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课水下考古ppt课件.ppt
《第三次课水下考古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次课水下考古ppt课件.ppt(1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水下考古,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蔡大伟,内容,一、什么是水下考古学?二、水下考古的研究内容三、水下考古发展简史四、水下考古所需技术 水中环境与考古潜水 水下遗址的调查与定位 出水文物的分类保护,一、水下考古学,水下考古学是考古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陆地田野考古向水域的延伸。它以人类水下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对淹没于江河湖海下面的古代遗迹和遗物进行调查、勘测和发掘,运用考古学所特有的观点和研究方法作为认识问题的手段并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二、水下考古的研究内容,历史上由于地震、火山喷发、海啸等自然灾变,一些位于水边的居址、港口、墓葬等沉没于水中;在一些古代航线下,还保存有大量古代沉船和文物。水下考
2、古除发掘水下的古代遗址、打捞沉船和水下文物外,还研究古代造船术、航海术、海上交通和贸易等。,水下考古的学术范围及其与陆地考古的比较,沉船考古,是水下考古的核心工作,研究对象是古代沉船实物,包括不同埋藏环境(水下、淤积陆地)中的沉船资料。通过历史上各类船舶实物及相关的遗存复原古代舰船形态、造船技术以及船货物质背后的社会经济与文化史。,土耳其格里多亚角乌鲁布伦沉船,在土耳其格里多亚角向西40英里(约合64.4公里)的乌鲁布伦海岸附近,考古学家也取得了一项重大的考古发现。1984年,考古学家在该地区发现了一艘沉船,这艘沉船中汇集了大量的后青铜时代物品。这也是在地中海地区所取得的关于后青铜时代的最大考
3、古发现。船上的货物包括乌木制品、河马牙、象牙、玻璃以及不计其数的琥珀和珠宝饰品。此外,还有青铜器、金银器、铜锭、锡锭等金属制品。可以说整艘船只就是一个巨大的宝藏。根据相关证据,考古学家认为这艘船只应该可以追溯至公元前1306年,这艘船当时可能正准备从塞浦路斯出发。美国航海考古学会的考古学家从1984年到1994年一直在乌鲁布伦地区对该沉船进行水下探索。,瑞典卡摩尔港淤陆中发掘的13世纪沉船,淤陆中的沉船考古-福建泉州宋元沉船,海港考古,对古代港口、码头、栈桥、锚地等泊船设施及相关的航标、疏港路网、港市建筑遗迹的调查、发掘与研究。海港遗址既存在于陆地上,也存于水下。地中海沿岸的叙利亚、黎巴嫩、突
4、尼斯原始港口遗迹,泉州、宁波、漳州等地的古代码头及相关的遗迹都是陆地考古上发现的重要港口遗址。,“海盗之都”牙买加皇家港口,1692年6月7日早上,一场强大的地震将这座繁华城市摧毁,整座城市66%的地区沉入海底。,“海盗之都”牙买加皇家港口,美国探宝家哈里利兹巴克发现了海岛上的波得.劳埃尔城,由于厚厚的淤泥保护,古城保存完好。美国德克萨斯A&M大学与牙买加国家遗址保护组织的考古学家于1981年到1990 年联合对这个水下城市进行了考古挖掘。,海洋性聚落考古,早期人类的聚落行为主要是大陆性的,海洋性的聚落活动只是见于沿海地带,沿海岸线活动,靠海洋为生。沿海人群构成的海洋性聚落与海洋生产、生活活动
5、,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类海洋文化内涵。福建沿海的史前贝丘遗址、福建泉州宋元时期伊斯兰人聚族而居所遗留的墓葬和宗教建筑等都是特征鲜明的海洋性聚落形态遗存。,水下考古的发展简史,一、水下考古在欧洲的萌芽二、20世纪水下考古的产生与发展三、水下考古技术西学东渐,一、水下考古在欧洲的萌芽,意大利东南内米湖中传说的两艘罗马时代“沉船”的打捞。 -1446年建筑师阿伯蒂 -1535年德马基-木质面罩 -1827年弗斯科尼潜水箱 -20世纪初墨索里尼抽水,罗马皇帝的两艘水上别墅,1832 年,第一部科学探讨水下遗物的著作问世,即查理士莱伊尔Charles Lyell 在地质学原理第 16 章论述水下地层埋
6、藏的人类遗骸及人类制造物。 1853 1854 年,瑞士的湖泊水位特别低,经过调查、发掘,大量的木柱、陶器以及其他遗物呈现在人们面前。1863年,恩格哈特(C.Engelhart)在丹麦的斯列斯威格(Schleswig)沼泽地中发现了4世纪的“尼达姆(Nydam)”号沉船,并按陆地考古的方法进行发掘和记录。1904年,在丹麦的奥斯塔特(Aostad)等地的沼泽地中也不断发现9世纪北欧海盗的维京船(VikingShip)。,Nydam Boat,20 世纪初,在地中海发现的许多古代艺术品吸引了对中世纪文物有兴趣的人们,大批的青铜质和大理石质的雕像、罗马战船被发现。,南海与地中海、加勒比海并称世界
7、“三大沉船坟墓”,二、20世纪水下考古的产生与发展,20世纪,戴头盔的原始管供重潜技术出现。 由水面通过输气软管将压缩空气输送到潜水员头盔内使用,因为这种装具较重,就称为重潜。,1900年,希腊潜水者在克里特岛与希腊大陆之间的安迪基提腊岛附近水深60米的海域,发现大批石质和青铜雕像,希腊政府出动海军舰船进行了打捞。1907年,伦敦文物协会组织专业潜水员对肯特郡赫尔纳湾的一艘沉船进行调查。1908年,苏格兰牧师布兰德尔潜入尼斯(Loch Ness)湖底,调查人工岛及水上建筑的遗迹,并绘制了人工岛的草图。,现代常规潜水技术的发明,1940-1950年代,法国海军成立了水下工作小组,由雅克斯库斯托负
8、责,1944年发明自携式水下呼吸器(Selfish Cottained Underwater Breathing Apparatus,简称SCUBA ),常规轻潜技术诞生。轻潜气瓶中装有12升约200个大气压的压缩空气,相当于常压下122002400升气体,是水下考古调查、发掘作业中所选用的最方便的潜水方式。,1952年,雅克斯库斯托领导“发掘”马赛附近的大康格卢岛海域的古希腊贸易沉船。设计了一系列水下考古至今仍在使用的设备:空气抽泥机(Airlift),装器物的浮篮、水下电话、水下摄像摄影机、水中照明灯。,1959年,瑞典国王动用1200名潜水员打捞出了因设计问题于1628年处女航中就沉没的
9、“瓦萨”号战舰。瓦萨博物馆,水下考古技术的诞生,1960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考古学教授乔治巴斯(George Base)带领他的学时,应邀对土耳其格里多亚角海域后青铜时代沉船遗址进行调查,在水中第一次实践了考古学方法,标志着水下考古技术的诞生。,船上私人物品表明,这艘船只的主人应该是早期的腓尼基人。一些学者曾认为美锡尼人主导着后青铜时代的海上贸易,而腓尼基人直到铁器时代才出现于海上。格里多亚角沉船上的考古发现则让考古学家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后青铜时代地中海地区海上贸易的历史。,1961-1964年,巴斯率领他的考古队先后发掘了土耳其海域的拜占庭时期沉船亚细阿达第一遗址;1965 年,在戛纳召开了水
10、下考古学国际会议成立大会,主要探讨水下考古探查的技术和方法。1967-1969年,巴斯发掘了拜占庭亚细阿达第二遗址;1967年,巴斯组织了考古技术培训班,并发掘了塞浦路斯的卡伦尼亚沉船遗址,参与这项工作的考古学者后来都成为各自国家水下考古工作的带头人。,1970 年,水下考古学国际会议第四次会议和水下考古学国际讨论会召开。同时,水下考古的论述、专著亦纷纷问世,如水下考古学、船舶考古学、海洋考古学,水下考古已逐渐从海底探宝中脱离出来。 1973年,巴斯任德克萨斯A&M大学航海考古研究所所长,并招收海洋考古的研究生。夏鼐先生在“文化大革命”期间(1966-1976)曾建议开展水下考古,但因种种原因
11、而无法实现。,三、水下考古西学东渐,1970年以来,乔治巴斯的学生英国考古学者吉米格林在澳洲、泰国、菲律宾海域以及我国东南沿海开展了一系列水下考古技术研究,考古学技术逐步传播到亚太海域。一系列荷兰东印度公司沉船在西澳海域被发现,格林开展了大量的发掘这工作。东南亚海域的其他水下考古与探宝活动。日韩水下考古的发展,西澳和东南亚海洋考古,在澳大利亚,1973年,吉米格林在西澳海域连续负责发掘了1629年沉没的“巴达维亚Batavia”号,1656年沉没的“费居德德雷克(VerguldeDraeck)”号和1727年沉没的“泽维克(Zeewijk)”号等东印度公司沉船进行调查发掘。在东南亚,1979-
12、1980年格林与泰国学者一起发掘了泰国湾东岸科拉德岛海域的明代沉船;1982-1985年格林又联合发掘了泰国湾帕塔亚海域的古代沉船、西昌岛一号、二号沉船;1988年,格林领导的澳菲联合考古队发掘了吕宋岛西部仁牙因湾薄利瑙海域的两艘宋代沉船,吕宋岛西南圣安东尼奥海域元代沉船,民都乐岛“马尼拉帆船”、巴屯岛沉船。,东南亚海域的其他水下考古与探宝活动。,美国奥德赛公司 :20世纪90年代中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外海,打捞出西班牙沉船“特莱托图加斯”号,收获价值500万美元的黄金和工艺品。 1998年9月 打捞出古迦太基沉船“美喀斯”号2003年11月 在美国佐治亚州萨凡纳东南160公里海域,打捞出1865
13、年沉没的美国军舰“共和号”,收获万枚金币,总价值高达1.8亿美元。 2007年3月在直布罗陀海峡发现了一艘古沉船,并且从上面打捞出了价值约5亿美元近60万枚的金银币。原本想打捞英国战舰“萨塞克斯”号。,不久西班牙政府便发表声明称,他们已经确认奥德赛公司打捞沉船的身份,它是一艘西班牙军舰,是装备有34门火炮的梅赛德斯号快速帆船,它于1804年驶离秘鲁横穿大西洋时被英国军舰击沉,因此船上珍宝应属于西班牙所有,奥德赛公司占有珍宝的行为是非法的。 依照国际法和国际海事法的相关规定,并参照国际打捞公约,美国最高法勒令奥德赛海洋探险公司归还,因为这是“是西班牙的国家护卫舰,这属于国家遗产 ”国际打捞公约是
14、保护打捞者利益的,即商业沉船归打捞者。,日韩水下考古的发展,1975-1980年,日本对“开阳丸”号调查小江庆雄著有水中考古学1980-1995年,日本鹰岛海湾考古。1976-1984年,韩国全罗南道新安郡海域道德岛 元代沉船。1991年,全罗南道珍岛郡碧波里 南宋沉船。,折戟黄海的元朝舰队,元朝军队曾经于1274年和1281年两次试图征服日本,但是先后都受到强台风的袭击,而全军覆没。元史记载日本九州岛西部的长崎鹰岛海湾是元军停泊处。元至十八年(1281年)从宁波渡海前来的江南新附军(南宋军队)在此次遭遇强台风而覆灭。1980-1995年鹰岛町教育委员会先后组织了三次大规模的水下考古调查。,由
15、于种种原因,并没有发现元军沉船遗骸,却发现了战舰碇石和木锚二十余件。还发现一些战舰上的用具:刻有八思巴文铭的元军下级军官“管军总把印”,侧面刻有汉字“至元十四年(1277年)”以及“湖州真石家念二叔照子”铭的铜镜(南宋典型代表,与元史记载战事主力是江南渡海前来的江南新附军(南宋军队)相一致。,2011年新发现元军沉船,元军战船发射的炮弹残片,元军战船的龙骨部分,元军船只模型,中国水下考古的缘起,英国盗宝商人迈克尔.哈彻(Mike Hatcher )1982 印尼斯特霖威夫司令礁:“中国帆船” 1985“吉特摩森”号1999“泰兴”号,1982“中国帆船”,在南海南部距离印度尼西亚宾坦岛(Bin
16、tan)约12海里的斯特霖威夫司令礁(Admiral Stelingwerf Reef)发现一艘“中国帆船”(Chinese Junk)的古代沉船。打捞瓷器2.7万件,主要是景德镇德镇窑的青花瓷器,以及福建漳州窑系的仿景德镇青花瓷器,沉船事件1643年此后不久。,1985“吉特摩森”,1985年哈彻在斯特霖威夫司令礁附近的吉德亚多夫夹暗礁(Reef of Deldrias Droogte)发现了175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名下的“吉特摩森”(Geldermosen)号商船, 共打捞15万件中国乾隆年间景德镇生产的瓷器,还有125块金锭等。 在公海藏匿一年之后,按国际公约“无人认领的沉船允许拍卖”
17、规定交由嘉士德拍卖行在阿姆斯特丹拍卖 。耿宝昌、冯先铭参加拍卖会,1999“泰兴”号,1822年(道光二年) 1月 ,当时中国最大的一艘三桅远洋帆船“泰兴”(船长约55米,宽约15米,重1000多吨 )从厦门港出发,驶往古称爪哇的印尼。为避海盗抢掠绕道西沙,不幸触礁沉没。,德国斯图加特城火车站边的“泰兴号”帆船楼展览,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国历史博物馆成立了中国唯一的水下考古专业机构水下考古学研究室,拉开了中国水下考古的帷幕1989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1990年我国第一支“水下考古队”诞生19901992年与各国的水下考古队合作进行水下考古勘探 1992年独
18、立完成了辽宁绥中县三道岗海域对一艘元代沉船的勘查 1998年第一次正式的远海水下考古西沙考古2001年云南澄江抚仙湖进行了调查、打捞 的电视直播2007年“南海一号”整体打捞2011年走出国门肯尼亚沉船考古2012 中国首艘专业水下考古船签约制造,辽宁绥中元代沉船水下考古调查,1991年5月,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塔山镇大南村渔民在海上捕捞作业时发现元代瓷器。绥中县文物管理所闻讯后征集到584件,初步鉴定为元代磁州窑的产品。自1991年9月至1997年8月考古工作者先后对绥中沉船遗址进行了6次考古调查和发掘。确认遗址中的沉船是一艘满载元代磁州窑瓷器和铁器的商船。根据沉船现存主体的体积推测,这条船
19、的载重量应在100吨左右,而沉船的确切年代应是元代晚期。,白釉黑花戏婴罐,鱼藻纹大盘,白釉黑花龙凤纹大罐,走向远海西沙考古,西沙水下考古队花30万元雇用了两艘全木结构的机帆船,于1998年12月18日,从琼海市潭门港出发,直奔西沙群岛,开始了中国政府自建国以来第一次正式的远海水下考古。 在长达37天的时间里,考古队又陆续探查了银屿岛、华光礁和北礁海域,找到宋、元、明、清各个年代的水下文物遗存13处,出水文物共计1500余件。,1998年中国南海水下考古队正在勘探,1999 广东新会城崖门水下考古 ?,1279年3月19日,在广东省新会县崖门水域发生的这场宋元大海战,以宋帝赵昺的投水自尽、全军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次 水下 考古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69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