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梁抗弯强度计算课件.ppt
《直梁抗弯强度计算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直梁抗弯强度计算课件.ppt(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直梁抗弯强度计算,第一节平面弯曲的概念第二节剪力和弯矩第三节梁弯曲时横截面上的应力第四节梁弯曲时的强度计算第五节梁的变形和刚度计算,第一节平面弯曲的概念,一、弯曲概念,图5-1弯曲变形a)桥式起重机大梁b)火车轮轴,第一节平面弯曲的概念,二、平面弯曲三、梁的种类(1)悬臂梁梁的一端为固定端,另一端为自由端(图5-3a)。(2)简支梁梁的一端为固定铰支座,另一端为可动铰支座(图5-3b)。(3)外伸梁它的支座与简支梁的形式相同,但梁的一端或两端伸出支座(图5-3c)。,第一节平面弯曲的概念,图5-2平面弯曲,第一节平面弯曲的概念,图5-3梁的种类a)悬臂梁b)简支梁c)外伸梁,第二节剪力和弯矩,
2、一、剪力和弯矩,图5-4梁的内力,第二节剪力和弯矩,5M5.tif,(1)剪力FQ截面左侧向上错动、截面右侧向下错动为正,简称“左上右下”为正;反之为负(图5-5)。,第二节剪力和弯矩,5M6.tif,(2)弯矩M若梁在该截面附近弯曲成上边凹下边凸为正,简称“上凹下凸”为正;反之为负(图5-6)。例5-1如图5-7所示的梁,求-截面上的剪力和弯矩。解1)先以全梁为研究对象,列出平衡方程,解支座反力FA和B(略),第二节剪力和弯矩,图5-7简支梁剪力和弯矩,2)取-截面左侧,设截面中FQ1、M1为正,则有3)若取-截面右侧,设截面中FQ1、M1例5-2外伸梁受载荷作用如图5-8所示。图中截面1-
3、1和2-2都无限接近于截面A,同样截面3-3和4-4也都无限接近于截面D。试求图示各截面的剪力和弯矩。,第二节剪力和弯矩,图5-8外伸梁,解1)求支座反力:取整梁为研究对象,设FA、B方向向上,列平衡方程,第二节剪力和弯矩,2)求各截面的剪力和弯矩:1-1截面左侧(图5-8b),得二、剪力图和弯矩图(1)绘制梁内力图的基本方法和步骤1)求支座反力。,第二节剪力和弯矩,5M9.tif,2)分段在集中力(包括支座反力)和集中力偶作用处,以及分布载荷的分布规律变化处(对均布载荷而言,,第二节剪力和弯矩,其变化处即均布载荷的边界处)进行分段。3)列出内力的分段方程,明确其定义域。4)画剪力图和弯矩图,
4、先根据内力方程式判断内力图的形状,再通过计算若干控制截面(如各段的首尾截面、剪力为零的截面)的内力值,就可描点画图。例5-3简支梁受均布载荷作用如图5-9a所示。试作此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解1)求支座反力:由梁的对称情况可知两个支座反力相等,即2)列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任取一截面到A点的距离为x。3)画剪力图和弯矩图:由FQ(x)方程表明,剪力图为一斜直线,只须确定两点,其图线即可确定,画出剪力图(图5-9b)。,第二节剪力和弯矩,例5-4一简支梁AB在受集中力F作用(图5-10a),试作出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解1)求支座反力:由平衡方程2)根据载荷和支座情况,将梁分成AC和CB两段。3)列剪
5、力方程和弯矩方程:,第二节剪力和弯矩,5M10.tif,4)画剪力图和弯矩图:(2)剪力图及弯矩图的特征,第二节剪力和弯矩,1)梁上某段无均布载荷时,则该段Q图为水平线,M图为斜直线。2)某段有向下均布载荷时,则该段Q图为向下的斜值线,M图为向上凸的抛物线;反之,当有向上的均布载荷时,Q图为向上的斜直线,M图为向下凹的抛物线。3)在集中力作用处,FQ图有突变,突变值等于集中力值,M图有折角;在集中力偶作用处,M图有突变,突变值等于集中力偶值。4)Q=0的截面处,弯矩有极值。(3)梁的剪力图及弯矩图绘制方法1)正确地将梁按支座情况和所受载荷的作用点分成若干段。2)正确地求出各段分界面上的剪力值和
6、弯矩值。,第二节剪力和弯矩,3)根据各段内力图变化特点,判断其大致形状,绘出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第三节梁弯曲时横截面上的应力,一、梁纯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图5-11梁的纯弯曲,1.弯曲变形,第三节梁弯曲时横截面上的应力,图5-12纯弯曲实验,1)所有纵向线都弯成曲线,靠近底面一侧的纵向线伸长(如cd),而靠近顶面一侧的纵向线缩短(如ab)。,第三节梁弯曲时横截面上的应力,2)所有横向线仍保持为直线,但相互间倾斜了一定角度,但仍与纵向线垂直。3)矩形截面的上部变宽、下部变窄。2.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分布规律,第三节梁弯曲时横截面上的应力,图5-13中性层及中性轴,第三节梁弯曲时横截面上的应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抗弯强度 计算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76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