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医学检测ppt课件.ppt
《第三方医学检测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方医学检测ppt课件.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方医学检验,目录,第三方医学检验实验室定义,第三方医学检测服务最开始由第三方医学检验室提供,又名医学独立检验室(incoming correspondence log),简称ICL,是指在卫生行政部门的许可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医疗机构。独立医学检验室与医院建立联系后,集中收集病人的检验标本,检验后将检验结果送至医疗机构,应用于临床。,1925年,美国开始出现商业化运营的检验实验室、单位。,20世纪80年代中,第三方医学检验室的起源,ICL 最早在美国出现,2000年之后,达安、杭州艾迪康、迪安、国立柏林等医学独立实验室相继出现。,2006年,全国形成14家大型综合连锁医疗机构。,与欧美、
2、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差距巨大,3,4,中国起步较晚,第三方医学检验的行业特点,1,2,3,4,5,规模效应显著,服务集约化,业内企业轻资产运营,ICL具有服务半径,先发优势、品牌效应明显,高端人才稀缺,诊断试剂及仪器集中采购,成本节约30%;检验规模效应,减少单次检验固定成本,节约试剂损耗。,订单具有客户分散、数量多、单笔金额小、频率高等特点,对检验时效性要求高,物流成本高;样品运输、贮存有温度及时长要求,服务半径一般400公里。,涉及生命安全,防止过度竞争造成诊断质量事故,政府控制区域内第三方检验机构数量;先行企业经验积累,客户信任度高。,类似病理性诊断等主观判断较多的项目,需要经验丰富
3、的高端医师,该类医师聘用成本高且在大型医院任职。,租赁办公室、房屋进行检测服务;昂贵设备由厂家投入。,02,03,医学诊断对于实验室的质量有较高要求,一些规模较小的医疗机构为了降低质控成本造成检验质量下降。ICL的规模化运作集约化服务,质控成本较低,因此检验质量也得到了保证。,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诊断项目不断涌现。但由于新项目检测的不确定性高,新技术研发和应用的成本更高,医疗机构往往不积极。ICL由于规模化运作的优势有较高的承担风险的能力。,提升诊断质量,提高诊断时效性,降低新项目引进的风险,第三方医学检验的行业特点,02,对于一些检测量较少的项目,医院一般采取积攒数天或几周后集中
4、检验以降低检验成本,有时会延误治疗的及时开展。ICL集中多家医疗机构的患者样本,检测的时效性得以提高。,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诊断项目不断涌现。但由于新项目检测的不确定性高,新技术研发和应用的成本更高,医疗机构往往不积极。ICL由于规模化运作的优势有较高的承担风险的能力。,目录,第三方医学检测行业市场分析,国际市场格局,分析,形成此格局的原因,国外可借鉴经验,中美市场格局对比,摘取,总结,行业风险,市场预估与行业发展前景,整体分析思路,国际第三方医学检测行业市场格局市场,文本来源:平安证券研究所2011年整理(注:*表示估计值),目前,第三方医学检测在欧美、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发
5、展比较成熟,临检市场的三分之一已被第三方检测占据,行业年复合增长率大概在5%-7%左右。几十年的发展整合,行业集中度也比较高,其中美国的Qest和Labcorp相加占据美国临检市场半壁江山。,中美市场分布对比,资料来源:平安证券研究所2011年整理,中美市场对比,资料来源:平安证券研究所整理,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中美市场现状对比,中美市场对比,行业政策,医疗机构的成本控制压力,人口老龄化,医疗诊断相关技术的发展,受国内医疗体制影响,国内公立医院成本控制压力不是很大,导致将非常规检测项目外包给第三方医学检测机构的动力不强烈。,中国医疗诊断仪器、设备自动化、集成化程度低;中国体外诊断试剂行业起
6、步晚,技术水平与国际水平有较大差距,英国是1930年进入老龄社会,美国是1940年;中国90年代初是10个年轻人养一个老人,目前此比例变成3:1;西方国家老龄率从5%到10%经过40年甚至更久,而中国只用了20年时间。,行业准入标准亟待完善;行业歧视、地方保护较为严重;未正式纳入医保目录;创新诊断项目审批限制严重;人才政策制约严重。,中国第三方医学诊断市场格局形成的原因,形成此格局的原因,2009年12月21日,医学检验所基本标准(试行),1,第一次将医学检验所定义为医疗机构,同时对其人员、设备、环境及注册资金等作了相应的要求。对医师资质暂时没有具体要求。,将第三方医疗检测服务纳入医保定点范围
7、,2,2010年11月26日,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意见,央最高层首次正面认可诊断服务外包模式。,3,2012年6月19日,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意见,中国的行业外围政策,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意见.,对医疗服务行业产生积极的影响。,医疗机构的成本控制压力,人口老龄化,医疗诊断相关技术的发展,受国内医疗体制影响,国内公立医院成本控制压力不是很大,导致将非常规检测项目外包给第三方医学检测机构的动力不强烈。,中国医疗诊断仪
8、器、设备自动化、集成化程度低;中国体外诊断试剂行业起步晚,技术水平与国际水平有较大差距,英国是1930年进入老龄社会,美国是1940年;中国90年代初是10个年轻人养一个老人,目前此比例变成3:1;西方国家老龄率从5%到10%经过40年甚至更久,而中国只用了20年时间。,行业准入标准亟待完善;行业歧视、地方保护较为严重;未正式纳入医保目录;创新诊断项目审批限制严重;人才政策制约严重。,中国第三方医学诊断市场格局形成的原因,形成此格局的原因,行业政策,国外,国内,经验,1.保险公司采用多种计算方式,有些直接与检测机构结算,医保体系中,保险公司必须与医院结算,第三方医学检测机构纳入我国医保体系,并
9、执行与公立医疗机构相同的报销政策。各地不应再以投资主体性质作为医疗机构申请成为医保定点机构的审核条件。,2.采用实验室间质量评价制度(简称“室间质评”),每年由FDA出具标本,由实验室出具检测数据,从而校验实验室检测准度。,年审制度,且各地卫生主管部门对第三方医学检测机构年审制度不一致,国际上可借鉴的政策经验,由国家卫计委或省级卫生主管部门出具标本,交予第三方医学检测机构测试。如第一次不合格要求其整改,第二次不合格给予停业警告,第三次不合格吊销检测资质,从而规范市场秩序。,3.多学科专家组确定第三方医学检测项目,只有临床医生经医院向国家卫计委提交备案才能确认,建立由临床学、遗传学、生物化学、病
10、理学等多学科专家组。,4.竞争性的备案机制,医学检测项目的价格必须由医院提交,由国家发改委、卫计委审批,省级发改委备案,对非盈利性医疗机构定价实施公益性定价管控,制定价格范围的上限和下限,增加不同区域非盈利性医疗机构的价格弹性,行业风险,诊断质量风险,其他风险,新医改不断探索一些新模式,政策也尚处于变动之中。尽管独立医学实验室模式复合我国新医改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大方向,但短期和区域性的政策变动对行业的冲击也是可能的。,为了缓解“看病贵”的民众问题,未来存在压低检验行业收费标准的可能,但由于药品收入已被压缩的情况下,这样的举措会遭到综合型医院的大力抵制。从另一方面讲,如果价格下调也有可能加大医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 医学 检测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69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