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的安装、调试与维修模块课件.ppt
《空调器的安装、调试与维修模块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调器的安装、调试与维修模块课件.ppt(2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模块二空调器的安装、调试与维修,任务一空调器主要部件的安装与管路连接,一、家用空调器概述,(一)空调器的结构与命名1.空调器的结构 家用空调器由壳体结构、制冷系统、空气循环系统和电气系统等四部分组成,可以分为窗式空调器和分体式空调器。(1)室外机组。(2)室内机组。(3)二机组连接管。2.空调器的分类及命名方法(1)按结构形式分类。1)整体式。2)分体式。3)一拖多空调器。,一、家用空调器概述,(2)按主要功能分类。1)冷风型:一般只在夏季用于降温,有些机型具有除湿功能。2)热泵型:在制冷系统中增设了一个电磁换向阀,通过该阀的换向,改变制冷剂的流向,使原蒸发器与冷凝器的功能互换,实现一机多功能
2、,夏季制冷,冬季制热,还可以除湿。3)电热型:在冷风型空调器上安装了一组电热丝加热装置,由于冬天制热时,是靠电热元件获取热量,故制热效率不如热泵型空调器。4)热泵辅助电热型: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热泵制热效率降低,所以在热泵型空调器中又加装电热元件,用于辅助制热。(3)型号命名的表示方法。,110.eps,一、家用空调器概述,(二)空调器的功能1.调节温度人体感觉较舒适的温度夏季为2027;冬季为1622。房间温度=22+1/3(室外温度-21)2.调节湿度空气过于潮湿或干燥都会使人感到不舒适,相对湿度在30%70%之间时50%以上的人会感到舒适。3.净化空气空调器净化空气的方法有利用空气过滤网
3、、换新风、利用活性炭吸附和吸收空气中的微尘,这些方法均可起到除尘、净化空气的作用。4.增加空气负离子浓度空气中带电微粒的浓度大小,也会影响人体舒适度,因此在空调器上安装空气负离子发生器,可获得较好的空气调节效果。,一、家用空调器概述,(三)空调器的相关术语1.制冷量制冷量是空调器进行制冷运行时,单位时间内从密闭空间、房间或区域内除去的热量。空调器铭牌标称的制冷量是名义制冷量,即室内温度为27、室外温度为35时的制冷量。若室内温度低于27、室外温度高于35,空调器的制冷量必然低于名义制冷量。2.制热量制热量是空调器进行制热运行时,单位时间内送入密闭空间、房间或区域内的热量,常用单位为W(或kW)
4、。3.制冷消耗功率制冷消耗功率是空调器在制冷运行时所消耗的总功率,单位为W(或kW)。,一、家用空调器概述,4.制热消耗功率制热消耗功率是空调器在制热运行时所消耗的总功率,单位为W(或kW)。5.能效比(性能系数)(1)能效比的定义。 (2)能效比的国家标准。(3)能效比的估算。,二、家用空调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图2-1物态变化图,(一)人工制冷的主要方法,1)利用物质相变(如熔化、蒸发、升华等)的吸热效应来实现制冷。2)利用气体膨胀产生的冷效应制冷。3)利用半导体的热电效应来实现制冷。,二、家用空调器的基本工作原理,(二)空调器的主要部件1.制冷部件(1)压缩机。(2)热交换器。(3)节流机构
5、。(4)电磁四通换向阀。1)用万用表测电磁四通阀线圈的电阻值为0,则说明线圈短路;若电阻值为无穷大,则说明线圈开路。2)开机在制热工况状态下,万用表测电磁四通阀线圈两端电压,如果电压正常,四通阀不换向,则说明换向阀机械卡死或左右毛细管堵塞;如果两端无电压,则说明电磁四通阀线圈控制回路有故障(可检修主板)。(5)单向阀。(6)截止阀。(7)制冷剂。,二、家用空调器的基本工作原理,2.电气部件包括电源变压器、计算机控制器、主板、电机(风扇电动机,压缩机)、遥控器、接收头、交流接触器、电加热器等。,图2-2电磁四通阀工作在不同工况条件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二、家用空调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图2-3空调制冷
6、系统流程,(三)制冷原理,二、家用空调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图2-4空调制热原理,(四)制热原理,三、实训装置空调系统工作原理,图2-5实训装置空调系统的结构组成及热力系统流程图1转子式压缩机2电磁四通阀3室外换热器4视液镜5过滤器6单向阀7毛细管8毛细管9过滤器10空调阀11室内换热器12空调阀13气液分离器14室外风扇电动机15室内风扇电动机16高压侧真空压力表17低压侧真空压力表18高压排气管19室外换热器进气管20室外换热器出气管21室内换热器进气管22室内换热器出气管23低压回气管,一、空调系统主要部件的安装,图2-6安装面板,二、实训装置空调器制冷系统管路的制作,(一)空调器管路二的制
7、作,图2-7空调器管路二的外形,图2-8空调器管路二的尺寸,二、实训装置空调器制冷系统管路的制作,图2-9空调器管路三的外形,(二)空调器管路三的制作,图2-10空调器管路三的尺寸,(三)空调器管路四的制作,图2-11空调器管路四的外形,图2-12空调器管路四的尺寸,(三)空调器管路四的制作,图2-13空调器管路六的外形,(四)空调器管路六的制作,图2-14空调器管路六的尺寸,(三)空调器管路四的制作,图2-15空调器管路七的外形,(五)空调器管路七的制作,图2-16空调器管路七的尺寸,(三)空调器管路四的制作,(六)空调器管路一的制作,图2-17空调器管路一的外形,图2-18空调器管路一的尺
8、寸,1.铜管加工 用手将铜管扳直,利用倒角器去除铜管两端的收口和毛刺,再用弯管器将两段铜管分别加工成如图2-18中折弯图1和折弯图2所示的形状。2.铜管焊接 将两段铜管的另一端插入到标准三通内,在三通的中间端连接一根38mm、3/8in的铜管后,再焊接加液阀,然后利用焊炬,将4个部件焊接好,以备管路连接时使用。,(三)空调器管路四的制作,图2-20空调器管路五的尺寸,(七)空调器管路五的制作,图2-19空调器管路五的外形,1.铜管加工用手将铜管扳直,利用倒角器去除铜管两端的收口和毛刺,在铜管一端装上配套的纳子,利用胀管扩口器将铜管的一端端口扩成喇叭口。2.铜管焊接将另外一端与空调阀相连接,这里
9、采用同等管径相连接的方式,用焊炬将两个部件焊接好,以备管路连接时使用。,(三)空调器管路四的制作,图2-22空调器管路八的尺寸,(八)空调器管路八的制作,图2-21空调器管路八的外形,1.铜管加工用手将铜管扳直,利用倒角器去除铜管两端的收口和毛刺,再用弯管器将铜管加工成如图2-22中折弯图所示的形状。2.铜管焊接将所加工的铜管与空调阀连接在一起,利用焊炬将其焊接好。3.铜管成型在铜管对应端装上配套的纳子,然后用胀管扩口器将铜管的两端端口扩成喇叭口,放置一边,以备管路连接时使用。,(三)空调器管路四的制作,图2-23空调器管路九的外形,(九)空调器管路九的制作,图2-24空调器管路九的尺寸,(三
10、)空调器管路四的制作,1.铜管加工用手将铜管扳直,利用倒角器去除铜管两端的收口和毛刺,再用弯管器将两段铜管分别加工成如图2-24中折弯图1和折弯图2所示的形状。2.铜管焊接根据图2-24中折弯图所示,分别将两段铜管的指定端插入到标准三通内,在三通的中间端连接一根38mm、3/8in的铜管后再焊接加液阀,然后利用焊炬将4个部件焊接好。3.铜管成型在保证没有泄漏后将铜管套上保温层,在两段铜管的另一端套上标准纳子,然后利用胀管扩口器将铜管的两端端口扩成喇叭口,放置在一边,以备管路连接时使用。,四、实训装置空调器制冷系统管路的装配,图2-25热泵空调系统,任务二空调器电气控制系统的安装,一、家用空调器
11、电气控制原理,(一)系统硬件组成框图,图2-26系统硬件组成框图,一、家用空调器电气控制原理,(二)供电系统分析,图2-27供电系统,一、家用空调器电气控制原理,图2-28过零检测电路,(三)过零检测电路,一、家用空调器电气控制原理,图2-29采样点和整形后的信号,一、家用空调器电气控制原理,图2-30室内风机控制电路,(四)室内风机的控制,一、家用空调器电气控制原理,图2-31室内风机风速检测电路,(五)室内风机风速检测,一、家用空调器电气控制原理,表2-1,图2-32过电流检测电路,一、家用空调器电气控制原理,(六)过电流检测电路(七)低电压检测电路(八)压缩机、四通阀、室外风机和负离子产
12、生器(健康运行)的控制,图2-33低电压检测电路,2T34.TIF,一、家用空调器电气控制原理,图2-35驱动电路,(九)驱动电路,一、家用空调器电气控制原理,图2-36断电记忆电路,(十)断电记忆,二、实训装置空调器电气控制原理,图2-37空调电气控制模块挂箱,(一)电源电路,二、实训装置空调器电气控制原理,(二)单片机主控制电路(三)红外接收电路(四)强制运行电路(五)指示电路(六)温度检测电路,图2-38红外接收电路,图2-39温度检测电路,二、实训装置空调器电气控制原理,(七)驱动电路(1)测量与判断压缩机、室内/外电动机的绕组及传感器的好坏等。(2)将室内环境温度传感器、室内管路温度
13、传感器的引线通过线槽接到实训台接线区的端子排上(可通过相对应的号码管找到一一对应的关系),如图2-40所示。,图2-40实训装置空调部分端子排,二、实训装置空调器电气控制原理,(3)将挂箱ZK02上的室内环境温度传感器、室内管路温度传感器与实训台接线区的端子排上相对应的号码相连。(4)将空调系统部分的压缩机、室内风机、室外风机、四通换向阀的引线通过线槽接到实训台接线区的端子排上。(5)按照图2-41用实训导线将ZK02挂箱面板上的压缩机电容器、室内风机电容器、室外风机电容器、RY01、RY02、RY03、RY04、RY05输出端与实训台接线区的端子排上相对应的号码相连。,图2-41热泵空调外围
14、电路接线图,二、实训装置空调器电气控制原理,(6)将ZK01挂箱上的电源L、N端与ZK02挂箱上的电源L、N端相连,ZK01挂箱上的电源L1、N1端输入AC 220V电网电压,如图2-42所示。,图2-42实训装置空调接线图,二、实训装置空调器电气控制原理,(7)打开ZK01挂箱面板上的电源开关,ZK01面板上电源指示灯亮,ZK02挂箱便得电,应有一声鸣叫。(8)可通过按下强制按钮SB强行起动或用遥控器对系统进行不同运行模式下的操作控制。(9)可以利用遥控器对其进行不同模式状态的调试运行。(10)关闭电源,分类整理实训导线,并将实训导线放回导线架,摆放整齐。,任务三空调器的调试与运行,一、空调
15、器性能试验的要求和方法,(一)通用要求(1)空调器应符合GB/T 77252004、GB 12021.32010和GB 4706.322004标准的要求,并应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2)热泵型空调器的热泵额定(高温)制热量应不低于其额定制冷量;对于额定制冷量不大于7.1kW的分体式热泵空调器,其热泵额定(高温)制热量应不低于其额定制冷量的1.1倍。,一、空调器性能试验的要求和方法,(3)空调器的构件和材料:1)空调器的构件和材料的镀层和涂层外观应良好,室外部分应有良好的耐候性能。2)空调器的保温层应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和具有阻燃性、且无毒无异味。3)空调器制冷系统受压零部件的材料应
16、能在制冷剂、润滑油及其混合物的作用下,不产生劣化且保证整机正常工作。(4)空调器的结构、部件、材料,宜采用可作为再生资源而利用的部件、产品结构和材料。(5)空调器所具有的特殊功能(如:具有抑制、杀灭细菌功能的空调器、具有负离子清新空气功能的空调器等)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相关标准的要求。(6)空调器的电磁兼容性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相应标准的要求。,一、空调器性能试验的要求和方法,(二)基本性能要求1.制冷量(1)试验要求。(2)试验方法。2.制冷消耗功率(1)试验要求。(2)试验方法。3.热泵制热量(1)试验要求。(2)试验方法。4.热泵制热消耗功率(1)试验要求。(2)试验方法。,一、空调器性
17、能试验的要求和方法,5.最大运行制冷(1)试验要求。1)空调器各部件不应损坏,空调器应能正常运行。2)空调器在第一小时连续运行期间,其电动机过载保护器不应跳开。3)当空调器停机3min后,再起动连续运行1h,但在起动运行的最初5min内允许电动机过载保护器跳开,其后不允许动作;在运行的最初5min内电动机过载保护器不复位时,其停机不超过30min内复位的,应连续运行1h。4)对于手动复位的过载保护器,在最初5min内跳开的,应在跳开的10min后使其强行复位,并应能够再连续运行1h。(2)试验方法。,一、空调器性能试验的要求和方法,6.最小运行制冷(1)试验要求。1)空调器在10min起动期后
18、的4h运行中,安全装置不应跳开。2)室内侧蒸发器的迎风表面凝结的冰霜面积不应大于蒸发器迎风面积的50%。3)允许出现防冻结保护,但防冻结保护周期应大于18min,正常制冷运行时间应大于15min,防冻结保护结束后,冰霜融化的冷凝水应能全部经接水盘流走。(2)试验方法。,一、空调器性能试验的要求和方法,7.热泵最大运行制热(1)试验要求。1)空调器各部件不应损坏,空调器应能正常运行。2)空调器在第一小时连续运行期间,其电动机过载保护器不应跳开。3)当空调器停机3min后,再起动连续运行1h,但在起动运行的最初5min内允许电动机过载保护器跳开,其后不允许动作;在运行的最初5min内电动机过载保护
19、器不复位时,在停机不超过30min内复位的,应连续运行1h。4)对于手动复位的过载保护器,在最初5min内跳开的,应在跳开的10min后使其强行复位,并应能够再连续运行1h。(2)试验方法。8.热泵最小运行制热(1)试验要求。(2)试验方法。,一、空调器性能试验的要求和方法,9.冻结(1)试验要求。1)室内侧蒸发器迎风表面凝结的冰霜面积,不应大于蒸发器迎风面积的50%。2)按下面试验方法进行试验时,空调器室内侧不应有冰掉落、水滴滴下或吹出。(2)试验方法。1)空气流通试验:空调器起动并运行4h。2)滴水试验:将空调器室内回风口遮住,完全阻止空气流通后运行6h,使蒸发器盘管风路被完全堵塞,停机后
20、去除遮盖物至冰霜完全融化,再使风机以最高速度运转5min。10.凝露(1)试验要求。(2)试验方法。,一、空调器性能试验的要求和方法,11.自动化霜(1)试验要求。1)要求化霜所需总时间不超过试验总时间的20%,在化霜周期中,室内侧的送风温度低于18的持续时间不超过1min;如果需要,可以使用制造厂规定的热泵机组内辅助电加热装置制热。2)空调器化霜结束后,室外换热器的霜层应融化掉(以确保制热能力不降低)。(2)试验方法。12.能效比EER及COP空调器的能效指标实测值应符合GB 12031.3的规定要求。13.制冷系统密封性能试验按GB/T 77252004规定的方法试验时,制冷系统各部分不应
21、有制冷剂泄漏。,二、空调器电气安全试验的要求和方法,1.输入功率和电流试验(1)试验要求。(2)试验方法。1)制冷状态:在工况室内侧32/23,室外侧43/26,电压为额定电压下进行下工况稳定运行1.5h后,打印、记录功率和电流等电参数。2)制热状态:在工况室内侧27/,室外侧24/18,电压为额定电压下进行下工况稳定运行1.5h后,打印、记录功率和电流等电参数。2.发热升温试验(1)试验要求。(2)试验方法。1)各发热点布热电偶。2)测量绕组冷态电阻。3)测量绕组热态电阻及计算温升。,二、空调器电气安全试验的要求和方法,3.电动机、压缩机堵转试验(1)试验要求。1)试验期间外壳温度不应超过1
22、50,若超过150,则试验失败,停止试验。2)起动电流值应在设计范围内。3)过载保护应可靠工作,若保护器不会工作,则试验失败,终止试验。4)在试验后3天(72h),进行绕组对地打耐压1250V,历时1min。5)在15天堵转期间30mA的漏电开关不应跳开,若漏电跳开,则试验失败,终止试验。6)15天的试验结束时,绕组对地打耐压1250V,历时1min。(2)试验方法。1)引用标准:国标GB 4706.171996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电压-压缩机的特殊要求。2)检验准备(3)检测电路。,二、空调器电气安全试验的要求和方法,(4)检验内容。1)分布热电偶用温度仪器测压缩机的外壳温度并打印曲线,
23、试验期间外壳温度不应超过150,若超过150则试验失败,停止试验。2)测量起动电流,看电流值是否在设计范围内。3)每24h调换一次极性。4)观察保护是否可靠工作。5)3天(27h)之后,绕组对地打耐压1250V,历时1min。6)15天堵转期间若30mA的漏电开关跳开,则试验失败,终止试验。7)15天后,检查计数器是否达到2000次,若没有达到2000次,继续堵转,直到2000次为止。8)15天的试验结束时,绕组对地打耐压1250V,历时1min。9)变压器二次侧单相试验:这项试验共进行3h,3h后测绕组对地打耐压1250V,历时1min。10)变压器一次侧单相试验:这项试验共进行24h,24
24、h后测绕组对地打耐压1250V历时1min。4.潮态试验(1)试验要求。(2)试验方法。,二、空调器电气安全试验的要求和方法,5.潮态试验后的电气安全试验(1)试验要求。(2)试验方法。1)基本绝缘部分。2)加强绝缘部分。3)泄漏电流测试。6.快速升降电压试验(1)试验要求。(2)试验方法。1)高温制冷试验(室内干/湿球温度为32/23,室外温度为48):2)低温制热试验(室内温度为10,室外温度为-15)。,7.辅助电加热安全和可靠性试验(1)试验要求。(2)试验方法。1)限温器失效。2)管温传感器失效,其他负载都不工作。3)管温传感器失效,其他负载都不工作,单独给电加热供电,限温器应保护,
25、记录环境温度、管温传感器温度、限温器温度、热熔断体温度等以及电加热工作时间。4)管温传感器和限温器同时失效,且其他负载停止工作。5)管温传感器和限温器同时失效且内风机不转,但压缩机工作工况不要求,拔出管温传感器头,短路限温器。6)管温传感器和限温器同时失效且所有负载不工作。7)对用PTC制热空调的试验。,二、空调器电气安全试验的要求和方法,8.溢流试验(1)试验要求。(2)试验方法。1)根据委托方提供的样机风量,换算出水的流量。 2)将空调口的排水口堵住,并充满水到接水盘边缘,期间不能有飞溅现象。3)让空调器的风扇高速运转。4)打开水闸,观察流量计流量,按换算出水流量从蒸发器由上往下流,试验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空调器 安装 调试 维修 模块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73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