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慰娘的故事聊斋志异卷二十三【清代】蒲松龄课件.ppt
《薛慰娘的故事聊斋志异卷二十三【清代】蒲松龄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薛慰娘的故事聊斋志异卷二十三【清代】蒲松龄课件.ppt(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清代 蒲松龄,聊斋故事,丰玉桂,聊城儒生也1,贫无生业。万历间,岁大祲2,孑然南遁。及归,至沂而病3。力疾行数里4,至城南丛葬处,益惫,因傍冢卧。忽如梦,至一村,有叟自门中出,邀生入。屋两楹,亦殊草草5。室内一女子,年十六七,仪容慧雅。叟使瀹柏枝汤6,以陶器供客。因诘生里居、年齿,既已,乃曰:“洪都姓李,平阳族7。流寓此间,今三十二年矣。君志此门户,余家子孙如见探访,即烦指示之。老夫不敢忘义。义女慰娘,颇不丑,可配君子。三豚儿到日8,即遣主盟9。”生喜,拜曰:“犬马齿二十有二10,尚少良配。惠意眷好,固佳;但何处得翁之家人而告诉也?”叟曰:“君但住北村中,相待月余,自有来者,止求不惮烦耳。”生
2、恐其言不信,要之曰11:“实告翁:仆故家徒四壁,恐后日不如所望,中道之弃,人所难堪。即无姻好,亦不敢不守季路之诺12,即何妨质言之也13?”叟笑曰:“君欲老夫旦旦耶14?我稔知君贫。此订非专为君,慰娘孤而无倚,相托已久,不忍听其流落,故以奉君子耳。何见疑!”即捉臂送生出15,拱手合扉而去。生觉16,则身卧冢边,日已将午。渐起,次且入村17。村人见之皆惊,谓其已死道旁经日矣。顿悟叟即冢中人也,隐而不言,但求寄寓。村人恐其复死,莫敢留。村有秀才与同姓,闻之,趋诘家世,盖生缌服叔也18。喜导至家,饵治之19,数日寻愈。因述所遇,叔亦惊异,遂坐待以觇其变。居无何,果有官人至村,访父墓址,自言平阳进士李
3、叔向。先是,其父李洪都,与同乡某甲行贾,死于沂,某因瘗诸丛葬处。既归,某亦死。是时翁三子皆幼。长伯仁,举进士,令淮南20。数遣人寻父墓,迄无知者。次仲道,举孝廉。叔向最少,亦登第21。于是亲求父骨,至沂遍访。是日至,村人皆莫识。生乃引至墓所,指示之。叔向未敢信,生为具陈所遇。叔向奇之。审视两坟相接,或言三年前有宦者,葬少妾于此。叔向恐误发他家,生遂以所卧处示之。叔向命舁材其侧,始发冢。冢开,则见女尸,服妆黯败,而粉黛如生22。叔向知其误,骇极,莫知所为。而女已顿起,四顾曰:“三哥来耶?”叔向惊,就问之,则慰娘也。乃解衣蔽覆,舁归逆旅。急发傍冢,冀父复活。既发,则肤革犹存,抚之僵燥,悲哀不已。装
4、敛入材,清酪七日23;女亦综缞若女24。忽告叔向曰:“曩阿翁有黄金二锭25,曾分一为妾作奁。妾以孤弱无藏所,仅以丝线絷腰,而未将去,兄得之否?”叔向不知,乃使生反求诸圹,果得之,一如女言。叔向仍以线志者分赠慰娘。暇乃审其家世。先是,女父薛寅侯无子,止生慰娘,甚锺爱之。一日,女自金陵舅氏归,将媪问渡。操舟者乃金陵媒也。适有宦者,任满赴都,遣觅美妾,凡历数家,无当意者,将为扁舟诣广陵26。忽遇女,隐生诡谋,急招附渡。媪素识之,遂与共济27。中途,投毒食中,女妪皆迷。推妪堕江;载女而返,以重金卖诸宦者。入门,嫡始知,怒甚。女又惘然,莫知为礼,遂挞楚而囚禁之。北渡三日,女方醒。婢言始末,女大泣。一夜,
5、宿于沂,自经死,乃瘗诸乱冢中。女在墓,为群鬼所凌,李翁时呵护之28,女乃父事翁。翁曰:“汝命合不死,当为择一快婿29。”前生既见而出,反谓女曰:“此生品谊可托30。待汝三兄至,为汝主婚。”一日曰:“汝可归候,汝三兄将来矣。”盖即发墓之日也。女子丧次31,为叔向缅述之。叔向叹息良久,乃以慰娘为妹,俾从李姓。略买衣妆,遣归生,且曰:“资斧无多,不能为妹子办妆。意将借归,以慰母心,何如?“女亦欣然。于是夫妻从叔向,辇柩并发32。及归,母诘得其故,爱逾所生,馆诸别院33。丧次,女哀悼过于儿孙。母益怜之,不令东归,嘱诸子为之买宅。适有冯氏卖宅,直六百金。仓粹未能取盈,暂收契券,约日交兑。及期,冯早至;适
6、女亦从别院入省母,突见之,绝似当年操舟人。冯见亦惊。女趋过之。两兄亦以母小恙,俱集母所。女问:”厅前涯踱者为谁34?“仲道曰”此必前日卖宅者也。“即起欲出。女止之,告以所疑,使诘难之。仲道诺而出,则冯已去,而巷南塾师薛先生在焉。因问:“何来?”曰:“昨夕冯某浼早登堂35,一署券保36。适途遇之,云偶有所忘,暂归便返,使仆坐以持之。”少间,生及叔向皆至,遂相攀谈。慰娘以冯故,潜来屏后窥客,细视之,则其父也。突出,持抱大哭。翁惊涕曰:“吾儿何来!”众始知薛即寅侯也。仲道虽与街头常遇,初未悉其名字。至是共喜,为述前因,设酒相庆。因留信宿,自道行踪。盖失女后,妻以悲死,鳏居无依,故游学至此也37。生约
7、买宅后,迎与同居。翁次日往探,冯则举家遁去,乃知杀媪卖女者,即其人也。冯初至平阳,贸易成家;比年赌博,日就消乏,故货居宅,卖女之资,亦濒尽矣。慰娘得所,亦不甚仇之,但择日徒居,更不追其所住。李母馈遗不绝,一切日用皆供给之。生遂家于平阳,但归试甚苦38。幸于是科得举孝廉。慰娘富贵,每念媪为已死,思报其子。媪夫姓殷,一子名富,好博,贫无立锥。一日,博局争注39,殴杀人命,亡归平阳,远投慰娘。生遂留之门下。研诘所杀姓名,盖即操舟冯某也。骇叹久之,因为道破,乃知冯即杀母仇人也。益喜,遂役生家。薛寅侯就养于婿,婿为买妇,生子女各一焉。,1 聊城:今山东省聊城县。2 岁大祲(jn浸):农业受灾;犹言大荒年
8、。岁,一年的收成。祲,天灾。3 沂:沂州。治所在今山东省临沂。4 力疾:勉支病体。5 草草:简陋。6 瀹(yu约):泡、煮。7 平阳族:平阳氏族。平阳,地名平阳者很多。后丈有“母益怜之,不令东归”之语,则文中平阳当在聊城之西;疑捎山西省平阳府,故治在今山西省临汾。8 豚儿:谦称自己的儿子。9 主盟:指主婚。10 犬马齿:白称年龄的谦词。齿,年龄。11 要(yo腰):要盟。谓逼其守信。12 季路之诺:此指丰生允婚的诺言。季路,即子路,孔子的弟子,鲁国人。为人诚信,一言人皆信之。见左传襄公十四年。13 质言:实言。14 旦旦:意为盟誓。诗卫风氓:“言笑晏晏,信誓旦旦。”15 捉臂:挽臂。16 觉:
9、醒来。17 次且(zj兹居):同“越趄”,且前且却,犹豫不进。18 缌(s思)服叔:犹言远房叔。缌服,丧服名,为五服(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中最轻的一种。服缌麻三月,用于疏远的亲属。缌,布。19 饵:服用药饵。20 令淮南:为淮南县令。淮南,今安徽省寿县。21 登第:指考中进士。22 粉黛:此指面色。23 清醮(jio叫):旧时超度亡灵,请僧人道士诵经礼神的一种仪式。因举行这种仪式要清心素食,所以称为清醮。24 缞绖(cudi催迭):丧服名。用于父母丧。25 阿翁:犹阿父,指李翁。26 扁(pian片)舟:小舟、轻舟。广陵:郡名,今扬州市。27 共济:同舟共渡。28 呵(he何)护:呵
10、禁护持。29 快婿:称心如意的女婿。30 品谊:指品德。31 丧次:居丧期间。32 辇柩:以车运送灵柩。33 馆:安排住房。34 跮(di葺迭)踱:此为小步于庭,徘徊等待的样子。35 浼(mei每):拜托、请求。登堂:指赴李家。36 一署券保:谓署名于券,作为中保。37 游学:旧时指赴外地设馆授徒。38 归试:指回原籍聊城参加科举考试。明清科举制度,岁、科试及乡试,必须回原籍参加。39 博局争注:赌博时为赌注而争斗。注,赌注,赌博时用以赌输赢的财物。1,丰玉桂是山东聊城的一位书生,家里很贫穷,没有谋生的职业。明代万历年间,有一年发生了大灾荒,丰玉桂孑然一身到南边去逃荒。等到回家的时候,到了沂州
11、就病了。他极力撑持着有病的身体走了几里路,来到了城南的一片乱葬岗子,越发疲累无力了,因此只好倚着一座坟墓躺下来休息。忽然,他好像做梦似地来到了一个村庄里。有一位老翁从一家大门中出来,邀请他进去。这老翁家只有两间简陋的房屋,屋里有一位女子,年龄有十六七岁,面貌神态俊秀文雅。老翁叫她煮柏枝汤,用陶器盛了招待客人;又询问起丰生的籍贯、年龄,问完了,就说:“我姓李名洪都,祖籍山西平阳,流落居住在这里已经三十二年了。请你记住这里的门户,我家的子孙如来寻访,就麻烦你指给他们。老夫不敢忘你的恩德。我的干女儿慰娘,也不算丑,可以许配给你,等我的三儿子到来的时候,就叫他给你们主持婚事。”丰生大喜,拜谢说:“我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清代 薛慰娘 故事 聊斋志异 十三 蒲松龄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77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