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护课件.ppt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护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护课件.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急危重症中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护的临床应用,江油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宋清泉,急危重症监测的目的,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连续评价器官功能状态早期发现高危因素指导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实现滴定式和目标性的治疗评价加强治疗的疗效,急危重症监测的一般原则,了解监测技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系统与重点监测相结合根据疾病发展规律调整监测方案合理应用无创与有创监测技术早期监测与筛查,急危重症血流动力学监护,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护:有创动脉压,中心静脉压,SwanGanz导管肺动脉楔(PAWP),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技术(PiCC0)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护:心阻抗血流图(ICG),超声心动图(UCG),多普勒心排血量监测,二氧化碳无创心排
2、血量测定,ICG与Swanganz,国内外大量研究显示:在麻醉术中、心力衰竭患者中通过ICG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监测的CO与经典的利用有创SwanGans导管温度稀释法监测的CO有显著的相关性。有创监护特点:较准确,有创,并发症,费用高,操作时间长,一次性使用无创监护特点:准确,无创,无并发症,费用相对低,操作简单,连续,可重复使用,急危重症中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护,(一)心阻抗血流图(ICG)(二)超声心动图(UCG)(三) 多普勒心排血量监测(四)二氧化碳无创心排血量测定,基本生命体征监测,急危重症无创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护,心阻抗血流图((Impedance Cardiography,ICG)
3、:是采用胸腔阻抗的方法,连续无创的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和对心功能进行评价。该方法操作简单、安全、连续,主要使用于不宜或短时间内不能进行有创操作的患者。它研究每个心动周期胸部电阻抗的变化,其变化与心脏、大血管血流的容积密切相关,通过公式计算出CO值。与微机相连可动态监测CO及其有关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心阻抗血流图原理,其基本原理是欧姆定律(电阻=电压/电流)。1966年Kubicek采用直接式阻抗仪测定心阻抗变化, 推导出著名的Kubicek 公式。1981年Sramek提出胸腔是锥台型,因此改良了Kubicek 公式,应用8只电极分别安置在颈根部和剑突水平,测量心动周期胸部电阻抗的变化来测定左心
4、室收缩时间(systolic time interval,STI)和计算每搏量,通过微处理机,自动计算CO,并演算出一系列心功能参数。 SV=(VeptTZ/sec)/Zo,心阻抗血流图发展史,1966年人们利用胸阻抗的原理,电流通过胸部的阻抗也产生相应的变化这一原理发明了TEB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2O世纪9O年代末期,TEB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阻抗信号波动通过创新的ZMARCTM 算法(调整主动脉顺应性算法),1998年该算法通过美国FDA认证,处理后可提供多个血液动力学参数,心阻抗血流图(ICG),4对电极,分别贴于颈部和胸部70Khz的高频,低辐(2.5毫安)的交流电信
5、号通过胸部传导电信号循阻力最小路径传导-主动脉每次心跳,主动脉内血流速度/容量的变化,测得阻抗通过阻抗变化计算出SV,心阻抗血流图使用范围,ICG 监护适用于身高范围为122-229cm、体重范围为30159kg的成人、小儿。ICG 监护不能用于安装了每分钟通气量式(MV)起搏器,且MV传感器功能打开的病人。,ICG主要监测内容及意义,ICG主要监测内容及意义,ICG主要监测内容及意义,ICG主要监测内容及意义,ICG的临床应用,目前主要用于:急、危、重症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监测评价;围手术期高危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监护;患者心脏功能评价和动态监护,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状态及
6、药物治疗监测,疗效评估。,ICG的临床应用,广泛肺水肿、胸腔积液、血胸、胸壁水肿等患者,其监测数值只可用于动态观察,其绝对值缺乏可靠性。狂躁、活动、焦虑不安、连续剧烈的咳嗽等会影响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故被监测者需保持平静。,ICG的临床应用,开胸心脏手术中循环功能监护外科患者麻醉及术中血流动力学监护及用药指导急危重症患者休克早期血流动力学监护心力衰竭的循环功能监护及治疗效果评价呼吸困难原因鉴别指导及治疗效果评价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状态监护,指导药物治疗及效果评价,ICG在开胸心脏手术中循环功能监护,据研究结果表明,在开胸手术中,对循环功能的监测,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与Swan-Ganz导管
7、法监测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且相关性良好。对指导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是一种良好的监测手段。,外科患者麻醉及术中血流动力学监护及用药指导,氧输送、氧摄取等参数对危重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临床需要监测患者的CI。因胸腔阻抗法测量CI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可重复性好。因此国内外许多学者把该方法应用于外科麻醉及术中血流动力学监测或了解药物对循环系统的影响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ICG在心力衰竭中对循环 功能监护及治疗效果评价,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评价心肌收缩力、心脏功能及心脏前负荷后负荷,并通过实时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趋势,直观观察到临床用药前后的明显变化,指导
8、临床用药,判断效果。在给予强心剂的同时,根据TFC利尿或补液,根据SVR给予血管活性药,经过合理选择适宜的药物治疗,患者在用药后,各项主要指标均有所改善。,心力衰竭血流动力学状态和药物治疗,ICG在休克早期中的临床应用,急危重症休克的早期诊断是非常困难的,诊断刚开始仅仅靠一些常规非典型体征和患者主诉。无创监测系统可提供完整的三大循环因素的连续显示,根据由此得出的同步、连续、即时的生理数据,可以对心、肺、组织灌注和氧合三大功能进行完整而系统的诊断。这样不必单独去单独的去纠正每个器官的功能不全,而是早期发现并可能预防其发生。,ICG在呼吸困难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左心衰组患者CI、VI、LCWI、L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血流 动力学 监护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71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