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性的任务与真实性的英语课堂评价课件.ppt
《真实性的任务与真实性的英语课堂评价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真实性的任务与真实性的英语课堂评价课件.ppt(7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9.11.2022,1,真实性的任务 与 真实性的英语课堂评价,兰 春 寿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lancs68163,29.11.2022,2,一、任务型教学与任务的真实性,Background: does teaching lead to learning?1979年,Prabhu通过他的交际性教学项目在印度的一所中学采用了基于任务的教学方法。 美国政府语言研究所(American Government Language Institutions)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转向任务型的成人外语教学。,29.11.2022,3,通过强调掌握语法的方法而教授出来的大多数语言学习者并没有达到可接受的目
2、标语能力水平。 从根本上认为语言是一套意义系统的观点更具有成效性。一个学习者在努力交际的过程中能够促进语言的发展。 传统的PPP(presentation, practice and production)教学法教学 Skehan 2019认为:除了天赋高、动机强的学生外,基于结构的教学方法背景下的大部分学习者甚至在经过多年的教学后第二语言的水平都无法达到可使用的流利水平。,29.11.2022,4,任务类型、任务变量与任务层面,任务类型:分为real-world tasks(真实性任务)和教学性任务(pedagogic tasks )任务变量 : 结构性、认知难度和熟悉度 、执行条件 任务层
3、面 :任务复杂度,如:using the telephone,如:information gap activities,29.11.2022,5,基于任务的学习视角,1. 互动假设观 : The interaction hypothesis perspective2. 输出假设观: The output hypothesis perspective3. Skehan的认知观: Skehans cognitive perspective 4. 社会文化观: The socio-cultural perspective,29.11.2022,6,1. 互动假设观点: The interaction
4、 hypothesis perspective,根据互动假设,语义协商(negotiation of meaning)给学习者提供这样的机会,如可理解性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和调整性输出(modified output)。人们认为这是语言发展所必须的两个方面。 Long(1983、2019) ,认为信息的交流给学习者提供了机会去获取有关他们二语理解水平的反馈,并引发协商式对话调整,致使后续的互动更具有可理解性,也就是互动变成可理解性输入。Long 进一步指出,当学习者试图目标语产出时,协商有利于学习者关注语言形式。对语言形式的关注是二语学习所必须的,因为其创造了有利的
5、语义协商的语境,该语境充当有效满足学习者“资料需求”(data needs)的手段。任务能够刺激语义协商,因此能够给语言发展的产生提供必要条件。,29.11.2022,7,2. 输出假设观点:The output hypothesis perspective,输出假设认为,学习者的输出(即学习者产出的语言)应当被认为不仅仅是习得知识的标志,也是在进行中学习(learning at work)的标志。 Swain (2019,2000) “逼迫输出”(pushed output) 学习者就会注意到他们有能力说的和他们想要说的之间的差距,这就促使他们扩展他们现有中继语(interlanguage)
6、能力来弥补这个差距,从而使他们能够控制和内化语言知识。,29.11.2022,8,3. Skehan的认知观点: Skehans cognitive perspective,Skehan(2019)区分了学习者语言表现的三个方面:fluency, accuracy, complexity。流利性是指学习者实时(real time)交流的能力;准确性是指学习者根据标准使用目标语的能力;复杂性是学习者使用更复杂的目标语结构的能力。意义为导向(meaning-oriented)的任务形式为焦点(form-focused)的任务,29.11.2022,9,4. 社会文化观点: The socio-cu
7、ltural perspective,社会文化理论认为学习者以一个联合的活动合作性地构建知识。学习者所执行的活动是根据学习者的社会文化经验以及这些活动的既定目标共同构建的。人们认为这种共同建构的知识让学习者体验暗含于二语学习中的认知过程。 Vygotsky(1987)的看法,对话式互动是促进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 。,29.11.2022,10,真实性的概念,两种真实观 在语言测试领域,真实性的概念最早出现于20 世纪70年代末期。随着交际教学法的出现,教授和测试学习者的“真实生活”语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Widdowson 提出了语言教学的真实性问题(Widdowson,1978)。20
8、世纪8090 年代,随着交际语言测试法的出现,Bachman 和Morrow 等人又提出了语言测试的真实性问题(Bachman,1990;Morrow,1991)。真实性成了交际语言测试的一大标志,进而成为语言测试的“核心”。真实性问题由此成为语言测试的一个热门话题。语言教学和测试界的许多学者为此进行了广泛的探讨(W iddowson,1978;Bachm an,1990;Lewkowicz,2019)。,29.11.2022,11,任务的真实性,真实性是指除了信度、效度、交互性和反拨作用等之外,衡量考试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它是“某一给定语言测试任务的特征与目标语实际运用任务的特征之间的对
9、应程度”(Bachman,2019)。“充分地描述真实性特征和评估其对考生行为的影响是摆在语言测试者面前最迫切的问题之一。”(Wood,1993)然而,语言测试的真实性问题是非常复杂的,因为任务特征既可以是显性的表面特征,比如内容、方法和情景等,也可以是隐性的实质特征,比如在完成任务中运用到的语言能力等。因此,关于真实性就出现了以下两大流派:,29.11.2022,12,第一大流派为“现实生活法”。在这一流派中,语言水平被定义为“在非测试情景中完成语言任务的能力”,真实性则被定义为“测试任务复制真实语言使用任务的程度”(Bachman,1990)。该流派要求语言测试任务的情景和内容与其在真实生
10、活中的目标语相一致。因此,“现实生活法”流派注重测试的:(1)表面效度,即给人一种直觉的现实感;(2)预测效度,即从考生的测试行为中能够预测其以后在真实情景中使用语言的情况;(3)内容效度,即所选任务的内容对某一仿真情景来说要具有代表性(邹申,2000)。由此可见,“现实生活法”流派强调测试任务的真实性,因此该流派主张使用直接测试和行为测试(Lewkowicz,2019)。但是这种真实观对考试资源的要求过高,往往会导致测试缺乏可操作性。,29.11.2022,13,第二大流派为“交际/能力法”。该流派把真实性定义为“考生、考试任务和考试情景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开发和使用真实或交际语言测试过程中首
11、先要关注的是编制或选择能够反映语言能力和语言使用本质的试题或任务,因此需要一个包含考生语言能力和测试情景特征的理论框架”(Bachman,1990)。因此,该流派所关注的是考生的语言能力和测试方法特征,也就是注重结构效度和交际情景真实性。虽然该流派对表面效度的要求有所降低,但是测试的可操作性相对更强一些。,29.11.2022,14,真实性的评价方法,Widdowson 认为真实性就是阅读中的互动:“真实性就是文本与读者间的关系特征, 跟恰当的反应有关系。” (Widdowson,1978)Carroll把真实性定义为“(考生)承担的所有任务应该是现实生活中的、相互作用的交际活动,而不是对考官
12、的刺激作出典型的、例行的考试反应,或者是刺激反应关系的一部分;考试的语言应该是日常的话语,不为简化做编辑或改动,而以其预料的不规则呈现给考生;语言交换的背景是真实的,带有机场或者讲堂中一般的中断、背景噪音和无关的东西;对行为的评分要基于交际反应的有效性和充分性, 用非语言的和语言的标准来衡量”(Carroll,1980)。,29.11.2022,15,徐强指出,“考生所接收到的语言就是平时在生活中听到和看到的语言;考生在考试中要完成的任务就是考生在现实生活中可能要解决的事情;对考生行为的评估标准是考生在多大程度上完成了任务,是否有效地达到交际目的”(徐强,2000)。因此,真实性应该包括测试材
13、料、任务和情景以及诱发考生作出真实的反应几个方面。为了方便对测试的真实性进行评价,Bachman 与Palmer还建立了任务特征模型,认为对任务特征进行描述可以从五个方面进行:(1)环境特征;(2)测试说明特征;(3)输入特征;(4)期待回答特征;(5) 输入与回答之间的关系(Bachman& Palmer,2019)。,29.11.2022,16,另外,测试是受试者运用语言知识或技能完成某一特定任务的过程,是一种受试者在特定的测试情景下语言的输入、输出的交互过程。这一过程可以粗略地分解为输入、输出和情景。因此,测试界在讨论语言测试的真实性时,也把真实性分解为输入的真实性(如测试文本、测试任务
14、)、输出的真实性和情景的真实性(Lewkowicz,2019)。鉴于以上两个理论框架,从测试目的、测试材料、测试任务、情景、语言输出以及结果评价与分数释义六个方面来分析真实性。,29.11.2022,17,测试任务的目的要明确。这就要求测试任务的设置要基于考生平常或未来学习、生活碰到问题的可能性的基础上,考查其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测试材料要真实。测试材料来源的真实性 ,材料语言的真实性。测试任务要尽量与现实交际任务一致。测试任务的真实性与测试的形式和内容有关。测试任务的内容和形式要与考生在现实生活中或将来语言使用情景中的语言使用范围与特征相一致,不能单纯地为了考试而考试,从而忽略了语言使
15、用的真实可能性。 情景真实性,就是指测试方法特征与将来某一特定目的语使用的情景特征相关的程度 ,语言交际情景的真实性 ,文化交际情景的真实性,29.11.2022,18,语言输出的真实性:语言的输出是指考生完成测试任务的行为结果。它是指考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其真实性表现在:第一,考生在完成某一测试任务时,其语言能力的哪些方面参与了完成该测试任务的活动以及参与的程度如何;第二,考生在测试情景下输出的语言是否地道, 是否符合目标语的语法、语用规范及其流利程度 结果评价与分数释义的真实性:测试任务应该包括对学习者行为评判的标准描述,而且对学生测试行为的评判应该是真实的。要保证评价的真实性,首先
16、,制定一个详细的、可操作性强的评分标准是至关重要的,而且评分标准要结合测试目的来制定。其次,作为一种选拔性考试,高考成绩采用分数的方式进行报告是合理的。但是所提供的应该不仅仅是分数,更应该是对分数的说明。最好是采用定性或者等级描述,这样考生就可以根据所给的定性或等级描述,将自身获得的等级与已有的标准进行对照,从而获取有关自己英语运用能力的评价。,29.11.2022,19,二、评价与真实性评价,评价的内涵评价所揭示的是价值主体的需求与价值客体的属性及功能之间的关系。这里采用认识论中的评价理念研究英语学习评价,研究评价中如何把握价值主体的需要,即学生的需要,也就是学生要成为社会所需要的英语人才对
17、英语的需求是什么,对英语学习的需求是什么;把握价值客体的属性与功能,即语言的属性与功能,语言学习的属性与功能;用价值主体的需要衡量价值客体的属性和功能,判断价值客体是否能够满足价值主体的需要,也就是说语言学习、语言教学、测试评价等能否满足学生的需求,能否满足社会的需求。,29.11.2022,20,评价、测试、与评估,评价所依据的信息很多,有时借助观察,有时借助测试,有时借助任务。,评估,亦称评定,指评价信息的收集过程。语言学习中,评估指对学生个体语言的学习过程、结果、能力等各方面的数据收集,包括需求分析,水平的测量,课程目标的达成信息以及任务操作与完成信息。,测试是以让学生完成规定的问题来测
18、试其知识与技能的一种方式。测试可以为评价和评估提供数据。,29.11.2022,21,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多元评价、替代性评价直接评价、表现性评价、真实性评价诊断性评价、成长记录袋评价,29.11.2022,22,真实性评价是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评价学生的表现,是一种要求学生通过完成真实任务来展示对所学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对技能的运用能力的评价方式。真实性评价强调评价任务的真实性,评价任务应与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相同(Stiggins, 1987)。,29.11.2022,23,真实性评价追求的是一种直接评价(direct assessment)方式。所谓直接评
19、价是指真实性可以提供有关知识和技能使用的直接证明,而不是像传统测试一样只能提供间接数据。因此,真实性评价具有表现性评价的特征,但是又与表现性评价有时不同,是表现性评价的目标。由于真实性评价要求评价成为教学过程的一部分,因此真实性评价有具有形成性。真实性评价由于强调任务的情景化,整体化,对总结性测试具有很大的启示,强调测试的真实性,因此真实性评价又具终结性。,29.11.2022,24,评价的实施,(一)评价的过程,评价过程流程图,29.11.2022,25,(二)评价的标准 评价始于评价标准的选择。既然评价是对价值客体满足价值主体需求的判断,评价标准自然就是学习者自身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等对语言学
20、习、语言教学以及测试评价等方面的要求。 这些需要具体化为教师应该教和学生应该学的内容的详细描述,构成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29.11.2022,26,真实性评价的内涵,真实性评价的研究都把真实性评价看作“一种要求学生通过完成真实性任务来展示对所学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对技能的运用能力的评价方式”,认为“真实性评价任务都是学习过程中有意义的、有价值的主要经历” (Webber, 2019:8)真实性评价所表达的是一种理念 真实性评价秉承“人的评价”的理念,主张学生必须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解决生活中或与现实情景相似的真实任务,以便通过自己的创造性活动培养、展示和证明自己的知识、智慧、才能以及情
21、感、态度,从而在学生的建构中真实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张向众,李永珺,2019)。,29.11.2022,27,这就要求评价采用能够满足这些评价需求的手段,选择能够测量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评价方式,选择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评价手段和符合学习规律的评价工具,如真实性评估和真实性测试。,29.11.2022,28,真实性评估能够为真实性评价提供信息的评估就是真实性评估。真实性评估常采用的评价工具或方式主要有:成长记录袋、表现性任务、等级评价量表、学习日志、座谈、实践任务。,29.11.2022,29,真实性测试真实性测试指能够测量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测试。测试以学生在现实生活或工作中对语言的使用为主,借
22、用真实应用的表现形式考查学生运用语言知识完成交际、解决问题等方面任务的能力。真实性测试不以测试知识为目标,而是通过听说读写译等活动测试表现出来的交际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合作意识以及创新精神等等,既包括语言知识(语音、词汇、语法)也包括非语言知识(策略、情感以及文化等)。,29.11.2022,30,如何分析真实性测试的真实性 材料的真实性 任务的真实性 结果评价的真实性,29.11.2022,31,任务的真实性,2019年高考英语(广东卷)一项写作考试任务根据以下图画(略),写一篇英语短文,描述今昔通讯方式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注意:1. 词数:100左右 2. 生词:通
23、讯:communicate(with sb.)vi. communication n. 互联网:the Internet,真实性的问题?,29.11.2022,32,评价结果的真实性:,评价结果真实与否取决于评价学生水平的方式与应用是否与现实的需求有关。很多情况下重要的不是学生的分数,而是他们能够做什么。考试的解释力是结果评价的关键。,80分,60分,29.11.2022,33,真实性评价范式下的课堂教学,真实性评价理念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有项目教学,任务教学和支架教学,29.11.2022,34,项目教学法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真实性 任务 英语课堂 评价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76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