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平面控制测量ppt课件.ppt
《第七章平面控制测量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平面控制测量ppt课件.ppt(10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测绘学基础,主讲:杨 楠,选用教材:测量学基础主编:赵雪云 李 峰出版:化学工业出版社,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三年制高职教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了解控制测量的基本概念掌握单一导线测量的作业方法理解导线测量精度掌握小三角测量的作业方法掌握解析交会测量的作业方法理解解析交会测量精度掌握辐射点的计算,第七章 平面控制测量,第一节 控制测量概述,一、控制测量的基本概念目 的:提供控制基础和起算基准。实 质:在整个测区范围内用比较精密的仪器和方法测定少量大致均匀分布点位的精确位置 控制点。控制测量作业内容: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平面控制测量方法:三角测量、导线测量、 交会测量、GPS测量等。控制网布设
2、原则:分级布网,逐级控制,逐级加密;要有足够的精度;要有足够的密度;应有统一的规格国家和行业测量规范。,平面控制点,高程控制点,测量觇标,控制测量步骤: 技术设计 选点 造标埋石 观测 数据处理 成果验收与上交 成果应用,二、平面控制测量的意义和方法国家大地控制网:国家平面控制网建立方法:三角测量、精密导线测量、GPS测量。国家三角网 用三角测量方法建立的国家平面控制网。 以高精度而稀疏的一等三角锁,尽可能沿经纬线方向纵横交叉地迅速布满全国,形成统一的骨干大地控制网,然后在一等锁环内逐级(或同时)布设二、三、四等三角网。 在此基础上,可布设一、二级小三角或一、二、三级导线作为区域控制(或局部控
3、制网)。,国家三角锁、网的布设方案 一等三角锁 国家大地控制网的骨干,主要作用是控制二等以下各级三角测量,并为研究地球形状和大小提供资料。 尽可能沿经纬线方向布设成纵横锁,且交叉构成网状图形。 平均边长:2025km,二等三角锁、网 国家三角网的全面基础,同时又是地形测图的基本控制。 方案一:先在一等锁环内沿经纬线纵横交叉的二等基本锁,再在其控制下布设平均边长约为13km的二等补充网。 方案二:以连续三角网的形式布设在一等锁环内,四周与一等锁衔接。(新方案) 平均边长:13km(1018) 全国需布设6万个,三、四等三角网 加密控制网,满足测图和工程建设的需要,采用插网或插点方法布设,也可以越
4、级布网。 三等网平均边长:8km 四等网平均边长:26km,国家三角锁、网的布设规格与精度要求,接边网二等 插三等,接点网二等 插四等,国家精密导线网三、四等精密导线可代替相应等级的三角网。GPS技术,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全球定位系统,优点:点间无须通视,全天候观测,数据实时处理。,GPS系统组成部分: 空间GPS卫星 地面监控系统 用户接收机,一、控制测量的概念1控制网 在测区范围内选择若干有控制意义的点(称为控制点),按一定的规律和要求构成网状几何图形,称为控制网。控制网分为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2控制测量 测定控制点位置的工作,称为控制测量。测
5、定控制点平面位置(x、y)的工作,称为平面控制测量。测定控制点高程(H)的工作,称为高程控制测量。控制网有国家控制网、城市控制网和小地区控制网等。,二、国家控制网 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的控制网,称为国家控制网。它是全国各种比例尺测图的基本控制,并为确定地球形状和大小提供研究资料。国家控制网是用精密测量仪器和方法,依照施测精度按一、二、三、四等四个等级建立的,它的低级点受高级点逐级控制。 国家平面控制网,主要布设成三角网,采用三角测量的方法。如图6-1所示,一等三角锁是国家平面控制网的骨干;二等三角网布设于一等三角锁环内,是国家平面控制网的全面基础;三、四等三角网为二等三角网的进一步加密。,国家三角
6、网,三、城市控制网 在城市地区,为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进行市政工程和建筑工程放样,在国家控制网的控制下而建立的控制网,称为城市控制网。 城市平面控制网分为二、三、四等和一、二级小三角网,或一、二、三级导线网。最后,再布设直接为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所用的图根小三角和图根导线。 城市高程控制网分为二、三、四等,在四等以下再布设直接为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用的图根水准测量。 直接供地形测图使用的控制点,称为图根控制点,简称图根点。测定图根点位置的工作,称为图根控制测量。,图根控制点的密度(包括高级控制点),取决于测图比例尺和地形的复杂程度。平坦开阔地区图根点的密度一般不低于表7-2的规定;地形复杂地区、城
7、市建筑密集区和山区,可适当加大图根点的密度。,表7-2 图根点的密度,四、小地区控制测量 面积小于15km2范围内建立的控制网,称为小地区控制网。 建立小地区控制网时,应尽量与国家(或城市)已建立的高级控制网连测,将高级控制点的坐标和高程,作为小地区控制网的起算和校核数据。如果周围没有国家(或城市)控制点,或附近有这种国家控制点而不便连测时,可以建立独立控制网。此时,控制网的起算坐标和高程可自行假定,坐标方位角可用测区中央的磁方位角代替。,小地区平面控制网,应根据测区面积的大小按精度要求分级建立。在全测区范围内建立的精度最高的控制网,称为首级控制网;直接为测图而建立的控制网,称为图根控制网。首
8、级控制网和图根控制网的关系如表6-2所示。,首级控制网和图根控制网,小地区高程控制网,也应根据测区面积大小和工程要求采用分级的方法建立。在全测区范围内建立三、四等水准路线和水准网,再以三、四等水准点为基础,测定图根点的高程。 本章主要介绍用导线测量方法建立小地区平面控制网。,第二节 导线测量外业工作,作用:平面控制测量,由高等级控制点确定未知点平面位置,作为对下一级的控制。,导线:就是由若干条直线连成的折线,每条直线叫做导线边。相邻两直线之间的水平角叫做转折角。有了转折角的角值与导线边的边长之后,即可根据已知方向和已知点坐标算出各导线点的坐标。导线测量按量距方法的不同可分为视距导线、钢尺量距导
9、线和光电测距导线。,闭合导线,从一已知点和已知方向出发,最后结束于该起点。,一、导线测量的布设形式,附合导线,支导线,从一已知点和已知方向出发,最后结束于另一个已知点和已知方向。,从一已知点和已知方向出发,最后结束于待定点。,单结点的导线网,有结点,导线网,二、导线测量外业踏勘与设计确定测区范围收集测区已有控制资料及地形资料拟定出图根控制测量方案 图根导线的加密层次,一般不超过两次附合。,平坦开阔地区图根点密度(点/km),图根光电测距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图根钢尺量距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选点与埋石图上选点实地选点埋设标石绘制选点略图图根点点位应满足的要求:相邻导线点之间通视良好,便于测角量边,
10、若采用钢尺量距时,则沿线地势应较平坦。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和便于保存及安置仪器的地方。点位所处位置视野开阔,便于测绘附近的地物和地貌,或便于引测应用的位置。导线边长应大致相等,避免相差悬殊的长短边相邻。导线点数量要足够,且密度均匀。,角度测量 导线的转折角有左、右角之分,在导线前进方向左侧的称为左角,右侧的称为右角。对于附合或支导线应统一观测左角(或右角)。对于闭合导线应观测内角。对于只有两个观测方向的转折角可采用测回法观测,个别导线点处有三个观测方向时,应用方向观测法观测,注意执行不同等级导线的测角技术要求。当观测短边的转折角时,应仔细地进行仪器和照准目标的对中。水平角观测的各项限差见表7-7
11、。注意:观测左角或闭合多边形内角。测回法与方向观测法的选择。,边长测量 图根导线采用测距仪或全站仪进行边长测量,每边采用单程观测一测回,直接观测水平距离。一测回读数差不得大于10mm。 导线边长可以用检定过的钢尺丈量,一般丈量两次,相对误差不应大于1/3000。当尺长改正数大于尺长的1/10000时,应加尺长改正;当量距时温度与检定时温度相差10时,应加温度改正;尺面倾斜大于1.5%时,应进行高差改正或倾斜改正。,第三节 导线测量内业计算,目的:是要获得各导线点的平面直角坐标。 在计算之前,应全面检查导线测量的外业记录,遗漏、记错和算错,是否符合测量的限差要求,检查起算依据的已知点坐标,是否转
12、抄的正确等。 绘制导线略图,在图上注明已知点(高级点)及导线点点号、已知点坐标、已知边坐标方位角及导线边长和角度观测值。 导线计算在规定的表格中进行。,计算各点坐标的思路:,依次推算各导线边的坐标方位角,计算两相邻导线点的坐标增量,推算各点的坐标,一、坐标正算的基本公式 坐标正算,就是根据直线起点的坐标及直线的边长、坐标方位角,计算直线终点坐标的工作。 已知A(XA,YA)、DAB、AB,求B点坐标(XB,YB)。坐标增量: XAB=DABcosAB YAB=DABsinAB B点坐标: XB=XA+XAB YB=YA+YAB 注意:坐标增量的正负取决于直线方位角的象限。,二、支导线内业计算由
13、A、M两点的坐标,反算出坐标方位角AM。由AM起始,按1、2角推算S12、S23各边的坐标方位角A2、23。由各边的坐标方位角及边长,正算两相邻导线点的坐标增量xA2、yA2,x23,y23。依次推算2、3、各导线点的坐标x2、y2、x3,y3、。,三、仅有一个连接角的附合导线的计算 这种导线的计算顺序与支导线相同,但其最后一点为已知点B,故最后求得的坐标 和 的值由于观测值(和S)存在误差,必然与已知的坐标 、 不相同,其差值称为坐标闭合差,用 、 表示,计算公式为,坐标闭合差的处理方法为按各导线边的长度成比例地改正它们的坐标增量,即最后的坐标增量为,四、具有两个连接角的附合导线的计算因B点
14、观测了连接角n+1,故由AM推算坐标方位角直至求得BN的坐标方位角,由于各观测角i中存在误差,所以与已知的坐标方位角不相等,产生方位角闭合差f。,在各观测角精度相同的前提下,闭合差f可平均地分配至每个角度上,即每个角度应加上改正数。式中,n+1为转折角个数。以后的计算,与仅有一个连接角的附合导线的计算相同。五、未测连接角的附合导线的计算这种导线的两端均未测连接角,故无法直接从已知的坐标方位角AM或推算出各导线边的坐标方位角。为此,采用如下途径:,首先对导线边A2假定一个坐标方位角 ,依此推算出各导线边的假定坐标方位角 。然后按支导线的计算顺序推求各点的坐标 、 。实际的导线与按假设坐标方位角推
15、算的导线呈形状及大小均相同的关系,仅仅是它们的方位有所不同,如图所示。其旋转角为,连接A、B两点和A、 两点。由图中的几何图形关系可知AB和可由A、B和A、 的坐标反算求得。算出之后,将各假定坐标方位角加以改正,得实际坐标方位角ij为接下来可按各边真方位角及边长推算各边坐标增量,如存在少量的坐标增量闭合差(因计算凑整引起),则可按与边长成正比进行分配。最后推算各待定点坐标。,六、闭合导线的计算 闭合导线的图形实际上可以看作是附合导线的B点与A点相重合,因此它的计算完全可按附合导线的方法进行。 在闭合导线中,观测的导线转折角之和与导线构成的闭合多边形内角和理论值不等,产生角度闭合差为闭合导线至少
16、必须观测一个连接角,否则无法推算导线各边的坐标方位角。闭合导线的连接角不参与角度闭合差的分配。,七、导线计算中闭合差的限差闭合差的大小反映出观测值的误差大小。 为了解和限制观测值的误差值,在导线计算中常对闭合差给以一个容许值限差。 坐标方位角闭合差的限差 而计算的闭合差应满足式中n+1为转折角个数。,导线全长闭合差与相对闭合差导线计算中将坐标闭合差 、 共同影响的点的位移值称为导线全长闭合差,其公式为并且将与导线全长的比值称为全长相对闭合差,写成分子为l的分数形式。即 通常各类导线对全长相对闭合差的要求都有规定。,八、导线计算算例例7-1:闭合导线的计算计算步骤: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配赋;推算各
17、边方位角;坐标增量计算;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并配赋;各点坐标计算。,表7-9 闭合导线计算表,例7-2:有两个连接角的附合导线的计算,表7-8 附合导线计算表,九、导线测量错误的检查 内业检查 角度错误的查找 图解法 计算法 边长错误的查找通常用估算法,先看fx、fy符号,若同号,则导线x、y同号的边有可能错;如果fx、fy符号不同,则导线x、y异号的边长有可能错,然后再看这些有可能错的边增量比值y/x与fx/fy相比较,与之相近的边长应检测。 外业检查,第四节 小三角测量,为了与国家等级三角测量有所区别,在小范围内建立边长较短的小三角网的测量工作,称为小三角测量。 小三角测量具有一次可以同时测
18、定多个控制点,控制面积大,布设形式灵活,而且相互联系多,精度较均匀,受地形限制少等优点。特别是在没有光电测距仪之前小三角测量是施测低等级控制点的主要方法。 尽管目前应用较多的是导线网,但在现行测量规范中仍对小三角网的各项技术要求作了详尽的规定。又考虑到本门课的技术基础课的地位,以及新旧技术的过渡,本教材仍对小三角测量做基本的介绍。,一、小三角的布设形式线形三角锁,在已知点间设若干个相互连结的三角形,称为线形三角锁,简称线形锁。两端已知点的连线称为大基线。,两个定向角的线形锁,无定向角线形锁,缺少检核条件,故较少采用。,一个定向角的线形锁,弯曲形,扭曲形,折迭形,除直伸形外的特殊图形:,中点多边
19、形,以一点为中心,用互相连接的三角形环绕其一周成闭合多边形,称为中点多边形,观测三角形角值,通过解除算求得待定点坐标。,大地四边形,具有对角线的四边形,称为大地四边形,在四个点上观测所有方向,通过解算求得待定点坐标。,二、图根小三角测量的外业工作 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布设图根小三角锁(网)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基线边应选择在地势平坦的地方,以便于量距。各三角形的边长应均匀,平均边长见表7-11的技术要求。,表7-11 小三角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三角形内角的最小角值不应小于30(特殊情况不小于25),三角形内角的最大角值不应大于150,三角形个数不应超过12个。三角点应选在地势高、视野开阔、土质坚硬的
20、地方,以便于保存标志、安置仪器、测角、测图。测量基线长度观测水平角,一、概述 如同导线测量,根据巳知数据和必要的观测值,通过解算得到待定点坐标,统称为解析测量。用解析法测定的控制点常称为解析控制点。解析控制点的测量方法也可采用解析交会法测量。单是测角的交会测量方法,简称为测角交会,也可采用测边的交会方法。 在图根控制测量中,交会法一般用于局部加密或补充二级图根;此法图形结构简单、选点较容易,所以在小矿区控制测量和地质勘探中也常用于布设少量控制点。,第五节 解析交会测量,在两已知点A、B上设站,测出水平角、,通过计算而求得待定点P的平面坐标 。, 前方交会,交会法的布设形式:,在一个已知点A或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七 平面 控制 测量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68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