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ppt课件.ppt
《第七章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ppt课件.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2/11/28,第七章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急救护理学,2022/11/28,学习重点,1.掌握: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表现2.熟悉: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概念、病因及发病机制。,主要内容,第一节 概述,一、概 念多器官功能障碍/衰竭综合征(MODS/MSOF) 是指在严重创伤、感染或急性中毒发生24H后,同时或序贯发生2个或 2 个以上脏器功能障碍以致衰竭的综合征。 概念强调:原发致病因素是急性而继发受损气管可在远隔原发伤部位, 不能将慢性疾病气管退化失代偿时归属于MODS。致病因素与发生MODS必须间隔一定时间 (24H), 常呈序贯性器官受累。机体原有器官功能基
2、本健康,功能损害是 可逆性。,二、分类,1.原发性:器官功能障碍由损伤本身造成,早期即出现。 如复苏不完全或延迟、吸入性肺损伤、挤压伤后肾功能不全。2.继发性:原始损伤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 SIRS是导致MODS的共同途径。 SIRS 具有进行性和可逆性特点。,三、病因与发病机制,(一)病因1.组织损伤:如严重创伤、挤压伤、大面积烧伤、大手术术后等。2.严重感染:为主要病因。如脓毒症、腹腔脓肿、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肠道功能紊乱、肠道感染和肺部感染等较为常见。3.休克:如创伤大出血、严重感染引起的休克。4.心脏、呼吸骤停后:溺水、电击等各脏器缺血缺氧,复苏后“再灌注”损伤。5.诊疗
3、失误:高浓度吸氧,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破坏,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液透析和床旁超滤吸附不均衡综合症,引起血小板减少和出血。休克治疗使用大剂量去甲肾上腺素等血管收缩药,使组织灌注不良,缺血缺氧。由于正压呼吸、PEEP等不当造成心肺功能障碍。术后输液过多引起心肺负荷过大,微循环中细小凝集块,凝血因子消耗,微循环障碍等。,(二)诱因,(三)发病机制,MODS 是损伤-应激反应-全身性炎症的系列病理、生理改变,本质上为失控的全身自我破坏性炎症反应过程,多种炎症介质参与是发病的关键。1.炎性失控理论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 - P102 代偿性抗炎症反应综合征 CARS2.缺血再灌注和自由基学说3.
4、肠道动力学说4.二次打击学说,四、临床表现 (一) MODS 的临床分期和特征,MODS 病程为1421天,经历4个阶段:休克、复苏、高分解代谢状态和器官衰竭阶段,(二 )MODS 的临床诊断,MODS诊断依据1.诱发因素(严重创休克、感染、延迟复苏及大量坏死组织存留或凝血机制障碍等)2.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脓毒血症或免疫功能障碍表现和临床症状)3.多器官功能障碍(两个以上)系统或气管功能障碍。SIRS诊断标准 1.体温38 0C或90次/分 。 3.呼吸频率20次/分或过度通气,PaCO212*109或10%。,(三 )MODS预后,MODS发病急,进展快,死亡率高,预后极差。病死率
5、随衰竭器官数的增多而上升。 器官衰竭 数 病 死 率 2 个 10%17% 3 个 83% 4个 100%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1.功能了障碍的脏器数目越多,预后越差。 2.脑、凝血及肾功能恢复性较小,尤以脑功能可逆性最差。 3.原发病或原发病因素去除或控制得越早,脏器功能恢复可能性越大。,五、MODS防治,积极控制原发病:无菌技术和抗生素,控制感染和液体复苏改善氧代谢,纠正组织缺氧: 改善心功能,加强呼吸支持、肾衰防治、胃肠功能保护、 凝血系统紊乱治疗3.代谢支持和调理: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调。4.免疫调节治疗5.控制血糖,(一)预防: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首先保持充分的循环血容
6、量,注意对尿量和肾功能保护, 监测血氧饱和度以观察肺功能变化。,(二)急救措施: P104107,六、MODS 护理措施,器官 病 症 临床表现 检验及监测心 急性心功能衰竭 心动过速、心律失常 EKG、CVP、PCWP等异常肺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 呼吸30次/分,呼困、发绀 血气分析PaO2177 mol/L 肝 急性肝功能衰竭 黄疸,肝性脑病 GPT超一倍, 血胆红素 34.3 Umol/L胃肠 应急性溃疡出血 不耐饮食,胃肠出血 内镜示胃黏膜病变, 或有腹膜炎 大便隐血+、凝血 弥散性血管内 皮肤出血、瘀斑、 PLT50*109/L,PT、KPTT 凝血(DIC) 呕血、咯血等 延长,血
7、浆纤维蛋白原降低中枢N 意识障碍 昏迷、瞳孔对光反射异常,器官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MODS 护理措施 P107110,了解发生原因严密观察病情生命体征监测内环境监测机械通气的监测和护理循环系统的监测和护理中枢N系统功能监测和护理肾功能监测和护理消化功能的监测和护理凝血系统的监护用药的观察营养支持早期防治感染脏器功能支持心理护理,第二节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一、 概 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由于严重感染、休克、创伤等多种肺内外疾病引起的以肺泡毛细血管损伤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临床特征:呼吸困难和窘迫,进行性低氧血症。病生理改变:弥漫性肺损伤、肺微血管通透性增加和肺泡群萎缩。治
8、疗关键:迅速纠正缺氧,消除肺水肿和积极处理原发病。,【病因】1.直接原因误吸综合征弥漫性肺部感染溺水吸入有毒气体肺挫伤2.间接原因肺部感染病房严重毒血症和感染性休克等严重的非胸部创伤感染紧急复苏时大量输血输液 体外循环术等,【病理】损伤机体应激反应SIRS/CARS失衡ARDSMSOF 炎症介质释放造成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微血管通透性、肺间质水肿,通气/灌流比列失调致顽固性低氧血症。,ARDS一般在原发病后1272h发生,一般2周后 逐渐恢复。24周内死亡率最高。主要临床表现为严重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加快、 呼吸做功增加和顽固性低氧血症。致死原因:难以控制的感染和多器官功能衰竭。,【临床表现】,
9、2022/11/28,按病程分为三期:初期:原发病后1224h,呼吸频率加快,有窘迫感,PaO2降低,肺部听诊五啰音,胸片正常。进展期:进行性呼吸困难,明显发绀,双肺散在干、湿啰音;中度以上低氧血症,意识发生障碍,生化示呼吸性碱中毒或合并代谢性酸中毒;胸片示双肺弥漫性小斑点片状浸润影,以周边为重。末期:呼吸极度困难,神志昏迷,肺部啰音明显并出现管状呼吸音,心律失常,心搏减慢甚至停止;重度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呼吸性碱中毒、代谢性酸中毒同时存在;胸片示双肺小片状阴影并融合成大片状阴影。,ARDS诊断,应有诱发ARDS的原发病因基础,与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左心衰等鉴别。,【预防和治疗 】,治疗原发病
10、呼吸功能支持: 机械通气是治疗通气功能障碍和呼吸衰竭的有效方法。 早期面罩CPAP模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进展期气管插管PEEP-呼气末正压通气3.维持循环功能稳定:纠正低血容量和贫血,酌情利尿“量出为入”.4.积极防治感染:无菌操作、减少导管留置、防止压疮,抗生素使用。5.增强机体抵抗力: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调,2022/11/28,1.一般护理:入监护室,专人特别护理。2.纠正缺氧:半卧位,高浓度吸氧提高血氧含量,监测血气分析使 PaO2 维持在 8kpa(60mmHg),必要时机械呼吸(呼吸末正压呼吸)。3.呼吸器的应用及护理: (1)建立人工气道:气管插管/切开,予机械通气。 (2)
11、严格消毒隔离制度,防止加重感染。 单间病房,加强吸引器和呼吸机管路消毒,保持气切伤口无菌;气道滴入痰培养敏感抗生素。 (3)根据病情和血气结果调整呼吸机工作参数, 并记录。 (4)气管插管或切开固定牢固,观察胸部活动变化,对比两肺呼吸音。 (5)检查湿化瓶加温装置和耗水情况,保证吸入气体达350C左右,每日水分蒸发量应在250ml; 随时检查通气螺纹管被有无积水,及时排除,防止返流气道。 (6)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吸痰护理:合适体位、管径适宜,消除恐惧、无菌操作、稀释痰液、 正确吸痰 (插入关闭负压、边退边旋转)、时间15S,与吸氧交替,观察心率心律等。 (7 ) 每四小时将导
12、管气囊放气510分钟,充气压力3.33kpa为宜。,【护理措施】,【护理措施】,4.观察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测体温、脉搏、血压及神志变化;记录液体出入量,尤其每小时尿量,监测肾功能;观察大便颜色性状,注意上消化道出血倾向。注意控制输液滴速,听肺部啰音变化,防止肺水肿。5.呼吸机的撤离及拔管 患者情况好转,神志恢复、呼吸衰竭控制,应及时撤离。气管切开应先部分堵管,逐渐全部堵住,再拔除气管套管。6.营养支持: 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高脂肪饮食,必要时遵医嘱行肠内或肠外营养,以避免发生营养代谢失调和电解质紊乱。7.心理护理:通过语言、表情、手势等与病人交流,第三节 急性肾衰竭 ARF,一、概 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七 器官 功能障碍 综合征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68215.html