线一样向各个方向发射与入射光频率相同的光,这就是散射光。,2022/11/30,Tyndall效应,但粒子的直径不是越大越容易产生丁达尔效应: 当粒子粒径 波长时,发生光的反射; 当粒子粒径 波长时,发生光的散射,可见光的波长:400 760 nm胶体粒子直径:1 1000 nm, 胶体系统可发生光散射,2022/11/30,当光束通过分散体系时,一部分自由地通过,一部分被吸收、反射或散射。可
14、见光的波长约在400700 nm之间。,(1)当光束通过粗分散体系,粒径大于入射光波长,主要发生反射,使体系呈现混浊。,(2)当光束通过胶体溶液,胶粒直径小于可见光波长,主要发生散射,可以看见乳白色的光柱。,(3)当光束通过分子溶液,由于溶液十分均匀,散射光因相互干涉而完全抵消,看不见散射光。,Tyndall效应,2022/11/30,Rayleigh公式,I :散射光强 ; I0 : 入射光强;V :一个粒子的体积; C :单位体积中的粒子数; : 入射光波长 l : 观测距离;n : 分散相的折射率; n0:分散介质的折射率; :散射角(观测方向与入射光之间的夹角);,1871年Rayle
15、igh对非导电的、球形粒子的稀溶胶系统,导出了单位体积溶胶的散射强度:,2022/11/30,Rayleigh公式,由 Rayleigh 公式可知:1) I V 2 可用来鉴别小分子真溶液与胶体溶液; 如已知 n 、n0 ,可测 I 求粒子大小V 。,2) I 1/4 波长越短的光,散射越强。 例:用白光照射溶胶,散射光呈蓝色, 透射光呈橙红色。,2022/11/30,Rayleigh公式,3) I n,4) I C,可通过光散射来测定溶胶和粗分散系统的浊度,同一种溶胶,仅C不同时,有:,如已知C1,可求C2,2022/11/30,超显微镜与粒子大小的近似测定,普通显微镜分辨率不高,只能分辨出
16、半径在200 nm以上的粒子,所以看不到胶体粒子。,超显微镜分辨率高,可以研究半径为5150 nm的粒子。但是, 超显微镜观察的不是胶粒本身,而是观察胶粒发出的散射光。是目前研究憎液溶胶非常有用的手段之一。,2022/11/30,从超显微镜可以获得哪些有用信息?,(1) 可以测定球状胶粒的平均半径。,(2) 间接推测胶粒的形状和不对称性。例如,球状 粒子不闪光,不对称的粒子在向光面变化时有 闪光现象。,(3) 判断粒子分散均匀的程度。粒子大小不同,散 射光的强度也不同。,(4) 观察胶粒的布朗运动 、电泳、沉降和凝聚等 现象。,超显微镜与粒子大小的近似测定,2022/11/30,超显微镜与粒子
17、大小的近似测定,用光散射的方法观测单位体积胶体溶液中粒子的数目C,2022/11/30,超显微镜与粒子大小的近似测定,由此可计算粒子的平均大小:(假设粒子为球形),m: 一个胶体粒子的质量: 一个粒子的密度B:单位体积中分散相的质量C: 分散相粒子的数浓度,2022/11/30,12.3 溶胶的动力学性质,Brown 运动 扩散 沉降与沉降平衡,2022/11/30,Brown运动(Brownian motion),1827 年植物学家布朗(Brown)用显微镜观察到悬浮在液面上的花粉粉末不断地作不规则的运动。,后来又发现许多其它物质如煤、 化石、金属等的粉末也都有类似的现象。微粒的这种运动为
18、布朗运动。,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这种现象的本质没有得到阐明。,2022/11/30,Brown运动(Brownian motion),1903年发明了超显微镜,为研究布朗运动提供了物质条件。,用超显微镜可以观察到溶胶粒子不断地作不规则的运动,从而能够测出在一定时间内粒子的平均位移。,通过大量观察,得出结论:粒子越小,布朗运动越激烈。其运动激烈的程度不随时间而改变,但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2022/11/30,Brown运动的本质,1905年和1906年爱因斯坦(Einstein) 和斯莫鲁霍夫斯基(Smoluchowski)分别阐述了Brown运动的本质。,认为Brown运动是分散介质分子以
19、大小不同和方向不同的力对胶体粒子不断撞击而产生的。由于受到的力不平衡,所以胶粒连续以不同方向、不同速度作不规则运动。随着粒子增大,撞击的次数增多,而作用力抵消的可能性亦大。,当半径大于5 m,Brown运动消失。,2022/11/30,Brown运动的本质,2022/11/30,Brown运动的本质,1905年 Einstein 用统计和分子运动论的观点,提出 Einstein-Brown 平均位移公式:,(1),2022/11/30,胶粒的扩散,胶粒也有热运动,因此也具有扩散和渗透压。只是溶胶的浓度较稀,这种现象很不显著。,如图所示,在CDFE的桶内盛溶胶,在某一截面AB的两侧溶胶的浓度不同
20、,C1C2。,由于分子的热运动和胶粒的布朗运动,可以观察到胶粒从C1区向C2区迁移的现象,这就是胶粒的扩散作用。,2022/11/30,胶粒的扩散,2022/11/30,如图所示,设任一平行于AB面的截面上浓度是均匀的,但水平方向自左至右浓度变稀,梯度为 。,胶粒的扩散,2022/11/30,Fick 扩散第一定律(Ficks first law) :,在一定温度下,在浓差作用下,单位时间内向 x 方向扩散,通过截面积AS的物质的量 dn/dt 正比于浓度梯度dc/dx 与AS 的乘积,比例系数D 称为扩散系数。,胶粒的扩散,扩散:在有浓度梯度存在时,物质粒子因热运动而发生宏观上的定向迁移。,
21、2022/11/30,D 扩散系数 单位浓梯下,单位时间通过单位 面积的物质的量。单位:m2s-1, D 可用来衡量扩散速率,在扩散方向上,dc为 -等式右边有 - 号。,胶粒的扩散,2022/11/30,粒子越小,扩散系数越大,扩散能力越强。,胶粒的扩散,2022/11/30,如分散相粒子大小一致,将 (1), (2) 式结合,可得:,胶粒的扩散,2022/11/30,由D,、,可求出一个球形胶体粒子的质量:,1 mol 胶体粒子的摩尔质量:,胶粒的扩散,2022/11/30,沉降与沉降平衡(sedimentation equilibrium),多相分散系统中的粒子,因受重力作用而下沉的过程
22、,称为沉降。 沉降与扩散为粒子受到的两个相反的作用。,沉降 扩散 分散相分布,真溶液 均相粗分散系统 沉于底部胶体系统 平衡 形成浓梯,2022/11/30,沉降与沉降平衡(sedimentation equilibrium),溶胶是高度分散体系,胶粒一方面受重力吸引而下降,另一方面由于扩散作用促使浓度趋于均一。,当这两种效应相反的力相等时,粒子的分布达到平衡,粒子的浓度随高度不同有一定的梯度,如图所示。,这种平衡称为沉降平衡。,2022/11/30,沉降与沉降平衡(sedimentation equilibrium),构成沉降平衡时,粒子沿高度方向形成浓度梯度(如图),粒子在底部数密度较高,
23、上部数密度较低。,2022/11/30,沉降与沉降平衡(sedimentation equilibrium),对微小粒子的沉降平衡,贝林(Perrin)导出粒子浓度随高度的分布定律:,1) 该式只适用于粒子大小相等的体系,但形状不限;2) 粒子越重(M 大),随 h 增加,浓度降低越快。,C: 粒子数密度0:介质密度,2022/11/30,沉降与沉降平衡(sedimentation equilibrium),上式可用于计算大气压力 p 与高度 h 的关系:,不考虑温度影响时:p2/p1=C2/C1大气中的分子不必做浮力校正,1-(0/)=1,2022/11/30,12.4 溶胶的电学性质,溶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胶体化学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77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