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合同索赔与风险管理课件.ppt
《第四节合同索赔与风险管理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节合同索赔与风险管理课件.ppt(8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节 索赔概述,一、索赔的含义(claim )广义:对某事某物权利的一种主张、要求、坚持。工程索赔:工程合同履行过程中,合同当事人一方因非自身责任或对方不履行或未能正确履行而受到经济损失或权力损害时,通过一定的合法程序向对方提出经济或时间补偿的要求。,1、与工程签证的区别,签证: 承发包双方就额外费用补偿或工期延长等达成一致的书面证明材料和补充协议,直接作为工程款结算或最终增减工程造价的依据。,索赔: 单方行为,对对方尚未形成约束力,能否实现必须经过确认才能实现。,2、与违约责任的区别,二、索赔的特征,1、索赔是双向的;2、只有实际发生了经济损失或权力损害,一方才能向对方索赔。3、索赔是一种
2、未经确认的单方行为。,三、索赔的分类,按有关当事人分,承包人与发包人之间的索赔总承包人与分包人之间的索赔发包或承包人与供货人、运输人之间的索赔发包人与承包人与保险人之间的索赔,按索赔依据分,合同内索赔合同外索赔道义索赔,按索赔目的分,工期索赔费用索赔,三、索赔的分类,按索赔事件性质分,工期延期索赔 工程变更索赔工程终止索赔 工程加速索赔意外风险和不可预见因素索赔其他索赔,按索赔处理方式分,单项索赔综合索赔,四.产生施工索赔的原因分析,4.1 业主违约(1)业主没有按合同的规定交付设计图纸和相关设计资料,使工期延误。(2)业主没有按合同的规定交付施工现场。(3)业主交付的施工现场不具备施工条件。
3、(4)业主未保证施工所用水电及通讯的需要。(5)业主未保证施工期间运输的通畅。(6)业主发布指令改变原合同规定的施工顺序,打乱施工部署。,(7)业主未及时办理施工所需各种证件。(8)业主没有按时提供供应的材料、设备。(9)业主拖延完成合同规定的责任。(10)业主没有按合同规定支付工程款。(11)业主要求赶工,引起施工企业支出加大。(12)业主提前占用部分永久工程,使正常的施工受到阻碍。,4.2 合同文件的缺陷 在起草合同时,由于工程条件和环境比较复杂,合同很难对所有问题做出预见和规定,因此合同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着考虑不周的条款、缺陷和不足之处,这些因素使合同在履行中会导致纠纷而影响工程进度,延长
4、工期。,4.3 不可抗力事件(不可预知因素) 不可抗力事件主要指自然灾害、社会动乱、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等因导致,造成材料价格、人工费的大幅度上涨等,从而影响施工企业生产成本而导致意外损失。关于不可抗力事件的风险由谁承担,一般应在合同中协商约定,承担方可以向保险公司投保,转移风险。在好多情况下,不可抗力事件引起的损失应由业主承担。,不可抗力风险承担责任的原则,1、工程本身的损坏由业主承担。2、人员伤亡由其所属单位负责,并承担相应费用。3、造成施工单位机械、设备的损坏及停工等损失,由施工单位承担。4、所需清理、修复工作的费用,有建设单位承担。5、工期给予顺延。,4.4 合同变更合同变更的表现形式较
5、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发包方由于种种原因,对工程项目有了新的要求,如提高或降低装饰标准,用途发生变化,清减预算。(2)在施工过程中发生设计有误,因对设计图的修改而引起的变更。(3)发生不可抗力事件时,也应对合同进行修改。,(4)施工现场的施工条件与原来的勘察有较大的出入,引起的变更。(5)由于采用了新的施工技术,有必要改变原设计和施工方案,从而提高社会生产率及工程质量。(6)政府部门对工程有了新的要求。合同变更有可能给工程带来困难,引起施工企业额外的损失,但应注意的是,合同变更并非一定引起索赔的发生。,第二节 索赔程序,监理工程师与承包商谈判,双方达成最终处理意见,报请业主批准,是否
6、达成一致,签发变更指令,否,是,监理工程师单方面提出最终处理意见,终审金额是否超出监理工程师的批准权限,业主是否审批,是,否,是,转入争议的解决,否,第三节 索赔报告一、基本内容1、题目:高度概括核心内容,如“关于某事件的索赔”2、事件:陈述发生过程,着重指出对方的责任。3、理由:作为索赔依据的具体合同条款、法律和法规。4、结论:指出索赔事件给承包人造成的影响和损失。5、计算:6、总索赔:索赔总金额或工程总拖延天数。7、附录:索赔依据,二、索赔报告的报送时间和方式,索赔报告一定要在索赔事件发生后的有效期(一般28天)内报送,过期索赔无效. 对于新增的工程量、附加工作等应一次性提出索赔要求,并在
7、该项工程进行到一定程度,能计算出索赔额时,提交索赔报告;对于已征得监理工程师同意的合同外工作项目的索赔,可以在每月上报完成工程量结算单的同时报送。,三、索赔报告编写的要求,1、索赔事件要真实、证据确凿。2、责任分析应清楚、准确。3、索赔值的计算依据要正确,计算结果要准确。4、在索赔报告中,要强调事件的不可预见性和突发性,说明承包商对它不可能有准备,也无法预防,并且承包商为了避免和减轻该事件的影响和损失已尽了最大的努力,采取了能够采取的措施,理由更充分,更易接受。,四、索赔证据,(一)对索赔证据的要求1、真实性2、全面性3、关联性4、及时性5、具有法律效力,一般要求证据必须是书面文件、有关记录、
8、协议、纪要必须是双方签署的,工程中重大事件、特殊情况的记录、统计必须有工程师签证认可。,(二)索赔证据的种类1.招标文件、工程合同及附件、建设单位认可的施工组织设计、工程图纸、技术规范等;2.工程各项有关设计交底记录、变更图纸、变更施工指令等;3.工程各项建设单位或监理工程师签认的签证;4.工程各项往来信件、指令、信函、通知、答复等;5.工程各项会议纪要;,6.施工计划及现场实施情况记录; 7.施工日志及工长工作日志、备忘录;8.工程送电、送水,道路开通、封闭的日期及数量记录;9.工程停电、停水和干扰事件影响的日期及恢复施工的日期;10.工程预付款、进度款拨付的数额即日起记录;11.图纸变更、
9、交底记录的送达份数及日期记录;12.工程有关施工部位的照片及录像等;,13.工程现场气候记录,有关天气的温度、风力、雨雪等;14.工程验收报告及各项技术鉴定报告等;15.工程材料采购、订货、运输、进场、验收、使用等方面的凭据;16.工程会计、核算资料;17.国家、省、自治区、市有关影响工程造价、工期的文件、规定等。,1、明确工程变更的索赔有效期,由合同具体规定,一般为()天。A28B27C26D252、索赔程序和争执的解决主要分析在()A争执的解决方式 B任务的开始 C工程所有权的转让D承包人工程照管责任的结束和发包人工程照管责任的开始,3、以下关于索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索赔是相互的 B
10、索赔是双向的C发包人不可以向承包人索赔 D承包人可以向发包人索赔4、索赔按索赔当事人分类包括()。A承包人与发包人之间索赔 B发包人与分包人之间索赔C发包人与供货人之间索赔 D发包人与保险人之间的索赔,5、索赔按索赔要求分类包括()。A工期索赔B工程终止索赔 C工程变更索赔D工程拖延索赔6、常见的建设工程索赔中因合同文件引起的索赔不包含有()。A有关合同文件的组成问题引起索赔B关于合同文件的内容不明,或不详问题引起的索赔C关于合同文件有效性引起的索赔D因图纸或工程量表中的错误而索赔,7、工程师指令将某分项工程混凝土改为钢筋混凝土,对此做出的索赔具体为()。 A.道义索赔 B.总索赔 C.明示索
11、赔D.单项索赔 8、索赔事件主要表现为()。 A.工期延长 B.工作效率的降低 C.工期的延长和资料的不全D.工期的延长和费用的增加,9、按索赔要求分类()。 A.综合索赔B.单项索赔 C.工期索赔 D.合同内索赔 E.费用索赔 10、施工合同示范文本规定,承包商递交索赔报告28天后,工程师未对此做出任何表示,则应视为()。 A.工程师已拒绝索赔要求 B.承包商需提交现场记录和补充证据资料 C.承包商的索赔要求已成立 D. 需等待发包人批准,11、施工索赔是指当事人在实施合同中,因( )向对方提出给予补偿或赔偿的权利要求。 A.由于第三人的过错 B.对方必定有过错 C.虽未发生损失,但对方有过
12、错 D.发生了损失,且由对方承担责任,12、( )不属于工程索赔证据。 A.来往信件B.各种会谈纪要 C.工程照片D.工程师现场口头指令 13、承包人发出索赔意向通知后,( )在一定期限内处理该项索赔。 A.业主B.发包人 C.法人 D.工程师14、承包商应在索赔事件发生后( )天内向工程师递交索赔意向通知。 A.14B.10 C.7D.28,第四节 索赔的计算,一、工期索赔计算1、网络图分析法利用进度计划的网络图,分析其关键线路1)延误工作为关键工作: 索赔工期=延误时间2)延误工作非关键工作:索赔工期=延误时间时差,2、对比分析法 适用于索赔事件仅影响单位工程或分部分项工程,需由此而计算对
13、总工期的影响。计算公式为: 对于已知部分工程的延期的时间: 工期索赔值=受干扰部分工程的合同价/原合同总价X该受干扰部分工期拖延时间 对于已知额外增加工程量的价格: 工期索赔值=额外增加的工程量的价格/原合同总价X原合同总工期,注意: 比例计算法简单方便,但有时不尽符合实际情况,不适用于变更施工顺序、加速施工、删减工程量等事件的索赔。3、劳动生产率降低计算法 在索赔事件干扰正常施工导致劳动生产率降低,而使工期拖延时,可按下式计算:4、简单累加法,二、经济索赔计算,(一)其主要费用有:1、人工费:也就是额外劳务人员的雇用和加班工作以及索赔事件发生引起的工时工效降低所消耗的费用。2、材料费:因索赔
14、事件发生,使材料实际用量超过合同内的计划用量而增加的材料费和材料因市场价格浮动(合同中规定)需调整的材料费以及索赔事件发生导致材料价格浮动(超过合同规定)、超期储备、二次运输等增加的费用。,3、机械费:因索赔事件发生,额外工作增加的机械使用费,工效降低以及机械停工、窝工的费用(包括设备租赁费和折旧费)。4、管理费:因索赔事件发生,额外增加的现场管理和公司(总部)管理费。5、利息:因索赔事件而发生的延期付款利息、增加投资利息、索赔款利息。,(二)经济损失索赔额的计算1、总费用法和修正的总费用法总费用法又称总成本法,计算公式如下:索赔费用=工程结算造价一工程预算造价(或合同价) 总费用法并不十分科
15、学,但被经常采用,原因是对于某些索赔事件,难于准确的确定它们导致的各项费用增加额。,一般认为在以下具体条件时采用总费用法是合理的:1、已开支的实际总费用经过审核,认为是比较合理的;2、承包商的原始报价是比较合理的;3、费用的增加是由于对方原因造成的,其中没有承包商管理不善的责任;4、由于该项索赔事件的性质和现场记录的不足,难于采用更精确的计算方法。,2、分项法 就是将索赔的损失费用分项进行计算。即:索赔费用每个或每类索赔事件的索赔费用之和索赔费用a、b、c,第五节 索赔的技巧,一、索赔的策略1、组建强有力的、稳定的索赔班子;2、确定索赔目标;3、对被索赔方的分析;4、承包商的经营战略分析;5、
16、相关关系分析;6、谈判过程分析。,?,二、索赔的技巧 1、要及早发现索赔机会 2、商签好合同协议 承包商应对明显把重大风险转嫁给承包商的合同条件提出修改的要求,对其达成修改的协议应以“谈判纪要”的形式写出,作为该合同文件的有效组成部分。 如:合同中不列索赔条款;拖期付款无期限,无利息;建设单位对不可预见的情况不承担责任等。,3、对口头变更指令要得到确认4、及时发出“索赔通知书” 对于持续时间较为长久的索赔事件,其索赔时效期间的起算仍然是事件发生时间,在这种情况下,索赔权利人在索赔时效期间内提出的索赔要求不是最终的索赔要求,而仅仅是索赔意向。,如建设工程施工合同(GF-2019-0201)第35
17、.2条规定,索赔事件持续进行时,承包人应当阶段性地向工程师发出索赔意向,在索赔事件终了后28天内,提交最终索赔报告。 FIDIC条款53.3条规定,当据以提出索赔的事件具有连续影响时,承包商提出的索赔报告应被认为是临时详细报告,承包商应在索赔事件所产生的影响结束后28天之内发出一份最终详细报告。,5、索赔事件论证要充足 每隔一定时间(28天)应报送一次证据资料,索赔事件结束后的28天内报送总结性的索赔计算和索赔论证,提交索赔报告。6、索赔计价方法和款额要适当7、力争单项索赔,避免总索赔 单项索赔事件简单,容易解决,而且能及时得到支付;总索赔问题复杂,金额大,不易解决。,8、坚持采取“清理帐目法
18、”9、力争友好解决,防止对立情绪10、注意同监理工程师搞好关系,第六节 反索赔,一、反索赔的概述(一)反索赔的意义1、减少和防止损失的发生;2、避免被动挨打的局面3、不能进行有效的反索赔,同样也不能进行有效的索赔。(二)反索赔的原则 以事实为根据,以合同和法律为准绳,实事求是地认可合理的索赔要求,反驳、拒绝不合理的索赔要求,公平合理的解决问题。,(三)反索赔的特点1、索赔与反索赔的同时性;2、技巧性强,处理不当将会引起诉讼;3、在反索赔时,发包人处于主动的有利地位,发包人在经工程师证明承包人违约后,可以直接从应付工程款中扣回款项,或从银行保函中得到补偿。,(四)反索赔的内容1、工程质量缺陷反索
19、赔;2、拖延工期反索赔;3、保留金反索赔;4、发包人其他损失的反索赔。,二、索赔防范(一)防止对方提出索赔 积极防御通常表现在:防止自己违约,使自己完全按合同办事.(二)反击对方的索赔要求,最常见的反击对方索赔要求的措施有:1、用我方提出的索赔对抗(平衡)对方的索赔要求,最终双方都作让步,互不支付。2、反驳对方的索赔报告,找出理由和依据,证明对方的索赔报告不符合事实,不符合合同规定,计算不准确等,推卸或减轻责任。,三、索赔反驳(一)索赔事件的真实性(二)索赔理由分析(三)干扰事件责任分析即干扰事件责任不在我方。通常有:1、责任在于索赔者自己;2、干扰事件是其他原因引起的,不应由我方赔偿;3、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四 合同 索赔 风险 管理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74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