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涵工程第十二章明挖基础课件.ppt
《桥涵工程第十二章明挖基础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涵工程第十二章明挖基础课件.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二章 明 挖 基 础,本章主要讲述明挖基础的类型构造;明挖基础的设计计算和明挖扩大基础施工。明挖扩大基础施工是本章学习的重点。,基础的主要类型1. 明挖基础:浅基础,设计计算时可忽略基础侧面土体对基础的弹性抗力,施工方法也比 较简单; 2. 沉井基础3. 桩基础4. 管柱基础 沉井基础、桩基础及管柱基础埋入地层较深,称为深基础,在设计时须考虑基础侧面土体对基础的弹性抗力,施工方法也较为复杂。,第一节 明挖基础的类型及适用条件,明挖扩大基础,第一节 明挖基础的类型及适用条件,明挖基坑,第一节 明挖基础的类型及适用条件,第一节 明挖基础的类型及适用条件,明挖基坑,第一节 明挖基础的类型及适用
2、条件,明挖基坑,第一节 明挖基础的类型及适用条件,明挖基坑,当基础圬工具有足够的截面使材料的容许应力大于由地基反力产生的弯曲拉应力和剪应力时,a-a断面不会出现裂缝,这时,基础内不需配置受力钢筋,这种基础称为刚性基础。其形式有:刚性扩大基础、单独柱下基础、条形基础等。 刚性基础常用修筑材料有水泥混凝土、料石、块石和片石等。 桥涵及其它建筑物常用的刚性扩大基础又称明挖扩大基础,它是将基础平面尺寸扩大以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其平面形状常为矩形,其每边扩大的尺寸(襟边)最小为0.2m0.5m,作为刚性基础,每边扩大的最大尺寸应受到材料刚性角的限制。当基础较厚时,可在纵横两个剖面上都做成台阶形,以减少基
3、础自重,节省材料。,一、刚性基础,二、柔性基础,基础在基底反力作用下,在a-a断面产生的弯曲拉应力和剪应力若超过了基础圬工的强度极限值,为了防止基础在a-a断面开裂甚至断裂,可将刚性基础尺寸重新设计,并在基础中配置足够数量的钢筋,这种基础称为柔性基础。 柔性基础主要是用钢筋混凝土浇筑,常见的形式有柱下扩展基础、条形和十字形基础、筏板及箱形基础,其整体性能较好,抗弯刚度较大。,明挖扩大基础的设计与计算主要内容:,第二节 明挖扩大基础的设计与计算,基础埋置深度的确定;基础尺寸的拟定;地基承载力验算;基底合力偏心距验算;基础稳定性验算;基础沉降验算。,一、基础埋置深度的确定,确定基础埋置深度时,必须
4、考虑把基础设置在变形较小,而强度又比较大的持力层上,以保证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而且不致产生过大的沉降或沉降差。此外还要使基础有足够的埋置深度,以保证基础的稳定性,确保基础的安全。确定基础的埋置深度时,必须综合考虑以下各种因素的作用。(一)地基的地质条件 覆盖土层较薄(包括风化岩层)的岩石地基,一般应清除覆盖土和风化层后,将基础直接修建在新鲜岩面上。如岩石的风化层很厚,难以全部清除时,基础放在风化层中的埋置深度应根据其风化程度、冲刷深度及相应的容许承载力来确定。如岩层表面倾斜时,不得将基础的一部分。,当基础埋置在非岩石地基上,如受压层范围内为均质土,基础埋置深度除满足冲刷、冻胀等要求外,可根据作
5、用大小,由地基土的承载能力和沉降特性来确定(同时考虑基础需要的最小埋深)。 (二)河流的冲刷深度 公路桥墩台基础必须埋置在设计洪水的最大冲刷线以下不小于1.5m。非岩石河床桥梁墩台基底埋深安全值,可按表121确定。 铁路桥台基底埋深安全值:一般大、中、小桥为2m+总冲刷深度的10%。复杂和重要的大桥、特大桥为3m+总冲刷深度的10%。 位于河槽的桥台,当其最大冲刷深度小于桥墩总冲刷深度时,桥台基底的埋深应与桥墩基底相同;当桥台位于河滩时,对河槽摆动不稳定河流,桥台基底高程应与桥墩基底高程相同;在稳定河流上,桥台基底高程可按照桥台冲刷结果确定。,一、基础埋置深度的确定,(三)当地的冻结深度 上部
6、为外超静定结构的桥涵基础,其地基为冻胀土层时,应将基底埋入冻结线以下不小于0.25m。 当墩台基底设置在不冻胀土层中时,基底埋深可不受冻深的限制。 涵洞基础设置在季节性冻土地基上时,出入口和自两端洞口向内各26m范围内(或可采用不小于2m的一段涵节长度)涵身基底的埋置深度可按桥基相同方法计算确定。涵洞中间部分的基础埋深,可根据地区经验确定。严寒地区,当涵洞中间部分基础的埋深与洞口埋深相差较大时,其连接处应设置过渡段。冻结较深地区,也可采用将基底至冻结线处的地基土换填为粗颗粒土。,一、基础埋置深度的确定,(四)上部结构型式上部结构的型式不同,对基础产生的位移要求也不同。对中、小跨度简支梁桥来说,
7、这项因素对确定基础的埋置深度影响不大。但对连续梁桥、拱桥、刚架桥等超静定结构,即使基础发生较小的不均匀位移也会使结构产生附加内力,因此,还是将基底放在更深、承载力更大的土层为佳,这时可选用深基础形式。(五)当地的地形条件 当墩台、挡土墙等结构位于较陡的土坡上,在确定基础埋深时,还应考虑土坡连同结构物基础一起滑动的稳定性。由于在确定地基容许承载力时,一般是按地面为水平的情况下确定的,因而当地基为倾斜土坡时,应结合实际情况,予以适当折减并采取一定措施。 若基础位于较陡的岩体上,可将基础做成台阶形,但要注意岩体的稳定性。,一、基础埋置深度的确定,(六)保证持力层稳定所需的最小埋置深度 为了保证地基和
8、基础的稳定性,基础的埋置深度(除岩石地基外)应在天然地面或无冲刷河底以下不小于1m(铁桥基规规定不小于2m,困难情况下不小于1m)。 此外,在确定基础埋置深度时,还应考虑相邻建筑物的影响,如新建筑物基础比原有建筑物基础深,则施工挖土有可能影响原有基础的稳定。施工技术条件(施工设备、排水条件、支撑要求等)及经济分析等对基础埋深也有一定影响,这些因素也应考虑。,一、基础埋置深度的确定,二、基础尺寸的拟定,(一)基础厚度 根据墩、台身结构形式、作用大小、选用的基础材料、基础埋深、地质条件等因素来确定。水中基础顶面一般不高于最低水位,季节性流水的河流或旱地上的桥梁墩、台基础,则不宜高出地面,以防碰损。
9、一般情况下,大、中桥墩、台混凝土基础厚度不宜小于1.0m。(二)基础平面尺寸 基础平面形状一般根据墩、台身底面形状来确定,常用矩形。基础底面长宽尺寸与高度有如下的关系式。式中:l墩、台身底截面长度(m);d墩、台身底截面宽度(m); H基础高度(m);墩、台身底截面边缘至基础边缘线与垂线间的夹角,其值根据基础材料确定,一般为圬工材料的刚性角。,(三)襟边和刚性角1襟边 从墩、台身底边缘至基顶边缘的距离c称为襟边,其作用是扩大基底面积从而降低基底压应力,同时也便于调整基础施工时在平面尺寸上可能发生的误差,还可满足支立墩、台身模板的需要。其值应视基底面积的要求、基础厚度及施工方法而定,桥梁墩台基础
10、襟边最小值为20cm30cm。 基础较厚(超过1m以上)时,可将基础浇砌成台阶形,如图12-3所示。每层台阶高度通常为0.50m1.00m,一般情况下各层台阶宜采用相同厚度。,二、基础尺寸的拟定,2刚性角 基础悬出部分在基底反力作用下,在a-a截面(图12-3)所产生的弯曲拉应力和剪应力不超过基础圬工的强度限值,满足这一要求时,所得到的自墩台身边缘处的垂线与基底边缘的联线间的最大夹角max,称为刚性角。 刚性角max的数值与基础所用圬工材料强度有关,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规定:实体墩台基础的刚性角,对于片石、块石和料石砌体,当用强度等级为M5的砂浆砌筑时,不应大于30
11、;当用M5以上的砂浆砌筑时,不应大于35,对于混凝土,不应大于40。,二、基础尺寸的拟定,三、地基承载力验算,(一)地基承载力的确定 (121) 当基础位于水中不透水地层上时,fa按平均常水位至一般冲刷线的水深每米再增大10kPa。(二)地基承载力的验算 基础底面岩土的承载力,当不考虑嵌固作用时,可按下式验算: 1当基底只承受轴心荷载时: (122) 2当基底单向偏心受压,承受竖向力N和弯矩M共同作用时,除满足式(12-2)外,尚应符合下列条件: (123),3当基底双向偏心受压,承受竖向力N和绕x轴弯矩Mx与绕y轴弯矩My共同作用时,除满足式(12-2)外,尚应符合下列条件: (124) 当
12、设置在基岩上的基底承受单向偏心荷载,其偏心距e0超过核心半径时,可仅按受压区计算基底最大压应力(不考虑基底承受拉应力)。基底为矩形截面的最大压应力按下式计算: (125) 当设置在基岩上的墩台基底承受双向偏心压应力且计算的e0/1.0(为核心半径)时,可仅按受压区计算基底压应力(不考虑基底承受拉应力),墩台基底最大压应力可按规范附录确定。,三、地基承载力验算,四、基底合力偏心距验算,1.桥涵墩台基底的合力偏心距容许值e0应符合表12-3的规定。2.基底以上外力作用点对基底重心轴的偏心距按下式计算: (126)3.基底承受单向或双向偏心受压的值可按下式计算: (127) (128),五、基础沉降
13、计算,当墩台建筑在地质情况复杂、土质不均匀及承载力较差的地基上,以及相邻跨径差别悬殊而需计算沉降差或跨线桥净高需预先考虑沉降量时,均应计算其沉降。 墩台的沉降(mm),应符合下列规定: 1相邻墩台间不均匀沉降差值(不包括施工中的沉降),不应使桥面形成大于2的附加纵坡(折角)。 2外超静定结构桥梁墩台间不均匀沉降差值,还应满足结构的受力要求。,墩台基础的最终沉降量,可按下式计算:,五、基础沉降计算,六、基础稳定性计算,桥涵墩台基础的抗倾覆稳定,按下式计算(图12-5):稳定系数 (1213)竖向合理偏心距 (1214)桥涵墩台基础的抗滑动稳定性系数kc按下式计算: (1215),明挖扩大基础施工
14、的顺序和主要工作包括:基础的定位放样、基坑开挖与支护、基坑排水、地基检验与处理、基础砌筑及基坑回填。如果在水中修建基础,基坑开挖前,还要修筑围堰。明挖基础施工的每一道工序,公路桥涵应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简称公桥施规)的有关规定;铁路桥涵应符合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 10203-2002)(简称铁桥施规)的有关规定。一、旱地上明挖基础的施工(一)基础的定位放样 一般可首先定出桥梁的主轴线,然后定出墩台轴线1l、22、33、44,最后详细定位,确定基础各部分尺寸。由于定位桩随着基坑的开挖,必将被挖去,所以还必须在基坑位置以外不受施工影响的地方,钉立定位桩的护桩,以
15、备在施工中能随时检查基坑和基础位置是否正确。,第三节 明挖扩大基础施工,基坑开挖边线可按以下方法来确定(图12-7所示):1根据墩台中心桩及基坑底平面尺寸,将基坑底平面轮廓线测设到地面上。2沿地面上的基坑平面轮廓线的四条边方向进行断面测量。3确定开挖边桩:(1)根据断面测量成果及基底标高,在米格纸上绘出纵、横方向地面线及基底线。(2)根据基坑底平面尺寸,在基底线上标出基坑底的边缘点。(3)根据基坑底的边缘点和坑壁坡度1:n绘出坑壁线,坑壁线与地面线的交点为开挖边桩。4将开挖边桩测设到地面上,并撒上白灰线连结各边桩,此封闭线即为开挖边线。,一、旱地上明挖基础的施工,一、旱地上明挖基础的施工,(二
16、)基坑开挖与支护 挖基前应作好如下工作:复核基坑中心线、方向、高程;按地质、水文资料,结合现场情况,确定基坑边坡坡度和支护方案,定出开挖范围;按基坑四周地形,做好防排水工作。 基坑开挖应尽量在枯水或少雨季节进行,基坑一经开挖,必须组织连续作业,一气挖成,不宜间断。 开挖基坑时常采用机械与人工相结合的施工方法,基坑采用机械挖土,一般挖至距设计标高约0.3m时,应采用人工补挖修整,以保证地基土结构不被扰动破坏,并迅速检验,随即进行基础施工。,一、旱地上明挖基础的施工,一、旱地上明挖基础的施工,1不设支护的基坑 当坑壁不设支护时,可将坑壁挖成竖直或斜坡形。竖直坑壁只有在岩石地基或基坑不深又无地下水的
17、粘性土地基中采用。在一般土质条件下开挖基坑时,应采用放坡开挖的方法。 基坑底面尺寸:应满足基础施工的要求。当基坑为渗水的土质基底,坑底尺寸应根据排水要求(包括排水沟、集水井、排水管网等)和基础模板设计所需基坑大小而定。一般基底应比基础的平面尺寸增宽0.51.0m。当不设模板时,可按基础底的尺寸开挖基坑。 基坑坑壁坡度:应按地质条件、基坑深度、施工方法等情况确定,以确保边坡稳定和施工安全。当在天然土层上挖基,基坑深度在5m以内,施工期较短、基坑底在地下水位以上,土的湿度接近最佳含水量、土层构造均匀时,基坑坑壁坡度可按表12-8确定。,为了保证坑壁边坡稳定,当基坑深度较大时,应在边坡中段加设宽为0
18、.51.0m的平台(见图12-8)。基坑顶面周围必要时应挖排水沟,以免地面水流入坑内。当基坑顶有动荷载时,坑顶边与动荷载间应留有不小于1m 宽的护道,如动荷载过大宜增宽护道。如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不良,应采取加固措施。,一、旱地上明挖基础的施工,2设支护的基坑 当坑壁土质松软,边坡不易稳定,放坡开挖受到现场的限制,或放坡开挖造成土方量过大时,宜按具体情况采用挡板支撑、钢木结合支撑、板桩支撑、混凝土护壁(喷射混凝土护壁、现浇混凝土护壁)、锚杆支护等加固坑壁的临时性措施,这样既保证了施工的安全,同时又可大量减少土方量。(l)挡板支撑 挡板支撑适用于开挖面积不大,地下水位较低,挖基深度较浅的基坑。根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桥涵 工程 第十二 章明挖 基础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71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