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基础知识课件ppt.ppt
《质量管理基础知识课件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管理基础知识课件ppt.ppt(10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质量管理基础知识,1,内容简介:,前言质量管理基础知识;公司质量体系简介;质量控制点;自主管理(三自一控);质量管理的发展趋势;,2,一、前言,产品质量的重要性。质量水平与企业素质;质量与品质;产品与人品;质量意识与质量道德;产品质量与工作质量;,3,产品质量的重要性,质量虽不能使企业一容俱容,却能使企业一损俱损;1、单体支柱市场、金属顶梁市场;2、矿车3、局外市场(神马、北煤机、皖北、神火)4、今天的质量就是明天的市场!5、产品质量为什么老出问题呢?,4,为什么呢?,没有改进,责任心,习惯了,把关不严,不知道,为什么老出问题呢?,5,质量是怎样形成的?,输 出合格的产品,输 入 顾客要求 协
2、议图样材料,测量分析改进?产品尺寸 外观质量装配质量 产品性能,怎样做? 作业指导书 检验指导书(方法及工艺参数),由谁参与? 操作者、班组长质检员,使用什么资源? 设备、工具、工装,工艺过程,6,什么影响了我们的产品质量?,中国人不缺乏勤劳智慧, 缺的是做细节的精神,细节决定成败;邓小平说过,“产品质量的问题从侧面反映出了一个民族素质”。公司产品质量同样反映出我们职工的素质!缺乏敬业精神,责任心!态度决定一切,思想决定行动 ;,7,我们要树立正确的质量观,高标准、精细化、零缺陷;优秀的产品是优秀的人做出来的;产品就是人品;海尔的质量观是:“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海尔的质量一把大锤砸出的”
3、今天的质量就是明天的市场!,8,质量之祸,爱立信的衰败 百年历史的爱立信与NOKIA,MOTORALA一并称霸世界移动市场;但1998起,3年里市场占有率从18%到5%,在中国手机市场占有率从1/3到2%,从手机领头羊的位置跌落下来,而且排在了三星,飞利普之后,其后业绩一路下滑,面临破产,最后被SONY收购,成立索爱,但从此不在有往日辉煌;人们纳闷许多企业在中国这个飞速发展的市场起死回生,生龙活虎,而爱立信却失去了中国市场,原因何在?爱立信的手机质量和服务不好导致了爱立信的衰败 (T28),9,三株,3年销售额提高64倍,达80亿,15万员工筑成的保健品帝国,就是因为“8瓶三株口服液喝死一条老
4、汉”的报道轰然倒塌;秦池古酒一度为中央电视台的广告标王,因销售规模极度膨胀,自己生产不过来,就到四川等地收购一些小厂的散酒,导致质量严重下滑,结果被市场淘汰;日本三凌汽车,因为汽车设计有缺陷,频频招回汽车维修,而且事故频发,企业的信用和汽车销售严重下滑,已经陷入困境;,质量之祸,10,二、怎样理解质量,我们整天与质量打交道,但谈到什么是质量这个看视简单而又非常难的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大概没几个人能非常准确的说清楚。 先请大家回答几个问题: 1、我们进行消费(购物、医疗、旅游、教育等)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什么? 2、我们选择产品或服务的标准有那些? 3、我们凭什么会买某个品牌的商品?,11
5、,1、质量概念的发展,质量是指“性能”.(是以生产为导向的“符合性”质量。性能好则质量好,符合标准的产品就是合格品。)质量就是“适用性”(美国质量专家朱兰)。 符合性 适用性质量就是“损失的大小”(日本质量专家田口)。偏离公差中心就会有损失。,生产者,质量,顾客,三、质量管理基础知识,12,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ISO9000-2005) 将质量理解为“顾客满意”有助于将质量与市场、经营业绩联系起来;“特性”指“可区分的特征”。如物的特性、感官的特性、行为特性、时间特性、功能特性“固有的”就是指某事或某物中本来就有的,尤其是那种永久的特性。例如,螺栓的直径、机器的生产率等。“要求” 指
6、“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13,2、质量的性质,质量的经济性 高质量意味着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效益的产品。 质量的广义性 质量不仅指产品质量,也可指过程和体系的质量。 质量的时效性 组织应不断地调整对质量的要求。 质量的相对性 只有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才会被认为是质量好的产品。,14,3、质量特性,根据对顾客满意的影响程度不同,将质量特性分为三类:关键质量特性:是指若超过规定的特性值要求,会直接影响产品安全性或产品整机功能丧失的质量特性。重要质量特性:是指若超过规定的特性值要求,将造成产品部分功能丧失的质量特性。一般质量特性:是指若超过规定的特性值要求,暂不影响产品功能,
7、但可能会引起产品功能的逐渐丧失。,15,谁是顾客?,顾客就是上帝。下道工序也是顾客!所有受益者!,16,4、追求质量的意义,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消费者权益的重要保障;维护企业形象、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要素;提高市场份额、降低成本从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通行证;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因素。,17,不要让糟糕的产品质量阻碍了我们前进的脚步!,对舜立公司而言,产品质量已经变成了我们的脚镣!使我们寸步难行!,18,5、质量与技术、市场的关系,质量与技术技术是质量的基础 (木桶理论)通过质量管理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和工作机制与方法使技术稳定地、一致地发挥功能,并实现持续改进质量与市场
8、质量要通过市场顾客的感知实现其价值;顾客满意=产品质量+服务质量+营销质量。,19,6、什么是管理?,管理“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活动”管理是在一定环境和条件下通过“协调”的活动,综合利用资源以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活动构成。管理的主要职能包括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活动。,20,7、管理人员应具备的技能,作为一名管理人员应具备以下三个管理技能:技术技能 具有某一专业领域的技术、知识和经验,及能力。人际技能 指处理人际关系技能,即理解他人并与他人共事的能力,主要包括领导能力、影响能力和协调能力。概念技能 指综观全局,认清为什么要做某事的能力。它包括理解事物相互关联性从而找出关键
9、影响因素的能力,确定与协调各方面关系的能力。,21,8、质量管理概念,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活动。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22,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质量方针:指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质量方向。 质量方针的基本要求应包括:组织目标和顾客的期望和要求。是组织质量行为的准则。质量目标:是组织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是组织质量方针的具体体现,目标既要先进,又要可行,便于实施和检查。,23,质量策划,质量策划: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 质量目标依据组织的质量方针制
10、定。并且通常在组织的相关职能和层次分别规定质量目标。,24,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质量控制不仅适用于生产领域,还适用于产品的设计、采购、服务、市场营销、人力资源配置,涉及组织几乎所有的活动。 质量控制是一个设定标准,测量结果,判定是否达到预期要求,并对质量问题采取措施进行补救并防止再发生的过程。质量控制是一个确保产品满足要求的过程。它是对影响产品质量的“4M1E”的控制。,25,质量保证,质量保证: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质量保证不是买到不合格产品以后的“三保”;组织规定的质量要求,包括产品的、过程的和体系的要求,必须完全反
11、映顾客的需求,才能给顾客以足够的信任;信任证实的方法可包括:供方的合格声明、顾客亲自审核、第三方进行审核、提供质量体系认证证书;质量保证是由一方向另一方提供信任。质量保证分为内部和外部两种。,26,质量改进,质量改进: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作为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质量改进的目的在于增强组织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由于要求可以是任何方面的,因此,质量改进的对象也可能会涉及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和产品。改进的方法:20/80原则、合理化建议、PDCA,27,Pareto 原则(即20/80原则),Vilfredo Pareto, 1897, 发现了所谓的Pareto -
12、法则: 收入与财产的不均匀分配(一个国家20%人口占有其80%财产,10% 占65%,5%占50%);J. M. Juran: “少数重要因素原则”用于质量管理,在日本引发质量管理革命,从而帮助日本在战后赶上并在汽车、家用电器等领域超过美国;,28,20/80原则图示,29,80/20原则是质量运动的主要理论支柱:“少数重要因素原则” - 原则:少数的质量因素导致多数的质量缺陷; - 分析:发现少数重要的导致质量问题的因素; - 解决:集中精力解决这些少数重要问题,而不是解决所有问题 - TQC:事先解决,而不是事后校正;日本企业50 - 60年代运用这一原则在众多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20
13、/80原则的运用:质量革命,30,PDCA循环,了解情况,Do 实施,31,改进的目的,Improve,Safety 安全Quality 质量Cost 成本Productivity 生产力,七种浪费,过量生产等待运输库存浪费不合格品过度加工寻找,32,质量管理发展阶段,1、质量检验阶段20世纪初,人们对质量管理的理解还只限于质量的检验 ,方式是严格把关,进行百分之百的检验;泰勒的“科学管理运动”进行分工,产生了专职检验部门 ;这种事后检验把关,无法在生产过程中起到预防、控制的作用。且百分之百的检验,增加检验费用。,33,2、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实现数理统计方法与质量管理有机结合 ;休哈特将数理统计
14、的原理运用到质量管理中来,并发明了“控制图”。 “控制图”的出现,是质量管理从单纯事后检验进入检验加预防阶段的标志 ;统计质量管理也存在着缺陷,它过分强调质量控制的统计方法,使人们误认为质量管理就是统计方法,是统计专家的事 。,34,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者、员工、供方、合作伙伴或社会等相关方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一种管理途径;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最早见于1961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质量经理菲根堡姆发表的全面质量管理一书 ,在书中首次提出了“质量体系”的概念;质量管理的老七种工具(常用七种工具)和新七种工具(补充七种工具),使全面质量
15、管理充实了大量新的内容。质量管理的手段也不再局限于数理统计;不再局限于质量职能领域,而演变为一套以质量为中心,综合的、全面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35,质量管理发展过程图示,管结果,管过程,管因素,人机料法环,使用各种统计工具对过程数据进行分析,并动态监控过程的变化。,通过检验,挑出不良品。,36,新旧七种工具简介,一、简易七大手法: 甘特图、流程图、5W2H、愚巧法、雷达法、统计图、 推移图 二、QC常用七大手法: 特性要因图、柏拉图、查检表、层别法、散布图、直方图控制图 三、QC新七大手法: 关联图、系统图法、KJ法、箭头图法、矩阵图法、 PDPC法、矩阵数据解析法,37,一、简易七大手法
16、,1、甘特图,38,2、统计图(条形图),39,3、推移图(趋势图),40,4、流程图,5、园饼图,41,6、“5W2H”法,“5W”即:what who where when why 我们分析、研究问题时可从“5W”入手,能够抓住主题;“2H”即:How do ? How much? 即怎样做花费最少?也就是研究最佳方法的过程,确保成本最低。连用“5个为什么”即“5why”,总能找到原因。,42,原因分析要透彻、问题解决要彻底,43,7、头脑风暴法,即由来自不同部门,承担不同职责的人员聚集在一起,围绕一个课题自由发言。发言过程不受任何干扰,并有专人记录在看板上,集体进行研讨,找出关键影响因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质量管理 基础知识 课件 ppt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77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