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32)润湿性要点ppt课件.ppt
《第三章(32)润湿性要点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32)润湿性要点ppt课件.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节 储层岩石的润湿性及其对水驱油的影响,本节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润湿性概念、岩石润湿性 、润湿滞后现象及其影响因素 、油藏岩石润湿性的测定 、岩石润湿性与水驱油的相互关系,一、储层岩石润湿性,、润湿的基本概念:(1)润湿: 自然界现象:将水滴在玻璃板上,水在玻璃板上迅速铺开,而如果是水银滴在玻璃板上,水银液滴在玻璃板上呈现球滴。润湿:是指液体在分子力的作用下沿固体表面流散的现象。,空 气,空 气,水,水银,玻 璃,玻 璃,润湿研究对象: 不混容的两相液体固体三相体系,或液体气体固体三相体系。(2)润湿相流体与非润湿相流体: 能沿固体表面铺开的那一相称为润湿相流体,另一相称为非润湿相
2、流体。(气相在大多数情况下是非润湿相)(水空气玻璃体系中,水为润湿相流体,空气为非润湿相流体)(水银空气玻璃体系中,水银为非润湿相流体,空气为润湿相流体)(3)选择性润湿: 固体表面优先于哪一种流体润湿。(水空气玻璃体系中,玻璃表面对水选择性润湿)(水银空气玻璃体系中,玻璃表面对空气选择性润湿),、储层岩石润湿程度的确定接触角()(润湿角)研究对象:水油岩石三相体系。(气油岩石和气水岩石三相体系中,气体为非润湿相流体)分别以代表水、代表油、代表岩石。表示岩石润湿性程度的参数接触角(也称润湿角)接触角的确定:通过水-油-岩石三相交点做水-油界面的切线,切线与水-岩石界面之间的夹角(经过水相)称为
3、接触角()。 ( 0 0),()当90时,水对岩石表面选择性润湿;水为润湿相流体;岩石亲水或称水湿岩石; 越小,岩石的亲水性越强;()当90时,油对岩石表面选择性润湿;油为润湿相流体;岩石亲油或称油湿岩石; 越大,岩石的亲油性越强;()当=90时,油、水润湿岩石的能力相当,岩石既不亲水也不亲油,即岩石为中性润湿;,、润湿的实质 油水对岩石表面选择性润湿是作用于三相周界的两相界面张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当其达到平衡时,有: 2,3 = 1,3 + 1,2 cos2,3 - 1,3 = 1,2 cos=A(润湿张力)A的物理意义:水对岩石表面选择性润湿导致油岩石界面比表面能的减小。润湿的实质:固体表面
4、自由能的减小。,4、附着功W(也称粘附功),附着功W:指将单位面积的湿相流体(如水)从固体表面 (亲水岩石表面)驱开所 作的功。(是润湿的反过程。)由上图知,拉开前的比表面能为1,3,拉开后的比表面能为2,3 + 1,2 因此:W= (2,3 + 1,2 )- 1,3因为: 2,3 - 1,3 = 1,2 cos所以: W=1,2 (1+cos)由上式看出,角越小,附着功W越大,即湿相流体(水)对岩石的润湿程度越强; 因此,研究附着功的意义是:用附着功判断岩石润湿性。,5、润湿反转现象,润湿反转:在一定条件下,加入表面活性剂(或其它的特殊处理方法), 使岩石表面的亲水性和亲油性相互转化的现象。
5、 表面活性物质自发地吸附在两相界面上并使界面张力减小,因此,表面活性物质吸附于岩石表面,将可能导致:(1)亲水性的岩石表面的亲水性变弱甚至变成亲油性表面;(2)亲油性的岩石表面的亲油性变弱甚至变成亲水性表面。,研究岩石润湿反转的意义: 岩石润湿反转的特性,已被油田得到了广泛的合理应用。表面活性剂驱油是合理应用润湿反转特性的一个实例。从地面向油层注入一定量的表面活性剂溶液,通过表面活性剂在油层岩石颗粒表面的吸附,使亲油岩石颗粒表面向亲水转换,有利于“剥落”岩石颗粒表面的“油膜”,从而达到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目的。,二、 润湿滞后现象及其影响因素,润湿滞后是在流体流动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润湿现象。如图下所
6、示,将原来水平放置的亲水固体(岩石)表面倾斜一个角度,可以发现,油-水-固(岩石)三相周界不能立即向前移动,而是油-水两相界面发生变形,使得原始的接触角发生改变,然后,三相周界才向前移动。 润湿滞后:指三相润湿周界沿固体表面移动的迟缓而产生润湿接触角改变的现象。 润湿滞后的影响因素包括:,倾斜一个角度,1、润湿次序(三相周界的移动方向)的影响润湿次序的含义:固体(岩石)表面一开始是和油接触,后来水把油驱赶走代之以水和固体(岩石)表面接触,或者是反之的情况。三相周界的移动方向的含义: A点移动方向是水驱油的方向,即水将占据油原来的部分空间; B点移动方向是油驱水的方向,即油将占据水原来的部分空间
7、;前进角(1):水驱油(润湿相流体驱赶非润湿相流体)时的接触角;后退角(2):油驱水(非润湿相流体驱赶润湿相流体)时的接触角;由于润湿次序的不同产生了两个不等的接触角,且在一般情况下有: 1 2 (为原始接触角)静润湿滞后:由润湿次序不同而引起的接触角的变化。,2、三相周界移动速度的影响 如下图所示,油水在岩石孔隙中静止时,接触角为30,岩石表面具有较强的水润湿;当水驱油在岩石孔隙中流动时,接触角发生了改变,接触角随水驱油速度的增大而变大,即滞后现象越严重,当水驱油速度的增大到某一值时,岩石表面变为亲油性,发生了润湿反转现象。 动润湿滞后:由三相周界移动速度而引起的接触角的变化。,静止时,=
8、30,岩石亲水,1,2,水驱油速度为V1时,= 60,岩石亲水性减弱,水驱油速度为V2 V1时,= 75,岩石亲水性再减弱,水驱油速度为V3 V2时,= 115,岩石类似亲油性,发生润湿反转,研究动润湿滞后的意义: 亲水油藏水驱油时,当水驱油的速度过大时,将导致油藏岩石具有“亲油”的性质。实践证明,亲油油藏水驱油的残余油饱和度比亲水油藏水驱油的残余油饱和度大;因此,从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目的出发,注水开发的油藏,并非注水速度越大就越好。,3、固体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岩石颗粒表面粗糙程度增加,三相周界移动更加迟缓,润湿滞后现象更为显著。 固体的棱角和尖锐凸起对润湿滞后有很大的影响。尖锐对对三相周界的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 32 润湿 要点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69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