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课件.ppt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课件.ppt(1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主线:如何正确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重点与难点: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2.社会基本矛盾3.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性4.社会发展的动力,着重把握七个基本观点,1.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是客观的.有规律的发展过程;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3.社会历史本质上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历史;4.人类历史中存在着基本矛盾,它们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5.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过程;6.社会革命的根源在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7.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人民群众始终中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二、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1.历史观:是关于自然史和人类社会史的根本看法和观点,它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 社会历史观:是人们对社会历史及其发展规律等方面的根本观点和看法。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2.两种对立的历史观 唯物史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唯心史观: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地理环境: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口因素: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生产方式: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社会存在,(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1、社会存在: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
3、活的物质方面.,社会意识,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形式,社会意识形态,(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一般社会意识形式,(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2.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个人意识,群体意识,(主体),(内容),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第一,社会意识的内容根源于社会存在,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第二,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第三,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及其表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指社会意识有自己独特的发展形式和规律.具体表现:第一,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4、。第二,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第三,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1.生产力,(1)生产力概念,生产力是指人们在物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解决社会同自然界之间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资料的物质力量。,1.生产力系统,(2)生产力的结构实体性要素: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劳动者智能性要素:科学技术.科学管理.教育,劳动对象是指在生产过程中,被加工改造和制作的一切对象。,一类是未经过劳动加工改造直接纳入生产过程的天然存在物,即自然物。,劳动对象分为两类:,另一类是经过加
5、工改造后,再投入生产过程的客观存在物,即原料。,劳动对象分为两类:,1.生产力系统,(2)生产力的结构,劳动资料是指劳动者用来加工、改造和影响劳动对象的,以生产工具为主要标志的一切物质条件的总和,是人和劳动对象之间的媒介体。,直接作用于劳动对象的生产工具系统;生产过程中的能源和动力系统;仓储和运输系统;自动控制系统;信息传递和反馈系统等。,劳动资料包括:,生产工具是劳动资料的主要内容,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尺度,是划分经济时代的客观标志。,马克思指出:“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
6、,1.生产力系统,(2)生产力的结构,劳动者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并从事生产实践的人。,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具有能动性和革命性的因素,在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马克思说:“自然界没有制造出任何机器,没有制造出机车、铁路、电报、走锭精纺机等等它们是人类的手创造出来的人类头脑的器官;是物化的知识力量。”,1.生产力系统,(2)生产力的结构,渗透性的非实体性要素主要是指那些对生产力影响很大,但在生产过程中不能独立存在,或独立发挥作用的诸要素。主要包括:运筹性的综合性因素,如经济管理渗透性因素,如科学技术准备性因素,如教育,运筹性的综合性因素:经济管理,渗透性要素:科学技术,准备性因素:教
7、育,现代社会生产力结构示意图,2.生产关系系统,(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1)生产关系概念,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同一定生产力相适应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2.生产关系系统,(2)生产关系的构成狭义(直接生产过程):三方面内容,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指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由谁支配。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形式及其消费关系。广义(再生产过程):四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2.生产关系系统,(3)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的决定作用,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社会生产得以进行的前提条件。,2.生产关系系统,(3)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的决定作用,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
8、生产关系的性质直至决定社会形态的性质。,2.生产关系系统,(3)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的决定作用,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着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2.生产关系系统,(3)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的决定作用,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着产品的分配方式和消费关系。,2.生产关系系统,(3)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的决定作用,在阶级社会里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划分阶级的基础。,2.生产关系系统,(4)生产关系的基本类型公有制:生产资料为劳动者共同占有,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处于平等地位,产品分配上不存在剥削;私有制:生产资料归少数非劳动者占有,劳动者占有很少或根本没有生产资料并在生产中处于被支配地位,人与人的关系包含
9、剥削关系.,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无论哪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细胞里成熟以前,是绝不会出现的。”(马克思),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合时,它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时,它会阻碍生产
10、力的发展。,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一般过程,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从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又从基本不适合到新的基本适合,这样川流不息、不断向前,从而推动社会生产由低级向高级不断运动。,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1)基本内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的反作用,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的。,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2)客观要求,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应当保持生产关系的相对稳定;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甚至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必须变革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11、,(3)重要意义,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为我们提供了一把探究社会发展根源的钥匙。,(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3.重要意义,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客观依据。,(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3.重要意义,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依据。,插播参考资料2.1,插播参考资料2.1见参考资料(一)号光盘,(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1.经济基础:是指同生产力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第
12、一,经济基础属于社会的物质关系,但不包括生产力; 第二,经济基础不等于现实存在的一切生产关系,而是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 第三,经济基础不是生产关系的一个方面或一个环节,而是生产关系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的总和。,(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2.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及与之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总和。,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思想上层建筑,提供保证,提供理论依据和精神指导,(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1.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经济基础的变更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
13、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1.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 为经济基础服务服务的方向上:保护自己与排斥异己。服务的方式上:强制与非强制。服务的效果上:促进作用与阻碍作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生产力,促进作用,适合,适合,上层建筑,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生产力,不适合,适合,不适合,阻碍作用,(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一般过程,两者从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又从基本不适合到新的基本适合的前进上升的过程。,(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3.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14、,(1)基本内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但这种反作用的性质和程度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基础发展和变革的要求。,(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3.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2)客观要求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而经济基础本身又适合生产力状况时,要保持上层建筑的相对稳定性;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的变革要求,从而阻碍生产力发展时,要适时地变革上层建筑,以适合经济基础的变革和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3.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3)重要意义第一.民主革命时期,适应经济基础变革的客观要求,领导全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
15、、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3.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3)重要意义第二.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进行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目标的政治体制改革,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完善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一)社会形态的内涵社会形态是指同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是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文化形态的统一体。,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一)社会形态的内涵社会形态的及其
16、演化构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和阶段。社会形态是一个现实的具体的社会整体。它完整地含括了生产力、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认识一种社会形态,应全面地考虑它的各个层面和部分。如认识当前中国社会形态就要考虑到它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及相互联系,不能只从一个方面看。,(二)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统一性: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历史发展都具有共同 性、普遍性,体现了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多样性: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不不同的特点。 1、纵向理解:社会发展的统一性表现为人类社会发展呈现出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多样性表现为不同民族在特定条件下可以
17、超越某一种甚至几种社会形态而跳跃式地向前发展。 。2、横向理解: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表现为同类型社会形态有其共同的本质,各国在具体实践中又有各自的特点 。,社会形态更替的纵向统一性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在没有外来干涉的条件下,按其自然历史过程,一般都应从低级到高级依次经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插播参考资料2.2,插播参考资料2.2见参考资料(一)号光盘,社会形态更替的横向统一性 处于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具有的共同性、普遍性,即具有大致相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大致相同的生产关系体系,大致相同的上层建筑。,处于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
18、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具有各自的特点。(以奴隶社会为例),第一,在从原始社会转向奴隶社会时,东、西方民族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并不完全一样。第二,东方和西方奴隶社会的土地所有制的具体形式和奴隶主占有奴隶的具体方式不同。第三,不同的奴隶制国家,奴隶主剥削奴隶的具体方式也有差别。,社会形态更替的多样性,各个国家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所具有的典型意义不同。(以中国封建社会为例),第一,与世界各国封建社会形态的历史相比,中国封建社会出现最早,延续时间最长。第二,中国封建社会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明显高于世界上其他国家。第三,由于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比较高,中国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也高于西欧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
19、。,社会形态更替的多样性,人类社会在由较低的社会形态向较高的社会形态转变时,不同国家和民族所采取的过渡形式各有特点。,社会形态更替的多样性,不同国家和民族社会形态转变的多样性,还表现在有些国家和民族,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在由一个社会形态向另一个社会形态转变的过程中,可能超越某一个或几个社会形态。,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三)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1.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从本质上说是特殊的物质形态,它按其内在矛盾和客观规律向前发展,是一个客观的、物质的、辩证的自然历史过程,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2.人们的历史
20、选择性: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走什么道路的问题上,存在着一定的选择余地。,(三)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3.历史发展中的必然性与主体的选择性的辩证统一 (1)主体选择是历史过程的表层特征。主体选择的对象只能存在于可能性空间中,而这个可能性空间却是由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的生产力所决定的。 (2)社会规律是历史过程的深层本质。在历史发展中,客观必然性表现为对人的活动的制约性。,(四)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1.社会形态更替的趋势具有前进性人类社会在生产方式内在矛盾作用下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全面的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2.社会形态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社会发展过程是一个前进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 人类社会 及其 发展规律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75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