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像闻玫瑰花一样直接闻到思想课件.ppt
《第三单元像闻玫瑰花一样直接闻到思想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单元像闻玫瑰花一样直接闻到思想课件.ppt(6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诗歌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诗人善于用一双慧眼洞彻社会人生的奥秘,正如英国诗人雪莱所说“一颗沙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野花里一座天堂”。读者在读诗学诗的过程中就像闻玫瑰花一样,可以直接闻到诗歌思想的香味。 请欣赏诗歌朗诵女人如花从中体会诗歌带给人们的美感。,女人如花,花香浓,诗意浓!,诗歌的思想可以像闻玫瑰花一样,可感而又浓香扑鼻!,讲读,1、漫游者的夜歌2、石榴3、雪夜林边驻脚,自主阅读,1、鲁拜六十六首(节选)2、园丁集(节选)3、你无法扑灭一种火,第三单元,像闻玫瑰花一样直接闻到思想,像闻玫瑰花一样直接闻到思想。,诗歌虽然以抒情为主,但往往包含了对世界、人生的思考。在诗歌中表达的思想,不是抽象的说
2、理,而是从具体的形象、经验出发,让思想本身也有可感性。读者就像闻玫瑰花一样,可以直接闻到思想的香味。,1.了解诗歌在传递思想方面的特点,体味抽象的思想在诗人的笔下如何转化为丰富的感性。,2.分析诗人在运思、用词、布局谋篇等方面的创造性,进一步强化对诗歌独特性的认识。,3.以诗歌启迪智性思考,激发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兴趣。,4.丰富人的心灵世界,在感性与理性的融合中,发展健全的人格。,一切峰顶的上空/静寂。,讲读作品,一 漫游者的夜歌,约翰沃尔夫冈歌德,约翰沃尔夫冈歌德(17491832),诗人、剧作家、思想家,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代表人物,被恩格斯称为“最伟大的德国人”。,代表作有诗剧浮士德,小
3、说少年维特之烦恼威廉麦斯特,自传诗与真等。漫游者的夜歌曾由舒伯特、李斯特等音乐家谱曲,广为传唱。,漫游者的夜歌被公认为歌德抒情诗中的绝唱。虽然只有短短几行,语言也相当朴素,但境界却十分高远。它以一个登山者的视角展开,在空间构成上,由远及近,由大及小,依次写到天空、树梢、鸟儿,最后归结到人,在万籁俱寂中,人与自然似乎融为一体。,你几乎觉察不到/一些声气。,远,近,天空,树梢,鸟儿,人,大,小,据说,这首诗是在一个山顶上写成的。当时歌德夜宿在山顶上一幢猎人的小木楼中,即兴吟成此诗,并把它写在木楼的板壁上。 这首短诗朴素简练,几乎没有什么藻饰,只有短短八行,但意境高远,也似乎包含了某种永恒的哲理,被
4、公认为歌德作品中的绝唱。 中国古典诗歌中也有一些我们熟悉的作品,在结构、意境上与漫游者的夜歌十分接近。,如柳宗元的江雪: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在空间构成上也是由大到小、由远及近,在视角转换中传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再如李太白的五言绝句独坐敬亭山与歌德这首小诗的意境极为相似: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此诗与歌德诗一样,写景由远而近。,一、由远及近、由大及小、由物及我的视角转移和空间构成,以致短短八行笔墨就展现了一幅宏大而又细腻的深邃画卷。,天空,树梢,鸟儿,人,二、全诗虽然简短,诗歌的意境却十分开阔,既有“阔大”的描绘,又有“细
5、微”的把握,粗细结合,效果突出。,禁受不住过多的粒子/而裂开的坚硬的石榴。,二 石榴,保尔瓦雷里,保尔瓦雷里(18711945),法国诗人,后期象征主义的代表人物。他不仅是个诗人,还是个学者,曾常年钻研哲理和数学,对其诗歌的态度有很深影响。保尔瓦雷里主要作品有年轻的命运女神、海滨墓园、诗集幻美集等。,绽开的石榴,与人智慧的头颅,存在着某种相似性。诗人以此为契机,对石榴展开描述,从内部粒子的成熟,到外部阳光的照射,再到外壳的迸裂,石榴的形象处处与人的精神结构形成紧密的呼应。,让红色玉汁向外飞迸。,第一节:写石榴开裂,露出朱玉一样的粒子,继而联想到思想中高贵的头颅。,第二、三节:重新回归石榴,着力
6、渲染“开裂”的过程以及汁液迸飞的场面。,第四节:画龙点睛,又回到关于头颅的思考。,一、石榴的成熟有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这与一个人思想成熟的过程有什么相似性?,答:石榴成熟内因是石榴籽多,已经成熟而开裂。外因是阳光的照射,给了石榴锻炼的机会。这处处喻示着人思想的成熟也要在外部条件的催动下更多地充实自己内部的知识营养。,二、人高贵的头颅,为什么会“因自己的发现而开裂”?,提示:围绕石榴与头颅的相似性。,这是一首咏物的诗歌,但诗人借助“石榴”的形象,真正吟咏的是人思想的结构。在诗人笔下,诗歌不是情感的流露,也不是感觉的捕捉,而是一种思想、语言的建筑。把人的大脑当做一座建筑,这是生理上的;把思想当做一
7、座建筑,把诗歌当做一座建筑,这是心理上的,也是艺术上的。真正的艺术品,必须具有内因的推动和外因的促成,而且必然有个过程。,因为瓦雷里对哲理和数学也有研究,所以他对诗歌,不是一般的随性挥洒,而是建立在严谨、准确的基础上思想、语言的双重劳作。 故此有人说这首诗的描写堪与塞尚或马蒂斯的景物画媲美。,一、用鲜红的石榴作比喻,象征了人的思想结构,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形象可感。,思想结构,二、这首诗在修辞上多用鲜明的意象,如:“红玉的隔墙”;有力的动词,如:“开裂”“飞迸”,形成一种硬朗、刚健的风格。,伫望着白雪灌满了树林。,三 雪夜林边驻脚,罗伯特李弗罗斯特,罗伯特李弗罗斯特(18741963),是美国二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 单元 玫瑰花 一样 直接 闻到 思想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75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